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2020-12-10 寶媽育兒字典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能生活在美麗的畫中,可把小時候的我羨慕壞了。

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

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就是一本以「清明上河圖」為構思腳本,歷經八年才創作出的中國大型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之謎

作為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長卷畫作,《清明上河圖》中約有82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這些栩栩如生的細節,讓北宋時期的汴京面貌躍然紙上。

畫中的每一個局部放大來看,書生、官員、兵卒、船工……衣帽妝發、姿態神情全都各不相同。

順著畫作從右往左慢慢瀏覽,你仿佛能聽到街邊小販正在和婦女討價還價、一個車夫向稅務官大聲表達他對稅費的不滿、幾個瓜農在瓜棚下搖著扇子交流著今年的收成……

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研究從未停止:它所展現的場景真的是北宋時期的嗎?「清明」二字到底是時令還是一種頌辭?「上河圖」中的「上河」是指一個地名還是趕集上街的意思?

就在大家討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叫冶文彪的人卻在思考另一件事:

畫中的824個人,他們姓甚名誰?當時在做什麼?張擇端為什麼要畫他們

復活「清明上河圖」

冶文彪,20世紀70年代人。多年前的一次偶遊開封,讓他沉迷上了《清明上河圖》。

畫卷中人物之多、房屋之多、場景之多,激發了冶文彪的想像,他開始立誓,要圍繞此圖創作出小說史上最龐大的推理布局。他花費五年時間構思、三年時間創作,終於在2015年寫就《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密碼》共計六部,前五部分別以士、農、工、商、兵這五大北宋社會區域為主題,第六部則是前五部故事扇面的拼合。

全書從一個最大的懸念——梅船死屍案開始,引出一個個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的小故事,最終又以「梅船死屍案」結束,揭露了一樁決定著北宋歷史命運的驚天大案。

《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的故事發生在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數十年後,此時是蔡京粉墨登場操縱朝政,而朝局上下一片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國勢虛弱之時,自有怪相乘虛而入,由誰來破解這場蠅營紛局?這些怪事最終又會將真相引向何處?

熟悉歷史的人會知道,在公元1127年,張擇端完成《清明上河圖》的十餘年後暴發了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作者冶文彪試圖通過虛構的推理來破解這場歷史的興嘆,他藉由張擇端的視角俯視汴京,用文字讓畫中的824個人「原地復活」,從郊野到虹橋、從層巒樓宇到街角車邊,他將隱匿在其中的秘密悉數扒出,赤裸裸的展示在讀者的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和場景都出自清明上河圖,所有故事都是從圖上描繪的那一刻同步發生,書中描繪的很多場景也都可以在畫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在虹橋上,有一個人一直混在人群中,也親眼目睹了剛才的「客船過橋洞」事件。這個人身穿灰袍、背著木箱,立在橋欄邊,嘴裡念叨著什麼。他就是翰林圖畫院的畫待詔——張擇端。

張擇端作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創作者,被安排在這裡跟讀者見面未嘗不算是一個小驚喜,但也有讀者認為張擇端的加入有些牽強。

關於這一點冶文彪回應,「張擇端的進入是必須」,作為「畫痴」,他超凡的記憶力和形象逼真的畫作,都在破案過程中提供了非常關鍵的線索。

在《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畫卷上的824人每個都有名有姓。

本書第一部按照金、木、水、火、土的篇章分類,還依次講述了「八子案」、「偷換香袋案」、「範樓無頭屍案」、「暴斃復活變身案」、「梅船案」,五個案子看似不相關,卻埋藏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書中的整個汴京和《清明上河圖》中畫的一樣,表象一派祥和,實則風雨欲來。

在第6部大結局中,京城汴京又現怪象。五個紫衣妖人相繼出現,以五行妖法殺人,又當眾消失。

前五部的主人公「汴京五絕」,沿著各自所遇清明謎案留下的線索,不斷破解離奇命案,並各自遭遇一妖。

最後,「五絕」聚首,共揭終極秘密!

再多的就不劇透了,只能說,收網之作,從千鈞一髮的懸疑緊張,到最後被時代裹挾著的家國命運,簡直如同歌劇一樣激蕩,看完久久不能回神!

難怪有讀者看完之後熱淚盈眶,說這是中國第五大名著!

不僅如此!《清明上河圖密碼》已經火出國了,成為「中國懸疑推理小說的標杆書」

CHINA DAILY(中國日報國際版)還專門闢出一版頁面來推薦這部千古殺局的故事。

日本媒體兩度報導,稱其為「描述北宋時代的野心之作」!受到日本出版方青睞,日文版將和《清明上河圖密碼6》同步上市!

360創始人周鴻禕,官微唯一推薦的國產推理小說就是《清明上河圖密碼》經濟學家梁小民,稱它「情節曲折,格局宏大,構思精巧」, 更極力推崇作者冶文彪「史學功底深厚,讀了大量文獻,寫歷史如身臨其境」!

360創始人 周鴻禕

這樣的國產神作,每個人都不能錯過!貝貝媽媽強烈推薦你看看《清明上河圖密碼》,絕對被震撼!

在條縷清晰又暗藏玄機的驚天奇局中,感受千鈞一髮的緊張刺激。

這種有歷史背景的小說不僅適合家長讀,更適合孩子讀,讓孩子看小說之餘,增加歷史知識,還能鍛鍊邏輯思維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在完美貼近史實的風土人情細節中,仿佛身在北宋街頭真實可感;就像一場旖旎的穿越大夢,讓人沉迷其中、遲遲不願醒來!

相關焦點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但這些畫都不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規模浩大、複雜迷離。張擇端有膽魄,敢畫一座城,而且是12世紀全世界稱得上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今天的美國畫家,有膽量把紐約城一筆一筆地畫下來嗎?當然會有人說他笨,說他只是一個老實的匠人,而不是一個有智慧的畫家。一個畫家,不應該是靠規模取勝的,尤其是中國畫,講的是巧,是韻,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都能牽動一個人內心的敏感。
  • 他用原子筆畫300個小時還原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同學:張擇端
    文:鐵匠論書畫他用原子筆畫300個小時還原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同學: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品,全畫長5米多,在巨大的尺幅上,張擇端巧妙構思,表現了北宋都城東京的繁華景象,這幅畫是世界級的風俗畫代表,現在是國寶級的文物,藏於北京博物館。《清明上河圖》自問世以來,就有無數人想通過各種方式再現它的藝術形象,有雕刻的,有十字繡的,還有3D模型的。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嗎?宋人曰:錯!孟元老如此說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傳世名畫,瓷器上、屏風上、木雕上、扇子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在國畫中的地位不亞於《紅樓夢》在古典文學中的地位。特別是近些年,不少學者、名家,甚至普通人都開始了《清明上河圖》的探究,使它在我們的視野裡更加生動、更加有味道。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清明上河圖》裡的漕船我們再來看,畫卷裡所畫的船隻。張擇端一共畫了29條船,一共有6種類型。每一種的設計都不一樣。第一種是漕船,船身扁平、寬闊,載貨量很大,所以才能開得更穩。每30船編為一個船隊,屬於國家擁有,每年都要去長江和淮河流域運糧食回來,屬於超大型「國有船運企業」。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可以說,在學界,再沒有第二件中國古畫受到如此密切的關注。 但其實,對於《清明上河圖》的認識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有很多謎團圍繞著這張傳世名畫。在「揭秘」之初,首先應該介紹一下張擇端這個人,他的傳奇色彩決定了這張畫瀰漫著諸多神秘的意味。 簡介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作於清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故宮本《清明上河圖》是殘卷?那被割走的小半截,畫的是什麼?
    故宮本《清明上河圖》是殘卷?那被割走的小半截,畫的是什麼?《清明上河圖》流行於世的版本多達幾十種,其中公認的真品是藏於故宮的版本。但是看過《古董局中局》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該系列第二部鑑別真贗《清明上河圖》的核心就是被割走的那小半截。
  • 北大才子揭開驚天迷局,《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應為宋徽宗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誰?這一問題似乎不用提出。各種辭書、教科書上都明確寫著,《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張擇端。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自畫問世以來,引各方追捧。那些收藏過此畫的人,都什麼來頭呢?張擇端繪製完清明上河圖後,並未給畫命名,第一時間把畫呈獻給了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王磵題的跋文上面這幾位是朋友,也都是北宋降金的遺臣,活躍於當時詩壇。每當懷念故國,便將故國人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打開,追憶當初汴京的繁華。幾人都在畫上題過跋文。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孝義:田海奎用鋼筆畫出《清明上河圖》(圖)
    田海奎先生的鋼筆畫《清明上河圖》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 清明上河圖表達的是什麼?原來作者用心良苦!
    其整圖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了當時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一個縮影,也是北宋城市經濟狀況的寫照。這在中國當代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描繪了814個各色人物,其中牛、騾、驢等牲畜73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九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具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也展現了作者嚮往美好生活信念。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活動來源:  《清明上河圖》教育活動是一節美術欣賞課。該欣賞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欣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幼兒了解、認識祖國經典繪畫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其目的是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古代藝術及文化啟蒙的種子播灑在幼兒心中,為幼兒今後的成長鋪路。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名畫看風水:清明上河圖的虹橋位置,原來蘊含關鎖水財的風水布局
    現存《清明上河圖》全卷的中心位置及全卷著重描繪的河流的中心位置,就是虹橋,這樣構成格局。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528.7cm× 24cm北宋黃裳有『南北山形兩鬥龍,畫橋橫鎖水西東』之句,南北山相對,像兩龍相鬥,美麗的橋像一把鎖鎖住了東西漫流的水,即是典型的『喝形』式的修辭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引發模仿熱,推動市肆風俗畫發展   該圖感染力強,欣賞價值高,內行人能看出大門道,外行人能看到大熱鬧,深受世人的廣泛喜愛,因而自古以來臨摹該圖之風就很盛行,形成一股《清明上河圖》熱。早在明代,沈德符就說:「今《上河圖》臨本最多。」
  •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背後的細節,放大10倍後,令人細思極恐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給我們的印象的展現了北宋時期開封城的清明盛世,描繪了一副百姓安居樂業、商業繁榮昌盛的祥和景象。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我們將畫放大10倍後,汴京城內外的諸多社會弊端隱藏在畫作中。 一、形同虛設的望火亭
  • 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發現北宋一家「奶茶店」,還有廣告語
    北宋一位畫家就將讀城這種繁榮的景象,真實地記錄了下來,他就是張擇端。他畫的這幅畫叫《清明上河圖》,到現在也成了我國的國寶級文物了吧?然而,專家在研究它的時候發現一件事,他們也表示大為驚奇,原來在這幅畫的一個小角落裡有一家奶茶店。而且這家奶茶店使用的廣告很有特色,閒就吸引了這些專家們的目光,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廣告呢?真是很好奇呢!
  • 清明上河圖放大一百倍,發現一奇怪場景,樹下睡覺的人在做啥?
    畫畫時筆墨躍然於紙上,展畫技之精湛,秀中華之藝術。得以傳承後人,了解當時之事,也是形式之一。中國傳世經典名畫《清明上河圖》,隸屬北宋朝代的風俗畫,作者張擇端。這幅畫生動具體的記載了北宋都城的繁榮景象,各種社會階層的人不同的生活景象,對人物的極其刻畫精巧,對北宋王朝的經濟和社會情況進行了一個深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