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教育11月27日訊,近日,在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COO樊曉星發表了《小鵝通如何幫助教育機構搭上私域運營的快車》主題演講。
樊曉星指出今年年初的特殊事件擾亂了很多行業的生產節奏,但也給予了很多企業突破和創新的機會。一直以來,數位化轉型最大的難度就是思想意識上的改變,今年的特殊事件影響下,這一現狀有所改變。
「2020年初,大量的企業用戶以及大量線下教育的客戶湧入線上」樊曉星表示,針對如何快速應變市場的變化,其總結了3個關鍵詞:速度、技術、自己的。
速度方面,可以從產品和需求響應層面來看。產品端,小鵝通在創立之初就提出了「幫客戶一分鐘搭建自己的知識店鋪」的理念,效率其是非常看重的一環。
對於外部需求的響應方面,樊曉星表示,小鵝通內部組織關係始終扁平化,小單元的敏捷反應幫助我們在每一個時段都能夠以最快速度把研發需求實現。
在演講後的採訪中其也指出,在4年多以來,如果小鵝通不是持續保持著快速研發迭代的能力,也不會擁有目前的客戶體量。
技術層面,可以說今年年初的特殊情況倒逼了教育模式變革,但是,教育機構很難在短時間內搭建起來可用、易用的技術團隊。而小鵝通要做的就是,幫助客戶繞開線下繁瑣、冗長、成本高的技術建站成本,搭建專屬的知識服務平臺。
對於「自己的」這一關鍵詞的解讀,樊曉星表示,「與教育機構形成互補性,成為大家共享的CTO」是小鵝通一直在踐行的理念。不管是品牌、學員用戶、課程,這些完全都是歸屬於客戶自身的,小鵝通只是做了管家協同的角色。
樊曉星強調,小鵝通的核心定位,就是通過內容知識加服務幫助大家去變現。那麼在閉環化的需求中,小鵝通所走的整體功能鏈路也好,我們服務的機構也好,整個都是非常大體量的,也是非常分化的。那麼接下來我們的研發方向也有可能會向不同的方向去進行針對性的延展。
樊曉星指出,與大型集團客戶的更加深層次的運營需求的對接,以及在微信生態內,如何與一些管理協同工具進行相應的綁定,將成為小鵝通發展規劃的重點方向。
同時,未來在組織管理的功能上,小鵝通或許還會更進一步去迭代。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已經可以看到用戶使用小鵝通做內訓、管理系統的趨勢。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有哪些新的需求,值得探討。
其表示,教學是機構和學校的主要任務,而組織教學、招生、財務等每一項都是複雜的組織過程,這每一個環節都會大量分散老師們的注意力,對於小鵝通這樣的企業來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老師們從瑣碎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專注於教學本身。
為此小鵝通做了一系列延伸功能,例如直播公開課、底層SCM、智能教務管理系統等功能,幫助教育機構更好地服務家長、老師、員工。
至於服務方面,在小鵝通的服務體系裡,對於每一個客戶都提供1V1式的陪伴式服務,專屬的管家會進行全程的運營指導,包括工作日以及周末陪伴客戶進行一系列的經驗復用、工具使用教學、後續運營上的具體操作以及幫助等等。
「目前我們的團隊仍然保持所有的一線人員,包括管理層,需要進行大量走訪客戶,以最終的客戶需求為溝通語言。」樊曉星表示「只有不斷地走訪了解才能夠知道客戶對於我們產品功能的使用程度。以及客戶的新需求是否可以跟小鵝通功能體系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