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歲以後,會進入一個「藝術敏感期」,在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明確的喜好,對於不符合自己審美的東西,會非常挑剔。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關於努力和天賦誰更重要,很多人看法不一,我們常常覺得努力比天賦更重要,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沒有天賦的「平凡人」。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80分,那麼努力可能是你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滿分,那努力只是你成功的「必要」因素。
天賦的確是不可忽視的優勢,尤其在一些「藝術」領域中,天賦顯得更加重要。
小鯉魚是一個3歲的寶寶,可能是父母都是從事藝術工作的原因,小鯉魚從小就對美術展示出了「出色」的天賦。
畫筆、刷子、手都成了他畫畫的工具,隨便塗鴉都是「藝術感」滿滿,讓人不禁感嘆,美術果然還要看天賦,這孩子會不會是上輩子是「神筆馬良」,這輩子忘喝孟婆湯了。
更有美術生自我調侃「這些年,畫畫都白學了,美院趕緊來搶孩子啊。」
孩子的父母表示,不指望孩子用美術掙錢,孩子喜歡就好。
很多家長都發現,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總是喜歡「亂塗亂畫」,其實這是因為寶寶進入了藝術敏感期。
1)1.5-3歲塗鴉期
寶寶一歲半時,手部得到了發育,他們開始能拿著筆,在紙張或是牆上「亂塗亂畫」。
這時期的寶寶多以戳、刺、劃為主,所繪製的線條一般沒有什麼意義,更不會和現實關聯。
2歲時,寶寶的塗鴉會有所控制,開始繪製有規律的線條。等到3歲左右,寶寶的塗鴉開始向現實靠攏,開始畫周圍和身邊的食物。
2)3-5歲象徵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世界的認知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他們的畫,也都是用自己理解的象徵符號來表現。並不是孩子畫什麼不像什麼,而是我們不理解孩子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天就是綠色的,草就是紅色的。
3)5-8歲意象期
寶寶5-8歲以後,繪畫主要表現為誇張、鮮豔,他們通過誇張的線條和大膽的色彩,來表現自己的感受。等到8-12歲以後,孩子們就會真正進入寫實期了。
1)幫助寶寶發育手部的精細動作
3歲前是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迅速發育期,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不止關乎寶寶的手部運動,它更關乎寶寶大腦的發育。
而塗鴉正是很好的手部精細運動,多讓孩子用一些繪畫工具,幫助寶寶鍛鍊手部。
2)培養寶寶的想像力和專注力
寶寶23個月時,想像力開始萌芽,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並且充滿著探知欲。
塗鴉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發揮想像力,同時繪畫也能讓他們更加集中,對於寶寶專注力的培養也是很有好處的。
3)讓孩子更好的表達「情緒」
對於3歲以前的寶寶來說,他們的語言發育還未完成,很多情緒不能得到釋放。
繪畫其實也是語言的一種,寶寶通過塗鴉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更有利於孩子們建立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寶寶3-4歲左右會進入「色彩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顏色非常敏感,總是下意識的尋找不同的顏色。
在加拿大有一位藝術家叫魯斯,她發現自己3歲的女兒總是喜歡塗鴉,她拿過自己工作的顏料板,交給女兒隨意發揮。
女兒的亂塗亂畫,在媽媽的巧手下,都變成了「藝術品」,其實這個小女孩,對於色彩的掌控力還是不錯的,但媽媽的做法更值得我們稱讚。
鼓勵孩子畫畫,並提供更多的色彩,幫助孩子完成作品,奠定了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我們可能做不到像魯斯一樣,把孩子的畫都變成藝術品,但我們可以的引導孩子,充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藝術表達力,像一些繪畫圖冊,就可以很好的給孩子藝術啟蒙。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喜歡塗鴉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