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散發著濃鬱的書香氣息

2021-01-10 小敏帶您去旅遊

嶽麓書院坐落在風景勝地嶽麓山清風峽口,在嶽麓書院的前門上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為什麼說嶽麓書院是「千年學府」呢?因為嶽麓書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歷經千載,辦學不已,所以有「千年學府」的美稱。嶽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的人才,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它在歷史上幾度輝煌,受到皇室重視,成為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嶽麓書院佔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排列著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在中軸線的西邊建築有供讀書之用的教書齋和供休息賞玩的園林碑廊;在中軸線的東面建有供學子食宿的半學齋和奉祀古聖先賢的文廟祠堂。

「學達性天」匾,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這裡說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這塊匾是康熙皇帝對嶽麓書院理學教育的表彰。那麼有朋友會提出一個問題了,「理學是什麼呢?」對了,這位朋友說對了,理學是儒家學說發展演變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二程兄弟為了把理學發揚光大,在洛陽社壇講學,一時門庭若市。當時有個南方學者叫楊時專程前往求學,時值隆冬,大雪分飛,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就恭敬地站在房簷下,直到老師醒了,他才執經問教,而屋外雪地裡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程頤目送並且非常高興地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應謙虛謹慎,勤奮好學,而且是理學南傳的一個標誌。從那時起,理學通過楊時傳到江南,並發展為「湖湘學」等多種學派。所以後來乾隆皇帝御賜「道南正脈」匾懸掛於此,用來表達嶽麓書院是理學的正宗之傳。

通過參觀這兩塊御賜匾額,進一步了解了嶽麓書院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其實在晚唐以後,雖然書院日益成為有別於官學的一種教育機構,但其辦學的規模、層次不盡一致,同樣都叫書院,有的僅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小學甚至學前班,而嶽麓書院是高層次的書院,它的講學者多為全國名流大師,而學生也要經過考試和推薦才能選拔入學,像「千年學府」、「四大書院」之類美譽,對於嶽麓書院來說實在是當之無愧的。要知道,嶽麓書院比法國的巴黎大學早200多年,比英國的牛津大學也要早300年呢

參觀完御書樓之後,沿迴廊右轉,發現在草木掩映之中有一片青牆黑瓦的小院落,這裡是奉祀理學大師及嶽麓書院培養的部分高足生徒的祠堂,大家看見的船山祠是紀念著名的學術大師、思想家王夫之老先生的,他與黃宗羲、顧炎武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家。王夫之不到20歲就進嶽麓書院讀書,深受當時山長吳道行經世致用的傳統學風影響,他後來結社著書,評議朝政,又在衡陽揭竿起義,舉兵抗清,直至晚年以筆竿為武器,潛心著述,無一不是嶽麓書院「經世致用」的傳統精神的最好體現。

嶽麓書院之所以人才輩出,湖南之所以人才輩出,都與嶽麓書院「經世致用」的自相影響密切相關,也都是「經世致用」四個字的最好體現。一個人要想有經天緯地之材,救濟萬民之心,則必須要在少年時刻苦攻讀,完善自我。嶽麓書院內廣種桑樹,就是提醒每一位學子都要像春蠶一樣埋頭苦學,終生不輟;講堂四壁上石刻的院規就是要規範每一位學子的思想、品格乃至言行舉止;書院內「實事求是」,「道南正脈」等匾額也是在告誡每一位學子都要牢記儒家傳統中虛懷若谷、嚴謹治學的優良風尚。但埋頭苦讀、修身養性就算是人才了嗎?不是,人才不是知識和道德的容器,他必須具有胸懷萬民之心,回報社會之志,嶽麓書院「經世致用」的傳統教育原則就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將知識取之於書,用之於民,只有那濟世救國、奮不顧身的學生才能在嶽麓書院永遠受到尊重和懷念。

百泉軒在宋代的時候,它是山長居住地,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是吃飯睡覺都捨不得離開這裡。為什麼呢?因為在百泉軒前面有一座優美園林,每當傍晚來臨,山林幽靜,飛鳥歸巢的時候有山泉從山上潺潺地流下來,給人一種「空齋夜聽三更雨,澆風騰萬成聲」的感覺.推開門,漫步於園林之中,紫薇、芙蓉和園內各種山花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忍不住坐下來,抬頭望明月,更會發出一種「對景流連情最遠,許誰探取眼前春」的惆悵。不知不覺就度過了如詩似畫的一夜。清晨來臨,呼吸一口衡嶽湘水的清新空氣,披著朝陽從這裡沿曲徑拾級而上,可以到達著名的愛晚亭,在麓山寺的晨鐘聲中,可以縱情舒展身體,也可以踱步呤誦古詩。

回來後,在碧綠的池沼前面,欣賞一下迎帶風露的荷花和魚翔淺底的佳境,是不是有一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覺?好了,各位朋友,欣賞到這裡,一定會認為嶽麓書院的讀書治學的最好學府。但這一名勝古蹟在抗日戰爭和十年動亂中屢遭浩劫而變得殘破不堪。從1981年至1993年,省政府和湖南大學耗資500萬元對舊建築進行修復,才讓大家能看到現在這一名山壇席的古蹟新貌.穿過園林,可以看到和百泉軒南北對望的還有一排廳臺走廊,這一八角亭裡保存的是著名的唐碑--北海三絕碑.它是由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撰寫的記敘有關麓山寺沿革和歷代禪師傳法的情況,文辭、書法、刻工之精,堪稱「三絕」。嶽麓山是集儒、釋、道於一體的名山,而嶽麓書院所倡導的理學亦是儒家學派和佛道兩種宗教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兼容並蓄的精神在這一秀美園林裡再次得到體現。

從麓山寺的碑亭過來是時務軒,不由自主地想起了100年前那次悲壯慘烈的維新變法運動。當時的維新壯士熊希齡、梁啓超在長沙創辦「時務學堂」,宣傳變法理論和民權平等學說,反對封建專制。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等「七君子」血染北京菜市口,梁啓超潛往日本,時務學堂幾經變遷後併入嶽麓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後來梁啓超再往長沙參觀「時務學堂」舊址等墨跡。1994年,政府將梁氏手跡刻碑,並在此建軒,又請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題寫匾額"時務軒",這再次體現了嶽麓書院對經世致用的仁人志士的最高禮遇.

相關焦點

  • 嶽麓書院:千年弦歌不絕
    比如,「古代四大書院」就有多種說法,但將位於湖南長沙嶽麓山的嶽麓書院列為其一,大家應該沒有意見。    走在這座弦歌千年的學府,傳統庭院式建築掩映在青山之中。史書上那些聲名赫赫的人物曾在這裡學習、生活、成長,而後獨善其身或者兼濟天下,從一個少年變成一個傳奇。如今已成為湖南大學一部分的嶽麓書院,大概是唯一延續了傳統書院之名的大學二級學院。
  • 走進嶽麓書院丨交流與互鑑,千年書院的「中國樣本」
    兩年前的秋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中國歷史研究學者包弼德受邀開講「嶽麓書院講壇」時,在主講人留言簿上寫道。嶽麓書院海外學術交流中心主任、80後青年教師戰蓓蓓,將它翻譯成這樣一首「小詩」。 此時,初冬已至,銀杏尚黃。眼前的嶽麓書院,正是當時包弼德所見的景象。
  • 在嶽麓書院讀大學,究竟是一種什麼體驗?
    湖南大學很有歷史,這裡的嶽麓書院,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即976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歷宋、元、明、清各代,弦歌不絕,世稱「千年學府」。儘管對這個名頭有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這是每個湖大人的驕傲。那麼嶽麓書院和湖南大學到底是什麼關聯呢?首先地方在一起,都在嶽麓山風景區,其次都是做學問的地方,湖南大學的第一個名稱就是嶽麓書院,有著歷史銜接。
  • 湖南衛視|七集專題片《千年學府 其命惟新》第一集:千年弦歌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了解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情況,並勉勵青年學子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牢記總書記囑託,走向全面現代復興的嶽麓書院,不斷推進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千年學府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 嶽麓書院:一座千年學府,內在智慧和價值,需從細微之處去品讀!
    嶽麓書院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在這裡,每一座建築,每一個楹聯,每一個匾牌,都有很深的有智慧和價值,都很值得我們細細的去品讀。
  • 長沙新竹第二小學學子參觀嶽麓書院
    華聲在線訊 (通訊員鮑傑) 2020年1月12日長沙新竹第二小學二年級(五)班的同學們來到湖南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參觀遊覽了嶽麓書院並聆聽了現場講解。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今天的嶽麓書院不僅是湖南大學的文史哲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遊勝地,更是是整個長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 10副經典對聯,品讀嶽麓書院歷史千年
    嶽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間,隱存著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這就是北宋開寶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的嶽麓書院。嶽麓書院位於美景如畫的湘江西岸,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創辦以來,便培養出17000餘名學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楊昌濟、程潛等等,無不是一等一的傑出人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嶽麓書院的匾額對聯,感受嶽麓書院經典而獨特的魅力。
  • 嶽麓書院:在湖南大學校園之中,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秀麗的嶽麓山下,湖南大學校園之中,為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它自北宋創始,歷宋、元、明、清各代,興學不變。隨著清末改革學制,廢書院,辦學堂,辛亥革命後改高等學校等,直至湖南大學,均因舊址擴建,千餘年來都是湖南高等學府所在,反映了祖國文教事業的悠久歷史,是十分可貴的文物史跡。自上世紀八十年嶽麓書院經由湖南大學管理和修復以來,書院延續了千年的教育辦學和學術研究傳統,成為了全國書院中承繼其傳統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譽為「千年學府」。嶽麓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晉以前為道士活動據點。
  • 解剖嶽麓書院
    撰文/本報記者唐兵兵    在嶽麓書院,能看到最久遠的歷史是唐朝,早於嶽麓書院數百年。唐開元十八年(730年),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文並書,辭章華麗,筆力雄健,刻藝精湛,有大唐之風。如果說,嶽麓書院訴說著書院、儒生的千年往事,那麼這塊如今矗立於書院的麓山寺碑,則講述著更久遠的嶽麓山歷史。
  • 自卑亭與「自卑」精神——嶽麓書院的一部分
    嶽麓書院第十三位山長,清代書法家、詩人,廣為流傳的少兒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即由他所著。大丈夫立德、立功、立言,雖久不朽,必不可缺這種孜孜以求的自卑精神。反觀時下,一些人往往自稱作家、書法家、藝術家……招搖過市。殊不知,個人修為的高下必賴他人認可,真正的作家、書法家、藝術家,絕不會自稱為作家、書法家、藝術家!自卑亭是嶽麓山和嶽麓書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嶽麓山-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境內5A級景區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所在地
    毛澤東青年時代,在長沙第一師範求學,常與羅學瓚、張昆弟等人一起到嶽麓書院,與蔡和森聚會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探求真理。因為這個緣故,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致書毛澤東,請求提書亭名,毛澤東愉快地接受了請求。嶽麓書院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也是中國現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書院。
  • 閱讀悅美|教子讀書、讀書追夢——1702中隊紅領巾讀書會遊學嶽麓書院
    正值祖國七十華誕之際,長沙市實驗小學1702中隊紅領巾讀書會的孩子們於10月6日下午穿著粉色的校服,繫著鮮豔的紅領巾,手握小紅旗,來到盛名遠揚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開展 「教子讀書、讀書追夢」的讀書會實踐活動。
  • 長沙嶽麓書院參觀門票價格
    嶽麓書院倚山麓而建,其勢儒雅而雄偉,佔地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0.75萬平方米。布局對稱,中軸線上排列著院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兩側則是教學齋、半學齋、湘水校經常、百泉軒、船山祠、崇道祠、六君子堂、杉庵、濂溪祠、四箴亭等。此外,左邊有文廟,右邊有花草園林。還有二亭(風雩亭、吹香亭)、二池(飲馬池、門池)等建築。
  • 《千年學府 其命惟新》第三季:經世致用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了解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情況,並勉勵青年學子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牢記總書記囑託,走向全面現代復興的嶽麓書院,不斷推進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千年學府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 亞坤夜讀丨嶽麓書院的荷花(有聲)
    以湖湘文化學術基地著稱於世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嶽麓書院學脈綿延千年,弦歌不絕,書香傳承,是文明傳播史上的一道亮麗風景。嶽麓書院不但以文化地位得以揚名,其建築藝術、園林風格也都蘊藏著東方智慧與樸素道理。
  • 嶽麓書院旅遊景點介紹及參觀門票價格
    嶽麓書院的院門為單簷硬山式三間大門,懸「千年學府」四字匾額,入院門可見高臺,此即赫曦臺,臺左壁有一福字,右壁有一壽字,為清朝時書院院長書寫。過赫曦臺正中即為大門,單簷硬山頂、五間,門額懸宋真宗御筆親題「嶽麓書院」四字,門兩側懸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 成都爺爺嶽麓書院相遇中學生
    在這千年古庭找個人,哪裡找得到哦。我有些煩躁了。我們正走進書院講堂,第一個進入眼帘的是「整齊嚴肅」四個大字,講堂的兩壁及堂中的對聯,更顯出了嶽麓書院高雅濃鬱的學術氣氛。我們面對這一切,更覺得粟字與慄字的錯位玷汙了書院的聲譽,在講堂內來回地邊走邊看,心情沒了悠然自得,腳下亦舉步不定。「爺爺,您願意聽我們給你講一講嶽麓書院嗎?」聲音似曾相識。
  • 從千年學府到中國V谷,兩個相距千年「網紅打卡地」為何如此奪目?
    原創 總編輯調查 長沙觀察本來就聲名遠播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在習近平總書記9月17日下午專程考察後,更是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掀起滾滾熱浪。國慶期間,這「一園一院」迎來了火爆人潮。
  • 嶽麓文藝 || 蔣集政: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
    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作者:蔣集政嶽麓山下,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因為種種原因,多少次參觀遊覽過嶽麓書院,躑躅徜徉在嶽麓書院的角角落落。或許是所見所聞多了,便想為嶽麓書院寫點什麼。但每當我想產生此想時,總感覺與嶽麓書院之間缺少一點什麼,就像一對妙齡男女,仿佛缺少一根情線相牽,雖然時時邂逅相逢,卻往往擦肩而過。
  • 這所學校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美譽,它就是湖南大學
    你可攬嶽麓之神韻,懷湘水之靈秀;驚月亮島之不群,羨天心閣之渾厚;臨橘子洲頭而長吟,觀賈誼故居乃懷舊。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長沙的湖南大學。湖南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歷史悠久、蜚聲中外的綜合類研究型大學。校內建有中國書院博物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美譽。這裡不僅是中國的高等學府,也成為了長沙著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