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抵達心儀已久的長沙嶽麓書院。
隨了遊人遊移,踟躕中,我瞬間覺得,有冥冥之中的文化神靈附體般的空靈。同學老趙也說,我感覺這書院有魂呢。於是乎,我和他,就慢慢行腳,牆上的每一張圖片,玻璃櫃裡的每一件展品,都被我們靜靜的仔細端詳著點評著。
「老師好!」
「爺爺好!」
兩個中學生模樣,戴著紅色旅遊帽的女孩在我們背後,分別輕輕的給我和老趙招呼。
我看著她們,笑了,說,我們不是老師,誰敢在嶽麓書院稱自己老師呀?
叫爺爺吧。
「請問爺爺,這個粟字怎麼念啊?」
我是白字大爺,我把目光投向老趙。問這位爺爺吧,他讀的書多。
老趙想了想,回答說,粟這個字,應該讀li吧?
兩個學生說聲謝謝爺爺,放心的往前走了。
我說,老趙,西字下面有米的字,是不是念li呀?老趙說,「這個粟字與那個慄字,我也犯迷糊。」
這兩個字我也經常念錯。那我查查百度哈,不要誤人子弟。老趙說,那你快點查,千萬千萬不要今後高考,就遭到這個字,上不了分數線啊。
這個爺爺當得揪心啊!
查詢結果,你當然猜到了。兩個爺爺錯了。
在這個神聖的殿堂裡,兩個爺爺急了。兩個爺爺馬上分頭去尋找兩個學生娃娃。
在這千年古庭找個人,哪裡找得到哦。
我有些煩躁了。我們正走進書院講堂,第一個進入眼帘的是「整齊嚴肅」四個大字,講堂的兩壁及堂中的對聯,更顯出了嶽麓書院高雅濃鬱的學術氣氛。我們面對這一切,更覺得粟字與慄字的錯位玷汙了書院的聲譽,在講堂內來回地邊走邊看,心情沒了悠然自得,腳下亦舉步不定。
「爺爺,您願意聽我們給你講一講嶽麓書院嗎?」
聲音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我們想找的同學嗎?
太巧了。
「願意。願意。」老趙和我齊聲回答。老趙語速好快,說,不急啊,讓我先給你們說啊,剛才,爺爺說錯了,那個粟字,它念su,不念li。米su木li,米su木li。我說,對,也可以這樣,笨笨的記憶,粟呀就是滄海一粟的粟,粟呢,就是樹,樹木它多了就森林,米比木多兩點不是?粟比慄字多兩點。
爺爺們,你,什麼亂七八糟的,完全叫語無倫次。
兩同學樂了,一個勁的笑,說爺爺真好玩。我說,可不是玩,這兩個字一定要分清楚,不然,考試遇到怎麼辦。
謝謝爺爺。
兩爺爺開心得很!
好了,之前我們到處找你呢。真是有緣。現在開始吧我們,聽聽你們講述。
兩同學略為推辭,那個把旅遊帽反扣在頭上的同學甲開始了她的講述。說實在話,因為這個地方一下子湧進幾十個學生,本來安靜的環境有了幾分喧譁,我聽得不是很清楚。我乾脆悄悄的觀察甚至是欣賞,欣賞孩子那份認真那份虔誠,在「實事求是」這塊匾額下,空氣中也似乎蕩漾了嶽麓書院的千年文韻古風。
「嶽麓書院之所以人才輩出,都與嶽麓書院「經世致用」的影響密切相關。一個人要想有經天緯地之材,救濟萬民之心,則必須要在少年時刻苦攻讀,完善自我。」
同學乙似乎走近了書院更深處,不自覺地插進來:「嶽麓書院內廣種桑樹,就是提醒每一位學子都要像春蠶一樣埋頭苦學,終生不輟;講堂四壁上石刻的院規就是要規範每一位學子的思想、品格乃至言行舉止。」
同學甲盯了自己同學一眼,繼續忘我的講述:「但埋頭苦讀、修身養性還不夠,他必須具有胸懷萬民之心,回報社會之志,嶽麓書院「經世致用」的傳統教育原則,就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將知識取之於書,用之於民,只有那濟世救國、奮不顧身的學生才能在嶽麓書院永遠受到尊重和懷念。」
同學的這番略顯稚氣的動情講述,普通話沒有一點長沙尾音,我完全好像跟隨她的語速,走過書院,穿越時空。。。。。。
我們愉悅的按照這些中學生老師布置課外作業的
要求,給她們一一籤字。
「爺爺,你的字真好。」
你們只要好好寫字,一定比爺爺寫得更好。
「電腦用多了,字,就寫醜了。」同學乙不好意思的說。
老趙說,對,千萬不要那樣!
兩個同學說聲「謝謝爺爺!拜拜!」笑著離開了。
我和老趙,今天在書院當這爺爺,真是舒心!
馬上,又來了三兩個同學。餘下的時間,我們差不多有求必應,我們滿足孩子們,也是把我們的美好感覺慢慢留存,留存在嶽麓書院初夏幽深的山水之中,竟久久不想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