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環境幽雅的淨土 , 這是一片學生愉快學習的樂土,這是一片教師幸福成長的沃土 。 這就是坐落於青臺山下,洣水河旁的湖口中學 。
湖口中學創辦於1958年 , 現有19個教學班,近千名師生 , 佔地總面積48669平方米,是一座校園個性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發展前景光明的農村初級中學 。 近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 , 學校先後獲得株洲市快樂德育示範校、株洲市平安校園、株洲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歷年中考 , 湖口中學一路凱歌高奏,捷報頻傳 , 屢創新高。2019年 , 學校中考成績創歷史紀錄,茶陵一中錄取人數突破51人 , 續寫了湖口學子總能在中考戰場上斬獲佳績的傳奇。
湖口中學校長李秋文表示 , 學校牢牢把握文化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 , 堅守關愛每一個孩子的教育初心,堅定創辦鄉村優質教育的目標 , 為打造鄉村教育至高地而砥礪奮進。
環境文化是湖口中學的一張靚麗名片 。 步入學校大門,至聖先師孔子的雕像屹立於眼前 , 主道兩旁的香樟樹古老蒼翠、高大挺拔,各類草木生機盎然、相映成趣,點綴其間的各類活動展板、知識專欄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宣傳 , 帶給學生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知識;班訓、格言警句 , 成為學生成長的推動力,為學校校風、學風、教風營造良好氛圍 。
「走廊上的名人畫像故事、名人名言 , 時刻激勵著我們要勤奮學習,積極進取 ; 食堂裡的標語「誰知盤中餐,粒粒汗水換」 , 警示著我們要珍惜糧食、勤儉節約;花壇裡的「芳草茵茵 , 足下留情」暗示著我們要愛護花草、珍愛生命。教學樓前電子顯示屏中的「每日一詩」欄目 , 讓我們每天接受古典詩詞的感化和薰陶。」學生陳宇濤說道 。
教師陳子容告訴記者 , 湖口中學校園雖簡,但是乾淨整潔 ; 教學樓雖不太壯觀,但書香瀰漫 ; 操場雖然不是塑膠的跑道,但是很寬敞也很清新 。
教師吳琪琴說 , 「我們的學生在這種潤物無聲的環境下成長,他們性格善良純樸 , 文明謙讓,彬彬有禮 。 」
無聲就餐是湖口中學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 就餐時間,各年級學生自覺列隊 , 移步前行取餐,取餐完畢 , 快步回頭排隊盛飯,最後徐步走進不鏽鋼大棚區就餐 , 每個環節都秩序井然,寂靜無聲 。
學生陳希希告訴記者 , 她覺得學校的無聲就餐很好,能給大家創造一種安靜的就餐環境 , 培養同學們文明就餐的好習慣。
「學校推行「無聲就餐制」 , 目的是踐行「食不言」的古訓,打造文明校園 。 為確保「無聲就餐制」有效實行,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駕護航 。 如每天安排一名值日行政帶領四名陪餐教師到學生食堂值日,指導並督促學生有序排隊、文明就餐 , 對發出聲音、插隊、浪費等行為,值日老師會及時制止糾正 。 」教導主任龍志勇說道。
提升教育質量 , 關鍵在教師。湖口中學現有教職工68人 , 其中30歲以下的教師就有41人,全校教職工平均年齡只有34歲 , 是一支年輕化、可塑性強、發展潛力大的教師隊伍。為此 , 學校廣開學習培訓渠道,積極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 。
教研主任譚勇為表示 , 學校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途徑,先後邀請株洲市天元中學和株洲市二中骨幹教師來學校傳經送寶 , 學校也多次選派本校青年教師赴名校跟班學習培訓,讓青年教師體驗專業成長的幸福 。
「 我是今年新進的地理老師 , 很榮幸、也很高興被學校選派去株洲市二中初中部培訓學習。培訓學習的過程中 , 我觀摩了兩堂同課異構的展示課,從中我學習到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 , 並且感悟到地理教學與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我會及時把學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去 , 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金晶說道 。
為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水平 , 學校充分挖掘校內教學資源,每年開展師徒結對拜師活動 。 新進教師與同學科的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籤訂師徒結對合同,老教師全程跟蹤指導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 期滿一年後,教研室對跟師情況進行考核 , 不合格者需繼續參加下一輪的師徒結對活動。
副校長譚智紅說 , 「通過師徒結對活動,以老帶新 , 以新促老。師傅帶動徒弟快速成長 , 徒弟促使師傅繼續前進,師徒二人互學互促 , 抱團成長,以達到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目的 。 」
在日常教學教研工作中 , 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必須手寫教案,老教師必須持教案上課 , 教案要體現修改案、反思等相關內容。學校教研室每個月會進行一次教師常規教學檢查 , 對常規教學中的亮點和不足之處會進行及時反饋和整改。每一年 , 在學校教研室和黨支部的組織下,教師須上好「四課」 。 即新進教師的「入門課」、老教師的「引路課」、黨員教師的「示範課」、優秀教師的「優質課」。組內聽課和課後的及時評課 , 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校長李秋文說 , 「 湖口中學的所有行政,都帶頭兼任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帶頭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帶頭參與教研教改 , 深入班級關注師生課堂動態。學校實行行政蹲點制 , 全體行政人員全程參與畢業班教學和管理工作,當好畢業班教學工作的「指揮者」和「施工員」 。 」
為讓每位教師在集體中找到歸屬感和存在感 , 感受獲得感和幸福感,學校大力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環境 , 每年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工會活動,豐富教師的業餘生活 , 增強同事間的情感,提高教師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共促學校高質量發展。
總務主任唐亮告訴記者 , 學校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打造宜教宜學宜居的環境 。 目前,教師周轉房和綜合樓已經在學校的 東南角拔地而起 , 竣工後將極大地提升全校師生的幸福指數。
「 我切身地感受到湖口中學的發展與壯大 , 為此我感到驕傲 、很自豪。我將一如既往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去 , 為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教師譚勇華說道 。
教師寧安華告訴記者 , 學校給他們這些外地老師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特殊照顧,像周末以及一些節假日學校都會派專人負責他們的夥食 , 而且碰到生日學校也會給他們舉行生日會餐,所以雖然身在外地 , 但也可以感受到大家庭一樣的溫暖。
風勁潮湧 , 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 , 更需快馬加鞭。今天的湖口中學 , 正高揚起可持續發展的新航帆,繼續朝著辦人民滿意的鄉村教育目標闊步前行 , 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傲立於茶陵鄉村教育之林。
【來源:茶陵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