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智慧參觀
3D導航遊覽,線下沉浸式體驗
線上全景式展現……
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的
國家海洋博物館
在這裡,隨處可見的智慧應用
給遊客帶來了舒暢的遊覽體驗
通過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
國家海洋博物館對外展示了
生態城智慧旅遊的多種應用場景
個性化定製遊覽服務
進入館內,遊客可以通過掌上海博微信小程序獲取精準的定位服務,享受展廳內3D空間導航服務。中央大廳服務臺的主顯示屏實時發布客流情況、通知公告等,方便遊客合理安排線路、錯峰遊覽。步入國家海洋博物館中央大廳,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長8米、高2米的智慧互動屏。屏幕上,上千張展品照片化身一個個海洋氣泡,組成一面氣泡牆。輕點氣泡,參觀者不僅可以360°瀏覽電子展品,還能觀看知識拓展小視頻,遊客可以將感興趣的展品添加到「我的行程單」,掃描二維碼,即可形成定製化遊覽線路,實時獲取行程信息,並提供產品導航服務。
沉浸式體驗身臨其境
不拘泥於傳統的展示方式,國家海洋博物館通過建立多媒體交互系統,將虛擬內容與現實展品信息相結合,以數位化手段豐富展示內容。目前,海博館正在持續升級優化「尋海」AR,觀眾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通過手機、PAD等移動端享受掌上交互式AR體驗,在娛樂的同時獲得「身臨其境」的奇妙海洋知識。在海洋天文展廳內,近1600平方米深邃而夢幻的「宇宙空間」,通過穹頂巨幕、交互影像等技術,實現沉浸式多媒體演示,讓遊客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宇宙之美。
雲端平臺資源再呈現
疫情防控期間,為滿足遊客「雲遊海博館」的文化需求,國家海洋博物館大力拓展開發線上資源,在官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策劃推出「360°雲展覽」「雲課堂」「雲直播」「微視頻」「海博電臺」等線上欄目,觀眾閱讀、點擊量達千餘萬人次。遊客可以登陸海博官網「館藏精粹」欄目,欣賞已開放展廳的482件精選展品,足不出戶即可「暢遊海博」。通過官方網站線上用戶訪問量、訪問時間和所訪問展品信息等大數據分析,國家海洋博物館總結出遊客參觀喜好,實現景區精細化管理
國家海洋博館只是生態城智慧旅遊的一個縮影
當前,中新天津生態城
正充分發揮智慧城市建設優勢
給旅遊插上「智慧」的翅膀
利用大數據科學引導遊客錯峰遊覽
建立監管平臺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深入挖掘資源不斷豐富線上線下旅遊產品
藉助信息技術搭建智慧應用場景
遊客來得順心、遊得開心、玩得舒心
生態城全域智慧旅遊發展的新格局也越來越清晰
生態城零能耗小屋的建築「智慧」
能源為城市的穩定運行提供基礎保障,建設智慧城市,智慧能源不可或缺。為充分展示智慧能源技術,今年4月,一座名為「零能耗小屋」的建築在生態城落成,成為天津市首個零能耗建築。
所謂「零能耗」,指的是它能使建築本身的可再生能源年產能大於或等於建築全年的全部用能,總體不依賴於外部能源輸入。之所以能夠實現零能耗運行,主要依靠三方面創新:先進的能量管理系統、高能效的電器設備,以及建築本體的節能技術。
零能耗小屋建築面積135平方米,充分利用屋頂空間,鋪設了20千瓦的光伏板,經過近期一段時間的運行和測試,在晴天的情況下,每天可發出超過80度電,大於建築本身20度左右的用能需求。多餘的電能可以存儲到儲能電池裡,在 夜間和光照不足情況下向建築內用電設備供電。
在零能耗建築運行系統管理平臺上,清晰顯示著光伏發電量、儲能充電量、負荷用電量等信息,以及溫度、溼度等環境狀況,通過智能、舒適、節能、個性、夜間等應用模式設置,滿足不同用戶的用能需求。
利用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系統可以自動調節居家、辦公等不同區域用能設備,無論是電能儲存、能量轉換,還是在能源不足下切除非重要負荷,都由系統自動完成。此外,零能耗智能建築採用了國際先進的交直流微網,減少損耗,實現能量轉換效率95%以上。零能耗小屋還安裝了新一代智能電錶,家中每個電器的實時能耗、用電分析都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為用戶提供用能「管家式」服務。
為進一步降低建築的能量損耗,零能耗小屋採用了「被動房」的節能技術,使用高保溫、多層真空玻璃等建築材料,阻斷內外熱交換,使建築能耗水平較國家標準降低85%以上。
零能耗小屋設置有居家、外出等智能控制模式,可通過語音、體感、遠程等多種方式實現對家用電器的智慧化控制。通過智能量測技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家中每個電器實時能耗,得到用能分析建議,享受「管家式」服務。
運行兩個月以來,零能耗小屋總發電量為3800度電,總用電量為1900度電,小屋的產能約為用能的兩倍。
來源: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