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年內新低助推人民幣漲破6.5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巨大」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隨著美元指數持續迭創年內低點,人民幣匯率漲勢延續。

截至12月9日19時,境外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CNH)報在6.9058,盤中一度觸及年內新高6.4927,一舉突破6.5整數關口。受此影響,境內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CNY)觸及6.5326,盤中創下年內高點6.5204。

在布朗兄弟哈裡曼(BBH)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看來,人民幣持續快速飆漲,主要得益於四方面因素:一是本周以來美股迭創新高,導致買漲美股買跌美元的套利交易愈演愈烈,迫使美元指數跌至90.7附近;二是全球金融機構意識到中美貨幣政策已然分化——相比美聯儲擬加碼貨幣寬鬆QE力度,中國央行相對穩健的貨幣政策令人民幣匯率從中受益;三是在歐美經濟深受疫情反覆的衝擊下,中國經濟持續好轉正進一步提振人民幣匯率均衡估值;四是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加碼人民幣資產,正持續推高人民幣匯率。

「不過,相比前兩周對衝基金大舉買入年底到期、執行價格在6.4附近的人民幣看漲期權,本周入場推高人民幣匯率的機構顯得相對謹慎。」一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一方面新入場機構主要衝著美元貶值而買漲人民幣,另一方面他們買漲人民幣的資金槓桿倍數約在2-4倍,低於此前對衝基金的4-6倍。

這背後,是不少海外投資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可能在6.5附近呈現雙向波動態勢。畢竟,當前人民幣匯率已充分反映中國經濟持續好轉、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等因素。

「但是,由於華爾街投資機構普遍預期美元正進入新一輪下跌周期,因此這些新入場機構敢於逢高追漲人民幣匯率。」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比如花旗銀行預期2021年美元還有約20%的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持續快速上漲已對出口企業結匯操作構成不小的挑戰。

多位國內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向記者透露,3個月前很少見到出口企業在洽談出口訂單時將匯率波動因素納入合同條款,如今他們在洽談明年出口訂單時,紛紛將匯率波動因素寫入合同條款,即要求海外買方要麼直接支付人民幣,要麼按約定的匯兌價格支付相應美元款項,以避免人民幣持續升值造成更大的結匯(將美元換成人民幣)損失。

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隨著近期人民幣持續升值,市場已出現一些單邊升值的預期,因此央行和外匯局正不斷出臺對策以釋放信號引導預期。比如增加QDII額度釋放購匯需求,進一步推進國際收支平衡。因此未來人民幣匯率會在均衡水平基礎上呈現雙向震蕩走勢。

隨著美元指數持續迭創年內低點,人民幣匯率漲勢延續。甘俊攝

海外機構加碼人民幣多頭

儘管近日相關部門接連發放新的QDII、QDLP/QDIE額度,似乎依然沒能有效阻擋海外資本持續買漲人民幣的熱情。

「本周以來,每天都有新的海外投資機構開戶買入人民幣看漲頭寸。」上述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約40%機構是基於加倉人民幣資產的匯率風險對衝需要,其餘60%則完全衝著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升溫而來。

在他看來,相比前兩周對衝基金以4-6倍槓桿大舉買入年底到期、執行價格在6.4附近的人民幣看漲期權,此次新入場的投資機構則顯得相對謹慎——他們主要是基於美元正進入新一輪貶值周期,紛紛入場買漲人民幣匯率,且他們的資金槓桿倍數也低於對衝基金約50%。

這背後,是過去5個月人民幣匯率大幅上漲8.2%,令他們心有餘悸,一方面擔心中國央行會出手幹預匯率遏制人民幣過度上漲升值,另一方面則害怕支撐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的利好因素悉數兌現後,整個外匯市場可能失去新動能繼續力挺人民幣,導致自己陷入高位接盤的虧損風險。

「因此,這些新入場投資機構押注美元貶值而買漲人民幣,反而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套利投資獲利策略。」Marc Chandler向記者指出。這形成了全新的套利投資鏈條,即越來越多全球投資機構邊買漲美股與大宗商品,邊買跌美元與買漲人民幣匯率,從而在各個金融領域都能收穫不菲的套利回報。而這條新套利投資鏈條的出現,主要得益於美聯儲持續加碼貨幣寬鬆QE政策,讓全球資本更篤定押注風險資產與新興市場貨幣升值,以及美元持續跌跌不休。

貝萊德智庫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龐文博(Ben Powell)近日表示,貝萊德將策略性地增持新興市場股票,因為全球經濟增長已受惠於新興市場國家財政刺激措施的外溢效應,以及美國實際負利率環境令美元持續轉弱。

全球大型債券投資機構PIMCO投資總監Dan Ivascyn則直言,他們預計美元將進一步走軟。從投資策略角度而言,PIMCO的多個投資組合均採取低配美元策略。

「目前,華爾街金融市場普遍押注中美利差趨於擴大迭創歷史高點,同樣推動大量對衝基金則正在持續加碼人民幣看漲頭寸。」上述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上周起,不少對衝基金也正是看到這種押注持續升溫,提前布局人民幣買漲頭寸待漲而沽——目前他們僅此一項投資已收穫逾3%回報,儘管市場認為人民幣匯率會在6.5附近雙向波動,但他們似乎沒有落袋為安的跡象,而是等待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以獲得更高回報。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隨機性」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匯率持續快速升值也給出口企業結匯操作帶來不小的挑戰。

「3個月前,多數出口企業在人民幣快速升值初期持觀望態度,因為他們認為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回調。如今,他們每天都來找我們諮詢匯率風險管理業務,急切期望能儘快鎖定結匯匯率,以減少人民幣快速升值所帶來的結匯損失。」一家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業務主管向記者透露。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不少進口企業鎖匯的積極性則大不如前——在人民幣匯率升值至6.8附近時,不少進口企業曾主動前來要求通過遠期外匯掉期交易鎖定購匯(買入美元)匯價,但隨著近日人民幣匯率持續上漲到6.5附近,他們發現原先的購匯業務鎖匯價格(6.7附近)反而「吃虧」,乾脆謝絕所有的匯率對衝套期保值策略,坐等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進一步壓低購匯成本。

在他看來,這背後,是多數外貿進出口企業對匯率風險管理依然呈現短期化、階段性的特徵,既沒有樹立牢固的風險中性意識,也沒有搭建科學的匯率風險管理體系,尤其是不少民營企業是否參與外匯套期保值,完全由老闆說了算。若企業老闆不看重匯率風險管理,企業財務部門沒有意願落實各類套期保值建議,導致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隨機性極大。

「相比而言,大型企業在此次人民幣匯率升值過程的匯率風險管理策略相對成熟。」上述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業務主管告訴記者。比如大型企業通過專門的財務公司按月監控各家子公司外匯風險敞口並評估其外匯風險敞口套期保值操作效果。此外不少大型企業內部多次強調不要以賭對匯率漲跌作為公司匯率風險管理的核心,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鎖定企業外匯收入安全性。

具體而言,這些大型企業內部會設定一套核算規則,即先敲定一個內部指導匯率(相對保守的匯率預期估值),所有海外業務部門均在此基礎上開展匯率風險對衝以核算項目利潤。與此同時,這些企業在外貿合同與海外項目建設合同談判環節,會採取人民幣收匯、與合同方協商共擔匯率風險、遠期結匯等方式規避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所帶來的結匯損失風險。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近日表示,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應堅持匯率風險中性原則,一方面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市場環境,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症」,理性面對匯率漲跌;另一方面審慎安排資產負債貨幣結構,合理運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保持財務狀況的穩健和可持續,不要將精力過多用於判斷或投機匯率走勢,避免背離主業或將衍生品交易變異為投機套利,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相關焦點

  • 銀行、對衝基金、外貿企業「齊助攻」 人民幣匯率創2月以來新高
    上周五,人民幣匯率突破6.9整數關口之後,對衝基金掀起了空頭回補潮。此前在7.05附近沽空人民幣的對衝基金一見6.9止損點失守,意識到原先沽空人民幣策略宣告失敗,紛紛止損空頭頭寸並加入看漲人民幣陣營。甚至部分對衝基金已買入執行價在6.65-6.7的3個月看漲人民幣匯率外匯期權,因為他們認為美聯儲引入平均通脹目標將開啟美元新一輪下跌周期,令人民幣有望收復6.6-6.7一線。
  • 匯率波動影響外貿企業 鎖匯操作還是採取人民幣報價?
    在過去的2020年,人民幣匯率先降後升,進入2021年依舊保持升值趨勢。在疫情的影響下,去年1至5月人民幣匯率波動貶值,5月一度貶值至7.17左右。但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率先復甦,人民幣開始升值,從去年5月底至今年1月,人民幣升值近10%。1月13日的實時數據顯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6.45左右。
  • 人民幣匯率又刷屏,換10萬美元"省7萬",我國多數外貿出口企業全年白幹...
    從5月底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半年升值幅度超8%,我國外貿出口企業雖然採取多項應對措施,但還是遭遇巨大匯率損失風險,稀薄的企業利潤因此被抵消殆盡。從5月底至今,人民幣匯率一路上漲,甚至邁入了「6.5時代」。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1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5749。若按5月27日的最低點7.1775計算,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8.3%。
  •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趨勢明顯 外貿企業鎖匯難度增加
    一位外貿代理公司相關人士日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由於美元匯率波動較大,對企業的成本和利潤核算的影響比較大。如本幣升值、外幣貶值,會直接影響到出口企業收入,增加匯兌損益,影響出口企業財務核算,壓縮企業利潤空間。   11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6356,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85個基點。
  • 人民幣對美元去年貶值6% 匯率波動下如何規避風險
    人民幣對美元去年貶值6%,今年升值5%——匯率波動下,如何規避風險湖北日報網訊 (全媒體記者林建偉)9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909元,刷新2016年6月下旬以來高位紀錄。今年以來,受美元全球走弱、國內經濟企穩和國際收支好轉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近5%。從去年全年貶值超過6%,到今年升值近5%。
  •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連漲 企業"鎖定匯率"降低風險
    據中國貨幣網公布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周四收於6.2415,再觸漲停價位,已經六度漲停。這個消息傳來,紹興葉鷹紡化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盧林又是一聲嘆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再漲停,出口型企業該如何規避風險?昨天下午,記者就此採訪了銀行專家。  遠期匯率鎖定規避風險  「漲多少我就虧多少,這些天都不知道虧了多少了。」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暴跌,創9個月新低,什麼信號?
    5月27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跌逾400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幅進一步擴大,同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一同下跌。短期來看,美元指數維持高位,人民幣匯率難以大幅升值,貿易摩擦和避險需求背景下,甚至存在一定貶值壓力。
  • 21深度|人民幣漲勢不由人!傳統出口企業「硬虧」,6.5是極限?
    「6.5是我們的極限」自今年5月初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如今已升至兩年多來的高點,累計升值近10%,並於12月11日再度挺進6.5。對「人民幣進入長期升值過程」、「人民幣未進入升值周期」等預判性話術已司空見慣,傳統外貿出口企業自然不好過。
  •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 專家提醒:企業應積極防範...
    在匯率波動增大的情況下,企業應增強風險意識,摒棄「賭單邊」思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  近幾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大幅走升,並創下2018年6月下旬以來的新高。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回款周期較長,不少外貿企業面臨美元貶值壓力,部分企業紛紛採取措施規避匯率風險。  「今年4月份起,我們就開始做套期保值了。」浙江一家民營化工企業財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 Wish擬130億美元衝擊納斯達克!人民幣漲破6.5…
    以發行價中間值計算,Wish將募資約10.58億美元,上市市值約130億美元。截止2020年9月30日,Wish月活高達1億,已覆蓋超100個國家,有50萬+的活躍買家。近一年,已經成功交付6.4億件商品,實現營收23億美元。
  • Wish擬130億美元衝擊納斯達克!人民幣漲破6.5……
    以發行價中間值計算,Wish將募資約10.58億美元,上市市值約130億美元。截止2020年9月30日,Wish月活高達1億,已覆蓋超100個國家,有50萬+的活躍買家。近一年,已經成功交付6.4億件商品,實現營收23億美元。
  • 11月PMI升至年內高位,外貿企業受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增大
    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5%和50.9%,分別高於上月0.5和0.1個百分點,均為年內高點,且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人民幣進入快速升值通道,並在近期進入「6.5」時代。統計局數據顯示,18.8%的出口企業反映受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高於上月1.7個百分點。
  • 人民幣創八年新低 人民幣對美元最新匯率(2016走勢圖)
    【人民幣創八年新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2016:前一段時間還在破「六年新低」的人民幣繼續「衝關」:今天在岸人民幣連破6.85、6.86兩大關,人民幣中間價報6.8495,創八年新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2016  人民幣的衝破關口速度愈發迅猛。今日開盤不到兩個小時內,在岸人民幣跌超200點,連破6.85、6.86大關,創近八年新低。  在上周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6年多來首次跌破6.8之後,今日人民幣中間價再下調204點,創近八年新低。
  • 人民幣匯率半年瘋漲7000點,換10萬美元「血虧」7萬元...
    看看專家怎麼說……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創兩年半新高4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漲超100個基點,報6.5252,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也創下6.5272盤中高點。5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刷新近兩年半的新高,一度觸及6.5023。
  • 灼見|2021年人民幣匯率怎麼走?專家:在6.4-7之間震蕩
    在疫情環境、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等包括政治、經濟不確定因素交織的現實中,市場情緒與心理分外不安逸,這成為對衝基金炒作利用的關鍵點。然而,亂中不變的是美元貶值策略穩步推進,相應的撬動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非美匯率反彈甚至股市分化攀升的局面。相對應的我國人民幣升值極端性凸顯,整體對標美元但短期存在9-10月份同升的差異。
  • 人民幣升值猛!換了美元的人已哭暈在廁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李金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早前換了美元的人已經哭暈在廁所。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    時隔兩年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回6.5元時代。    數據顯示,11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5762,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基點,升到了6.5元時代。
  • 人民幣匯率的「升」與「壓」
    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基點,步入「6.5時代」。 11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升169點至6.5593,中間價升值至2018年6月27日以來最高。
  • 人民幣「無視」CFETS權重調整飆漲:機構押注美元貶值,六部門盤活...
    在對衝基金Axiom分析師Gordon Johnson看來,儘管此次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調低美元權重,有助於緩衝美元貶值對人民幣匯率指數的上漲壓力。但考慮到歐元權重增加與歐元兌美元匯率持續上漲,帶動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估值調高。因此兩者利弊相抵後,權重調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實際影響並不大。
  •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A股外貿型企業影響幾何?
    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將帶給A股外貿型企業何種影響?實豐文化相關負責人告訴上證報,此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在6.9左右徘徊,因此企業對此次「破7」是有預期的。  實豐文化的這位負責人還表示,未來公司業務仍將偏向於國內玩具市場的增長空間,並不會因為人民幣貶值而更偏向於海外業務。
  • 特別呈現 | 交通銀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漸成趨勢
    A公司是大型出口貿易企業,主要從事醫療用品的生產銷售。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後,企業出口訂單量急劇攀升。無奈全球匯市波譎雲詭,美元等主要貨幣匯率一波三折,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困擾。交行抓住市場窗口期,靈活組合不同特點的外匯產品,為A公司量身定製了綜合套期保值方案。三月初,疫情全球蔓延疊加國際油價暴跌,美元指數快速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