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二十多年的店,一塊滿煎糕成就甜美的記憶,每天可以做幾百鍋

2021-01-12 美食勘察院

來到八市,看到琳琅滿目的海鮮,可以說這裡的海鮮品種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穿過嘈雜擁擠的人潮,來到一個店面陳舊的小攤前你就會看到今天的主角--滿煎糕。

金黃誘人的滿煎糕

「滿煎糕」一個根據閩南發音命名的食物,有的還把它叫做閩南的銅鑼燒。滿煎糕起源於清,後面又經閩南人傳播到臺灣、廣東和東南亞。很多老廈門人把它當作早點來吃,再配上一壺熱茶,早餐完美解決。而且八市這家滿煎糕可以說是廈門人心中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了,這家用簡單的一個小吃徵服了周邊甚至遊客的味蕾。

滿煎糕價格不貴,可以說是很便宜,早餐一塊就夠只需兩三塊錢。滿煎糕的口味有三種,分別是黑芝麻、紅糖和花生,花生和黑芝麻都是磨碎夾在中間的。滿煎糕米漿麵粉和蘇打粉,再加上適量的水混合而成的,比例稍微掌握不好就會影響最後滿煎糕的成型。在阿姨熟練的手法裡,滿煎糕幾分鐘出鍋一個,讓新來到的每一位客人都能吃上熱騰騰口感最好的糕點。

表面像銅鑼燒一樣
下鍋前就是麵漿和米漿的混合體

還沒吃先拿在手裡,就有一種柔軟香彈的感覺,分量也是很足,上下晃動也不會斷裂,可見它的韌性很好,一口咬下去面香,花生香芝麻香充滿整個口腔,甜甜的口感,柔軟的Q彈的麵餅糕體,非常完美的搭配。因為麵漿在下鍋前經過發酵,麵餅上就會出現像麵包一樣的一個個小孔,看上就像在呼吸,這才使得糕體軟韌兼備。

即將出鍋的滿煎糕
麵餅摺疊出鍋

這家小店店面雖小,一不留意可能就會擦肩而過,但是它憑藉的是香甜的口感和低廉的價格才能在這鬧市之中長久不衰。剛看到的時候除了金黃的外衣,平平無奇,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看老闆做的時候也是很簡單,但是就這平平淡淡的外表,蘊含了生活中最甜的那些部分。吃的時候雖不能讓你忘卻生活的煩惱,但至少讓你在頃刻間感受到了生活的香甜,這不也就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嗎?

憑藉經驗來切
切成這樣一塊一塊的大小

提示:雖然芝麻花生的融合把單一的甜變成了香甜,畢竟是甜食,吃多了還是會膩。不過配上一杯清茶,甜膩瞬間衝淡。

大家吃甜食都是怎麼解膩的,歡迎評論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泉州人的早餐「滿煎糕」 皮香鬆軟餡甜可口
    製作 麵粉加紅糖 煎成圓餅狀  每天上午9點,53歲的黃阿姨就會來到自家店鋪裡,開始忙碌的一天。店裡擺放著幾個白色大桶,裡面裝著前一天晚上和著蘇打粉、泡打粉、酵母等泡好的麵粉,另外幾個桶裡裝著紅糖塊泡成的紅糖水。  她將麵粉倒入小型攪拌機中攪拌一段時間,再慢慢往裡加入紅糖水繼續攪拌。
  • 閩南祖傳「切糕」 泉州「滿煎糕」好吃又實惠
    泉州小吃「滿煎糕」俗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用這句話來形容後坂小區黃阿姨做的滿煎糕,一點不為過。啥叫滿煎糕?這可是具有閩南特色的傳統面點哦,它的原料是麵粉和紅糖,剛起爐時像個圓盤,經刀切成一塊塊狀似三角形,猶如閩南版「切糕」。清晨起來,胃口還沒完全打開,喝上一杯剛榨好的豆漿,配上剛出爐還冒著香氣的滿煎糕,日子頓時神清氣爽。話題回到黃阿姨的滿煎糕,那可是遠近聞名。
  • 閩南特色小吃 之 滿煎糕
    滿煎糕也是裝載著滿滿的美好的童年回憶,小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每年中必有一次,因拜拜要用,會一次性做很多,可以吃個十來天都不成問題,實在是吃不完,就曬成幹來進行儲藏,隨吃隨取,曬過的滿煎糕,口感非常的硬Q。
  • 滿煎糕,這道充滿古早味的早餐,你吃過嗎?
    滿煎糕,這道充滿古早味的早餐,你吃過嗎?滿煎糕,滿是達到極點的意思(閩南話裡讀muan,第三音),是閩南人常吃的一道面點,糕外表平平,中間層的「細胞」比較大,切面層看起來呈牙齒狀,剛出爐的時候吃,表皮有點脆,中間糕體很Q。如果放到隔天,表皮由於接觸空氣太久會軟掉。
  • 閩南夜話|滿煎糕哪個部分最好吃?
    美味「滿煎糕」作者 / 李向群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友人告訴我,每周日都要去八市逛一下,為年過八旬的父母親買「滿煎糕」。「滿煎糕」是廈門老市民的喜愛。一大早洗漱完畢,熱茶一泡,在香茶徐徐入口之後,咬一口「滿煎糕」,那「開放式」的雙層脆皮和內裡鬆軟適中的發糕,再加上中間夾著的芝麻糖花,立刻讓你唇齒含香,之後,再啜上一口熱茶,這時,你就知道「滿煎糕」有多好吃了。「滿煎糕」的製作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因為火候決定著「滿煎糕」的口感,所以,店家選用是一口有邊沿的生鐵平底鍋。
  • 廈門滿煎糕,糕點的柔軟香甜,蔗糖與花生的酥脆,最佳拍檔
    糕點在閩南民間還是相當流行的,今天老玉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廈門的滿煎糕。滿煎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鬆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佳點。 清晨起來,胃口還沒完全打開,喝上一杯剛榨好的豆漿,配上剛出爐還冒著香氣的滿煎糕,日子頓時神清氣爽。簡直不要太幸福了!
  • 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古早味曼煎糕
    古早味,就是用傳統方法製作的東西,可以理解為值得懷念的味道。比如古早味的老宅子、古早味的臭豆腐。傳統小吃,當然更容易被冠名以古早味。在檳榔嶼著名的汕頭街,一家做火炭曼煎糕的街頭攤就特別標註了古早味。老人一邊做一邊和我聊天,他說這種用火炭烤的最好吃。我問這曼煎糕是哪裡的傳統?老人說廈門和香港都有,但那邊是大餅,厚,還要切開來。老人聲稱,自己家的曼煎糕比香港某某店裡的好吃多了。我沒去過香港,對此無法評判。
  • 最接地氣的碳鍋魚店,已經開了二十年,一口就能吃出老鄭州的味道
    味覺要比記憶更加敏銳,當你想起這道美食,味覺就被重新調起,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提起鄭州,你會想到什麼?對許多老鄭州人來說,這家老二碳鍋魚的味道,就是他們味覺與這個地方的羈絆。這個店已經開了二十多年了,以前就有很多的老食客,後來他們搬家了,還會有很多人打電話來問地方,不論在哪,也都會特地來吃。
  • 河南最牛滷肉店,5代人傳承上百年,每天幾百斤不預定吃不上
    這位大爺叫做靳留傑,據說他們家祖上愛吃滷肉,一鍋老湯已經傳了五代人,將近一百多年,配方只有老兩口知道,連兒女都保密,每天早上四點,大爺就起床開始幹活,他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檢查肉,
  • 檳榔的這家老店,吃了二十多年卻沒能記住店名
    老闆說自己以前就喜歡搗鼓這些吃的,沒想到在檳榔一搗鼓,就是二十多年。每天早上六點,老闆就開始準備當天的食材,直到九點多的時候,才把五花八門的鴨部件和其他小吃,整整齊齊碼了一柜子。從鹽水鴨、切鴨部件、燻鴨、鴨肉斬件、炸小吃......中間還穿插著為點餐的街坊做一碗冬粉鴨,一套動作行雲流水,絲毫不拖沓的在這家小店裡重複了二十多年。有多少檳榔人吃過明麗的冬粉鴨,阿福也不知道。只是來店裡吃冬粉鴨的人,形形色色。
  • 閩南特色的早點之一滿煎糕,好吃做法簡單
    滿煎糕是閩南特色的早點之一,形狀呈錐形,內似蜂窩,食鬆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佳品。同時這也是一款有歷史的糕點,和清代左宗棠有關。詳情這裡不贅述,具體可以百度。小時候想吃都得到立夏那天才能吃到,因為在小編的家鄉在立夏那天就會打面或煎滿煎糕拜拜。
  • 花生湯黃金豆腐袋,滿煎糕還有芋包,這都是些什麼神仙美食
    花生湯黃金豆腐袋,滿煎糕還有芋包,這都是些什麼神仙美食廈門靠海,除了有很多海鮮和美景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這些美食聽著很新鮮,讓人不禁好奇心大動,食慾跟著也就上來了,有的美食做法也不難,了解了之後可以試著自己做一下,既好吃又有趣。
  • 還花幾百塊吃牛排嗎?自己煎牛排,不到二十塊錢做一頓燭光晚餐!
    牛排其實吃的是一種情趣,吃的是一種感覺,但是牛排也是很美味的,如果不是為了要約會,找一個很浪漫的環境,其實自己煎牛排也是可以的哦,而且去店裡吃牛排,動輒就要花幾十塊幾百塊,但是自己買了牛排,一塊只需要10到20塊錢就可以了,想吃幾塊吃幾塊!
  • 徐州多年牛氣老店,地鍋雞每桌必點,二十張桌子天天坐滿人
    位於徐州市中心的雲龍山,雲龍湖風景秀麗,每天吸引無數的中外遊客旅遊觀光。雲龍山附近的百味地鍋雞在徐州可是榜上有名,欣賞美景的同時更不可錯過這舌尖的美味。百味地鍋雞己是多年老店,從不起眼的蒼蠅館做到現在擁有五、六家分店,曾被江蘇衛視《味解鄉愁》欄目採訪報導,他家的地鍋雞是地道的徐州本地特色菜,幾乎來徐州必吃的美食。他家的地鍋雞是每桌必點的招牌菜,味道真的是絕,雞塊有一絲絲的甜味,甜而不膩;辣味十足略帶點麻麻的感覺,雞肉筋道,爛而不柴;貼餅蘸著醬汁配上雞肉,真叫一個香。
  • 阿娘黃魚面:上海「面」的一塊牌子 二十年不變的味道
    時光流轉二十載,如今阿娘面已由「海歸」孫子小陳來繼承,店面也換到了思南路的新址。房間寬敞明亮了,位置多了起來,出面時間也變短了,但不少老顧客卻說,這味道二十多年不變。  每天清晨派專人到舟山東海的碼頭進野生黃魚,早上七點左右,黃魚到店。隨後由專門工作人員操作,去頭、去尾、去肚腸,收拾乾淨後,再將魚批成一片一片。
  • 平均店齡40+,這些犄角旮旯的老味道都被我們翻出來了!
    某K可是二十年多年從來沒搬過家的正港小土著啊!可以上樓去找找小時候的記憶,能喝茶,也供應咖啡,叫一份閩南式下午茶,坐在窗邊俯瞰八市。吉治百貨在某寶上也有店,包裝適合送禮用,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收藏。溜達到開禾路口的話,還可以留意一下這座竹樹禮拜堂,也是見證了老城區百年沉浮,窩在這菜市場的大後方。
  • 廈門當地人都在推薦的美食在這裡,去旅遊一定不可以錯過
    黃記.漳州四果湯四果湯是閩南一帶夏天很常見的甜品,可以消暑解渴。一開始的時候四果湯製作很簡單,就是刨冰和四種果品混合,現在經過改良之後還有芋圓,菠蘿,西瓜等加入,變得越來越豐富。黃記這家四果湯店,在廈門也開了一些年頭了,老闆是一個漳州人。
  • 大爺開早餐店二十多年,做的飯食一成不變,老顧客:我們就好這口
    稀飯米粥胡辣湯豆漿和燒餅油條茶葉蛋水煎包以及店內自己醃漬供客人免費吃的各種小鹹菜,這類早餐不超過五塊錢就能吃飽吃好。現如今做早餐生意的成本比以前好很多了,很少有早餐店還做燒餅油條這類賣不上高價的早餐,可凡事無絕對,總有一些早餐店依然堅持老花樣。
  • 灌湯包、扁食肉燕滿煎糕,只有早起的泉州人才懂
    鴻啊面線糊不到3平方的面線糊攤,老闆很熱情這家店默默在胭脂巷開了四年,卻吸引了無數本地、外地人前來打卡。它家的面線糊清澈透亮,撒了胡椒粉,放上香菜葉作為裝點。雖然只是簡單的小吃,卻也處處用心。時間:05:00-11:00地址:鯉城區水門巷口(鞋店旁空地)人均:5豆製品廠新門街店豆杆社純正的豆漿、豆花位於新門街的門市部,是豆製品廠碩果僅存的、可以吃早餐的據點
  • 西南財大門口開了二十多年的光華牛肉館閉店了 網友:震驚金融圈的...
    西南財經大學門口,那家「雄霸」光華村二十年,號稱學校門外「食堂」的光華牛肉館,閉店了。 作為曾經的人民銀行附屬院校,過去20多年裡,一屆又一屆的財經專業學子如今分布在中國銀行、信託、證券、保險、投行等各個圈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