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很多人都不可避免的經歷之一,在年輕的時候好好工作,就是為了生活能越來越好,退休之後也能更輕鬆一些,不用因為沒有了收入來源而陷入困境。但是隨著近幾年關於退休的話題人們討論得越來越多,退休年齡也引來了很多人的爭議。
現在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的速度一直在加速中,我國的退休制度是男性60歲、女性50歲、女幹部滿55歲。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單單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2.55億。
根據國家人社部的消息,我國養老基金的壓力越來越大。畢竟關係到所有退休職工的養老金,養老基金的可持續發展還是很重要的,如何緩解國家的養老金就變成了很多專家的重點研究問題。延遲退休制度是緩解養老壓力很好的手段,但是有專家提出了之後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提出
西方很多國家的退休年齡都是在65歲左右的,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英國現在正計劃延遲退休到68歲。但是我國的退休年齡制度從1978年制定之後就沒有再改革過,當時是為了照顧人們的身體狀況,但是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延長了很多。根據《公報》的數據,2019年我國人民的人均壽命在77歲以上。
再按照之前的退休制度的話,國家養老儲備金的壓力太大,為此專家提出了延遲退休制度,延長職工們的退休時間。但是這個提議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這些反對意見主要是來自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者們。如果延遲退休的話,對他們是很不公平的。
因為這些體力勞動者,像是建築工人、煤礦工人等等,都是社會上比較弱勢的一方,身體老化很快。這些人辛苦了幾十年,就是希望能早日退休,過上安逸的晚年生活。延遲退休的話,對他們來說是加重了身體負擔,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對此,專家又提出了新方案。
專家提出彈性延遲退休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鄭秉文主任提出,實施彈性延遲退休政策,在延長退休年齡的同時,考慮到不同行業的工作性質,給特殊人群給予關照,某些行業的職工可以按正常時間退休或者是提前退休。
這個提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相比起「一刀切」的延遲退休,彈性延遲退休會更加人性化一些,像是醫生、教師、律師等等需要很強的職業技能和知識儲備的,平時不需要進行體力勞動,身體狀況是比較良好的,就可以選擇延遲退休,還可以避免國家人才資源的浪費。
對於特殊行業的職工和從事體力工作的人員來說,他們本來就想早點退休,減少對身體的傷害。山東省發布的退休政策中提到,從2020年7月1日開始,有3類人可以提前退休,分別是從事高空、井下工作等對身體傷害很大的職業職工、因工傷致殘職工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彈性延遲退休政策會對職工造成什麼影響呢?
對在職工人造成的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現在我國的職工數量大約7.8億人。退休時間是大家都很關注的,如果彈性延遲退休真的能順利實施,將會直接對這7.8億人造成影響。
對於滿足條件的體力勞動者來說,他們還是可以按照正常的時間退休,身體狀況不好的還能申請提前退休,早日領上退休金。現在國家的社保制度每年都在完善,今年正好完成了16連漲。
對於高級人才來說,延遲退休不僅可以讓他們的價值得到體現,在職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也是遠遠高於養老金的,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工作幾年,退休之後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更高。
國家一直在提高養老金水平,給退休職工更多的保障。在人口老齡化加快的情況下,專家表示延遲退休勢在必行。考慮到體力勞動等特殊情況,鄭秉文主任提出了彈性延遲退休政策,這不僅是對國家的發展有利,對於職工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