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兒子總是吵著要米小圈,我不知道裡面寫的是什麼,最終我也還是給孩子買了一套,當做睡前故事讀給兒子聽,兒子聽的很是開心,只是我不是特別喜歡這類書籍!總覺得意義不太大,可又說不來什麼!仔細搜索一下,這類書,算是消費型閱讀!神話故事一類兒子不喜歡也不聽,用他的話說,那不是真的!寓言故事似乎聽不懂!
搜索了家裡的書籍,好像沒有可讀之物了!
十一月份快過去了,關於閱讀,兒子每日堅持閱讀繪本,或者故事,今天突然覺得,盲目閱讀其實也是在耗費時間,關於閱讀應該仔細篩選!開學兩個月兒子已經通過了無障礙閱讀,帶拼音的都可以閱讀,那時候選擇書目,我基本上都是選擇帶拼音的繪本或者故事書,為的是讓他聯繫拼讀,學習自主無障礙閱讀,從而忽略的內容的重要性!這很重要!
十二月閱讀應該仔細篩選,不能盲目閱讀消費時間!有正在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愛閱讀的家長推薦經典閱讀書目——������拜謝
既然書籍的選擇如此重要,那麼如何來選擇給孩子的書呢?
其實通過坐標圖來選擇,縱向坐標是孩子的年齡、興趣、閱讀水平等,橫向坐標則是出版社、作者、作品獲獎情況等,來鎖定孩子的閱讀書籍。
為什麼要將孩子年齡、興趣、閱讀水平作為選擇坐標因素,因為無論是多優秀的書籍,首先你需要明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他的興趣及閱讀水平都決定了他能多什麼樣的書。
比如同樣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有的孩子閱讀水平已經可以啃下大部頭小說,而有的卻只能讀橋梁書,有的孩子喜歡溫情溫馨的書籍,有的喜歡搞笑幽默的書籍,以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前提下,所以你所選擇的書前期的分別則會非常明顯。
再詳細一些來說。
比如針對一個一年級孩子,他屬於閱讀橋梁書水平,喜歡幽默搞笑的書籍,這時你需要引導孩子讀哪些書呢?
這時你需要了解市面的橋梁書有哪些,通過出版社、各種書單推薦、以及孩子的意願,你會發現擺在眼前的書大概有這些(往期橋梁書推薦書單):《米小圈系列》、《老鼠記者》系列、《晴天有時下豬》、《啟發童話小巴士》橋梁書系列、《我的小姐姐克拉拉》等等(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這時候,如果你仔細來查找書的出版社、作者及獲獎情況,以及對書籍評論,再和孩子一起來挑選,你就會發現男生選《老鼠記者》系列居多,女生則喜歡《我的小姐姐克拉拉》系列居多,不要小看孩子們的眼光,不要認為每個孩子都喜歡米小圈,其實他們同樣知道比較的。
如果閱讀水平差距不大時候,通過出版社、作者等來選擇作用就更為明顯。如果一個三年級孩子特別喜歡動物小說,你嘗試將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和西頓動物小說、黎達的動物小說放在一起,讓孩子每本書讀十頁,看他們更喜歡哪一本,並說說為什麼喜歡?
如果是同樣的作者,又如何選擇呢?這就要看版本,一看是否是全版(即無改編),二是出版社及出版時間,如果是國外引進小說,還要看翻譯者。
比如孩子們經常讀到的童話,就有無數個版本,有給幼兒的圖畫書,有各種改編版,美繪版等等,仔細對比幾個版本,你就會發現那些改變版本根本沒法讀。作家葉開在著作《對抗語文》語文中,就有一篇《被刪改的安徒生童話還是童話嗎?》就對比過兩個版本:
安徒生:有一個豆莢,裡面有五粒豌豆。
它們都是綠的,它們就以為整個世界是綠的。
事實也正是這樣!
豆莢在生長,豆粒也在生長。
它們按照它們在家庭裡的地位,坐成一排。
太陽在外面照著,把豆莢曬得暖洋洋的;
雨把它們洗得透明。
這兒是既溫暖,又舒適;白天有亮,晚間黑暗,這本事必然的規律。
豌豆粒坐在那兒越長越大,同時也越變得沉思起來,因為它們多少得做點事情呀。
編寫者:有一個豌豆夾,綠瑩瑩的,好像一間綠色的小房子,裡面住著五顆豌豆,也是綠瑩瑩的。
它們一排兒坐著,誰也不跑來跑去。
時間一天天過去,豌豆夾慢慢地變黃了,豌豆也慢慢地變黃了,它們長大了,長得結識了。
一對比,就會發現改編者改寫的顯而易見的低級無趣,但還是會有人硬說這個改編版很好,很符合小孩子智力水平。
這種實現設定小孩子的智商和理解能力比較低級,先傷害他們的自信心,然後給他們餵「三聚氰胺」奶粉的做法,語文書(市面的書籍)很常見。
所以在選擇書籍時,一定要儘量避免選擇改編版本;
其次選擇出版社,國內優秀的少兒圖書出版機構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浙江少兒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海豚傳媒等,這些出版社的書籍都不錯;
其次看出版時間,儘量不要選擇時間太近的,因為這些書還沒有經過市場檢驗,不好把握;
也不要選太遠的書,因為排版裝幀等問題閱讀感受會減弱。
最後,引進的翻譯版本,則要看看翻譯者的情況,同樣的書,翻譯的優劣直接決定書的優劣。
就普希金的詩集,很多人都翻譯過,但是實力強的出版社會精挑出其中最優秀的。
一般好的翻譯家都會給大出版社投稿。
如果自己有鑑別能力,就看翻譯家就可以,自己不能鑑別的話,就買大出版社發行的。
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從小學到中學的黃金十年,孩子能讀到什麼好書,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既然我們作為在引導孩子閱讀的路上如此重視,不如更用心一點,在孩子讓孩子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讓閱讀改變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