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據最近的使用情況,給大家做了一次很粗略的分享,算是拋磚引玉。歡迎對數位化閱讀這個題目感興趣、有經驗的小夥伴繼續分享,有機會可以一起交流。另外,如果大家新年計劃中有「閱讀一本英文書/德文書」這一類的,歡迎到我們讀書會的群裡進行組隊,一起完成自己的新年計劃,也許會形成一個更加積極的閱讀反饋呢~
需要的材料有:
• Kindle App (無需Kindle設備)
• Google 帳號
閱讀外文書可能遇到的問題:
• 不知道讀什麼
• 找不到書籍資源
• 沒有耐心讀下去
- 擔心花了太多時間
- 沒有明確的收穫
- 擔心單詞不認識
• 缺少閱讀反饋
• 缺少閱讀外文書籍的動力
不知道讀什麼&找不到書籍資源:
我有兩個外文書籍推薦的平臺,
一個是Amazon,一個是Goodreads。
Amazon相信大家都了解,
但這個網站的用途絕對不止網上購物,
請多關注他們家的Kindle eBooks,
尤其是Kindle Unlimited的功能,
英文德文書,流行的,經典的,都有。
配合Kindle App使用,閱讀體驗很棒。
另一個平臺口碑也很高,
類似國內豆瓣,幫你記錄閱讀狀態,
根據閱讀興趣給你推薦。
每周會發Newsletter到郵箱,
新書推薦也非常養眼。
Goodreads &
its Newsletter
沒有耐心讀下去: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個系統記錄的方式,
這能幫助我們客觀看到自己的閱讀進程,
也同時記錄我們閱讀的收穫。
關於記錄收穫:
這裡我使用Kindle App的標註功能,它分為四個顏色。
我會按照習慣,把作者觀點部分用黃色標註,
生詞或者有趣的表達方式用藍色標記,
很有疑問的地方用粉色標註,橙色目前處於備用狀態。
所有的標註都支持按分類篩選,對某一章節閱讀結束之後,
不管從語言角度還是內容的角度,所有收穫清晰可見。
附帶的功能:
• 內置詞典翻譯,英德,德德,英中,德中。
(不同的詞典真的是文化差異的showcase)
• 標註筆記可倒出。
(當然,2021年了,沒這個功能還能叫閱讀器)
• 筆記和標註可以直接做成Flashcard。
(Flashcard怎麼用,是否值得……見仁見智吧)
關於記錄過程:
這裡我會用Google Calendar記錄時間與上面所提到過的筆記。
首先有一個Google帳號之後,
我們可以直接登錄自己的Calendar,
在裡面添加一個閱讀的子日曆,
然後每次閱讀的時間就直接添加進日曆,
並同時標註所屬的日曆為「閱讀」。
效果圖如上(這裡我為此新建的叫「Lernen」)
標註事件的同時,可以添加自己的筆記到文本框,Calendar會為你把每一次閱讀的記錄保存好。
個人的兩點體會:
• Calendar是一個很好的記錄方式,具有All-in-one的潛質,
妥善利用會讓生活很有軌跡感。
• 也許還有印象筆記之類的做筆記軟體也很專業,比如我個人很喜歡的Notion。但是一個好的軟體應該幫助人解決問題,而不是帶來更多的問題,甚至強迫用戶改變自身的使用習慣。我長期使用Calendar,因為它能夠讓我在一個平臺上完成極可能多的事,這本身是最符合我期待的,所以我推薦它。
缺少閱讀的反饋or缺少閱讀外文書籍的動力:
某種程度上來看,兩者是一回事。明確的標註與筆記,逐漸積累的單詞,都能讓人在幾天後回看時獲得強烈的正向反饋,但個人覺得最關鍵的,還是保有一個好奇心。
好奇心的激勵來自幾個方面:
• 對不同語言表述方式的好奇。
很多書沒有中譯本,內容不晦澀,體量也不大,比如兩三個星期前看完的<<How Design Makes the World>>。從設計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事物,聽起來也許老生常談,但是用英語對類似觀點的表述,仍然讓人感覺趣味十足。
• 對系統性信息的好奇。
即使有著各種搜索,但是無論是誰來撰寫文章,都難以系統地描述一件事。長期的網際網路閱讀仿佛讓人覺得,知曉一切是那麼輕而易舉,然而果真如此麼?如果還有一點點對系統性信息的好奇,可以試試閱讀一本工具書。
比如我現在做一個SEO(*)的項目,網上多的是各種文章教你如何簡單幾步搞定SEO。讀下來也許能短暫地獲得滿足與自信,但是真到了自己面對問題亟需解決時,往往沒什麼幫助。後來在一本工具書裡,作者挑明了這件事。文章本身也是SEO的一部分,大部分由實習生量產,真正做項目的人會儘量把時間用來解決問題,只留下極少部分時間拿來與大家分享。但這並不是意味著不去分享,而是單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直截了當的「萬金油」式技巧是不可靠的。越專業的分享,則越需要系統講清楚這件事,才能開始診斷問題。這註定了整個過程需要一本書的容量。
• 對閱讀工具的好奇。
不言而喻的是,近一兩年發生的事會讓人意識到,在數字時代,重要的工具不僅僅是觸手可及、實實在在的"錘子",更可能是一個解決問題、提高效率的虛擬平臺。
數位化閱讀越來越常態化,文本正從不同的維度向我們提供內容,甚至在理想情況下,閱讀會比以前更能幫助我們思考。這一點我有信心,讓我們拭目以待。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讓我們懷著一顆求知若渴、永遠好奇的心,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吧~
* SEO:Search Machine Optimization,即通過一系列設計,讓網頁在google搜索中排名提升。
文案:紹齊
編輯: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