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風溼免疫病:當紅斑狼瘡遇上三系減少的「坑」

2020-12-22 騰訊網

投稿發送至R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病史簡介

患者女,54歲,因「間斷牙齦出血1年,加重伴鼻衄半年」於2020.7.17入院。

1年前患者出現間斷刷牙時牙齦出血,未予重視。

6個月前上述症狀加重,並出現鼻衄。病程中有脫髮、口乾、眼乾等表現。

1月前,患者於外院查血圖提示三系下降(Hb 81 g/L,WBC 3.03 ×109/L,PLT 33 × 19/L),肝功能輕度異常;抗核抗體譜:ANA 陽性,抗dsDNA 弱陽性,抗SSA/Ro60kD 陽性,抗SSA/Ro52kD 陽性。遂轉入我院進一步診治。

入院查體:頭髮稀疏,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心肺查體無特殊,中上腹輕度壓痛,肋下未觸及肝脾。

輔助檢查

1. 生化常規

ESR 113 mm/第一小時;

血常規:Hb 82 g/L,WBC 2.35 × 19/L,PLT 38 × 19/L;

肝功能:總蛋白 92.2 g/L,白蛋白 29.6 g/L,球蛋白 62.6 g/L,ALT 42 U/L,AST 69 U/L,ALP 62 U/L,GGT 87 U/L,總膽汁酸 54.6 μmol/L;

B肝兩對半:B肝表面抗體及B肝核心抗體陽性、HBV DNA陰性;HCV、凝血象、腎功能、血脂正常。

2. 免疫指標

ANA:1:320核細顆粒型;抗ENA譜:抗SSA+++、抗Ro-52+++;IgG:38.3 g/L、C3:0.79 g/L、C4:0.03 g/L;RF:15.3 IU/ml;直接抗人球蛋白3+;抗ds-DNA、自免肝抗體譜、LA、aCL、抗β2GP1陰性。血尿免疫固定電泳正常。

3. 影像學

胸部CT:雙肺上葉散在實性及磨玻璃微結節;肝、脾大;脂肪肝。

腹部彩超:脂肪肝;脾大;膽、胰、腎未見異常。

診療經過

根據2009年SLE-ACR分類標準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血液、肝臟(SLEDAI評分:6分);高球蛋白血症。

明確診斷後,予以患者甲強龍40 mg bid、環孢素、羥氯喹(血小板升至 50×19/L以上加用)治療。經過兩周的治療後,患者三系「蹭蹭」上漲(Hb 110 g/L,WBC 5.6 × 19/L,PLT 93 ×19/L),高球蛋白及肝功能好轉了,炎症指標也降至正常了。

於是我們將靜脈激素調整為口服潑尼松55 mg qd維持,準備出院;科裡的醫生不放心,那出院前還是給患者複查一下吧,結果就「炸」了。

患者複查血小板及白細胞呈「斷崖式」下降(PLT跌至59 × 19/L,WBC跌至2.11 × 19/L),血紅蛋白也在進行性下降,同時患者又開始偶有少量牙齦出血了,一下回到從前。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激素減快了?免疫抑制強度不夠?或者...…會不會合併血液系統疾病呢?

接下來,進一步完善淺表淋巴結彩超未見異常,骨髓檢查回示有核細胞、粒系、粒系增生活躍、骨髓纖維化;請血液科會診後不考慮血液系統疾病。同時我們將環孢素換為他克莫司1 mg bid治療後三系上升仍不理想。

難道是診斷出了問題?回顧患者入院時的胸部CT提示有肝、脾大,伴全血細胞減少,B肝表面抗體及B肝核心抗體陽性,會不會是B肝病毒感染後肝硬化所致呢?於是,我們又給患者安排了肝纖維化檢查,提示肝臟硬度30.3 kPa;肝纖譜異常;上腹部MRI: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胃鏡提示胃竇多發潰瘍(A2期)、慢性萎縮性胃竇炎(C1)。

終於水落石出,在感染科的協助下,該患者全血細胞減少考慮免疫性因素和B肝後肝硬化繼發的脾功能亢進所致,而肝硬化的原因考慮B肝病毒導致可能性較大。最後,鑑於患者合併肝硬化、胃潰瘍,我們逐漸將激素減停,加用抗纖維化藥物,繼續他克莫司和羥氯喹抗炎,病情好轉出院。

知識小結

1. 全血細胞減少的鑑別診斷

2. B肝後肝硬化

在亞洲,慢性B型肝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儘管脂肪肝在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患者中不太常見,但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患肝癌和死亡率的風險更高。隨著慢性B型肝炎在亞洲的高流行率,許多患者都有隱匿性或既往HBV感染的證據。其特徵是在HBsAg陰性的患者中存在抗B肝核心抗體(抗-HBc)陽性,並伴有或不伴有抗B肝表面抗體(抗-HBs)。血液、肝臟或其他組織中存在HBV DNA稱為隱匿性HBV感染。既往有HBV感染史的患者在活動性HBV感染期間可持續肝損傷。此外,HBV 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在隱源性肝癌中,肝內HBV DNA或共價閉合環狀DNA在大多數病例可以見到。

在最新的一項多中心研究中,證實了抗-HBc陽性與脂肪變性程度較低但纖維化程度較高有關。抗-HBc陽性和陰性患者中肝硬化發生率分別為18.8%和7.5%(PP=0.039)。

因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抗-HBc陽性與肝硬化、可能的肝癌和肝硬化併發症相關;對抗-HBc陽性的患者應引起重視並加強相關疾病的篩查。

3. 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肝硬化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統。肝臟不僅是參與免疫應答的淋巴器官,同時也是自身免疫反應的靶器官。在SLE中,肝臟受累相對不常見,其發生率在19.4%~60%;而進展性肝硬化和肝衰竭更少見,約佔其中的1%~2%。

狼瘡性肝炎可以出現在疾病任何階段,病理表現常為輕中度的非特異性改變,如肝臟脂肪變性、匯管區炎細胞浸潤以及肝內小血管的炎症。補體和免疫複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積和管腔部分或完全閉塞導致了肝細胞的壞死、再生、結節形成,最終進展為肝硬化。

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肝硬化最常見的首發表現是血液系統受累。在SLE中,肝硬化患者血液系統受累的發生率較非肝硬化者更高,常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本身可以累及血液系統;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進也可能導致外周血細胞減少。當兩者重疊時,其常給臨床上診斷和治療造成難題。

肝臟通常不是SLE損害的主要靶器官,肝功能異常也不包括在SLE的分類標準中。然而,肝功能異常在SLE中很常見;其主要原因是疾病活動和藥物毒性,少數則合併自身免疫性肝病。幾乎所有治療SLE或其他傳統改善病情藥物都可能導致肝臟毒性。肝損害也可發生在SLE合併系統性硬化、抗磷脂症候群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疊症候群中。SLE相關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均可表現為多關節痛、γ球蛋白升高和抗核抗體陽性。因兩者的治療和預後不同,區分SLE相關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十分重要。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很難區分自身免疫性肝炎和SLE相關性肝炎。因此,血清抗體、補體水平和肝組織學檢查可能會有所幫助。

該患者不考慮SLE導致的肝硬化,如果是SLE導致的肝硬化,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效,同時如果是SLE導致的肝損傷發展到肝硬化,應該之前肝損傷會很重,因此該患者診斷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B肝後肝硬化,經過積極治療病情好轉。

溫馨小貼士

肝硬化是SLE的一種少見而嚴重的亞型,預後差。對血液系統受累、肝功能受損的患者應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Positive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Is Associated With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m J Gastroenterol.2020.

2.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ith Cirrhosis.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2020.

(封面圖源網絡)

來源:重醫附屬二院風溼免疫科

相關焦點

  • 原來這些風溼免疫病也有發生腦梗的風險!
    如果沒有,就跟隨筆者一起了解一下哪些風溼免疫病有發生腦梗塞的風險吧!1.大動脈炎大動脈炎,屬於風溼免疫病裡面的一類血管炎,是一種慢性、肉芽腫性大動脈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動脈及其分支,青年女性多發,好發年齡在25-30歲之間。
  • 風溼免疫病病人健康過冬,做好這6點!
    對於風溼免疫病病人來說,冬天無疑是令人心煩的季節,只要稍有不注意,就會引起病情的復發或加重,帶來很大的痛苦。冬季為何成為風溼免疫病高發季?冬天寒冷,容易出現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這些都會誘發或加重風溼免疫病的病情;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引,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進而使關節炎症狀加重;天氣漸涼,一些人喜食火鍋、海鮮甚至大補,增加了誘發痛風的機會;運動量的減少,令身體抵抗力降低,風溼病乘虛而入
  • 【科室介紹】嶽陽醫院風溼科
    以「中西醫結合個體化治療關節炎,中醫藥治療乾燥症候群,中醫藥減少激素副作用」為診療特色,主要診治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乾燥症候群、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系統性血管炎、白塞病、復發性多軟骨炎等多種風溼性疾病。
  • 如何一眼識別風溼
    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等。關節疼痛是風溼科最常見的症狀,但風溼病還可以影響全身多個不同臟器,臨床上呈現複雜多樣的症狀,患者常常不知如何就診!
  • 重症狼瘡+持續發熱,24歲女孩因為這個併發症「命懸一線」
    01留學生師妹,自稱「類風關」患者女,24歲,非洲裔,納米比亞籍,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留學生,於2016年夏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風溼免疫科普通門診就診。患者步入診室時,面容痛苦,行走需班主任攙扶。
  • 雷公藤,自身免疫病的福音,比如類風溼、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
    雖然是苦寒的藥材,但各種風溼痺痛都有用,其中尤其擅長治類風溼性關節炎。單用有效,內服或外用都可以。也可以根據寒熱等具體情況進行加減。治療風溼熱痺,可加上其它祛風溼清熱藥,比如秦艽、防己、忍冬藤、絡石藤。
  • 疫情期間免疫病患者就醫難 好大夫在線推出專家免費諮詢
    為了解決免疫性疾病/風溼免疫病患者疫情期間就醫難的問題,好大夫攜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在線免費諮詢,解患者燃眉之急。   春節後原本是患者就醫的高峰期,很多慢病患者等著過完節去醫院複診、調藥。但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專家呼籲非急症患者儘量不要此時去醫院,很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機率。
  • 我和我的祖國——風溼免疫科老中青三代醫生的故事
    風溼免疫科發展過程中,不僅有年高德劭、一輩子奉獻給風溼病學事業的老專家,也湧現出一批以周南醫生為代表的,紮根基層和邊疆,舍小我成大我的年輕醫生。今天,讓我們走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老中青三代,見微知著,把握我國改革開放和國家飛速發展這些年中,風溼免疫科發展的脈絡。
  • 【鑫醫話健康】不明原因發熱,警惕風溼免疫疾病!
    醫生三天後,吳阿婆的血檢結果出來了,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遂收住入院,正規治療。什麼是不明原因發熱?如果發熱超過三周,體溫多次超過38.3℃,經過細緻深入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的發熱,就屬於不明原因發熱。不明原因發熱需高度懷疑風溼免疫病風溼病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複雜繁多,發熱是很多風溼患者的首發症狀,缺乏其他特徵性的表現,有些患者會長期反覆使用抗生素和退熱藥物,耽誤診治。
  • 專業介紹--風溼免疫科
    治療疾病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原發性乾燥綜合症、骨關節炎、痛風等。風溼免疫病學在國際上已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但在我國內科學中卻是最年輕的一個專業學科。我國風溼免疫病學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59年國家選派醫生赴前蘇聯學習,但由於「文化大革命」,我國的風溼免疫病學在1960至1980年間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舉辦「2019年系統性紅斑狼瘡MDT總結會暨...
    12月12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舉辦了「2019年系統性紅斑狼瘡MDT總結會暨學術沙龍」活動,醫務處副處長孫強到場致辭,腎內科主任李新建、呼吸內二科主任張成、血液科主任張顥、神經內一科主任張愛梅,心臟重症監護室主任劉宏生、仇傑副主任醫師,心內科李霞副主任醫師、皮膚科牛麗莉副主任醫師、感染性疾病科郭卉副主任醫師、醫學影像科史志濤副主任醫師
  •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更新了什麼?本文帶您一睹為快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經典的自身免疫病,病情異質性強,個體化診治要求高。隨著學科發展,我國SLE患者的預後雖已有了顯著的改善,疾病的遠期死亡率卻依然居高不下。
  • 九成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希望未來能降低醫療費用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在即,其患者生存現狀與需求調研部分(以下簡稱「調研報告」)解讀會於8月26日「雲」舉行。作為《藍皮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調研報告從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以下簡稱SLE)患者的生存現狀、健康及社會需求等多角度入手,深度刨析了我國SLE患者的未盡之需。結合臨床科學和學術部分,《藍皮書》將更好地指導中國SLE診治工作。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十年首更新, 重新定義疾病治療理念
    近日,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會、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CSTAR)正式頒布《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以下簡稱2020新版《指南》),就中國一線風溼免疫科醫師關注的12個臨床問題提出推薦意見,旨在提高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的科學性,提高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質量。
  • 不明原因的發熱、炎症 不妨看看風溼科
    專家指出,這類疾病可認為屬於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與免疫性炎症相關,即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產生的炎症,可到風溼免疫科治療。一位醫生將他介紹到了中山一院風溼科就診。在轉入風溼科後,尹先生接受了進一步檢查,排除了感染性炎症後,疾病定性為非感染非腫瘤性炎症。按風溼病治療一個月後,尹先生出院了。在門診治療隨訪至今7年了,仍然無恙。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楊岫巖教授表示,在為這位病人摸索治療成功後2年,醫學界重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將尹先生這類疑難病症命名為「IgG4相關疾病」。
  • 紅斑狼瘡患者做到以下三點,也能生下健康寶寶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紅斑狼瘡女性患者想要懷孕,最重要的是病情至少穩定半年以上,還要沒有重要臟器病變,才可考慮妊娠。要想紅斑狼瘡患者也能生下健康寶寶,必須做到以下三點,大家可要記住啦。一是選對懷孕時機。
  • 世界狼瘡日: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紅斑狼瘡!
    5月10日是「世界狼瘡日」。為了提高市民們對紅斑狼瘡的認識和了解,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開展了世界狼瘡日線上義診與健康教育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該院世界狼瘡日以網際網路宣傳教育為主。
  • 紅斑狼瘡患者該怎麼治?傷腎傷心傷關節、缺醫少藥!
    苦惱:紅斑狼瘡不能「斷根」在此次《調研報告》中,患者對減少疾病復發率的需求最為迫切(94%),其後是減少使用激素用量(90%)和快速控制疾病活動度(88%)。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用藥應學習高血壓、糖尿病的慢病管理理念,找專業的風溼免疫科醫生根據病情調整用藥量、用藥時間,這樣才能減少復發;一旦復發及時治療非常重要,尤其是控制復發導致的臟器損傷。治療:減少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激素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中常規用藥之一,因為用藥時間比較長,不少患者對其副作用顧慮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