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即可免費訂閱!
感恩您打開這篇文章,也期待您多多關注和轉發,小編每天都會用心編輯幾篇文章:有保險乾貨、有精神食糧、有教育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感恩快樂遇見更好的自己!隨著買保險的人越來越多,買過之後發現出現問題的也不少,比如覺得產品不適合、不想買了、資金周轉出現困難了……
那麼,問題出現之後,真的就只能退保嗎?退保又會產生哪些損失?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退保可分為兩個時間段:
1、猶豫期內退保
「猶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或20天(多數長期險產品的猶豫期約為10-20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在此期間,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請,撤消合同並退還已收全部保費(有的保險公司會扣除不超過10元的工本費,有的不扣除)。
也就是說,猶豫期內退保,經濟上一般不會有什麼損失。
圖片來源:攝圖網
2、猶豫期外退保
如果過了猶豫期,再決定退保,就會面臨以下較多損失:
A.經濟損失
過了猶豫期,保險公司退還的就不是已經繳納的保費,而是保單當時的現金價值,什麼是現金價值?簡單地說就是,當你要退保的時候,你能拿回多少錢。一般都是退保越早,能拿回的錢越少,大部分時候,損失都不小。
給大家列一張現金價值表:
按上面表格所列,第一年退保的話,交了2286元,最後能拿回來的只有186元,連10%都不到,虧大了啊!
· 為什麼退這麼少?
其實,這不是保險公司霸王條款,而是每一份保險合同都是法律合同,退保從一定意義上講也可以看做違約,是要承擔相應代價的。
從精算學的角度,保險公司至少有8個因素需要從解約的投保人那裡收取退保費以彌補由於客戶退保所可能給保險公司帶來的損失。
· 手續費用
無論籤約過程,還是退保金的支付過程,保險公司都會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有一定的額外費用支出,因此要向違約的投保人收取手續費。
· 佣金成本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在投保人購買保單的第一年或最初幾年向代理人支付全部或絕大部分的佣金,一旦投保人中途退保,已經支付出去的佣金將無法收回,而保險公司在佣金上的損失是要由違約的投保人承擔的。
· 保障扣除
保險合同生效到退保前如果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是要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也就是說在退保前保險公司已經提供了一段時間的風險保障,因此需要投保人的保費對價。這些保費需要在退保時從退保金中扣除。
· 投資折價
保險公司收取保險費後,要進行與負債相匹配的投資管理,要投資出去。而任何投資都有一個預先根據險種和保費收入預設的投資期,投資期的長短對應著期望收益的大小。保險公司提前把這筆錢從資本市場或貨幣市場拿回支付給客戶所造成的投資市場上的折價也需要退保的客戶來承擔。
· 利率調整
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除了一部分按監管部門的規定進行投資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存在銀行。如果投保人退保就相當於儲戶提前提取在銀行裡的定期存款,銀行只能按活期利率計息。同樣,保險公司也就不能按照原來的預定利率向退保的客戶支付退保金了。
· 總體風險
一般而言,低風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更容易退保,當低風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退出時,剩下的投保人/被保險人的總體風險水平會升高,意味著保險公司可能面臨著收不抵支的風險,所以保險公司要向毀約的投保人收取一些費用,以使收支相抵。
· 已付金額
有些保單在退保時,保險公司曾經因保險事故的發生或其他條件的達成支付過保險金,在一些險種中已付金額也影響退保費的多寡。
· 其他因素
有時保險公司為了遏制退保,還要通過收取退保費向違約的投保人收取一定的罰金。此外,保險公司已向投保人支付的紅利、提供的風險管理和理財服務、低息保單抵押貸款等等也是保險公司收取退保費的因素。
圖片來源:攝圖網
B.再次投保繳費標準將提高
一般來說,投保同一險種,被保險人的年齡越大,繳費標準越高,如果退保後重新投保,便會因年齡的增長而多繳保費。
C.保障責任隨著退保而喪失
退保後投保人原本享有的保險權益因此失去,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被保險人將無法及時獲得各項保障。
D.再次投保後等待期重新計算
若因退保而重新考慮投保長期性人壽保險,其保險條款中約定的疾病身故、疾病致殘或自殺的保險責任免除期將重新計算。若投保人在責任免除期內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E.重新投保時可能會被拒保
某些人壽保險條款,以被保險人身體健康且不超過規定年齡為條件。退保後再投保,可能會因身體狀況的變化或超過規定的年齡而被拒保,從而失去獲得保險保障的權利。
當然,也有朋友說了,明明知道買錯了保險,還不退嗎?
這個,其實是分情況的,如果您是以下幾種情況,還是可以考慮退保的:
1.普通家庭,第一份保險就買了理財型,沒錢再買其它
要知道,對於普通人、普通家庭來說,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定期壽險等保障型產品才是最應該買的重中之重,畢竟人最重要!讓自己和家人有足夠的本錢去應對意外、疾病最重要!
2.重複投保、產品性價比極低
對於報銷型醫療險來說,不管您在幾家保險公司買了多少份保險,一旦真產生了住院花費,不可能幾家公司都給報銷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比如小A在3家保險公司買了3份醫療險,一次住院花了2萬,那麼在基本醫保報銷之後,剩餘部分很可能一家保險公司就給報銷了,因為報銷型醫療險的原則就是花多少報多少,對於小A來說,花了2萬,那麼加上醫保報銷的,全部報銷金額最高也就是2萬,保險公司是不可能讓小A因為一場病而額外獲利的!
此外,保險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市面上也有各種優秀的產品不斷湧現,很多年前購買的產品,現在看來已完全沒有競爭力了。
正好你又發現了一款性價比更高的新產品,剛好可以替代你現在的保單,而且明顯可以節省更多錢,大於退保產生的損失,這個時候也可以考慮退保。
且對於「退保再買」,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定期壽險等保障型產品,一定要實現「新舊產品」的無縫對接!
要知道,醫療險、重疾險等產品都有等待期,重新購買的產品,等待期要重新計算,而等待期內一旦發生風險,保險公司是不會理賠的!所以,一定要確保新的產品過了等待期,再去退保老產品,確保自己和家人不在風險中裸奔!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且,如果身體存在健康問題、或者年齡已經偏大,建議慎重考慮是否退保!
也儘量不要在購買新產品之前自行去醫院體檢,買新產品就意味著要重新進行健康告知,此時體檢,萬一發現一些問題,影響投保,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對於因一時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而產生退保想法的朋友來說,可考慮以下解決途徑:
A.減額繳清
減額繳清,簡單說來就是根據保單具有的現金價值,作為一次性繳納的保費,購買同類保險,保額降低。
比如5年前,剛工作不久的劉小姐投保了一份壽險,每年保費3000多元,繳費20年,作為以後養老的補充。而如果現在她使用減額繳清,那麼,劉小姐共繳了5年的保費,這些保費5年來所折算成的現金價值,作為躉繳保費,平均分配到20年,得出一個新的保額,即完成了減額繳清。減額繳清後,原來合同中的預定利率、保險責任、除外責任等都不會發生變化,唯一不同的就是保額減少了。並且,以後也不用再繳保費。
特別要提醒的是,減額繳清後不能再恢復原契約。所以在選擇減額繳清時務請慎重,因為這畢竟會減少自己的利益所得。如劉小姐辦理減額繳清後,保險期滿後,雖然仍可得到養老金,但會比原來保險合同所承諾的少很多。又如一份基本保額10萬,繳費10年的重大疾病保險,假設某人投保後第6年由於某種原因辦理了減額繳清,那該保險的基本保額就不再有10萬元。如果此人覺得減額繳清後的保額過低,那也只能重新投保,不能恢復原來的保險。
B.保單減保
保單減保,即採取減小保額的方式來減少保費支出,即將有效保險金額中基本保險金額部分同比例減少,減保後保險公司將退還減少部分對應的現金價值。
比如,投保傳統壽險的小王可將保額由原來的15萬元降低至5萬元,年繳保費也降至2000元,再繼續繳費10年,減保後小王可退回14500元的現金價值。小王既可拿這14500元資金繼續繳交保費,也可尋求更高回報的投資產品。保險公司一般規定,減保保額不得低於1萬元。
C.保單貸款
保單持有人用壽險保單作抵押,即可進行貸款獲得周轉資金,而且仍能享受保障。
需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保單都具備這項功能,只有具有儲蓄性質的人壽保險、長期健康保險、分紅型保險等才可以申請保單質押貸款,而意外險、短期健康險等是不具備質押貸款功能的。
D.保單失效再復效
中斷繳費,使保單失效,並在兩年內申請復效,屆時要做兩件事:補清失效期間的保費和利息;重新核保。
當然,這也是有一定風險的!畢竟重新核保也勢必面對能不能核保通過、等待期將重新計算等問題。
圖文轉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告知刪!
保險從業人員提升收入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