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和父親關係不太好的孩子,會沒有這3種優秀品質

2020-11-03 心理相先生


經常會在公園裡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家三口,爸爸在前面張開雙臂,讓孩子過來,媽媽放開剛會蹣跚走路的孩子,邊倚著孩子,讓孩子走向爸爸。

心理學對此的解釋是:孩子逐漸和母親分化,從母子"共生"的二元關係,進入一個由母親、父親、孩子組成的三元關係,這是一個正常的、健康的發展過程。

那這樣的過程有什麼好處呢?假如一個孩子長期和母親"共生"在一起,即在他的生活中,父親缺位,父親對他的陪伴很少,或者說他和父親的關係一直就很不好,那可能在他的身上就會沒有這3種優秀的品質,這對於他的成長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1、 邊界

邊界是所有健康的關係都應該存在的,邊界即是:你是你,我是我,我們是不同的,雖然我們有關係。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長期和母親在一起,而沒有被父親"帶"出來,那孩子就會被母親所謂的愛"包圍",造成孩子自我的壓抑,使得孩子的自我很沒有空間和機會得以成長,從而一直處於虛弱的狀態中。

因為任何一個生命的成長都是他自我意志力延伸的結果,太被照顧,或者被控制的孩子,是不可能有成長的,他只能依靠母親,和母親"融合"在一起,讓母親替自己說了算。

而和母親最開始建立的關係會是一個人此後建立一切關係的模板,在和母親的關係裡沒有自我,無法守住自我的邊界,在進入學校,進入社會之後,他會依然會如此。

一個沒有邊界的人,就如同一個沒有邊界的國家,別人的"堅船利炮"就可能長驅直入,所以有邊界這無比重要。

2、 力量

力量是什麼,如果用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術語去解釋,力量就是"攻擊性",如果用通俗的語言去描述,力量就是競爭。

和父親關係不好的孩子(成人),往往會太過於感性,太過於敏感,太過於軟弱。他不敢和別人去競爭。比如我的一個來訪者,他的母親從小就對他說,養他多麼不容易,讓他要聽話,每當母親說的時候,他會聽的感動的稀裡譁啦的哭,然後母親會哄他。

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和母親離婚了,是母親在含辛茹苦的撫養他,他很感激母親,也很聽話。

但是現如今他快三十歲了,依然沒有談過戀愛,工作也毫無起色,人際關係也很不好,這一切都讓他很不好受。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是沒有力量的,在和別人的關係裡,他沒有力量去守住自己的邊界,比如在面對別人的入侵和剝削,他沒有力量說"不",想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對方看到他是軟塌塌的,沒有力量的,也會作罷。

3、 規則

在現實生活中,一談規則,很多人就會覺得疏遠了,那其實不守規則這個社會是沒有辦法運轉的。在關係中也一樣,沒有規則,關係中的個體就很難正常行事。

一個孩子的規則意識往往是在父親的幫助下習得的。正如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母子關係指向親密與融合,父子關係指向疏離和規則。

一個孩子不守規則,就可能變成一個熊孩子,當然一個不守規則的孩子,他也可能經常哭鬧,總是找媽媽。

那一個不守規則的大人呢?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最近各地出現的不戴口罩,不守防疫措施的人。

邊界、力量、規則,一個人擁有這三種品質,他無疑會是優秀的。相應的,一個人沒有這樣的品質,往往就會發展出很多心理問題,以及人際關係問題。

所以建議父母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做好相應的配合,不要讓孩子一直和母親"共生"在一起,要讓父親加入到育兒的過程中來。

當然這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也只能是從專業的角度給出這樣的建議,希望能對你養兒育女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取決於和父親的關係,和貧富無關
    ,彼此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太好。心理學家: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主要取決於和父親的關係,和貧富無關或許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還看不出來這樣對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和父親關係不好的孩子沒有責任感父親是很多孩子心中的榜樣,如果說,父親平時和孩子關係很差,很少關心孩子,也很少給予孩子理解與陪伴,讓孩子感受不到父親存在的意義的話,孩子就會變得缺乏責任感,因為父親沒有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 孩子長大後是不是優秀和父親有很大關係,好的爸爸能讓娃受益終生
    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董卿練就了堅韌、嚴謹、求知若渴的品質和習慣,也造就了今天的她。小時候,董卿埋怨過父親,但是她現在終於明白了父親的一片苦心,開始贊同父親的教育理念。她說,也許有一天也會同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 心理學家:這3種父母,會把骨子裡的自卑傳遞給孩子
    那麼當這個別人是自己的孩子時,就會對孩子的自我造成一個「包圍式」的束縛,因為敏感,父母會覺察到各種關於孩子的變化,從而對孩子的自我發展造成幹擾,甚至是不必要的入侵。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說,陽光粗心的父母才是好父母,這樣的父母往往會養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而一個敏感的父母,是不可能表現出粗心特質的。
  • 心理學家:如果父親有這3種習慣,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自卑
    但實際上,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對於子女,尤其是男孩來說,他十分需要從父親身上學習那些男性該有的品質,如堅韌不拔、深沉陽剛、不畏艱難。在教育心理學中,如果父親存在這3種習慣,那麼他們的子女一定會因之感到自卑。
  • 心理學家:如果父親有這3種習慣,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自卑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也有很多研究是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和溝通交流的多少對孩子未來發展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表現幾乎會影響整個家庭甚至家族的命運,比如是否勤儉持家、是否善於教育、是否體貼丈夫。但實際上,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 心理學家:你與父親的關係,決定了你「命」有多好
    如果說有一段關係,能對一個人的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那麼不用想,我們也知道,這是與父母的關係。部分心理學家有這麼一個觀點:一個人與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的表層性格,但一個人與父親的關係,則會影響更深入,更本質的東西。
  • 一個好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一生,這6種教育方式應該知道,建議收藏
    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很容易經過自己的調整而度過些沒有充足得到父愛的男生在長大以後在處理家庭和工作中的問題中很容易被事情困擾,對於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們也是承受不住的。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心靈上的陪伴!有一個好爸爸參與孩子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幸福的成長環境,我們來看一看心理學家總結出來做為一個稱職的爸爸都要具備哪些呢?
  • 李玫瑾教授:孩子長期缺少父親的陪伴,長大後會有3種缺陷!
    對此,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 長時間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難管教,長大後還有這3種缺陷 01孩子越來越難管教 在東野圭吾的經典之作《白夜行》中,主人公雪穗的母親被殺死,兇手卻是雪穗本人。
  • 家有這6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尤其是第一種,太準了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的努力,80%取決於父親的教導。可見,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爸爸的一舉一動、爸爸的形象都會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然而很多爸爸卻忽略了這一點。
  • 不負責任的爸爸,會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很難變優秀
    沒想到這句話把爸爸激怒了,他對女兒說:「你懂什麼,我要是不賺錢,你們娘倆吃什麼?」從這以後,穎兒變得特別自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看到同學和爸爸的感情非常好,穎兒很羨慕,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 孩子調皮一點、成績落後一點?具備這5種品質,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個巨大的反差讓很多家長一時之間有些反應不過來:調皮的孩子就這樣華麗的逆襲了?對此,小編想說:孩子再調皮搗蛋、成績倒數,但只要具備這5種品質,仍算是可造之材。第一種品質:成績再差,我就是不放棄!儘管如此,他們仍不放棄。課堂上,還是會第一時間勇敢舉手,即使答錯了也沒有什麼關係。課堂下,碰到不會的難題,他們一遍遍地向學霸們請教,儘管兩者的關係可能只是一般。相比那些成績高低起伏不定的同學而言,這部分的同學意志力比較堅定,也非常堅強。他們始終相信:成績再差,我就一直努力,總有提上去的那一天!第二種品質:不去抱怨,腳踏實地去努力!
  • 北大教授:80%優秀的孩子靠「拼爹」,優秀孩子背後都有好父親
    ,這幾種當爹方式萬萬不可小博的父親是公司老總,工作忙,給兒子提供最好的教學資源和生活條件,卻永遠不著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五十天都在加班出差。直到一天他看到北大教授的演講,才明白:要想孩子優秀,父親應該做好榜樣,不能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只拼金錢和權勢教育不好孩子,這幾種當爹方式簡直太不負責任!
  • 跟父母關係太好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心理學家有依據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跟教育相關的心理學講座,其中有個心理學家的結論,還蠻獨特的。乍一看沒有道理,可是細細品來,卻還真是那個道理。在一般的觀念看來,就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不能太疏離。如果太疏離,會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不會人際交往。進入社會之後,比較難生存。可這位心理學家提出的則是,跟父母關係太好的孩子,容易「共生」,失去自己的主觀性,長大之後難有出息。
  • 對於現在社會而言,和爸爸關係不太好的男孩,長大後人生會怎樣
    在育兒過程之中,媽媽比爸爸總是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這似乎也客觀的決定了爸爸和孩子的關係,小慶從小跟爸爸的關係不太好,因為爸爸喜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小慶不喜歡的,而爸爸不喜歡的東西有很多卻都是小慶慶很喜歡的,父子二人經常會為看個電視節目、去哪玩,吃什麼東西等小事而發生不愉快。長輩們說是父子犯相。後來,小慶長大後,去了很多家公司,都把領導氣了個夠嗆。換了很多家公司,自己總是不服不忿,以離職告終。
  • 孩子和父親關係好不好,媽媽的態度很重要,3招讓父子關係更親近
    王鑫經過詢問得知,很多孩子給自己爸爸好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母親在一旁積極調解的作用。因為一些因素,很多孩子成長的時間都是與自己的媽媽朝夕相伴,因為性格等一些因素,很多父親在家庭中就是扮演的「嚴父」角色,不善表達的更是讓孩子和父親中間隔了一層隔膜。那麼,如何調節孩子和父親關係?孩子母親能否在一旁起到正確作用呢?
  • 心理學:你和父親的關係,註定了你會不會有出息
    心理學家也對此有研究,研究的課題是什麼樣的父子關係是最好的,在此次研究中,得出一個結論,你和你父親的關係,決定了你的一生,這樣關係的人不不會有出息。,大多數都沒有競爭意識,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 成功孩子80%源於父親教育,尤其這3種爸爸,培養的孩子更優秀
    ,父親和母親的教導都同等重要,媽媽的教育會讓孩子更懂得什麼是幸福,爸爸的教育,則讓孩子學會了承擔,明白了肩上的責任,角色不同,分擔的也不同,在教育過程中,爸爸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才能讓孩子更優秀。這3種爸爸培養的孩子更優秀1
  • 父親當的好不好,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父親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本期天賦學習力,與大家分享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可我們別小看父親與孩子這些簡單的遊戲。就是這些簡單的遊戲能使孩子興奮、激動、投入、親近。久之他會把父親作為第一遊戲夥伴來選擇,也使他們父子的關係更加親密。所以父親們每天哪怕帶孩子轉一圈也會收穫很多的。
  • 心理學家:你和母親的關係,註定了你會愛上誰,又會被誰吸引
    怎麼樣和他人建立情感關係,這和曾經的母子關係有關。一個人的社會能力部分是父親給的,比如怎麼樣與他人合作、競爭,怎麼樣表達自己的力量和勇氣,這與曾經的父子關係有關。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個人和情感是怎麼樣被母親影響的,即一個人會愛上誰,被誰吸引,是怎麼樣被母子關係影響,甚至決定的。1、愛是什麼?
  • 3種爸爸,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的沒中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於孩子而言,爸爸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孩子的培養上,爸爸有著一種特別的力量。 3種爸爸,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的沒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