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瓜的栽培區劃和生態型

2020-12-19 歷史文化大師

我國西瓜年種植面積100萬~12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位。根據我國各地的氣候特點和栽培方式,可將我國劃分為3個西瓜栽培主區、4個栽培副區、1個栽培特區:

(1)北方多早氣候栽培區:該區是我國西瓜栽培的大區,它包括除新疆和甘肅部分地區以外的淮河以北的全部北方地區,屬暖溫帶和溫帶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西瓜生長前期均為早季,雨季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西瓜生長末期,根據無霜期長短和栽培品種、栽培特點的不同,該區又可分為華北大型品種、東北內蒙早熟品種2個栽培副區。

(2)西北乾燥氣候裁培區:該區主要包括新疆、甘肅的河西走廊、蘭州和青海東部農業區,屬溫帶或暖溫帶氣候區。該區最顯著的氣候特點是作物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降水少,日照充足,空氣乾燥,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有利於西瓜的果實發育和糖分的積累,所以,不僅瓜個大,產量高,而且品質特優,是我國著名的西瓜生產區。

(3)南方多溼氣候栽培區:該區包括準河以南的全部地區。其主要氣候特點是年平均氣溫高,無霜期長(有的地方終年無霜),年降水量多,空氣溼潤,6月前後有「梅雨」季節。夏季東南沿海地區常遭颱風襲擊。由於降水、日照、多做性以及實際分布狀況等方面的不同,又可將該區劃分為2個副區。

1)長江中下遊「梅雨」氣候栽培副區:該區主要包括處於長江中下遊的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淮河以北)、湖北、湖南、上海等省市,以及廣東、福建等省的北部地區。湖北西瓜生產區域屬於本副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利於西瓜生產,但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降雨量大且較為集中,對西瓜生產極為不利。

本區栽培西瓜歷史悠久,素有種植西瓜的傳統習慣,早已形成了一些著名的西瓜名產區,如浙江的平湖、江西的撫州等;新中國成立後,各省(直轄市)又陸續發展了一些西瓜新產區,如湖北的荊州、蔡甸,江蘇的灤陽,上海的金山、南匯等。據統計,本區的西瓜面積約佔全國西瓜總面積的1/3左右,僅次於華北區,為中國第二大西瓜栽培區。

本區內一年通常只能種植一季西瓜,露地西瓜的生長季節主要是4~7月,在此生長季節內平均氣溫逐月升高,育苗季節和生長初期溫度偏低,並受南北氣流影響溫度變幅較大,伴隨降水過程影響幼苗的生長,甚至造成僵苗、死苗現象;進入7月以後高溫伴隨乾旱,夜溫高,影響養分的積累和果實的膨大。西瓜露地生長最適宜季節為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僅2個月左右的時間。4~7月的雨量佔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其間的6月中至7月初雨量集中,為梅雨季節,對西瓜的生長和坐果危害很大。梅雨期間降水的多少、進入梅季的遲早及梅季持續時間的長短,對當年西瓜的產量有直接影響。據統計,梅雨量在100毫米以下的年份為豐產年,梅雨量在300毫米以上的年份為減產年。進入梅雨季節的遲早年際間差異較大,早的在5月下旬,遲的在7月上旬,一般入梅早的年份梅雨量較多,延續時間較長,對西瓜的生長與坐果危害較大,而入梅較遲的年份梅雨量較少,延續時間較短,對西瓜生長與坐果的危害較輕。

總之,本區內溫、光條件較優越,基本上滿足西瓜生長發育的需要,但6月中下旬梅雨季節是制約西瓜生長的不利因素,應通過栽培技術減少梅雨的影響,奪取穩產高產。

2)華南多作栽培副區:該區主要包括廣西壯族自

治區、臺灣省、海南省和福建、廣東兩省的南部。

(4)青藏高原氣候栽培特區:該區主要包括西藏全區(除山南地區外),青海的大部分(除東部農業區外)地區,以及四川的西北部。屬高原性氣候,海拔高,平均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日照強,無夏季。該區西瓜栽培面積極少(必須採用覆蓋等保護措施方可栽培),基本上處於空白,但近年來,隨著塑料薄膜覆蓋技術的應用,西瓜栽培也有了少量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西瓜早熟栽培早已遍及全國,那麼哪些是優良的早熟的西瓜品種呢?
    炎炎夏日,大家吃著美味可口的西瓜,可是是不是也應該思考,這些西瓜佔據如此長久的市場,難道西瓜是一年四季都在產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早的西瓜那是因為這些都是早熟西瓜,這裡面的細節非常繁複!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在早熟栽培中選擇早熟的西瓜品種吧!
  • 適合廣東種植的西瓜品種有哪些?
    根據西瓜的生物學特性和廣東省氣候特點,西瓜栽培的歷史經驗和各科研生產單位的育種、引種研究成果資料來看,廣東栽培西瓜品種應以早中熟、較耐溼抗病、耐弱光品種為宜。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20世紀80年代的引種研究表明,廣東適栽的品種大部分屬於東亞生態型。
  • 西瓜種植:露地早熟西瓜栽培及日光溫室冬春茬西瓜栽培
    終霜後空著的壟播種或栽西瓜。西瓜開始爬蔓時,其餘四壟蔬菜已採收。晚熟西瓜立秋後上市,採收結束可播種越冬菠菜(老根菠菜),或白露蔥。(二)雙膜覆蓋西瓜栽培雙膜覆蓋即地面覆蓋薄膜,上面再扣小拱棚,將地膜覆蓋和小拱棚覆蓋的優點結合起來,既能解決北方早熟栽培的提溫、保溫和防風問題,又能克服南方春季低溫陰溼和梅雨的不利影響。
  • 西瓜栽培技術之:不同栽培設施的栽培技術要點
    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介紹西瓜栽培的文章,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西瓜的情況。適合精品西瓜栽培的模式很多,目前生產中應用最多的是小拱棚和塑料大棚,各種不同栽培模式除了按上一節介紹的「一般管理措施」進行管理以外,還有各自特殊的管理要求,本節僅介紹各種栽培模式在管理上的不同之處。
  • 西瓜高產栽培,受哪些因素影響?你是否了解?
    本章節選自《畝產10000斤西瓜高產栽培技術》專欄,如果想看更多,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西瓜屬於葫蘆科西瓜屬植物,是一種夏季非常常見的瓜,口感甘甜,多汁,是消暑的佳品,有「盛夏之王」的稱號,成熟的西瓜果皮光滑,外形接近球形或橢圓形,裡面的西瓜瓤紅色或黃色,一般西瓜主要生長在溫帶與熱帶地區,我國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甜,性寒,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西瓜屬於消夏的瓜果之一,有的地方將西瓜稱為寒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瓜不僅在夏天非常常見,在秋冬春三季裡面,也有不少的朋友樂意品嘗西瓜的新鮮。
  • 西瓜高產品種有哪些?學會西瓜高產栽培技術,就不怕種不好西瓜!
    西瓜高產品種有哪些?西瓜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之一,以新疆、甘肅蘭州、山東德州、江蘇東臺等地最為有名。西瓜作為夏季水果,除了作為水果食用之外,它的種子可以作為消遣食品,果皮可藥用,有清熱、利尿等功效。今天小編就來覺得介紹一下西瓜高產品種及栽培技術,具體如下。
  • 西瓜設施栽培品種介紹(無籽西瓜)
    早熟,圓果形,綠皮網紋,皮極薄;果肉黃色,質地脆甜爽口,纖維少,品質佳,中心糖含量在11%左右;單瓜重2.5~3kg,秋季栽培1.5~2.5kg;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25天左右;坐果性強,皮薄易裂果。適於設施栽培。2.蜜童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育成。
  • 西瓜栽培技術
    西瓜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標準化西瓜每畝產量為3000 kg-5000 kg的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肥料農藥使用原則和要求,生產管理等系列措施。本標準適用於岐山縣露地、地膜和拱棚西瓜標準化生產。2.
  • 拇指西瓜栽培技術,如何選擇種子
    種植拇指西瓜的技術拇指西瓜的選種:拇指西瓜的種子一般是進口美國的一些品種,目前為止我們國家還沒有培育出來其他品種,所以在我們進行購買的時候需要多挑選。安排好茬口:拇指西瓜如果是露地進行栽培的話,可以在春季或者是夏季進行,在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等等,可以進行常年栽培。拇指西瓜土壤的選擇一般是土質比較疏鬆,而且特別肥沃的地方,還有就是灌溉條件比較的方便的地塊,在進行種植期間應該注意水肥的供應,這樣才能夠提升產量。土壤的pH值為一般是中性最好,這樣更加有利於品質的提高。
  • 巨人西瓜鳳梨栽培技術
    巨人西瓜鳳梨栽培技術1.品種來源與特徵特性西瓜鳳梨是目前臺灣最大的鳳梨品種,被喻為鳳梨界的巨人,平均1顆重8斤,最重可達10斤,是只有2-3斤的一般鳳梨的3倍,西瓜鳳梨因果實特大而得名,其體型甚至比小玉西瓜還大。西瓜鳳梨很甜,甜度可達17度,帶有淡淡的芒果香,特別適合觀光採摘農業布局,也可手撕著吃。2.
  • 西瓜栽培地的排水溝挖多深合適?看看老瓜農怎麼說
    現在已經步入冬季,很多瓜農都在著手準備著西瓜的栽培工作了。在西瓜栽種前,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挖排水溝。或許有人會有疑問:排水溝對栽培西瓜真有那麼重要嗎?其實,還真就那麼重要。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
  • 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大棚西瓜雙茬雙改栽培技術
    江蘇沿海是重要的西甜瓜產區,種植方式以早春設施栽培為主,採用多層覆蓋栽培,西瓜上市早、效益高,產品一般 4 月中旬開始上市,6 月底 7 月初結束 。後茬種植青花菜、包菜、甘藍、大白菜等露地蔬菜,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大棚設施資源浪費,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 反季栽培禮品西瓜,經濟收益高,要注意什麼呢?
    禮品西瓜是一種新型的小果型西瓜,味道甜美、小巧玲瓏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而採用反季節栽培禮品西瓜,果實可在國慶節和中秋節上市銷售,市場前景好,經濟收益高。一、播種前準備;1、選種整地;反季節栽培禮品西瓜要選擇耐高溫的紅小玉、黃小玉、宏達等品種;種植的地塊要選擇最近三年沒有種植過瓜類作物、排水灌溉方便、沙質土壤的地塊種植;播種前可用地膜覆蓋升溫殺菌,也可以採用化學藥劑消毒殺菌。2、播種時間;露地栽培禮品西瓜可在七月上旬至八月上旬播種,大棚種植可推遲到八月底播種。
  • 秋延遲栽培西瓜,你了解這些措施嗎,進來看看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西瓜在北方秋季溫室延遲種植的相關措施。秋季溫室西瓜的延遲栽培是指7月和8月在大棚內進行播種的栽培形式,通過西瓜生長的覆蓋保護,在10月至11月收穫西瓜。這種栽培形式的西瓜形式是在西瓜供應的淡季,並且可以通過少量儲存延長至元旦供應,好處是相當可觀的。
  • 北京地區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早春大棚栽培技術
    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為早熟西瓜品種,根據『早熟佳園』西瓜的特性,以及南方品種在北方地區種植的技術要求,結合北京地區早春的天氣條件、土壤養分、酸鹼度,從育苗、定植、田問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早春大棚栽培技術,對技術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為豐富北京西瓜市場,引進中果型西瓜『早熟佳園』,總結出該品種早春大棚栽培技術,以期為廣大瓜農、農業技術工作者提供參考。
  • 我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怎麼看?
    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是指以地震動參數(表徵地震引起的地面運動的物理參數,包括峰值、反應譜和持續時間等)為指標,將全國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區域的圖件地震動區劃圖實施意義重大,因此我國於2015年修訂了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簡稱第五代區劃圖)。
  • 我國藍莓栽培現狀及東北人工栽培技術
    我國藍莓栽培現狀及東北人工栽培技術李 爽藍莓又名越橘,為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是一種灌木小漿果植物。野生藍莓是一種矮腳野生、果實顆粒小但富含花青素的低灌木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人工培育的藍莓以高叢藍莓、矮叢藍莓以及兔眼藍莓為主,其中高叢藍莓分為北高叢、南高叢和半高叢。人工培育的藍莓改善了野生藍莓的口感,果實更大,果肉飽滿。人工栽培藍莓區域主要集中於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等地。
  • 西瓜作為夏天最好吃、暢銷的水果,它的栽培種植技術你犯錯沒有?
    前段時間,在我老家,早西瓜已經種下地了,要想露地西瓜產量高,質量好,關鍵在培育壯苗、合理施肥;要想西瓜產量高,質量好,經濟效益顯著,關鍵在培育壯苗及合理施肥。在定植西瓜之前首先按照每畝8方左右的腐熟雞糞等有機肥,及200斤左右的複合肥作為基肥,一次滿足西瓜苗期的生長即可。
  • 大棚西瓜一水稻1年2收栽培技術,實現雙豐收
    大棚西瓜一水稻1年2收栽培模式,可以減輕西瓜連作易發的病蟲害,西瓜藤蔓可以粉碎翻耕作為水稻的綠肥,這種栽培模式正常667㎡西瓜產量2500kg,667㎡水稻產量500kg。由於西瓜品質好,果個大小適宜,上市早,賣價高,667㎡兩項收入在7000~10000元,是目前替代傳統水稻棉花輪作的最佳模式之一,既顯著提高了水稻種植地區種植效益,克服傳統栽培稻麥兩熟效益不高的缺點,又能促進水稻增產,確保糧食安全,因此經濟效益很高,目前在蘇北沿海地區得到大面積推廣。
  • 小拱棚西瓜雙膜覆蓋栽培技術,成本低,效益高,還早熟,來學學吧
    西瓜雙膜覆蓋栽培是南方地區生產上應用推廣面積較大,又較為成熟的一種高效早熟西瓜栽培模式。生產中利用雙膜覆蓋栽培西瓜,因具有地膜和棚膜的雙重覆蓋作用,可防止瓜苗免受低溫、寒風、霜凍的危害,使西瓜提早 10~15 天上市,又由於其具有結構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的特點,可克服大棚早熟西瓜投入大、管理水平要求高的缺點,收到明顯的早熟效應和經濟效益, 在南方地區已經形成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