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化物所客座教授Michel CHE獲2009年度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獎
日前,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科學院推薦的中科院2008年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國家2009年度「友誼獎」獲得者、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法國巴黎第六大學Michel CHE(石·米歇爾)教授,獲得了2009年度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獎。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友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
-
專訪中科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得主Jan-Christer Janson 教授:我非常...
Jan-Christer Janson 教授2014年度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於2015年1月底揭曉,該獎項獲得者之一、國際著名蛋白純化科學家Jan-Christer JansonJan-Christer Janson 教授獲得"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及獎章"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設立於2007年,旨在表彰和獎勵在中科院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水平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
-
威盾科技榮獲2010年消防行業十大知名企業獎
威盾科技榮獲2010年消防行業十大知名企業獎2010/10/12/22:58來源:慧聰消防網 威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榮獲香港威盾杯2010年(第三屆)消防行業十大知名企業獎
-
國家授時中心盧曉春、楊旭海獲中國科學院王寬誠人才獎
日前,中國科學院公布2010年度中國科學院王寬誠人才獎獲獎名單,國家授時中心盧曉春、楊旭海榮獲 「王寬誠西部學者突出貢獻獎」。盧曉春研究員系國家授時中心導航與通信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設計和研製工作,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過863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並多次代表我國開展衛星導航兼容互操作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在任美國科學理事會主席期間,他積極推動兩國基金會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作為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他積極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建言獻策;作為戰略科學家,他對中國化學領域的科技發展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作為科學基金績效國際評估專家委員會主席,成功領導了科學基金國際評估工作,為科學基金事業的長遠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科研、教學的大學教授,他精心而真誠地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的中國籍科學人才。
-
海歸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何進博士榮獲 金鷗獎中國2019年度科技...
2020年1月6日,第五屆全球CEO新年峰會暨2019度創業金鷗獎公益盛典在北京亞洲大酒店隆重召開,海歸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何進博士在超級中國芯工程項目上榮獲金鷗獎中國2019年度科技創新人物獎項,北京大學何進教授同時也是Index Bank全球數據中心首席科學家。
-
我校陳立潮教授榮獲「2016年度中國大數據學術創新獎」
此次榜單共分六個獎項,包括:中國大數據技術創新獎、中國大數據學術創新獎、中國大數據應用創新獎、中國大數據管理創新獎、中國大數據服務創新獎、中國大數據投資創新獎。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陳立潮教授榮獲中國大數據學術創新獎。
-
軟體所林鴻宇博士、孫樂研究員分別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優秀導師獎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評審結果,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2015級碩博連讀生林鴻宇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
來電科技榮獲2020科睿國際創新節「年度成長價值平臺」
10月22日,以「非凡創新,砥礪前行」為主題的2020科睿國際創新節在北京盛大舉辦。同期舉辦的科睿創新獎頒獎典禮上,來電科技憑藉行業領先創新驅動力及賦能商戶的出色整合營銷表現,一舉斬獲「年度成長價值平臺」大獎,與喜茶、微吼直播等企業同臺領獎。
-
來電科技榮獲金i獎「2020年度最佳共享經濟創新企業」
來電科技榮獲金i獎「2020年度最佳共享經濟創新企業」 2020年12月16日—18日,2020(第十八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暨雲上論壇&成果發布盛典在京舉辦,「金i獎」各大獎項類別獲獎名單公布
-
中國科學院大學吳德勝教授榮獲「2020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建言獻策特...
中國僑聯近日公布了「2020年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建言獻策獎』名單」。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吳德勝教授榮獲特等獎。這是吳德勝教授繼2019年獲得「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建言獻策特等獎」後第二次獲此殊榮。
-
校友信息 560 |◆徐至展與同事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婦產科張蓉主任榮獲「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提名獎
>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嘉定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又添一抹重彩 ——26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摘編)發布日期:2020-05-19作為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在嘉定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26項科技成果獲得表彰(不含高校)。其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參與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張龍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
-
廈門3項科技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廈門網訊(記者 陳陽)上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中國科學院院士、古脊椎動物學家張彌曼教授榮膺2018年度歐萊雅...
然而,她克服了諸多問題,促成了重要的國際合作,並確保這些合作推動了中國科學的發展。張彌曼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長期耕耘創造了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級學術環境,培養啟發了新一代的傑出科學家,使得中國在古生物學領域處於領導地位。如今已經82歲高齡的張教授仍然活躍在學術研究中,依然無比堅定,希望發現更多有關人類如何從魚演化而來的信息,探索魚類在全球各地久遠時間中的演化旅程。
-
上海52項重大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上海52項重大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經國務院批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合計308項(人),曾慶存院士、黃旭華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上海市共有52項牽頭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獲獎總數的16.9%,連續18年獲獎比例超過10%。52項獲獎項目中,上海市牽頭完成26項,佔上海獲獎項目總量的50%。
-
我院研究所所長趙世民教授榮獲「吳楊獎」
我院研究所所長趙世民教授榮獲「吳楊獎」 2020-12-17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獲獎,其中,鍾南山院士和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位科學家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位科學家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麥立強教授因其在儲能材料及儲能科學領域的貢獻,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南昌航空大學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得者合影留念9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等省領導以及在贛兩院院士出席大會並為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
-
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榮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榮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近日,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教育部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林蕙青,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出席頒獎典禮。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榮獲傑出教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