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一個「鷹在囧途」的故事,只不過囧的不是老鷹,而是一心一意研究老鷹的科學家們。三國時期的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群科學家「路線監視未半而花光預算」,囧得不能再囧了。
科學家花光預算,是因為他們給鷹腳綁上了GPS定位器,並且配上手機卡,接入網絡運營商,然後將老鷹放飛。定位器一天會定點12次,然後每天發送4條位置信息到科學家的手機裡,這樣科學家就能以最快速度獲得老鷹遷徙的路線。
哪知道老鷹的飛行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最終讓他們欠下一籮筐話費。話還得從2019年開始說起,俄羅斯猛禽研究組織出於保護一種瀕危草原鷹的想法,決定改進之前單純為鳥類做標識的方式,利用高科技監測它們的動向。
如果哪一隻出了意外,有定位器在,科學家們也能及時發現。他們一共給13隻草原鷹綁了定位器,按照正常情況,這些鷹從俄羅斯起飛後會去往哈薩克斯坦繁殖,天氣漸漸變冷後它們就會南下,飛往更加適合生存的南亞地區。
結果,這13隻草原鷹裡面有一隻名叫「min」的雌鷹不太安分。起初它老老實實飛到哈薩克斯坦,在那裡逗留了一段時間,期間科學家每天都能收到「min」腳上發來的信息,這種情況其實跟「min」自帶一隻手機差不多。
從哈薩克斯坦發回來的信息,每條也就收費2毛到1.2元(人民幣單位)而已,要承擔這些費用對科學家來說還是吃得消的。無奈「min」相當活潑好動,它離開哈薩克斯坦後居然接連飛到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等地,並且在伊朗長期停留。
離開哈薩克斯坦後、到達伊朗前,「min」身上的定位器一直處於無信號狀態,「min」飛了將近五個月時間,科學家還以為它撞上了電線,或者遭遇了什麼意外,已經死亡了。
萬萬沒想到「min」飛到伊朗後可能連上了網,之前自動發信息的裝置又沒停止工作,於是這段路程裡積壓已久、數量近600條的簡訊全發了出去,塞滿了研究人員的手機。這些信息的計費方式,跟在哈薩克斯坦時可不一樣。
「min」在伊朗天空下飛行的費用得按照數據漫遊資費收取,每條信息大約要收56盧布(相當於5.4元人民幣)。這麼算下來,「min」在伊朗天空遨遊的成本已經超過了3萬盧布,嚴重超出科學家們的預算。
組織裡的鳥類學家艾琳娜·施耐德無奈地說,「min」把他們準備的經費花完了。如果其他鷹也這麼任性,這筆開支他們實在難以承擔。好在這件事最後得到了解決,艾琳娜將團隊的困境發布到網上,呼籲大家幫老鷹的手機充值。
眾多網友感嘆於科研工作的不易,紛紛慷慨解囊,不到1月就捐出了十萬盧布,而且運營商也表示會取消「min」欠下的債務,以後這支科研團隊的簡訊只收取少部分費用。艾琳娜開心地說,網友們的支持足以讓他們監測「min」與它的小夥伴們到第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