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凌晨,小編突然從睡夢中驚醒,再也睡不著了,一翻手機,原來又要高考了。而今年的考生,「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還遭遇洪澇災害,實在是太難了。你看,連航空工業的20家族都來為他們「開加力」了。
殲20為高考考生「開加力」
這屆考生真的是太難了
高考首日,航空工業公號推出了20家族為你「開加力」的圖文專題,分別用殲20、直20和運20為考生加油打氣,當然其中的重頭戲,還是the next的轟20。和上一次出場不同的是,這次轟20身披錦鯉裝,仿佛在提醒大家:轉發這隻「錦鯉」,就能見到你朝思暮想的「小目標」了。
轉發這隻「錦鯉」
轟20的傳說在中國的網絡上差不多存在十餘年了,但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關於它的外形,大家都的判斷一致都是採用了飛翼設計,一方面是因為美國B2和B21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則是人類航空科技發展到今天,能夠堅固健身和氣動最優的外形就是飛翼,這肯定是不出意料的。但同樣是飛翼,細節卻千差萬別,轟20究竟是怎樣的飛翼,就不得而知了。
飛翼式隱身和氣動均衡的最佳選擇
實際上,飛翼布局在我國的研究歷史,差不多和鴨式氣動布局一樣悠久,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就對飛翼布局進行過早期的研究。而進入21世紀之後,在我國的風洞基地內,更是頻頻出現飛翼布局的模型,用於吹風試驗。其中一款「小展弦比飛翼模型」,更是多次在央視節目中曝光,所以說,我國研製飛翼布局的戰機並不是什麼秘密。
這類飛翼模型,咱們吹過很多
新聞公開報導的畫面
而關於飛翼布局的航空產品實物,最早見於航天集團的彩虹805。和彩虹4彩虹5這些察打一體無人機不同的是,彩虹805是一種靶機,而且只在2016年珠海航展專業日上驚鴻一瞥便不再見蹤影。
還記得彩虹805嗎?
相比彩虹805的猶抱琵琶半遮面,2018年珠海航展上推出的彩虹7無人機則可謂是落落大方,它以巨大的體型橫貫在航天館的黃金位置,以致於第一次見到它的人驚呼轟20。如今近乎2年時間過去了,彩虹7發展一切順利,正在為我國外貿型無人機的全面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彩虹7之大,鏡頭根本裝不下
其實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除了彩虹7之外,還同時展出了很多種飛翼無人機,比如天鷹、星影、成飛飛翼靶機等,當然,還少不了利劍無人機的模型,也就是後來服役的攻擊11,加起來差不多有10種左右。如此密集地展出這種無人機,預示這我國飛翼氣動布局已經取得了突破,這對於轟20來說,無疑是好消息。所以當2019年中航工業首次以the next的形式展示一架包在蒙布裡的超大飛翼時,大家心裡都明白它是誰。
成飛飛翼靶機
如今,當航空工業第二次玩起the next這個梗的時候,也許距離轟20首飛真的不遠裡,算一算時間,轟20的研製已有10年之久,該到了面世的時候了,特別是在美軍B21正緊鑼密鼓準備亮相的時候,誰能搶到世界第二種隱身轟炸機的位置,顯然不再是一個稱號的問題。
飛翼只是一種常規氣動布局而已,不全是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