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多動症,其實是感統失調,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2020-12-12 鴿子醫生育兒

一、什麼是感統?

感統其實是我們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輸入到大腦,我們的大腦再對輸入的信息經過加工、處理、比較、聯繫、統一,最後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才能協調整體工作,身體做出適應性反應的一個能力。

二、感統失調的常見行為表現

1. 好動不安

好動的孩子不見得都是感統失調,周圍的環境和大人的誤導也可能會產生這種現象。如果我們把這個因素排除後仍然找不出原因,那麼感統失調就很可能是好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 行動笨拙

運動能力發展不良的幼兒動作大多不靈活,這些孩子在學習摺紙或使用剪刀方面特別困難,甚至不會翻跟頭、跳高,跳繩也比較差,不敢玩鞦韆、走平衡臺。

3. 學習能力存在障礙

還有的孩子懼怕某些學科,學習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心,寫字總不在框內,偏旁部首顛倒,特別的固執,討厭閱讀,閱讀不平衡,看電子產品太多。

注意:關於電子產品,4歲以下的孩子一定要給予限制,經常使用電子產品易造成視覺焦距不平衡,這種孩子往往看書的時候容易跳行、漏字、閱讀困難。

4、口齒不清晰

還有的孩子發音不清,說話「大舌頭」。所以一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哭,提高孩子的肺通氣性、肺活量,這樣對孩子的發音及口腔肌肉的鍛鍊是很好的,再大點的孩子可以通過吹氣球,吃牛肉乾等硬的東西鍛鍊咀嚼,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得到鍛鍊。

5、觸覺防禦過度

有的孩子害怕別人碰觸身體,容易吵架、脾氣暴躁,這個屬於典型的一個觸覺防禦。

6、觸覺過於敏感

有的孩子愛哭粘人,膽小,性格孤僻。愛做旋轉的遊戲,而頭不暈。挑食、偏食、厭食。這種孩子往往是觸覺太過於敏感,所以才會出現問題。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做觸覺按摩,按摩手指頭,還可以通過按摩刷、大龍球,這些對觸覺都有幫助。

三、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感統失調?

引起感統失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的平衡感失調;活動空間不足,爬行不足所產生的前庭平衡失調。還有一部分的孩子早產、剖腹產沒有經過產道擠壓造成觸覺不足。

爺爺奶奶要求太多,或者是太放縱。太早進行認知學習。有潔癖的父母,或者保姆造成嬰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過度的保護,過度的溺愛,過度的限制。造成孩子身體操作能力的欠佳。有的寶寶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量不足。導致前庭平衡失調。家庭環境影響造成孩子自信心的不足以及不良的習慣。

還有的孩子是遺傳層面的——有腦損傷的孩子,母親在分娩的過程中早產、難產、母親酗酒,吸菸。在懷孕的時候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啊,甲狀腺減退等等,這些對孩子都會造成問題。

家庭因素包括我們不和諧、不和睦的一個家庭因素,父母關係經常陷入困境,經常對孩子進行辱罵和毆打,以及父母缺乏責任感、義務感,經常這樣會導致孩子情緒波動大,這種孩子會莫名的產生焦慮和恐懼、容易產生敵意,缺乏同情心。長時間的話這種孩子會比較殘忍,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這孩子從小就缺少溫暖和愛,心情是處於緊張焦慮、恐懼的狀態,不但可能有飲食、睡眠、呼吸、排洩、方面疾病,可能對自己失去調節控制的能力。

過度的保護,是孩子的什麼事情,全是父母的包辦替代。造成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會產生分離,焦慮,拒絕上幼兒園,小學,形成兒童退縮的一些行為,會養成孩子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很難適應集體生活,容易造成挫折感,產生自卑感,人際關係比較緊張容易造成情緒問題。

家庭結構簡單化,就是我們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上班或者去外地,平時家庭中參與兒童教育的人數較少,這會影響孩子社會性的發展,容易孤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父母都很忙,自己帶孩子的越來越少,陪孩子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看電視就成了孩子理所應當的一個夥伴,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沒有交流,這樣會帶來了一些言語相關的問題、交往問題,電視內容的不可控制性會使孩子通過模仿,出現諸多的一些問題。

孩子早期爬行的不足,專門有一個研究;爬行對兒童發育的影響非常重要。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的兒童存在爬行不足的問題,許多學習障礙和嚴重情緒困擾的兒童,早期爬行是有問題的。很多孩子在一歲前吧,沒有好好的爬行或爬行的很少,有些家長有潔癖,怕髒不讓孩子在地上爬,有些大人因為忙,為了省事大部分的時間都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這個無形之中就剝奪了嬰兒學爬的一個機會,或者爺爺奶奶祖父祖母長期抱著嬰兒,大量減少學爬的一個機會。在嬰兒開始學爬行前不久就讓嬰兒提早學走路,這些孩子上學後,許多都顯示會出現脾氣暴躁好動不安以及眼球飄渺不定的一些特徵。這樣就造成了這種過分敏感和不專心等等的問題。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這些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相關焦點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差的原因,但是在前不久網上有一個「中國80%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的新聞,火遍了各大家長群。更是有一些培訓班,聲稱通過「感統失調修複課程就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好,竟然花費一萬多去給孩子做這種培訓。但實際上這種早教班,只是他們騙錢的一個套路。
  • 拆解感統失調、訓練專注力培訓機構的營銷謊言
    作為現代父母,對感統失調和缺乏專注力一定都不陌生。不知道為什麼那些症狀總是和自己家娃神奇的吻合,原因很簡單,那只是商家包裝項目的一種方式,你恐怕只是被營銷了而已。凡事看起來人人都可以對號入座的,其實,推敲起來越是漏洞百出。
  • 拆解感統失調、訓練專注力培訓機構的營銷謊言
    通常是綜合型的感統失調,不會是單項的某種症狀。自閉症、多動症的孩子會有感統失調的症狀,但反過來講,感統失調卻未必是自閉症、多動症,三者有聯繫,卻是不同的。判斷孩子患有多動症,還是感統失調,最簡單辦法就是,多動症的孩子在任何環境中都不能安靜下來,而感統失調的孩子在一定環境下會很安靜。
  • 調皮就是多動症、成績差是感統失調、內向是自閉症?出版社心理學編輯:別亂貼標籤
    「你的孩子怎麼那麼皮,去查查多動症吧!」「孩子這是感統失調啊,得治!」機構測試後稱孩子是感覺統和失調,簡單地說就是右腦發育不全,並推薦了相關的課程。於是,每周六該家長都會帶女兒到機構去做感統訓練,爬爬樓梯,做做遊戲,一次要幾百元。
  • 「眾艾感統」孩子感統失調,會對智商有影響嗎?
    有些孩子的智商不低,可學習成績卻始終不理想。他們每天面臨許多生活、學習上的障礙,沒有什麼大事,卻總是陷入粗心大意和誤傷自己中。當老師說孩子可能在感覺統合方面存在能力欠缺,家長們就慌了:孩子感統失調會影響智商嗎? 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信息。如何吸收、消化、使用和更新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關於感統訓練,如果有接觸過早教課,估計都不會陌生。市面上不少早教機構,當你帶孩子去上過體驗課後,經常會對孩子進行評估,然後跟家長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進行感統訓練來改善。 那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必要特別去進行感統訓練呢?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
    重慶感統失調在哪裡治療?感統失調這種病種可能不少家長了解得不多,感統失調也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疾病,感統失調與自閉症是兩種不同的先天性疾病,而自閉症是指廣泛性發育障礙。
  •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感統失調?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昨天的文章裡講了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之前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家長可能對感覺統合有了初步的認識。我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信息,想諮詢是什麼讓孩子感統失調的呢?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多症狀都存在呢?
  • 為什麼孩子會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通俗來講,就是孩子在0-6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內,缺少與外界的互動,缺少各種感覺刺激的輸入,造成了他的大腦功能發育不夠完善。若長期嚴重感統失調,就容易造成例如語言發育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閉等現代兒童疾病。所以感統失調的本質就是缺少多元的感覺刺激。
  • 感統失調孩子上學後遇到的五大主要困難_濟寧眾艾感統
    感統失調——簡單來說就是,大腦與身體相互協調的過程中出現的輕微障礙,使得孩子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近年來,隨著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等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包辦溺愛、過度限制和保護等帶養方式的影響,大部分孩子接受的感覺體驗不足,感統失調的現象愈加普遍。  很多家長以為,感統失調等孩子長大了就好,其實不然。
  • 原來孩子感統失調,不重視會怎樣?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孩子都出現了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太多的家長不引起重視,或者是重視了不知道該如何加強和防範,那今天小艾就給大家談談感統失調的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讓我們的家長也可以及時發現進行幫助孩子改善。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健忘,父母別當小事,可能「感統失調」作祟
    如果從學習能力方面來考慮,或許孩子就是一種學習能力障礙。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也不是偶然的,不管是生理原因還是後天的因素,都有可能對孩子的行為造成相應的影響。 這種所謂先天性的感統失調,其實就是在孕期準媽媽,以及胎兒本身的狀況導致的。
  • 「你孩子感統失調,得治!」不要被騙了,感統失調在家就能「治」
    這個說法是由1972年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麗斯博士提出的,她認為孩子可能會受先天和後天的影響,導致大腦功能失調,即感統失調。感統失調是一種"病"?1.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簡單地來說就是孩子的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輕微障礙,需要依靠藥物或是康復訓練才能矯正。2. 孩子為什麼會得感統失調?
  • 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感統失調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感統失調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當我們走入社會工作後發現,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其實就是學習能力的差別,一個成功的人,一定具備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
  • 央視新聞:治療孩子感統失調 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期!
    兒童感統失調 最近,有很多家長留言說,孩子今年上的幼兒園,本以為自己會輕鬆一些,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今年9月份有許多北京的家長帶著孩子前往醫院檢查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經過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人際交往弱等問題。老師反饋可能是感覺統合能力出了問題。 央視新聞頻道報導稱: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閱讀困難,記憶力差,情緒不穩定等狀況,要警惕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需要針對性的訓練。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在記者走訪時,包括金色雨林、美吉姆、積木寶貝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均宣稱可通過課程訓練提高孩子的「感統」。那麼,「感統失調」真的會影響孩子成長嗎?「感統訓練」究竟是早教機構為攬客想出的又一噱頭概念,還是確實有效呢?
  • 感統失調會持續到孩子成年以後,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
    感統失調包括:前庭平衡功能失調:孩子好動不安,喜歡原地旋轉,容易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01感統失調會持續到成年以後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在發現孩子感統失調之後仍舊不以為然02感統失調會影響人的一生成年以後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
  • 你是怎麼一步一步把自己孩子帶成感統失調的?
    很多家長不太明白感統失調是什麼,今天,羅媽媽在這裡再和大家說一下,所謂的感統失調就是: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 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影響遠比你想像的更深遠
    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其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育遲緩、自信心不足、情緒管理差等諸多問題,成為了影響孩子學習成績、人際交往及健康成長的最大因素。同時,由於家長對感覺統合與孩子各項能力發展之間的關係意識淡薄,導致眾多孩子錯失了感統訓練及能力培養的黃金期和關鍵期。
  • 父母的感統能力對孩子有何影響?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由於大家的感統都不是太好,社會變遷、自然環境減少、感統觀念的不普及,大家都是時代的產物,導致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感統失調,那因為感統失調的原因造成我們老是會忘記道理,或者是知道做不到。 久了以後,很多感統失調的這個行為影響不但是在自己身上有,會造成一些壓力或者是不良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