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們成了大老闆,大學生卻沒有出路,學習的意義在哪裡?

2020-08-30 悅讀老師

現在說到上學的目的,樸素務實的價值觀就是考個好大學,然後找個好工作,從此過上好生活。這種觀念很容易把人帶入一個誤區,似乎學習不好就沒什麼好的出路。真是這樣嗎?

如果結合現在大學生就業難來看,學習不好就沒什麼好的出路,這種說法好像也有些道理。大學生都找不到好工作,學渣們自然就更難有好的出路了。

可是,這個事兒其實不能那麼看。這裡,我們就不說那些虛頭巴腦的精神上的東西了,即便從物質財富角度看,將來能掙多少錢,過上什麼樣的生活,與學習好壞之間還真不存在必然關係。

放眼當前社會,別說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了,就是找到工作的,不是還有很多很多的月光族和啃老族嗎?沒有家庭的幫襯,有多少大學生能靠自己的工資過上優越的生活?很多人連車都買不起。

可是,這些大學生如果參加一次初中同學聚會,就會驚訝而沮喪地發現,當年的學渣們,當年抄他作業和試卷的人,會有不少成了暴發戶,有房有車有事業,成了老闆!

怎麼回事?不是說知識就是金錢嗎?不是說考上大學就能有好工作好生活嗎?事實怎麼顛倒了呢?其實,知識就是金錢這個說法並不恰當,應該說:能力+機遇+魄力=財富。考上大學,並不代表擁有等號前的三項,對於部分人來說,大腦成了知識的墳墓。

而且,多數的大學生,為了與文憑相配,要找體面的工作。可是所謂體面的工作,其實就是進入死工資軌道,進入「照這樣計算」的人生之旅。能力強一點的,升職加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就這,還必須兢兢業業,害怕丟了工作,做什麼都患得患失。

然而,當年的學渣們就不一樣了,因為一無所有,所以敢拼敢闖,什麼來錢幹什麼,不會顧及面子,髒活累活都不辭,該舍臉時舍臉,能投機時投機,生存就是王道,闖出來就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失敗了再重來,這個不行就試試那個。

進入死工資軌道的天之驕子們,眼界寬不了,格局大不了,朋友多不了,沒有什麼機遇,更沒有多少魄力,除了升職加薪再也想不到別的。但是初中畢業就開始闖蕩江湖的學渣們,多見世面,廣交朋友,路子越走越寬,膽子越幹越大,甚至不惜拼盡家底賭上一把!

所以說,家長們,學生們,都不要再迷信學習好將來就一定生活好。過分迷信這一點,會帶來許多煩惱,甚至帶來傷害。家長逼孩子學習,孩子自己逼自己學習,承受不住時就爆了。今年疫情之後已經上演了很多這樣的悲劇。

不過,必須要說明的是,本文絕非倡導學習無用論,絕不是否定上大學的意義。上學是必須的,但我認為,學習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獲取知識,更在於形成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培育敢於拼搏的魄力。

可是,現在的應試教育,讓很多人成了學習的機器,與生活脫鉤,與社會脫鉤,考試棒棒的,但一到社會上,這個不會做,那個不敢做,高分低能的比比皆是,更有很多連話都不會說,不知道怎麼與人相處,好事都能辦砸了。

不過,或許我們應該重新定義「學習好」這一概念。以往的觀念中,所謂學習好,就是書本上的知識學得好,考試也都考這些東西。可是,在社會上生存與發展,除了書上的知識,還需要很多其它東西,比如交際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再比如眼界、勇氣、決心。學習好應該包含這些方面,遺憾的是這些書本上沒有,試卷上不考。

所以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教育,儘管理論上是好的,但現實上並沒有能很好地與社會融合。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但現實的教育顯然與此偏離甚至遠。這個大勢,家長是無力改變的,老師的能力也有限,但是,如果我們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也並不是就完全無能為力。

如果我們都能重新定義「學習好」,就可以對其它方面予以關注,進行力所能及的促進。鼓勵學生交際,加強挫折教育,帶領孩子走進社會,接觸現實,參與實踐。這樣提前進行社會化練習,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緊密結合,或許才可以產生更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也是給人打工的,努力學習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在古時候人們對於學習就褒貶不一。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社會其實也一樣,雖然說大學生的基數隻佔全國人口的少部分,但是還是出現了大學生一抓一大把的現象,有人就會疑惑十二年寒窗苦讀的意義在哪裡?最後還是從零開始給其他人打工,或許他的老闆學歷還不如他。
  • 985畢業沒有路:「小鎮做題家」的出路在哪裡
    有個帖子記錄了他從高中到大學畢業那關鍵的幾年。高中學渣逆襲,考入985,為了擺脫小鎮,能走多遠走多遠。大三去美國做過交換生,大四放棄保研機會,從最好的農業專業轉考計算機編程失敗,最後迫於生計去工地搬過磚,然後為了擺脫泥潭進入一家公司做文職,中午多吃了一個菜,晚上就得省著點。
  • 高考落榜生的出路在哪裡?大學並非唯一出路,這些也值得參考
    高考對朋友來說有悲傷、有喜悅,有的人考得好的念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但有的人卻因為高考失意,最終落榜,無奈之下選擇了復讀或者走向其它的路徑,在職業上一些低學歷者,往往沒有受到社會的重視。成才的道路千萬條,高考落榜生的出路在哪裡,完全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實現自己的夢想,依然在面試的時候拿到屬於自己的高分。
  • 考不上大學沒有出路?成績差不配復讀?高考落榜生的未來在哪裡?
    考不上大學沒有出路?成績差不配復讀?高考落榜生的未來在哪裡? 當下高考志願正在填報,但是有不少同學在高考中失利,沒有考出好成績。這樣的話,因為成績不理想,導致志願無法填報,不能去讀大學。考不上大學,就好像就堵住了考生未來的所有出路一樣!
  • 高考後,學生沒考上本科,又不想上學,學生的出路在哪裡?
    高考後,學生沒考上本科,又不想上學,學生的出路在哪裡?高考結束後,很多學生都是這樣的現狀,考本科是沒考上,上專科又不想去,出去找工作又沒有學歷,只能是做一些苦力活和底層工作,學生對未來也很是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走,自己的出路又在哪裡。
  • 電子工程師的出路在哪裡?
    有些觀點小編並不完全贊同)電子工程師們,你還在座位上埋頭苦幹,跟與一堆數據跟程序打交道嗎?這樣下去不行,現在生活想過得有滋有味,靠工資不如靠收入,做技術是吃腦力飯,壓力大,頭髮大把大把掉,工資永遠那個數,跳來跳去無法突破自我。什麼是電子工程師?
  • 大學食堂的WIFI密碼火了,炸得學渣立馬現形:學渣不配用手機
    刷視頻成了她們每天必不可少的消遣。WIFI成了他們續命的工具,去到哪裡都會問有沒有WIFI。而有一些大學裡面的食堂,也為了迎合學生都裝了WIFI。最近南京一大學食堂的WIFI密碼火了,是南航飲食服務中心的WIFI,名字起的很文雅,像是文科生的菜:馨園民族餐廳。
  • 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專四和專八都沒過,其出路在哪裡?
    引言:據了解,很多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都沒能考過專四專八,這個確實讓人頭大。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部分同學的出路在哪裡,不管你以後從不從事英語專業的相關工作,都有解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對於讀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專四專八是對其在大學期間英語學習水平的一種檢驗。畢竟,英語專業和其他專業還有些不一樣,曾經聽英語專業同學戲謔:英語專業就等於沒有專業。這句話雖然玩笑成分居多,但是仔細琢磨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學語言的專業,就業出路還是多。
  • 出路,到底在哪裡?
    放學回家後,看不到她學習的情景,首先是背著一大捆比她還大的草堆一樣的柴草從山坡上下來,接著餵豬,還要跟父母一起去山裡收糜谷。寬闊的大山中看著她和她家鄉的人們背著大背簍,牽著牛馬行走在幾十幾百米的陡峭山坡上,渺小得像螞蟻,他們真得稱得上是在討生活。
  • 大學把WiFi密碼設置成數學答案,網友:你讓學渣們怎麼辦?
    大學把WiFi密碼設置成數學答案,網友:你讓學渣們怎麼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食堂WIFI密碼曾走紅網絡,原因是它們居然是各種高數題或者音樂題的答案!對此,南航官方微博還給出搞怪式的回應「別問為啥,畢竟我們能上天!」,引起不少熱心網友提筆解題的欲望。
  •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人,沒有三頭六臂,不會七十八變,就是一天三頓飯為更好點的生活努力奔波。在學校裡,學霸和學渣的概念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所謂的學霸哪有什麼學渣,如果別人都打遊戲、睡大覺、玩快手、談戀愛,而有一些孩子做習題、寫作業、背課文,這是不是就是好孩子。
  • 沒有頂會的CV/NLP方向的博士生畢業出路在哪裡?
    那麼,沒有頂會的CV/NLP方向的博士生畢業出路在哪裡?截至目前,該問題在知乎獲得超過13w次瀏覽。本文精選評論區優質回答,希望大佬們的經驗能給大家一些啟發。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雖然天天我們都吹頂會,但真相是在特定的領域,能有學生穩定輸出頂會paper的仍然局限於很少的幾個學校或研究組。所以,絕大部分博士應該都面臨著跟你一樣的問題。
  • 高中的學霸,大學的學渣?——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
    但你可能會發現哪裡不太對勁—為什麼他會有4次高考經驗?2002年,張非第一次參加高考,他的志願是北京大學,遺憾落榜後復旦大學向他發送了錄取通知,可張非拒絕了復旦大學,選擇復讀一年。2003年,他以高分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錄取。但是進入北大後的第一學期,張非掛了7門學科,而北京大學的校規是掛5門學科就勸退,所以他被勸退了。
  • 「學渣獎學金」出臺:獎勵堅持做有意義之事的大學生
    今年6月初,微信公眾號「我要What You Need」設立了「學渣獎學金」,專門獎勵那些雖然績點(學習成績的一種計算方法)低,但一直堅持做一件有意義之事的大學生。申請「學渣獎學金」的規則很簡單:績點不高於 3.5(5分制);正在堅持一件有意義的事;在校大學生,包括大專。
  • 《錄取通知》學渣:大學不要我?那我自己辦一所大學好了
    上大學雖說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但它是我們步入社會前的適應、緩衝期,所以家長們都想讓孩子進入好大學,學生也在為上大學而努力。然而,大學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在中國我們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才能上大學,在外國要自主申請,通過學校考核才能上大學。如果你是一個學渣,你平平無奇,那麼你將沒有大學可上。
  • 「學渣」相對於「學霸」的三種智慧
    高考成績即將揭曉,學霸自然高興,學渣也不必氣餒,其實「學渣」除了學習不好,還有很多「軟實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一名合格的「學渣」。在這個全民崇尚「學霸」的時代,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學渣,談談學渣的智慧。
  • 94%的沒有機會上一本大學家庭的孩子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也就是說94%的家庭的孩子沒有上一本大學的機會。 考上大學 或者說考上好的大學,大概率是孩子可以做一個基本吃穿不愁 的技術男或技術女。 94%的家庭當中的孩子的出路在哪裡呢 1、如果父母有能耐,移民出國,再以留學生的身份回來考北大清華,錄取難度大大減低。這是典型的出口轉內銷的戰略。那父母沒這個超天能耐的怎麼辦?大學都沒有機會上的孩子長大了拿什麼養家餬口?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的遍地都是,資源過剩,出家當個和尚都需要研究生學歷,現實擺在眼前,出路卻在何方!面對著天價的學區房,學歷卻越來越貶值這樣的社會現實!大學一年一年的擴招,千萬家庭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候的喜悅相較於四年後大學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境地相比是多麼的諷刺與黯然失色!那麼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如果所有的學生還一味的重複著高中學習精神分數第一,刷題至上那相較於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物質社會,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不合時宜的!
  • 留學在外的那些學霸、學渣們
    而這樣的時候,不管是學霸還是學渣,一個相對客觀的自知之明就很重要了,不僅可以左右你的學術和生活態度,更可以幫助你在三觀盡毀時重整河山。真學霸是個怎樣的概念?首先作為一枚純文科生,我對理工科大神們還是懷著無比崇敬膜拜的心態的,至少在斯坦福能夠讀EE或是CS的,大部分都是衝著矽谷無數走在科技前端的知名企業去的,前途光明無量。
  • 學渣獎學金:獎勵績點低卻堅持做有意義之事的大學生
    今年6月初,微信公眾號「我要What You Need」設立了「學渣獎學金」,專門獎勵那些雖然績點(學習成績的一種計算方法)低,但一直堅持做一件有意義之事的大學生。  申請「學渣獎學金」的規則很簡單:績點不高於 3.5(5分制);正在堅持一件有意義的事;在校大學生,包括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