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向孩子哭窮!(父母請看)

2020-09-03 自語情感屋

「這個太貴了,咱們買不起」。「咱們家條件就這樣,不要和別人攀比」......這可能是一些愛哭窮的家長們的口頭禪。

於是,孩子被逼著成長,逼著接收這也許並不真實的話語,因為「哭窮」可能只是父母「窮」教育孩子的一種技巧。

他們不敢主動要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小心翼翼的避免著多餘的金錢支出,他們太懂事了。但這樣的懂事,於他們而言,可能並不是好事。

金錢的缺少可能會使他們對金錢有一種渴望與嚮往,「貧窮」早已成為一個標籤,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中,甩也甩不掉。

久而久之,沒錢使他們自卑,本該在這時好好建立起來的信心,就這樣崩塌了。這種「窮思維」並不會隨著長大而發生改變,反而,越長大,越深刻。

因此,父母應該做的,是灌輸給孩子正確的想法,孩子的眼界應該是開闊的,孩子的內心也應該是富足的,「窮」永遠都不該成為他們的羈絆。

父母們,請不要向孩子哭窮,請告訴他們:「爸媽努努力,一切都會有的」。其實,物質的貧乏並不影響精神上的富足,只要換種表達方式與教育理念。

相關焦點

  • 「宸瑜:不要向孩子哭窮!」
    知名作家埃德加·布萊索曾說過,如果孩子從小就被灌輸成一個「窮人」,那他一輩子都會是個「窮人」。筆者:請叫我巨星(一名記錄生活點滴的隨筆小編)記住家裡有孩子,特別是有女兒的,千萬不要向孩子哭窮呀!有的父母會說,「哎呀,我還不是怕她亂花錢嘛,不知當家難,所以故意嚇嚇她的。有什麼問題嗎?」
  • 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
    導讀: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父母喜歡向子女「哭窮」,難道不會影響孩子嗎?早看早認錯!
    為何父母喜歡向子女「哭窮」,難道不會影響孩子嗎?早看早認錯!父母們應該都有說過家裡的條件水平不是很好,希望我們可以努力讀書改變自己的生活水平,從而提升到更高的一個生活層次。而那種向孩子「哭窮」的行為在某些方面就是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想給予孩子們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自己沒有錢沒有能力,只能看著孩子們羨慕其他孩子想買什麼玩具就買什麼玩具。但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窮人思維,也是不利於大家去學習的說話和思維方式。孩子們都是比較天真單純的,當你們將這些事情告訴了孩子們後,他們在心裡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就是不及他人,也就不敢去伸手問父母要一些東西。
  • 「為什麼不能向孩子哭窮?」育兒專家:不要窮了生活,短了志氣
    可正是因為真真切切從窮時代過來,苦了大半輩子,難免有時候會像孩子哭窮,希望他能早點懂事。家境不錯卻經常向孩子哭窮,沒想到換來的是孩子「性格扭曲」。小楊是82後新晉寶媽,畢業之後考公務員,幸運的是一直都在政府部門上班,老公也是個本分人有一份國企工作。
  • 父母總向孩子哭窮會有什麼影響?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需求的,別的孩子運動鞋,你的孩子布鞋,別的孩子吃了食堂的飯還有零花錢買些零食玩兒的東西,你的孩子吃食堂的飯都還要精打細算著,別的孩子上學推個行李箱,你的孩子上學扛個大床單。說實在的這些東西又不是什麼奢侈品,是真的窮了這種地步了麼?不給買就不給買,還總給孩子哭窮,給孩子灌輸一些我們不比別的就比學習這種思想。
  • 向孩子哭窮可以讓其更懂事,刻意的哭窮教育,會讓孩子負重前行
    但有些父母喜歡把「哭窮」當成一種挫折教育方式,刻意向孩子輸入「貧窮」觀念,這就很可怕了, 因為只有經歷過貧窮的人,才知道「窮」字背後是一個人對生活無法自主、不能掌控的無奈。當父母刻意把「窮」字印刻在孩子的骨髓裡時,相反不僅不能鍛鍊孩子獨立意識,不貪圖享受,還會讓「窮」這個字,像孫悟空的緊箍咒般,跟隨孩子的一生。
  • 父母該不該跟孩子哭窮
    1現在有這樣一種教育模式,就是父母跟孩子哭窮。窮人家的父母跟孩子哭窮,是為了激勵孩子從小自力更生,給自己爭氣,不要攀比,從小要勤儉節約,體諒家裡的不易。也有一些富人家的父母,跟孩子隱藏自己家裡有錢這個事實,怕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揮霍無度,貪圖安逸,不思進取。這看似都很合理。實則蘊藏著諸多隱患。
  • 整天跟孩子哭窮的父母,可能正在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不要老是跟我說家裡窮》,心裡生出很多感慨。文中的父母,不得不說是對奇葩夫妻,在兩個兒子面前,珠聯璧合始終如一的上演著「哭窮」大戲。以至於大兒子讀書時,因為讀了高價學校,被父母再三提醒家裡很窮,孩子省吃儉用到有時可以只吃白飯,穿爛了許久的鞋子,從不買新衣服。
  • 你的每一次「哭窮」,都是在毒害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家長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對孩子這樣哭窮:「就知道買東西,你知道賺錢有多難嗎?」「我們家太窮了,少買點玩具吧。」這位網友的經歷,說出了很多被父母哭窮式教育的孩子的內心,他們看起來「懂事」,實際內心裡特別敏感、自卑。教育孩子勤儉節約沒錯,錯的是家長們用力過猛,一味向孩子哭窮,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 跟孩子「哭窮」的父母,你不怕把孩子真的變窮?
    但有種對孩子傷害比較大的是不斷的給孩子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家長要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的金錢觀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思想和價值觀。比如說兩個家庭情況差不多的孩子,不同金錢觀的父母會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 父母對孩子哭窮,是否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但是,父母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不成熟的問題,很多問題是父母沒有想到的,但是已經對孩子產生很不好的影響了。有的家庭條件明明不差,家長卻特別喜歡對著孩子哭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家裡沒錢,只能靠你好好念書,以後找好工作賺錢」、」你明白我們掙錢有多辛苦,你要節約一點「、」不要跟別人比,她們家甚麼條件我們家甚麼條件?比不起。
  • 經常哭窮的父母,養出自卑的孩子,你可以沒錢,但別讓孩子做窮人
    很多父母覺得向孩子哭窮,孩子才會懂得節儉,這也是我們最常見,覺得最有效的教育方式。這個方法也確實有所成效,孩子變得越來越節省,花錢的時候也變得小心翼翼,和父母一樣奉承「凡事都省」的生活原則。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
  • 「別看了,家裡沒錢」,哭窮式的教育,慢慢地「毀」了你的孩子
    因為家庭的貧困,她努力學習,從來不亂花錢,可還是會與父母因為錢發生矛盾。在遺書的末尾,她卑微的請求父母,不要過早的跟自己的妹妹哭窮,她不想妹妹重複自己的人生。而孩子變成這樣的種種原因,都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偏差,孩子的心靈是否匱乏,跟物質沒有任何關係,一切都是因為父母的哭窮式教育,讓孩子從骨子裡就開始匱乏了起來。
  • 「父母的節儉,讓我越來越自卑!」跟孩子哭窮,是一件好事嗎
    這其實是很多父母會犯的錯誤,總是在孩子面前強調錢的重要性,總是在孩子面前故意哭窮,把「哭窮」當成一種挫折教育,這實際上非但不能養成孩子擔當的個性,還會讓孩子沒有自我。因為父母有意無意的哭窮,跟時刻提醒孩子「你夠好」沒區別,你「不夠好」所以「配不上」我付出的金錢,父母不是這樣說但孩子是這樣看的,從而導致他們變得不敢伸手要,也認為自己不配要,
  • 千萬不要跟你的孩子哭窮,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無法估量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向孩子哭窮,不要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綁在一起,好像自己活著就是為了孩子,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作為父母就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然後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父母之愛。記得《人民的名義》裡的趙德漢嗎?
  • 父母 哭窮式 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限制了眼界和格局
    父母都希望養育出一個懂事的孩子,對此很多父母都會陷入一種教育誤區,就是對孩子進行「哭窮式」的教育,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錢,父母都會展現出家庭狀況都是一貧如洗,概括一個字也就是「窮」。今天我在下班路上,偶然聽到一個媽媽在打電話,電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了孩子,就是在造她的錢。面對孩子對物質上的任何需求時,父母總是會表現出一臉的為難,這種情況我也有過。
  • 和孩子「哭窮」傷害大,自卑心理影響金錢觀,父母給錢方式有講究
    「本文原創/微夢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現代社會,有種消費至上、物慾過度的現象。有了孩子後,作為父母怕孩子有奢侈浪費的習慣,有的家長開始經常和孩子「哭窮」,想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殊不知,這種「哭窮」行為會讓孩子一直自卑,影響長大後的金錢觀。
  • 哭窮父母被問懵,別讓孩子戴上「窮帽子」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近些年來,頻頻爆出的「富二代」的負面新聞,讓很多家長不寒而慄,稍微有點家底的父母都怕孩子「有錢就學壞」,於是一種「哭窮教育」應運而生。明明家庭條件還可以,父母卻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提出什麼物質要求,或是想要花錢的想法,他們就用「家裡窮、沒錢」來搪塞,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懂事,殊不知,孩子卻因此陷入了另一個「坑」。
  • 哭窮式教育|從小被父母灌輸這種思想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很自卑
    舉個例子來說:有些孩子,從小到大,被動去接受父母灌輸的一種思想,就是咱們家裡窮,出門在外要省著花,別亂惹事,父母賺兩個錢不容易,有些東西太貴就不要買了,多看看有沒有便宜的,二手的。客觀來講,父母告訴孩子家裡實際情況,讓孩子不鋪張浪費,學會「節儉」是一件好事。
  •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有些爸媽經常會在生活中對孩子哭窮。當孩子提出想買某種東西時,爸媽總是以「太貴了,我們很窮,買不起」這類理由來拒絕孩子的要求。殊不知,你的這種「哭窮」教育很容易培養孩子的貧窮意識,甚至會害了孩子一生!在超市裡遇到一對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