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權」需用法治來保障

2021-02-08 紅網

「基層公務員很忙,兒子都快不認識我了。」在貴州省興義市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小楊,主要工作是為當地尋找脫貧致富的產業門路。小楊決定帶領村幹部先試種芒果,買苗、栽種、管理……經常加班到大半夜。(5月6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今,不論城市和鄉村,不分年齡和職業,「白加黑」「五加二」的人越來越多。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等單位此前聯合發起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為2.27小時,較三年前(2.55小時)有所減少。相比而言,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國民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約為5小時,為中國人的2倍。

有的勞動者為追求更好的生活,把工作視為一種樂趣,對加班不是那麼在乎,自願放棄休息權。有的企事業單位為了拼項目、拼產能、拼業績,安排員工大量加班、突擊加班,員工的休息權被人為剝奪。

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員工休息得好,工作才能幹得更好。勞動者工作一段時間後,及時緩衝、調整、恢復,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勤勉工作是勞動者的義務,但長時間工而不休,難免會疲勞甚至「過勞」。長期加班,對員工身體健康會帶來隱患,對其家庭關係也會造成影響,對企業整體效率提升來說也不是長久之計。

休息權是勞動者的法定權利。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而且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勞動者的休息權,需要用法治來保障。

落實休息權,一方面企事業單位和員工要轉變觀念。對企事業單位而言,要站在法治及關心關愛員工的高度,給予員工正常休假休息的權利。不應該強行或變相要求員工長期加班,而是應實行彈性工作制度,引導員工在工作時間外有一定休閒時間,以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提升勞動效率。對員工而言,要認識到休息對於自身身心健康的極端重要性,在工作好的同時,做到休息好。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引導和監督。從政府角度看,要倡導勞逸結合的工作節奏,加強勞動者合理休假意識的引導培養,推動休假制度的認真落實,保護勞動者休息權。同時,加強對企事業單位的監督檢查,使勞動者的「休假難」不再那麼難。

文/向秋

相關焦點

  • 勞動者休息權的法律保障
    維護正常的勞動用工法律秩序,指導勞動者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是我們勞動法律師服務平臺應盡的職責,今天我們針對勞動者休息權的法律保障制度進行宣講。一、休息權的定義休息權是指在勞動關係履行過程中,為了保護勞動者身心健康,提高勞動效率,根據國家法律和相關制度的規定勞動者所享有的休息、休假以及休養的權利。
  • 保障教師休息權!這些給老師「減負」的呼聲吧!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於保障學生和教師休息權的提案》,這一話題,引發了廣大校長、教師的強烈共鳴。 呼籲:教師的休息權應得到保障朱永新注意到:學生每天在校的時間都是老師的工作時間,而在上課以外,老師課前認真備課少不了,課後還要批改作業、家訪、輔導後進生。
  • 國家郵政局發11條重點提示保障快遞員休息權等勞動權益
    11月8日,國家郵政局機關黨委向郵政管理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各快遞企業總部發出關於在「雙11」期間加強快遞員權益保障和關心關愛工作的11條重點提示,要求各單位在保障旺季快遞服務質量的同時,要加強快遞員權益保障和關心關愛各項工作。 「雙11」期間,快遞員是怎樣一種工作狀態?他們的權益保障落實情況如何?《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 法治中國需要建立社會保障積分制
    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設計,不僅能夠保障、提升民眾基本權益,使其享受改革紅利,而且能夠引導民眾主動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推進社會保障積分制的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為加快推進改革進程、建設法治中國的破題之舉和有益探索。本報記者就社會保障、法治中國和深化改革相關熱點問題專訪了經濟學者董志龍先生。
  • 戴建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人民性、公平性、正義性,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導。
  • 【法治建設】板橋集鎮:以法治為保障,助推鄉村治理能力提升
    近年來,板橋集鎮在鄉村治理實踐中,堅持以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自治為根本,不斷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道德力量,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積極完善村民自治新途徑,初步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的基層現代治理體系,為鄉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升級找到了新路徑
  • 為營商環境提供硬核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創新方式方法,致力營造利民、服務、善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近三年來,共審結民商事案件50874件,標的額149.9億元;執結48896件,執行到位213億元。
  • 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不如實填報健康申明卡等六類行為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量刑,對織密境外疫情輸入的法治之網具有重大意義。
  • 衡水怡水花園居民:噪音不斷 誰來保證我們的休息權
    而在與怡水花園小區鄰近的怡水島上,因為有許多健身器材,也成了人們鍛鍊的聚集場所,有的人是在安靜的鍛鍊,而有的人則是時不時來上一嗓子,隔著好幾裡地都能聽到。    怡水花園小區的許多居民,對此已是深惡痛絕。居民張先生說:「有些人早上5點就開始運動,我們不反對。但非要大聲放音樂、唱歌,還有人抽陀螺、甩鞭子,啪啪的聲音跟放鞭炮似的,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
  • 為弘揚正氣提供法治保障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出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公民依法行使正當防衛權利「撐腰」,為弘揚見義勇為的社會正氣提供法治保障。正當防衛權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制度。其立法本意,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賦予公民採取制止行為的權利。
  • 以法治為綱 聚保障之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紀實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題:以法治為綱 聚保障之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紀實新華社記者法治,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戰鬥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堅實的法治保障。
  • ...榮獲「建設法治福建巾幗行動——幸福家庭 法治保障」徵文三等獎!
    喜 訊2020年2月,福建省婦聯聯合省法學開展了圍繞「建設法治福建巾幗行動——幸福家庭法治保障」為主題的婚姻家庭法學專題研討徵文徵集活動。在我國大陸地區,有的審判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按照固定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的20%-30%來判決;有的審判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一半來判決;有的審判員按照當地生活水平自由裁量來判決等方式。
  • 為全民法治教育提供切實保障
    原標題:為全民法治教育提供切實保障   教材是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基本遵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都是獨一無二的。
  • 法治思維、人權保障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強調,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
  •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獲獎結果揭曉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獲獎結果揭曉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 張希敏)由中央綜治辦、中國法學會等共同主辦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徵集」活動3日在北京揭曉,《開創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家長親職教育工作制度》等25件作品獲最佳事例獎。
  •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頒獎儀式舉行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頒獎儀式舉行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張希敏)由中央綜治辦、中國法學會等共同主辦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頒獎儀式20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開創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家長親職教育工作制度」等25件事例獲最佳。
  •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法治保障(思想縱橫)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確立是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黨的十九大召開後,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沒有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法治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
  • 暢談綠金 | 「綠色金融法治保障與風險治理」論壇召開
    當前,綠色金融與法治的協同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在頂層設計層面上綠色金融的法律保障仍不健全,在關聯風險層面上金融機構環境風險的管理存在仍有欠缺,在制度執行層面上金融機構整體的範圍和力度仍需加強。發展綠色金融來支持經濟的可持續轉型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的共識。
  • 民和鎮開展「弘揚法治精神 保障人民權益」《民法典》法治宣傳諮詢活動
    9月15日,由進賢縣普法辦牽頭,民和鎮聯合人社局、市監局、住建局、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門在圳業太陽城廣場開展了以「弘揚法治精神 保障人民權益」為主題的《民法典》廣場集中法治宣傳諮詢活動,積極營造學習法典、運用法典、崇尚法典的濃厚氛圍。
  •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保障西藏長治久安高質量發展
    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定不移維護社會大局持續全面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