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嬰兒出生後4-6個月內生長發育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不僅營養豐富、餵養方便、易吸收,而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是新生嬰兒的天然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寶寶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以上,能堅持到2歲更好。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將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目的是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
但是母乳餵養期間,寶媽免不了生病吃藥。吃藥還能哺乳嗎?
萬一媽媽在哺乳期生病了,醫生開的藥會對寶寶有影響嗎?
哺乳期的媽媽如何正確用藥?
很多哺乳期的媽媽們在用藥方面很小心,生怕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對於這些哺乳期的媽媽來說,哪些藥能吃,哪些不能吃,有大講究。
大多數藥物都能通過血漿--乳汁屏障轉運到乳汁中,若連續地通過乳汁攝取藥物,可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和危害,尤其是新生兒的肝臟代謝功能、腎臟排洩功能均未完善,且缺少與代謝相關的酶,故對藥物的敏感性增高,易產生毒性作用。
哺乳期哪些藥物可以服用?
青黴素V鉀、阿莫西林、頭孢拉定、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甲狀腺素及抗甲狀腺素藥(哺乳期用藥應隨訪甲狀腺功能)、左甲狀腺素、甲氧氯普胺、普萘洛爾、美託洛爾、呋塞米、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這些藥物是相對安全的,哺乳期可以服用。
哺乳期哪些藥物要慎用?
艾羅迪(氨苄西林+丙磺舒)、頭孢羥氨苄、頭孢呋辛、頭孢克洛、羅紅黴素、琥乙紅黴素、阿奇黴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維生素D、維生素K、哌替啶、嗎啡、瑞巴派特、奧美拉唑、多潘立酮、阿苯達唑、阿託品、氯丙嗪、苯海拉明等。
使用這些藥物時應充分諮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哺乳期母親用藥時應注意
1.不可隨意亂服藥物
需要用藥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哺乳,請醫生根據情況用藥,不可自行隨意亂服藥。
2.不應隨意中斷哺乳
除了少數藥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洩量,很少超過媽媽用藥量的1%~2%,這個劑量不會損害寶寶的身體健康,對於服用安全的藥,不應該中斷哺乳。
3、合理調整哺乳時間
服用藥物時,為了減少寶寶吸收藥量,媽媽可在哺乳後馬上服藥,並儘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至少要隔4小時,以便更多的藥物排出體外,使乳汁中的藥物濃度降到最低。
4、不宜服用避孕藥物
避孕藥中含有睪丸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這些物質進入媽媽體內,會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乳汁不足影響母乳餵養,而且避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寶寶體內,使男嬰乳房變大及女嬰陰道上皮增生。因此,哺乳的媽媽不宜採取藥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濫用中藥
有些中藥對產後的媽媽有滋陰養血、活血化淤的作用,可增強體質,促進子宮收縮和預防產褥感染。但有些中藥會進入乳汁中,使乳汁變黃,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黃、炒麥芽、逍遙散、薄荷等。
小提示:
孕期可能容易得乳腺炎,還有常規的感冒發燒,再有可能會有一些女性外生殖器的感染,這個時候可以用一些外用藥物,尤其是外生殖器的感染,可以用栓劑,局部的黏膜吸收對孩子影響非常小,無需擔心這類藥物對孕期媽媽或者對孩子不好。
來源:重慶藥品監管、中國醫藥報、新華網健康
來源: 重慶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