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是東方最古老的佔星學,是用式盤佔卜吉兇的一種術數。
六壬與遁甲、太乙合稱三式。
六壬術數,大致可分為四種: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六壬金口訣。其實,除了大六壬外,其它的皆為分支或掛名依附而已。
漢代許慎《說文》記:「言水者,準也,生數一,成數五,以水數及之成六壬也。」河圖講「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生數,六是成數,五行以水為首,十天幹中,壬、癸分別為陽水、陰水。舍陰取陽,六十甲子中壬有六個(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稱為六壬。六壬有七百二十課,以刻有幹支的天盤、地盤相疊,轉動天盤後得出所值的幹支及時辰,判明吉兇。
有興趣的,請往下看知識點。
第一步,入門必學。
含九宗門、八煞論、神將釋。掌握正確起課、發傳方法。這階段中,只要是適合的入門書,都可以讀。
笫二步,基礎學習。
含畢法賦、課經、類象。掌握課格關係與理氣象類論,學會斷課,形成基本的斷課思路,並能斷一些簡單的課。這階段中《大全》和《壬歸》是必須讀的。
第三步,進階學習。
學習分類佔,掌握分類佔法,並借分類學習之機,不斷地、隨時地返去複習、深化以前學過的各項基礎知識。這一階段有點長,《指南》自然是首選的,且是必讀的好書。
第四步,升華階段。
上面三步踏實、有效地完成後,自學者已頗具功力。此時,除應不斷溫習已學知識並加以融會貫通外,應更進一步地逐個研究72O課,並大量研究古今課例,去印證與驗證所學知識,在不斷的思、疑、證、悟、思的過程中,公眾號,釋緣易學。逐級提高大六壬的水平與對加深對壬學的理解!這階段中《壬佔匯選》與《集應鈐》是比較好的參考書。
學壬到這個程度,已是半個高手了!古人云:學無止境!後面怎麼走,作為高手,當有更高明的想法!
自學大六壬應注意的問題:
1、重實踐。上述文字中未提及實踐二字,但並非說不重視實踐。實際上,實踐是貫穿整個學習、研究的過程中的。
2、重求師訪友。俗云:「真傳一句話。」誠哉斯言!
3、有長期學習的準備,有踏實的求學精神。學好大六壬,非一日之功!
4、重博覽。上述步驟中,只提及幾本經典書籍,但實際學習過程中,博覽群書十分重要!此處不解者,於彼處可獲知。公眾號,釋緣易學。再次,可使眼界開闊。
5、知識面應開闊。學大六壬不光只要看壬學書,要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須知天地之理一也。
6、重生活體驗並與大六壬緊密聯繫。有人說:「壬即生活。」斯言非謬!
六壬類相關古籍:
在隋志、唐志中己頗有記錄,至鄭樵《通志》所載六壬書目並八十二部,計一百九十一卷、明焦雄的《國史經籍志》所列多至八十二家。
清代編修《古今圖書集成》,於六壬主要收《大六壬類聚》,編修《四庫全書》,於六壬唯取《六壬大全》,但官書之外,清代新的六壬著述仍有很多。迄於民國,大六壬的研究與著述相續不絕。
歷史上精於六壬者,或在壬學上有重要譜述與研究成果者,不僅有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活動家,還有著名的學者和自然科學家。如《通志》所列、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僧一行便撰有《六壬明鑑連珠歌》和《六壬髓徑》。
又如宋代自然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明代王肯堂的《鬱岡齋筆塵》、明代茅之儀的《武備志》均有六壬內容的研究與闡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