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到底多熱愛跑步?每天當你刷朋友圈時,看到一個又一個跑步愛好者曬出的「線路圖」,這大概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跑步普及率很高,因為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並且不需要器械的輔助。你可能不知道,這個看似簡單的運動,很多人一直都做錯了。
錯誤的跑步姿勢,起不到強身健體的效果,還可能會給健康帶來損傷。
受訪專家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 陸一帆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欣
跑出來的5種「傷」
1,跟腱炎
這種疾病通常是由於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壓力所致,常因為突然增加鍛鍊的強度或頻率而導致。
症狀是足跟部上方的、內部的疼痛、酸痛、壓痛、僵硬,痛感會在清晨或者劇烈運動後的休息期間發作。
2,足底筋膜炎
病因是在負重過大、行走或跑步過程中,足底肌肉受到巨大衝擊,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足底筋膜發炎。
走路時,疼痛症狀會加重,疼痛點常靠近腳後跟。
3,「跑步膝」
「跑步膝」是指跑步等運動造成的膝蓋傷,典型症狀是膝蓋附近疼痛,長時間保持膝蓋彎曲坐姿、下樓梯或者走小坡路時,膝蓋疼痛更明顯。
4,髂脛束症候群(ITBS)
髂脛束是指包繞大腿的深筋膜,主要症狀是腫脹和疼痛,多發生在長跑過程中或者跑步結束後。
原因是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炎症所致。
5,脛前疼痛、外脛夾
外脛夾是因脛骨(小腿的內側骨骼)表面的肌肉損傷,而造成的一種疼痛性疾病。
發病位置為脛骨骨幹前方或小腿內側,病因多種,最常見原因是脛骨周圍骨膜慢性炎症。
學7個姿勢,防止跑步受傷
1,頭肩穩定
跑步過程中,頭部和肩部應保持穩定,切忌搖頭晃腦。兩眼應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
2,身體挺直
從脖頸到腹部的身體軀幹應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彎腰駝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搖晃幅度不宜過大。這一姿勢有助於保持呼吸順暢、身體平衡和步幅協調。
3,前後擺臂
跑步時候,自然擺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擺動幅度不應超過身體正中線,上下擺動不能高過胸部。
擺臂過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應保持放鬆,肘關節彎曲90度左右,靠近身體兩側。
4,輕輕握拳
跑步時,雙手應自然輕握。握拳過緊會造成前臂肌肉緊繃,進而阻礙肩部正常動作。
跑步時,手上千萬別握著手機、MP3或飲料瓶,否則會導致身體搖擺,無法保持正確的直立姿勢,增加損傷機率。
5,步伐短小
步伐一旦過大,跑步時就會有伸腳向前夠的感覺,這樣會產生破壞性的壓力,極易造成運動傷。
日常跑步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腳點位於身體前方33釐米左右為宜。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導致跟腱受傷。
6,邁向正前方
跑步時,最好避免腿部側向動作,側面擺動腿部容易導致膝關節受傷。正確姿勢應該是大腿邁向正前方。
7,小幅度扭胯
跑步過程中,胯部扭動幅度約為5度至7度。若扭胯幅度超過10度,容易導致髂脛帶症候群(膝外側痛)或大腿後群肌拉傷等問題。
跑步前做些熱身運動能使身體快速進入狀態,原地慢跑10分鐘、高抬腿練習5分鐘都是不錯的選擇,還可做一些動態拉伸,如手臂交替環繞、箭步蹲起等。
跑步後,不要立刻停下來,最好能走上10~20分鐘,同時做深呼吸,給身體一個緩衝時間。可配合做一些靜態拉伸動作,比如弓步壓腿、側壓腿等。
各時段跑步有講究
跑步的適宜時段取決於外界環境和身體狀態。外界環境主要考慮溫度、溼度、空氣品質等;身體狀態包括是否疲勞、飢餓等。
晨跑、午後跑和夜跑,各自的優缺點有以下幾點:
晨跑
優點:早上太陽還沒完全升起或有雲霧,溫溼度較適宜,30~40分鐘的中慢速跑步出汗量不會太大,體感較為舒適。
晨跑還能讓人戒掉睡懶覺的習慣,讓身體徹底甦醒過來,並且一整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缺點:經過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植被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相對較低的溫度也不利於空氣中的塵埃和顆粒擴散,空氣品質差,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此外,早上起床後一般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如果空腹或者進行高強度晨跑,很容易誘發低血糖。
建議:如果選擇晨跑,切忌空腹,跑前適當吃些麵包或飲用少量牛奶和水;強度不要太大,慢跑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之內。
午後跑
優點:此時空氣較好,晨霧散盡。午後3~5點,人的精神狀態飽滿,體力相對充沛,肌肉和關節的靈活程度高,不容易受傷。
缺點:午後紫外線較強,戶外跑步易曬傷。如果是夏天,此時空氣和地表溫度過高,體感很熱,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水分迅速流失,容易中暑。
建議:午後跑要避免太陽直射,注意防曬,最好是下午4點之後。
夜跑
優點:空氣含氧量較高,溫度適宜,環境有利於跑步。晚上時間方便且充裕,不影響工作和學習。
缺點:上班族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身心疲勞,身體機能和反應能力下降,這時跑步不利於恢復體能,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夜跑還影響晚餐和睡眠。運動前後一小時不適合進食,夜跑需要推遲晚上的就餐時間。
跑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讓交感神經活躍起來,甚至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因此,夜跑讓人興奮,可能導致難以入睡或失眠。
建議:夜跑最好在太陽落山後的傍晚時分,簡單進食後再開始跑步,中慢速跑步以30~40分鐘為佳。
需要提醒的是,跑步不是適合所有人。一般情況下,有以下疾病的人群不適合跑步:
近三個月內曾發生過心絞痛者;
做輕微動作會有胸痛症狀的人;
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
嚴重心律不齊、心臟肥大者;
服降壓藥後,血壓仍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的嚴重高血壓患者;
手術愈後3個月內的患者;
下肢關節(髖、膝、踝關節)損傷者;
體型過胖者;
急性腎臟病或嚴重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