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鉑金協會針對「悅己型消費」所做的調查顯示,最近兩年內買過珠寶的消費者中,大約有50%的人有過至少一次自己買給自己的經歷。按性別來看,女性群體中有大約73%的人曾給自己買珠寶,男性群體的這個比例是37%;按年齡來看,Z世代人群中「悅己型」的比例達到了63%,X世代和千禧一代的這個比例均為45%。由此可見,悅己型消費需求正在迅速擴大。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新一代消費者的個人意識越來越強烈,對「精緻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成為一些年輕消費者的「必需」,而「精緻窮」的說法也引起了爭議。所謂「精緻窮」一句話說是「寧可吃泡麵,也要活得精緻閃亮」,本質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
「精緻窮」,存在 即 合理
《奇葩說》曾有一期辯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反方辯手許吉如認為「精緻窮」沒有錯,「努力向上不容易,精緻代表盼頭和鬥志」;「盲目精緻雖不對,但生活要自己感受過才明白更徹底」等。
許吉如每一句辯詞都能直懟人心,都能代表部分年輕人心理,「年輕人努力追求精緻的背後,有一顆奮鬥向上的心」;「生活太苦,需要一點甜,釋放焦慮情緒,犒勞自己」;「生活需要儀式感,偶爾來點『精緻』消費,能讓生活變美」。如此看來,無論從表現形式,還是內心需求,年輕人「精緻窮」的選擇,無可厚非。
「精緻」背後是消費觀念 的 更新
雖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勤儉節約是美德。但時代已經不同了,一方面,大家的經濟基礎有了普遍的大幅度提升,物質追求可以精緻一些,提前享受也有條件;另一方面,新生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據介紹,2016年至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居民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也不斷優化,恩格爾係數從2015年的30.6%降為2019年的28.2%,非必需消費比例繼續提升。
社會轉型與經濟升級不僅促進了中等收入群體的增長,也創造了新的消費品市場。反映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觀裡,是享受型消費。95後們不僅享受消費,而且每個人的平均月花費在3000左右,花費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旅遊、文化娛樂三個方面。顯然,年輕人將精神享受看得高於物質需求,為了活得精緻,買得爽,可以一周吃泡麵。
恆信璽利為珠寶 消費者 「精緻生活」 賦能
享受當下,提前消費;還是節儉一些,留點存款。只是不同人的不同選擇而已,跟道德無關。只是要適可而止,別為了過度精緻,債臺高累,掉進「精緻」的陷阱就行。
作為珠寶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恆信璽利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美好生活價值賦能,專注行業縱深發展,以「創新+品牌」雙輪驅動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旗下品牌I Do更是以情感表達為核心,以藝術提升品牌審美價值,以為消費者帶來「愛的儀式感,誓言的力量感,和生活的幸福感」為目標。
恆信璽利認為,「消費者精緻需求的滿足,離不開商家的精工精神,匠心製造。」據悉,恆信璽利作為一家珠寶企業,多年來,一直視品質為品牌生命線,同時,還不斷以創新為消費者精心打造珠寶產品,以滿足不同場景珠寶消費需求。
洞悉到「悅己型」消費市場的未來以及年輕人對「精緻」消費的需求提升,I Do品牌不僅研發出了多款產品,以不同款式,不同價位,滿足珠寶消費者不同情境下的搭配需求;還通過多平臺社交媒體KOL,KOC以及明星佩戴種草營銷模式,不斷影響珠寶消費者的「精緻」選擇傾向。
事實上 ,精緻的未必是最貴的,比如選珠寶,款式風格和精工製作才是重點。據悉,I Do許多珠寶是珠寶設計大師打造,比如其經典形象款「TOWER」系列。同時,I Do還通過與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多維度合作,打造珠寶藝術概念空間,以滿足「精緻消費者」對消費體驗升級的需求。恆信璽利表示,「未來將 以多種 創新 方式 , 持續 為珠寶 消費者的 『精緻生活』賦能。」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