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審核政策的鬆緊總是影響著企業IPO的「欲望」。當IPO審核相對寬鬆時,企業IPO的念頭會更盛,一旦審核趨嚴則將出現大批擬IPO企業「撤退」。
比如,2018年以來,IPO審核收緊,過會率大幅下降,在此種情況下,擬IPO企業也掀起了一股「撤回潮」。據犀牛之星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IPO整體過會率49.15%,同比下滑4成,撤回IPO的企業多達148家,而上年同期該數據僅為53家,2017年全年也只有146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
在「撤撤撤」的浪潮中,犀牛之星發現,仍有部分企業「逆流而上」,向IPO發起衝刺。有意思的是,「逆流而上」的企業中包括恆信璽利(832737)。要知道,恆信璽利此前已經發起過兩次IPO,但都無疾而終。在審核趨嚴下,恆信璽利的這波操作背後不知有何隱因?
坎坷上市路:三次撤回 一次重組失敗
7月20日,恆信璽利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8年7月18日向證監會西藏證監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於2018年7月20日收到西藏證監局籤發的《關於恆信璽利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登記的受理函》。
恆信璽利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接受東方花旗證券的上市輔導,輔導期自2018年7月19日開始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恆信璽利上次宣布終止上市輔導僅10天。
7月9日,恆信璽利表示,鑑於公司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經與輔導機構中信建投證券協商一致,公司於6 月22日與輔導券商中信建投證券籤署了終止上市輔導的協議。
此外,犀牛之星注意到,恆信璽利此次啟動上市輔導已是其第三次向IPO發起衝刺。
2016年2月4日,恆信璽利首次發布上市輔導公告,但9個月之後,2016年11月,公司主動叫停了IPO進程,終止了首次上市輔導。
之後,2017年4月,恆信璽利再次公告稱公司進入上市輔導期,輔導了15個月後(即上文所提及的2018年7月9日),公司再次終止了IPO進程。
事實上,在掛牌新三板之前,恆信璽利就已經萌生了上市的想法。
據媒體報導,恆信璽利早在2011年就開始進軍資本市場,由於各種原因,未能成行。2012年更換了保薦商再度衝擊IPO,遺憾的是當年仍被撤回。此後不久,嘗試借殼寶光股份上市,但不幸又在2015年4月終止重組。
A股借殼不行,恆信璽利把視角放到了新三板,於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
經過幾番折騰,恆信璽利上市之心依然不改,執念不可謂不深。
但在恆信璽利折騰的這幾年裡,同行業公司明牌珠寶(002574)、萃華珠寶(002731)、愛迪爾(002740)、萊紳通靈(603900)、周大生(002867)紛紛上市,先於恆信璽利享受到A股市場紅利。
可見,恆信璽利的「折騰」的代價不可謂不大。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恆信璽利「折騰」的背後蘊藏著什麼呢?
反覆背後:變更註冊地、更換輔導券商、紅杉清倉
像恆信璽利這般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反反覆覆三次申請上市輔導的企業並不多見。恆信璽利這般「折騰」到底為何呢?
犀牛之星梳理發現,恆信璽利這波不尋常的操作背後竟然隱藏了變更註冊地、更換輔導券商、紅杉退出等諸多「內幕」。
2016年11月11日,恆信璽利首次宣布終止上市輔導,原因系公司擬將住所由「北京市平谷區林蔭北街13號信息大廈903室」變更為「西藏拉薩市曲水縣人民路雅江工業園204室」。
從恆信璽利後面的操作來看,此次變更公司住所實際上也是將公司的註冊地變更為西藏。
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應由註冊地所在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進行輔 導驗收。而恆信璽利恰好終止了在北京證監局的IPO受理,轉向西藏證監局申請IPO。
對於公司註冊地變更為西藏,恆信璽利或是想走「即報即審」的綠色通道。
此外,在第二次上市輔導前夕,恆信璽利變更了會計師事務所,第三次上市輔導時則將上市輔導券商進行了變更。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恆信璽利宣布第三次上市輔導的前一周,紅杉資本擬完全退出。
恆信璽利公轉書顯示,2008 年 7 月 31 日,天津紅杉資本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以貨幣形式投入人民幣 9000 萬元。截至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紅杉天津持有恆信璽利18.45%的股權,為其第三大股東。
2018年7月20日,恆信璽利發布權益變動公告稱,天津紅杉資本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擬通過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恆信璽利共計 3505.5萬股,減持後持股比例由原16.60%減至 0.00%。
「陪跑」10年後,在所投企業上市前夕退出,不知紅杉此舉何意。
珠光寶氣,業績亮眼
犀牛之星APP顯示,恆信璽利主要從事鑽石珠寶首飾產品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公司實控人為李厚霖,其為著名主持人李湘的前夫。
珠寶鑽石行業,品牌尤其重要。恆信璽利的主打品牌有「I Do」和「ooh Dear」,主要產品涵蓋鑽石鑲嵌類戒指、項鍊、耳飾、手鍊、吊墜等。
I Do 品牌面向情感表達類鑽石珠寶首飾消費市場,2017年進行了品牌形象升級,建立「致美婚戒典範」的品牌傳播定位。
Ooh Dear 系公司旗下電子商務品牌,針對年輕消費群體鑽石禮物的消費市場,2017年,該品牌重新戰略定位,針對新一代中國年輕父母在親子紀念與成長祝福的需求,開啟「親子禮 品珠寶」的全新細分市場。
在商業模式上,恆信璽利以自主設計、 外包生產、自營和加盟銷售相結合的模式進行鑽石珠寶首飾的銷售,銷售網絡已基本覆蓋全國一線 城市、省會、直轄市及經濟發達城市。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恆信璽利店面總數達到 622 家。
此外,恆信璽利在營銷方面,投入巨大。公司產品植入到《春嬌救志明》、《人間至味是清歡》等影視劇,與電影《悟空傳》、《西遊伏妖篇》展開衍生品合作,精準傳遞品牌內涵;加強明星婚戒定製,打造藝人營銷事件,加強公司產品的曝光率;在音樂營銷方面,與莫文蔚合作,再次打造品牌同名歌曲《I Do》,同時,與範瑋琪演唱會、張韶涵演唱會、中國有嘻哈等開展戰略合作及聯合宣傳。
反映在財務數據上,恆信璽利銷售費用極高。2015年至2017年,恆信璽利銷售費用分別為2.78億、3.14億、4.19億;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19.68%、22.46%、25.47%。
「瘋狂」的營銷也帶來了回報。恆信璽利業績頗為搶眼,2015年至2017年,恆信璽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13億、14.23億、16.44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09億、2.20億、2.80億。
3年淨利達7億,且連續增長,恆信璽利可謂是「珠光寶氣」,但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更換輔導券商、知名機構退出,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知是否會對公司的上市形成阻礙,但對恆信璽利「百折不撓」精神,犀牛君還是很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