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奶粉新政出臺後,2017年8月3日國家公布了第一批註冊名單,據《奶粉圈》新媒體統計,至今為止已有440款嬰配粉通過配方註冊,其中超95%的嬰配粉在去年上半年之前通過,僅有不到25款嬰配粉是在2019年下半年之後通過,那到底後面是否還有新品進入呢?有多少呢?今天筆者給大家分析一下!
後註冊奶粉主要集中在大品牌和特配粉
去年下半年我們就和渠道商討論過是否還有後註冊奶粉紅利,當時不少觀點認為:「後進的奶粉品牌將會面臨更嚴苛的競爭環境和更有限的生存空間,其中,個別人認為差異化產品還有競爭機會。」一年多過去了,今天再來看到底後進了哪些奶粉?具體情況又怎樣呢?筆者整理了2019年6月—2020年8月通過註冊奶粉,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所示,從品類來看,通過註冊的45款奶粉中,特配粉佔了24款,佔統計總數的53.33%。其中聖元優博、伊利、愛優諾各有2款;貝因美有3款,惠氏有1款。
從品牌來看,飛鶴通過3款,包括妙舒歡、淳芮、星飛帆(配方升級);合生元通過3款,包括合生元沃藍、素加、貝素貝加;君樂寶通過2款,包括君樂寶優萃和君樂寶樂星;伊利通過金領冠悠滋小羊、伊利賦能2款;惠氏通過惠氏鉑臻瑩萃和臻朗2款;聖元旗下貝登通過愛冠多、法蘭貝爾、荷慕3款;美贊臣通過鉑睿全躍1款;華羚通過唯甄1款;淮南益益通過菁能、美至嘉2款。由此可見,後面通過註冊的嬰配粉主要集中在大品牌上。
還會有後註冊奶粉進入市場嗎?
經過盤點,我們發現去年下半年到目前通過配方註冊的奶粉其實不多,那後面還會有新註冊品牌進入市場嗎?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個角度,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奶粉註冊申請被拒情況來看。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從去年6月至今,共有9款嬰配粉27個配方註冊申請顯示未批准,佔通過註冊嬰配粉數量的42.86%。由此可見,還有不少品牌在積極籌備通過配方註冊。
第二個角度,從飛鶴、君樂寶、伊利、聖元、澳優、宜品等乳企現有工廠擁有配方數來看。
由上表所示,飛鶴今年2月份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飛鶴(泰來)乳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有淳芮(有機)、妙舒歡2個系列,還有一個系列空缺。另外,2016年12月飛鶴在加拿大金斯頓興建一個奶粉生產工廠;伊利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目前已有培然、金領冠睿護2個系列,還有1個系列空缺;澳優旗下的5個工廠,聖元和君樂寶擁有的4個工廠,宜品的3個工廠目前配方註冊都已滿足1個工廠3個系列,但是君樂寶還在加速建設第5個奶粉工廠君昌乳業,2020年1月15日,君昌乳業已完成生產試製。
此外,合生元近一年正在加速擴大產品梯隊,目前旗下4個工廠還有5個系列空缺;惠氏也在加速新品的推出,目前旗下4個工廠還有3個系列空缺;Arla2個工廠還有1個系列空缺;美贊臣工廠還有1個系列空缺;達能3個工廠還有8個系列空缺。隨著開拓市場舉步維艱,不少乳企通過推新品為奶粉市場注入新鮮血液,特別是從去年年終到今年,推新品這個現象更加明顯。
通過統計,盤點的飛鶴、伊利、君樂寶、聖元、惠氏等12家乳企42家工廠中,共有25個配方空缺,意味著這些中大型乳企推出新品的機會還很大。另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可能還有一些乳企通過收購工廠、配方的方式推出新品。
第三個角度,從目前中大乳企的產品布局和品類布局來看。飛鶴、君樂寶在羊奶粉布局是存在空缺的,聖元在有機奶粉存在空缺;美贊臣和菲仕蘭在有機奶粉和羊奶粉品類都存在空缺;飛鶴、君樂寶、澳優、蒙牛、健合等乳企在特配粉領域也都還未布局。
以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的視角來看:「目前這些乳企要布局有機奶粉和羊奶粉等細分品類,首先要考慮缺的產品品類資源如何布局,如果現有資源跟不上的話,乳企暫時就不會推出,但未來還是一定會出來的。另外,高端化奶粉的未來就是細分化,其中幾乎所有的龍頭乳企都會涉足特配粉,因為如果將高端化奶粉比作皇冠,那特配粉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綜上三個角度,只要市場有空缺,就必定會有新品來補漏,特別是較具差異化的產品。從另一角度來看,僅基於現有產品,產品同質化現象只會愈加嚴重,所以乳企要麼選擇將產品進行配方升級,要麼選擇推新品,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奶粉市場都會持續不斷迎來新鮮「血液」,特別是在高端細分營養趨勢之下。
無論何時,只要奶粉行業在發展,就會推動產品本身的煥新升級。而且只有乳企推出的產品不斷升級優化,才能更好的促進行業發展,兩者相輔相成。所以,競爭的本質離不開產品,乳企發展的方向需要是做全、做專、做精,源源不斷為奶粉市場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