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常見古瓷器釉彩圖案及種類詳解!瓷友必看!

2021-01-16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瓷之美,瓷之韻,自然天成,意韻深遂。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釉彩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一般以長石、石英、黏土等為原料。釉的化學組成為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等,經溫式球磨調成油漿,用浸、噴、澆等方法施於坯體表面焙燒而成。由於所含金屬氧化物的不同,以及燒成氣氛的各異,釉色有青、黑、綠、黃、紅、藍、紫等(白釉其實是無色透明釉)。瓷器上釉不僅可使自身表面光潔,防止對液體、氣體的吸收,提高機械強度和絕緣性能,而且還使瓷器更具觀賞性,成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碗、盤、盆中有許多都是釉彩。

我國瓷器生產源遠流長,不同歷史時期各地瓷窯生產出的瓷器產品,幾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釉彩品種,我們可以通過這點判定某一瓷器為何時何地的產品。

因此,了解瓷器的釉彩品種,對於瓷器的斷代和辨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瓷器釉彩種類繁多,每個種類中又有許多品種,主要有:

釉上彩:其品種有鬥彩、五彩、粉彩、素雲彩、琺瑯彩等。

釉下彩:其品種有青釉褐綠彩、青花、釉裡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種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種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種有兔毫釉、油滴等。

紅釉:又分銅紅釉和鐵紅釉兩類。銅紅釉的主要品種有鮮紅、朗窯紅、寶石紅、釉裡紅等;鐵紅釉的主要品種有礬紅、珊瑚紅等。

黃釉:主要品種有嬌黃、薑黃、蜜蠟黃、蛋黃等。

低溫釉:主要品種有胭脂紅、孔雀綠等。

結晶釉:主要品種有鱔魚黃、茶葉末等。

一件絕美瓷器的問世,一定少不了出色匠人背後的精細用料及其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除了瓷質細膩、通透,造型圓潤、流暢,當然還有釉彩的功勞,釉彩賦予瓷器華麗的外衣,有的潔白如玉,有的五彩繽紛。釉彩的增光添彩,讓瓷器愈發的美輪美奐、道法自然、渾然天成。

釉彩是對陶瓷胎體的裝飾和保護,瓷器上釉不僅可使自身表面光潔,防止對液體、氣體的吸收,提高機械強度和絕緣性能,而且還使瓷器更具觀賞性,成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世人對中國古代瓷釉的成就有說不盡的讚美。中國瓷器釉彩變化豐富,五彩滲透,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

釉彩知識

瓷器釉彩的種類,詳解!!!

釉上彩

釉上彩,系在已燒好的瓷器上進行彩繪,再在錦窯中烘烤而成。由於烤燒溫度不高,經受得起這種溫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為豐富。但由於畫面在釉上,經使用摩擦和同酸鹼接觸之後,便易於褪損變色。釉上彩首創於宋磁州窯,是在低溫色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始稱「宋紅綠彩」。到了明代,釉上單種彩和多種彩的製作,已經很發達。清以後,釉上彩更多創新,有五彩、琺瑯彩、粉彩、鬥彩等。最早見於宋代,明清景德鎮窯釉上彩廣泛應用。

釉上彩山水筆洗

釉下彩

所謂「釉下彩」,是指在釉下進行彩繪,亦即在胎體上彩繪之後再罩上一層無色透明的釉,以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與瓷器一次燒成。其特點是色彩光潤柔和,清淡雅致,同時,於彩在釉下,不易磨損,不易變色。但由於釉下彩的色料要經高溫燒成,而能經受高溫的色調並不多,所以它的品種遠不及釉上彩那麼豐富。釉下彩為唐代長沙窯所首創。它開始是釉下褐彩,紋飾也 比較簡單;然後發展為褐、綠兩色。宋元以後,便出現了包括青花、釉裡紅、釉下五彩等在內的許多新品種。釉下彩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青釉褐綠色彩繪瓷器,元代景德鎮窯的青花、釉裡紅瓷,使釉下彩工藝更臻完美。

釉下彩青花瓷花瓶 纏枝蓮玉壺春

青釉

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釉中含有<1%~2.5%範圍的鐵量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焙燒,便呈現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創期,漢代趨於成熟,宋代達於高峰,出現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貴品種。

北宋 青釉刻劃紋天雞尊

白釉

釉料中的含鐵量降低到0.75%以下,施於潔白的瓷胎上,入窯經高溫燒制,就會產生白釉。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白釉,是東漢墓葬出土的白瓷。唐代邢窯白瓷、宋代定窯白瓷、元代景德鎮窯卵白釉、明代永樂甜白釉、明清德化窯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種。

民國 白釉花觚

黑釉

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鐵量在高溫中焙燒,便呈現黑色,故名。東漢時早期越窯已燒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純。東晉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窯,燒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澤,色黑如漆。唐宋時期由於飲茶的盛行,黑釉茶盞風靡一時,把黑釉瓷的製作推向新水平。

金 黑釉尊

紅釉

釉料以銅為主要著色元素,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焙燒,便呈現紅色,故名。宋代鈞窯、元明清景德鎮窯釉裡紅、鮮紅、郎窯紅、豇豆紅等,都是銅紅釉的名貴品種。

清中期 紅釉水盂

青白釉

又稱影青。以含鐵量很低的氧化鐵為著色元素,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鎮窯始燒,胎質潔白細膩,刻、印暗花。

宋 青白釉大號玉壺春瓶

卵白釉

釉呈失透狀,色白微青,好似鵝卵色澤,故名,元代景德鎮窯始燒,元代軍事機關樞密院在景德鎮訂燒的卵白釉瓷,在印花花卉間印有對稱的「樞府」二字款,故又稱「樞腐瓷」。卵白釉瓷延燒到明初。

元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甜白

白釉的名貴品種之一。明代永樂景德鎮窯創燒,在有暗花紋飾的薄胎器物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

永樂甜白瓷器

粉青

青釉的品種之一。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施釉較厚,入窯後經高溫還原焰燒成,釉色青綠之中顯粉白,有如青玉,故名。粉青釉為南宋龍泉窯制,清代雍正景德鎮窯的粉青釉產品十分成功。

青瓷粉青香爐

梅子青

青釉的品種之一。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採用多次施釉法,釉層比粉青更厚,入窯後經高溫強還原焰燒成,釉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龍泉窯創製的傑出青釉品種。

梅子青荷葉罐

兔毫釉

黑瓷的名貴品種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鏽色條紋,狀如毫,故名。其成因是由於高溫下釉料中金屬的飽和溶液在緩冷過程中析出的晶體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窯燒制的毫盞最為著名。

黑釉兔毫紋鬥笠茶盞

油滴

黑瓷的名貴品種之一。在黑釉器上布滿具有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形如油滴,故名。其成因是由於燒成時鐵的氧化物富集某處,冷卻時這些局部形成飽和狀態,從赤鐵礦和磁鐵礦中析出晶體而成。

宋 黑釉油滴天目盌

釉裡紅

釉下彩品種之一。以氧化銅為著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繪,施釉後經高溫焙燒而成,白地紅彩,紅彩在釉下,故名,始於元代景德鎮窯,明清時產品更為絢麗。

明早期 釉裡紅歲寒三友圖梅瓶

鮮紅

銅紅釉品種之一。以氧化銅為著色元素,在高溫還原氣氛下焙燒而成,由於這種紅具有鮮豔的紅色,故名。明代永樂景德鎮窯的鮮紅產品,紅豔勻潤,極為珍貴。

明宣德模製鮮紅釉罐

寶石紅

銅紅釉品種之一。因釉色中閃爍出紅寶石一樣的色澤,故名。又因這種釉色常作祭祀用器,又稱「祭紅」。創燒於明代宣德景德鎮窯,品種有盤、碗、洗、高足碗等。

寶石紅釉僧帽壺

郎窯紅

銅紅釉品種之一。清康熙時督陶官郎廷極,在景德鎮仿照明永樂、宣德紅燒制的新品種,以其姓氏命名。釉色紅豔奪目,釉面除大片裂紋外,還有不規則的牛毛紋。器物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邊由於釉汁的流垂凝聚,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說。

郎窯紅釉琵琶尊

豇豆紅

銅紅釉品種之一。在淺紅色釉中有深紅色暈點和綠色苔點,釉色似紅豇豆,故名。清康熙時景德鎮窯創燒,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葉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

礬紅

鐵紅釉品種之一。以氧化鐵為著色元素,在氧化氣氛中燒制而成的低溫紅釉。雖沒有銅紅釉豔麗,但呈色穩定,燒造工藝較簡單。同時它也作為紅色彩料廣泛應用,如明清景德鎮窯多用礬紅與多種色彩相配描繪龍鳳、人物、花卉等各種紋飾,畫工精細,色彩鮮豔。

雍正礬紅地白花蝴蝶紋圓盒

珊瑚紅

鐵紅釉品種之一。以氧化鐵為著色元素,經低溫烘烤而成,因釉公可與天然珊瑚媲美,故名。清代景德鎮窯燒制,康熙、雍正兩朝,多以珊瑚紅作底色,上面繪以五彩或粉彩。乾隆時多在珊瑚紅上描金,或用其來裝飾器耳。

清康熙 珊瑚紅地五彩九秋圖碗

胭脂紅

低溫顏色釉品種之一。在燒成白瓷上,吹上一層以金為著色劑的釉料,再經800℃低溫烘烤而成,釉汁勻淨,色如胭脂,故名。始於清康熙景德鎮窯,精於雍正、乾隆之間,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盤和小瓶等。

清雍正 胭脂紅釉暗花龍紋碗

孔雀綠

低溫顏色釉品種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綠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燒造,成化時有綠釉下畫青花魚藻紋飾,十分名貴。清代亦有燒制,器物以盤、碗、瓶等為主。

明成化 景德鎮窯孔雀綠釉青花蓮魚紋碗

灑藍

又稱「雪花藍」。以鈷為著色劑,經高溫燒成後,淺藍色地的釉面上呈現深藍色斑點,猶如灑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鎮窯創燒,清康熙時最精,灑藍描金裝飾較多見。

明宣德 灑藍釉暗刻龍紋缽

青花

釉下彩的一種品種。以氧化鈷為著色元素,在瓷胎上繪畫,再罩以透明釉,經高溫燒成白地藍花,故名。唐代河南鞏縣窯已有燒制,元代景德鎮窯臻於成熟,明清兩代成為瓷器生產的主流。

元 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

青花釉裡紅

在一件瓷器上同時用青花和釉裡紅兩種色彩裝飾,故名。元代景德鎮窯創燒,由於燒成難度大,一直被視為我國古瓷的名貴品種。明清時色彩更加絢美,所繪龍、鳳、纏枝花卉等,十分綺麗。

乾隆青花釉裡紅「水波九龍」

五彩

釉上彩的一種品種。亦稱「硬彩」。在燒好的白瓷上用紅、黃、綠、藍、紫五種基本彩料繪畫,再經低溫烘烤而成,故名。明清兩代景德鎮窯均有燒制,約在明宣德年間出現,嘉靖、萬曆時普遍應用,至清代康熙時最負盛名,以民窯多見。紋飾畫筆生動,色彩繽紛。

清光緒 粉彩百鹿尊一對

鬥彩

在瓷胎上以青花鉤繪花紋輪廓線,施釉,經高溫燒成後於輪廓線內填以紅、黃、綠、藍、紫等多種色彩,再經低溫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鬥媲美,故名。畫彩技法不僅有填彩,還有染彩、點彩、加彩等多種。明代成化景德鎮窯創燒,成化時鬥彩雞缸杯最為著名,胎薄體輕,色彩豔麗,為絕代精品。

成化鬥彩天字罐

粉彩

釉上彩的一種品種。亦稱「軟彩」。在燒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暈染作畫,再經低溫烘烤而成,色調淡雅柔和,有粉勻之感,故名。清康熙晚期景德鎮窯創燒,雍正時盛行,產品精緻。

清乾隆 罕見綠地粉彩花卉紋葫蘆瓶

茄皮紫

以叫珠料(含錳量較高的鈷土礦)為著色元素的釉料,經低溫燒成後呈現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鎮窯最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

清乾隆茄皮紫釉爵

鱔魚黃

結晶釉的一種品種。釉料中含鐵、鎂和矽酸,經高溫氧化焰燒成時析出結晶,釉色黃潤,帶黑色或黃褐色斑點,猶如黃鱔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鎮窯為著名。

民國 鱔魚黃釉扁瓶

茶葉末

結晶釉的一種品種。釉料中含鐵和錳,經高溫還成焰燒成時析出結晶,釉呈失透的黃綠色,在黃綠底色上閃出猶如茶如細末的黃褐色細點,故名。宋代耀州窯已有燒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時景德鎮窯製品最多最精。

清乾隆茶葉末釉綬帶葫蘆瓶

琺瑯彩

釉上彩的一種品種。系仿銅胎琺瑯效果。琺瑯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鉛、硼、矽系統的組成為基料,加入適量的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繪畫在燒好的白瓷上,經低溫烘烤而成。清康熙景德鎮窯創燒,雍正、乾隆時期愈加精巧。琺瑯彩瓷是宮廷壟斷的高級藝術品,畫面立體感強,色彩瑰麗,精美異常。

清乾隆琺瑯彩宮碗

釉彩在中國瓷文化歷史中的貢獻不可替代,「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是釉彩成就了瓷器在窯爐中的精彩蛻變,讓中國的瓷器像極了一個具有豐富情懷的人,一件風華絕代的物,而且不同歷史時期幾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釉彩品種,了解釉彩品種,對於瓷器的斷代和辨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張浦:被譽為古陶瓷鑑定的「火眼金睛」
    張浦生通過長期對古陶瓷標本的研究考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對青花瓷的深入研究,卓有成就,被譽為古陶瓷鑑定的「火眼金睛」,被人尊稱為「張青花」。一位古陶瓷愛好者在南京採集到一塊唐三彩殘片,張先生拿過一掂就說:「你是在水西門一帶河岸上撿的吧。」那位瓷友大吃一驚:「先生為何判斷這麼準確?!」
  • 今年賊便宜的瓷器擺件,正是入手的好時機 !
    ,我覺得景德鎮陶瓷藝術和文化最講究「 傳承 」兩個字,小至一道極簡的工藝,大到一個家族一代代的薰陶和文化積澱,這是民族文化最值得傳承的。王掌柜服務瓷器愛好者10萬餘人,和眾多瓷友一樣,不管是明星達人還是從商老闆,大家因瓷結緣,同樣,也給愛好瓷器的人一個好的交流學習平臺。
  • 紅綠彩瓷器知識與特點詳解
    紅綠彩瓷器開創了我國陶瓷裝飾藝術的新風尚,也為後世的瓷器發展鋪平了五彩斑斕的道路。紅綠彩瓷器的裝飾風格和皇家貴族所一直崇尚的審美觀念比較相悖,紅綠彩瓷器,大紅大綠,喜氣洋洋,這種樸實無華的風格更加傾向於民俗風格,所以更容易被當時的民間老百姓所接受和喜愛,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
  • 乾隆的突發奇想,造就了瓷器「大雜燴」,也造就了驚豔世界的國寶
    在中國各種文物中,瓷器是最重要的一種,沒有之一。這是因為瓷器本來就是中國的特產,歷代以來都有極為重要的品種。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瓷器技術的巔峰引領者一直都是中國。故宮中有百萬件(套)文物,瓷器就有三十五萬件,再加上三萬多塊瓷片標本,佔據了故宮文物的三分之一。
  • 瓷器上的圖案:貼花與手繪工藝的區別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瓷器收藏,工藝瓷器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這些工藝瓷器外觀都十分精美。但是靚麗的外表下,卻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工藝瓷器常見的貼花瓷與手繪瓷。但是有些不良商家在利益的驅使下,往往用貼花瓷器冒充手繪瓷器,雖然貼花瓷器也會比較精美,但是由於其工藝相對簡單,廠家可以批量生產,因此從價格上講會比手繪的瓷器便宜。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毫不誇張地說,古瓷器是中國主流的傳統文化,china是「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可見瓷器在外國人眼中就代表著中國,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古以來,諸多的王侯將相、名人名家、平民百姓都熱愛收藏瓷器。瓷器收藏是非常儒雅的收藏愛好,是收藏者具有文化品位的象徵。
  • 詳解宋朝十大窯口,收藏瓷器必備知識,不要只知宋朝的五大名窯了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青釉 蓮紋執壺宋代工藝美術種類,瓷器成就最高。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宋龍泉窯三足鼎4、龍泉窯: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
  • 博物館裡最袖珍的瓷器,最小的比巴掌還小
    中國制瓷史大約有2000餘年,在留存下來的眾多的瓷器之中,有些瓷器特別小,這些小型的瓷器大多高度在10釐米以下,直徑在15釐米以下。我們把這種小型瓷器稱之為袖珍瓷器。正如瓷器最開始是用來實用的,袖珍瓷器最開始也是用來供日常生活使用的,比如用來喝酒的小酒杯、用來沏茶的小茶盞,用來插花的小花瓶,用來焚香的小香爐,用來存放鼻煙的鼻煙壺,用來祭祀的小香鼎等等。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瓷器的作用從單純的實用器皿發展到實用功能和藝術功能兼具的局面,一些脫離了實用功能的袖珍瓷器也慢慢出現了。
  • 古瓷器修復知識:日常保護及簡單修復!
    #瓷器是以瓷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掛釉、乾燥、焙燒等工藝製成的器物。瓷器經1300℃以上高溫燒成後,胎體呈白色或灰白色、緻密堅硬,胎釉結合緊密,釉層不易剝落,幾乎不吸水。瓷器源於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生產出原始青瓷,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宋元時呈現窯口林立、品種繁多的局面,而明清時釉彩高度成熟,使我國制瓷業達到頂峰。
  • 北宋官窯——成就中國古瓷器巔峰
    歷代的官窯都代表了那個時期瓷器生產的最高水準,並主導了瓷器製作的潮流和方向。 清代「初沿明舊,壇廟祭品遵古制,惟器用瓷」。可見北宋官窯所創導的瓷質禮器的影響深遠,並最終成為祭器的主角和主流。
  • 大御瓷器開柴窯啦!12月10號賞美瓷、藏臻寶,敬請期待
    已經畫好的柴窯作品景德鎮古法制瓷一共72道工序,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燒窯,如果不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和經驗,是不能當把樁師傅的,業內有一句行話:「成也窯火,敗也窯火」。柴窯的珍貴還在於其高難度的燒造技術,把樁師傅必須有高超的技術,對窯火的把控能力極高。
  • 明代古瓷片紋樣藝術
    其中,古瓷片上的裝飾紋樣向我們傳遞了豐富的信息,本文通過例舉明代景德鎮民窯青花瓷片上的典型圖案,分析其紋樣特徵及審美內涵,來展示青花古瓷片的藝術魅力。古代瓷器珍品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但由於社會變革和人為的破壞,保存完好的瓷器少之又少,使得古瓷顯得格外珍貴。
  • 如何挑選瓷器餐具?日本的審核標準有多變態!
    那麼,如何挑選瓷器餐具呢?選用釉下彩或者釉中彩餐具從材料上說,瓷器餐具的安全隱患主要來源於繪料。而瓷器釉彩裝飾分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其中相對安全的是釉下彩。釉下彩的特點是彩繪紋飾被釉面包裹,表面光滑,顏色經久不變。
  • 古陶瓷鑑定研究——明洪武、永樂官窯瓷器的年號款問題探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能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遺憾的是故宮舊藏缺少鴛鴦圖案者,但見有明萬曆仿與清康熙仿。,結構嚴謹,多在甜白釉瓷器和紅釉瓷器的釉下顯現,為永樂時期的特殊款識。新仿明永樂甜白釉暗刻雲鳳紋小杯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見一種所謂的甜白釉暗花薄胎瓷器,多刻雲龍紋、雲鳳紋,器底刻「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也有暗刻「天」字者)。
  • 德國瓷器憑什麼賣到世界最貴?
    現在,說到目前世界最昂貴和最知名的瓷器品牌,無疑是擁有「白色黃金」之稱的德國梅森,其開啟了高仿到頂尖品牌的逆襲之路。天價藝術品  梅森瓷器,作為奢侈品之一,被譽為「白色黃金」。奧匈帝國皇后茜茜公主,收藏了數千件梅森瓷器,如今總價值已高達數千萬歐元。  梅森瓷器一度被認為是最具升值空間的瓷器藝術品。2005年,佳士得以560萬歐元(4200萬人民幣)的高價,拍出一對製作於1730年前後的瓷塑「白鷺」,創下了梅森藝術品的最高拍賣紀錄。
  • 明永樂青花瓷器詳解
    但是此種壓手杯,向不見於任何瓷器圖錄,亦不見於任伺人的著作中,因此就有人懷疑說,此種作品,是否尚留人間,是一問題!由於此種有年款的傳世品之不能見到,所以除了一部分有宣德年款的青花器物,確定其為宣德時代所燒造外,其無年款的青花瓷器,就很難有一致的看法。永樂呢?還是洪武呢!
  • 瓷器收藏必讀| 古瓷鑑定術語解釋213條(中)
    新瓷器是不會生黴的,只有古瓷,特別是低溫的陶瓷,如有研究者,可測試之。將洗淨的低溫的古陶瓷碎片,放在陰涼溼潤處,封閉過夏,秋天開封檢驗。原理是低溫的古陶瓷,分子孔徑較大,吸附了大量的有機物,深入了胎骨,面世後,也沒有全部腐敗碳化,條件適中,繼而發黴生菌。若是用剛出土的做試驗,更靈。老師傳授之時,石呆子也不相信,後打開老師的收藏始明白。現在看來,古瓷黴斑的特徵的出現,該與當地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
  • 史上最全瓷器知識帖:中國歷史上的100個窯口匯總
    了解窯口,對收藏鑑賞甄別瓷器具有很大益處,今天德視寶就為廣大藏家奉上這份史上最全窯口匯總,滿滿的乾貨,值得收藏 江西省 景德鎮窯 是中國宋、元兩代各大制瓷規模最大 ,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產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窯場。遺址保存的遺物非常豐富,歷代古窯遍地,有宋末的"馬蹄窯",明早中期的"葫蘆窯"等。在該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湖田古窯址陳列館,展示了在這裡出土各種窯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窯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裡鎮窯
  • 瓷器收藏:不可不懂瓷器上的圖案寓意
    瓷器,自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眾多意義,尤其是上面的紋飾,題材豐富,技法巧妙,可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下面列出各種瓷器的圖案,明其寓意,一飽眼福。二龍戲珠一般為兩條雲龍與一顆火珠。《通雅》中有「龍珠在頜」的說法,龍珠被認為是一種寶珠,可避水火。
  • 家有家法,行有行話,這些瓷器收藏行話,你都懂嗎?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面對瓷器古玩市場琳琅滿目的瓷品,你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多看多聊不要輕易出手。對古瓷器的鑑賞,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不能完全憑品相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