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彩瓷器知識與特點詳解

2020-12-22 紫色百合香

紅綠彩瓷器開創了我國陶瓷裝飾藝術的新風尚,也為後世的瓷器發展鋪平了五彩斑斕的道路。紅綠彩瓷器的裝飾風格和皇家貴族所一直崇尚的審美觀念比較相悖,紅綠彩瓷器,大紅大綠,喜氣洋洋,這種樸實無華的風格更加傾向於民俗風格,所以更容易被當時的民間老百姓所接受和喜愛,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紅綠彩瓷器鑑藏知識,使您通過多方面認識和了解紅綠彩瓷器的藝術特點,並加以傳承。

一、紅綠彩-基本知識

紅綠彩,又稱之為宋加彩」或者「金加彩」。它是一種低溫釉瓷器,就是在已經燒造好的白釉瓷器上使用紅、黃、綠等色彩進行繪畫,然後再入窯以800℃左右的低溫燒燒造成功。

所謂的紅綠彩,其實並不是只限於紅和綠兩種顏色,而只是一個概括的稱謂。紅綠彩瓷器的色彩主色是紅、綠、黃三色相結合,而且這三種色彩是基調色,實際上是每種色彩又有深淺不同的色階。紅彩並不是純正的紅,有時非常接近棗紅色,有時是濃烈的紅,有時像彩虹。綠彩一般是翠綠色、墨綠色、褐綠色和淡青色等。黃彩一般是淡黃色、明黃色和金黃色等。這些色彩相互組合,並且產生許多新的衍生色,使得紅綠彩瓷器更加繽紛多彩、五彩斑斕。

紅綠彩瓷器具有非常濃鬱的民間藝術氣息,其構圖方式多以寫意為主,紋飾方面主要是以山水、花鳥和人物等為主。

二、紅綠彩瓷器-常見種類

紅綠彩瓷器的造型種類並不是十分豐富,從功能上區分主要是一些常見的日用瓷器和各種瓷塑製品等。日用瓷器一般主要是碗、盤、杯、瓶、碟、罐、枕等;各種瓷塑製品主要是佛、菩薩、天王、侍者等塑像,還有隨葬的墓主人像等。

紅綠彩瓷器的造型多為實用瓷器,但是作為真正的餐具用瓷器的可能性幾乎不大,因為,如果是內部施彩就決定了古人就不可能真正地使用它了,所以作為陳設器和觀賞器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三、紅綠彩瓷器-主要特點

紅綠彩瓷器的造型多以簡單的造型出現,這些造型雖然並不複雜,但是卻能帶給人十分明快的藝術感覺和效果。紅綠彩瓷器的線條優美而流暢,弧度完美展現,工藝上也一絲不苟,精工細作,尤其是明清時期的瓷器造型更加明顯增多。

四、宋代紅綠彩瓷器特點

宋代紅綠彩瓷器,開創了用毛筆在瓷器上彩繪的先河,是真正的釉上彩飾藝術的開始,在我國瓷器裝飾史上意義非凡,而之後的彩繪便逐漸取代了刻花、劃花、印花等技藝,成為瓷器裝飾方法的主流。

五、元代紅綠彩瓷器特點

元代紅綠彩瓷器可以說是景德鎮最早期的五彩,由於紋飾中大面積地使用了紅彩,因此有日本學者也形象地稱之為「古赤繪」。元代景德鎮燒造的紅綠彩瓷器中卻並沒有使用黃彩,屬於當時創燒的一個新特殊品種。

明代初期,曹昭的《格古要論·古饒器》中記載:「古饒器,出今江西饒州府浮梁縣……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這種被稱為「五色花」的器物,為我們後世了解元明交迭時期景德鎮燒制五彩瓷器的蹤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磁言 邯鄲楊:《磁州窯紅綠彩瓷塑人物》
    磁州窯紅綠彩瓷塑人物磁言 邯鄲楊談到磁州窯,黑白分明的裝飾效果是人們最直觀認識,在磁州窯眾多的裝飾技法中,金代紅綠彩瓷器產品獨樹一幟紅綠彩瓷塑人物像更是紅綠彩產品中最亮麗的風景。瓷塑人物往往都是每個窯口最精華的產品,如定窯的孩兒枕、胡田窯的瓷塑人物佛像等。
  • 多彩點綴的青花瓷器,明清青花加彩裝飾手法有幾種
    青花加彩是瓷器中的一種裝飾手法,屬於釉下青花和釉上紅彩相結合而成的瓷器品種,是釉下高溫釉和釉上低溫釉二次燒造而成,創燒於明代永樂時期,是元代青花釉裡紅工藝的傳承和創新。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鬥彩瓷器和青花礬紅、青花釉裡紅瓷器,這種多彩點綴的青花瓷器一直被歷朝歷代喜歡,從明代一直延續到清代晚期光緒時期都有燒造。
  • 色彩鮮明對比的青花礬紅彩瓷器
    此後青花礬紅這種釉色搭配大量出現在明代瓷器中。青花礬紅彩瓷器是把釉下青花同釉上礬紅彩(鐵紅)相結合燒造的一種彩釉,由於釉色呈深色溫度不同,所以需要高溫、低溫兩次燒成,在藍藍的青花的襯託下,礬紅彩愈顯豔麗奪目,讓整個瓷器色彩鮮明。
  • 知識篇: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今天與大家分享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一、雍正時期瓷器特點1、雍正時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樂、宣德及成化瓷器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頭尊、貫耳瓶、四連瓶、燈籠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
  • 這種琺瑯彩瓷器價值不可估量你家裡有嗎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 瓷器收藏必懂知識!教你怎麼區分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朋友到廣東佛山出差,回來給我帶了件瓷器,說是什麼釉中彩的。因為她知道我最近正對陶瓷有著濃厚的興趣,不僅研究瓷器的製作工藝,還開始收藏瓷器,於是就惦記著給我帶了一件。就是下面這個盤子,我看了半天只知道這肯定不是釉上彩,但是對於釉中彩和釉下彩的感覺不是很明顯。
  • 漲知識|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大家好,我是大御瓷器的燕子,經常會有一些初次接觸瓷器的朋友們向我諮詢一些關於瓷器的專有名詞與知識,其實瓷器的世界太大,需要我們去學習的東西也有太多,今天我就先來和大家講一講經常被搞不清楚的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 瓷器小知識-銅紅釉瓷特點
    銅紅釉瓷是明清時期兩代帝王比較重視的紅釉瓷器。銅紅釉瓷屬於名貴的瓷器品種,燒造難度之大,為世人所珍視。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解讀明清銅紅釉瓷特點,使您深入了解銅紅釉瓷器小知識。清代康熙時期,銅紅釉瓷器恢復燒造,繼而出現了著名的「郎窯紅」、「豇豆紅」和「鈞紅」瓷器。二、明代永樂時期-銅紅釉瓷特點明代永樂時期燒造成了真正的高溫銅紅釉瓷,此時的紅釉瓷器也就是著名的祭紅釉瓷。
  • 最全常見古瓷器釉彩圖案及種類詳解!瓷友必看!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瓷之美,瓷之韻,自然天成,意韻深遂。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釉彩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一般以長石、石英、黏土等為原料。
  • 清代琺瑯彩瓷器的製作工藝及鑑定技巧
    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瑯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瑯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琺瑯彩瓷器拍賣價不斷飆升,並且跨越億元關口。
  • 看顏色鑑定古玩瓷器,古瓷斷代的基礎知識
    瓷器在不一樣的時代,所施的彩料都有所不同,總的來講,以前那些工藝都採用的礦物顏料,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大多都用的是化工料,礦物料和化工料所表現出來的色彩,從根本上就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鑑定真假古瓷的時候,以及給古瓷斷代的時候,可以通過瓷器上色材料的不同,進行鑑定。礦物料並不是單指一種材料,這是一個統稱,各個朝代使用的礦物料在配比上都是不同的。
  • 青瓷神作 釉下彩盤口壺改寫中國瓷器史
    青瓷釉下彩盤口壺。 南京市博物總館供圖    褐彩神鳥瑞獸紋青瓷釉下彩盤口壺,是「三國志」特展中最具標誌意義的瓷器之一。這麼一長串名字,讀起來可能有些拗口,其實最核心的關鍵詞就是「釉下彩」——這3個字,讓它成了改寫中國瓷器史的一級文物。    這件三國孫吳時期的青瓷釉下彩盤口壺高32.1釐米,1983年出土於南京市雨花臺區長崗村5號墓,現藏於六朝博物館。此壺用褐黑彩在瓷胎上作畫,然後罩上透明青釉,入窯經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燒成。
  • 長沙窯開創中國瓷器釉下彩裝飾之先河
    ■唐長沙窯綠釉四系瓷水壺 ■唐長沙窯白釉綠彩瓷壺
  • 宋代瓷器中的五大名窯和八大窯系的瓷器有哪些特點?
    五大窯出產的瓷器各有特點,吸引著古人的目光,揪著愛好此道的人心,在當時便是難求之物。後來越來越受歡迎,但是一個窯裡不停的燒制,除去廢品,質量次的,好的就那麼一些。於是在後來為了實際需要,就有了各地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窯系。「八大窯系」生產的瓷器就是宋代最具有藝術特點的產品,它們可以體現出宋代古窯的概貌。
  • 嘉靖五彩是明代五彩瓷器中的佼佼者,值得欣賞
    嘉靖五彩是嘉靖時期最有名的瓷器品種之一,以色彩豔麗斑斕、紋飾時代特徵突出而著稱於世。嘉靖五彩瓷器的珍貴程度雖然不可與宣德五彩及成化鬥彩相比,但也深受歷代皇宮和各個階層人們的器重與喜愛。
  • 最美瓷器,萬彩鈞窯另詳解五大名窯——那些美麗的瓷器
    釉具有前述厚,潤活的特點,釉面往往有開片紋路,欣賞起來有純淨的美感。  變:釉面色彩變化豐富,五彩滲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時出現多種複雜的色彩,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可謂紫中藏青、青中透紅、紅中寓白、白裡泛藍、藍中有綠,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富於變化,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鈞瓷也不例外。
  • 光緒瓷器有沒有收藏價值
    三:社會政治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直至改革開放期間的幾十年,我們的收藏活動基本上是停止的,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革,我們大多數人對於清代社會的認識,只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和意識形態領域得到相關知識。其他領域基本沒有相關知識來讓人們予以認識、研究。
  • 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知識:瓷器製作工藝的科學技術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
  • 闡述論釉下彩瓷的藝術特色
    釉下彩瓷的出現應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不過當時只是以赫色顏料簡單地點彩來裝飾瓷器。真正的釉下彩瓷是源於中唐時期的湖南長沙銅官窯。釉下彩繪的出現,突破了千百年來由唐代長沙窯創製的釉下單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鎮青花、釉裡紅單色彩繪之風貌,而使釉下彩瓷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 呂成龍:《明清官窯瓷器》米色釉、淡黃釉
    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陶瓷文化知識經典旅遊景區,景德鎮古窯精心策劃、特邀國內相關行業頂級專家,為您打開文化知識寶庫! 傳承中華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鎮,向世界講述中國陶瓷文化的神奇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