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燒窯難度相當高。
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乃是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這正是柴燒陶藝家們為它痴迷並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所在。
丁國榮
丁國榮,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著名陶藝家,中國國畫院江西分院院士,陶瓷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高嶺陶藝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擅長青花和綜合裝飾,其作品風格清新雅致,功底深厚。對青花柴燒情有獨鍾,專心研究幾十年。痴迷於柴燒的獨特藝術靈魂。創作出許多柴燒精品。
陶瓷作品獲國家、省、市級獎20餘項,多件作品選送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香港等地展出並被館藏。
人們喜歡柴燒的另一個原因
即是它在燒制的時候
陶瓷素胚會隨著火焰濃烈程度的不均
呈現較多偶然性的特徵
而這些偶然,這些意外的發生
在每一次出窯的時候,都充滿了未知
正是這些未知,造就了柴燒氣象萬千的美
汪旭初
1969年生,祖籍安徽,現為景德鎮市高
級工藝美術師,1986年進入景德鎮市藝術瓷廠。早年師從省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王乃水(字曉泉)學習山水技藝,深得其師的器重,1992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其作品力在融入自然,用特別手法使傳統與現代技法融為一體,並多次受到行家的好評及獲得獎項,深受國內外陶瓷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睞。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
柴窯這種燒制陶瓷的方法已經越來越少見
因為在柴燒一窯陶瓷時
有時需要在窯口連續燒上幾天
又髒又累、苦不堪言
但還是有這些匠人,仍然堅守這種燒制方法
還會自己動手打造一個柴燒窯
將淳樸之美附著於萬物之間,
在不形而型的柴燒器中,方可觸及的瓷器藝術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