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瓷器 | 土與火的藝術靈魂

2020-12-20 王掌柜瓷器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燒窯難度相當高。

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乃是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這正是柴燒陶藝家們為它痴迷並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所在。

丁國榮

丁國榮,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著名陶藝家,中國國畫院江西分院院士,陶瓷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高嶺陶藝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擅長青花和綜合裝飾,其作品風格清新雅致,功底深厚。對青花柴燒情有獨鍾,專心研究幾十年。痴迷於柴燒的獨特藝術靈魂。創作出許多柴燒精品。

陶瓷作品獲國家、省、市級獎20餘項,多件作品選送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香港等地展出並被館藏。

丁國榮 柴燒青花纏枝蓮獅耳瓶尊

丁國榮 柴燒青花纏枝開膛花鳥魚尾瓶

丁國榮 柴燒青花海水豆青雕刻天球瓶

丁國榮 柴燒青花雙耳節節高

丁國榮 柴燒青花纏枝釉裡紅天球瓶

人們喜歡柴燒的另一個原因

即是它在燒制的時候

陶瓷素胚會隨著火焰濃烈程度的不均

呈現較多偶然性的特徵

而這些偶然,這些意外的發生

在每一次出窯的時候,都充滿了未知

正是這些未知,造就了柴燒氣象萬千的美

汪旭初

1969年生,祖籍安徽,現為景德鎮市高

級工藝美術師,1986年進入景德鎮市藝術瓷廠。早年師從省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王乃水(字曉泉)學習山水技藝,深得其師的器重,1992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其作品力在融入自然,用特別手法使傳統與現代技法融為一體,並多次受到行家的好評及獲得獎項,深受國內外陶瓷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睞。

汪旭初 柴燒青花八寶葫蘆瓶

汪旭初 柴燒青花象耳平安尊

汪旭初 柴燒青花龍穿花梅瓶

汪旭初 柴燒青花雙耳八仙尊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

柴窯這種燒制陶瓷的方法已經越來越少見

因為在柴燒一窯陶瓷時

有時需要在窯口連續燒上幾天

又髒又累、苦不堪言

但還是有這些匠人,仍然堅守這種燒制方法

還會自己動手打造一個柴燒窯

將淳樸之美附著於萬物之間,

在不形而型的柴燒器中,方可觸及的瓷器藝術靈魂。

相關焦點

  • 德化柴燒陶瓷:土與火的對話 呈現質樸古拙之美
    質樸、渾厚、古拙,又兼有變化豐富的色彩,這就是柴燒陶瓷的韻味。柴燒是最古老的陶瓷燒制技藝,這種土與火的直接對話,讓陶瓷擁有了獨特的藝術氣息。近年來,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柴燒陶瓷逐漸受寵。陶瓷界也開始積極地復興柴燒技藝,並希望藉此進一步豐富中國當代陶瓷的藝術形式。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揭開柴燒的神秘面紗
    柴燒是火與土相伴共舞的藝術,建盞的胎、釉在窯爐內柴、火形成的氛圍中相互作用,讓建盞擁有了其獨特的藝術氣息。柴燒建盞窯爐,作為瓷器燒成的重要核心工具,窯爐技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瓷器製作技術的革新。中國陶瓷燒制技藝經歷了不斷演化,尤其是現代電窯技術的發展更是大幅提高了現代陶瓷的燒制效率與技術水平。
  • 普通的柴燒瓷器,竟比青花瓷更有收藏價值
    日本備前燒 不上釉 不繪畫柴燒制陶的歷史從人類運用火,燒制泥土器物就開始了。在中國沒有發明瓷器前,我們所燒制的都是陶器。所以說「柴燒」-- 中國陶瓷歷史的文化「斷層」,我們每個人應該對,最貼近生活最原始的柴燒陶瓷有重新的認識,讓遺忘千年柴燒歷史受到更多人的認知與傳承。隨著國內經濟文化的復興,接下來隨之的流行及追捧的必將是柴燒陶瓷,然而國內的柴燒文化確是「海歸」產物,就現在說起柴燒與身邊有一定文化及對陶藝有所了解的朋友聊起多是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
  • 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活動 打開瓷都異彩空間
    11月9日的早晨,不再似往日的安寧閒暇了,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的開幕儀式在此舉行。  開幕式的幕布在龍窯前支起來了,陶藝村的牆上有句標語特別醒目:「千年窯火,薪薪不熄。」龍窯的窯室已裝滿了匣缽,等待著點火燒窯。
  • 為何大家越來越喜歡柴燒盞,柴燒盞有啥特點?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瓷器燒制技藝,柴燒的作品往往有著不同其他瓷器,非常獨特的魅力。 雖然這種燒制方法與現在的環保理念,或多或有一點違背,不能像以前那樣,成規模的燒制,但是盞友們對柴燒建盞的喜愛,還是一點沒減少。
  • 古典與現代對話 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開幕
    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的子項目活動,圍繞「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為主題,此次不僅有柴燒陶瓷藝術交流展,還將舉辦陶瓷藝術講座、陶藝現場創作、參觀考察德化窯等多項陶瓷藝術交流活動。在當天交流展現場,能夠看到各色不同品類的陶瓷名家作品,且這些作品均以柴燒的方式製作而成,素樸雅致。
  • 《柴燒之美》徐五一
    柴燒陶當繪畫之美有了多種體驗後,柴燒應是個人藝術之旅的延伸。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是一種古老的技藝,其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意在回歸自然,無粉飾之氣,有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原始之美……。
  • 德化三班鎮洞上:傳統柴燒方式燒制瓷器 成就獨特魅力
    當年,德化瓷器通過泉州刺桐港暢銷海外。而說起德化陶瓷史,繞不開柴燒窯爐,繞不開德化三班鎮洞上陶藝村。  如今,依然堅持傳統柴燒方式燒制瓷器的洞上陶藝村,吸引了許多陶藝家創業、玩陶。傳統和現代的碰撞,成就了洞上陶藝村的獨特魅力。
  • 瓷都德化陳娉婷柴燒藝術作品賞析
    圖:陳娉婷在創作藝瓷作品近期以來,在"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當代雅士深深地迷上了古法柴燒做成的陶瓷器具。窯火之美,在於木已成灰而釉色正濃;泥土之美,在於千錘百鍊而返璞歸真;造物之美,在於浴火重生而妙造自然。陳娉婷,就此身陷於古法柴燒的藝術海洋之中,愈發沉迷,不可自拔。
  • 購買建盞的人那麼多,為什麼都追著買柴燒建盞?建議你看完這5點
    1.何為柴燒顧名思義,凡是用木材為燃料進行燒制的技藝都可以稱作柴燒,在用柴燒燒制瓷器時,一般都會用匣缽罩住胎體避免其與木灰和火直接接觸,從而保證釉色不變。但是,對於柴燒來說,僅僅木材質量達標是遠遠不夠的,它還要依靠土、火、窯與之的密切配合。燒制建盞所用的胎土是建陽當地含鐵量較高的紅色粘土,在正式柴燒之前,需要經過拉胚、修胚、晾乾、素燒、選胚、洗胚、上釉、烘乾等多道工序,耐熱程度也要恰如其分。
  • 電、汽窯素燒陶坯定型再拿去柴燒屬於偽柴燒嗎?
    陳朝超柴燒柴燒「裸燒」一般是指將做好的陶坯,在裝窯的時候直接裸露在柴窯窯倉中,不上釉,柴窯燒制過程中,陶坯自然和火、灰燼接觸,再由窯內的燒制氛圍和陶坯自身所含的微量元素,在陶坯上形成層次豐富陳朝超柴燒柴燒「罩燒」是指做好的陶坯依次放在匣缽中,再放進柴窯窯倉,一般可以分為上釉和無釉兩種,用匣缽罩燒燒制氛圍類似汽窯、電窯,陶坯受熱均勻,不受火、灰燼、燒制氛圍的侵蝕影響。
  • 泥巴人打造柴燒陶藝的泥巴西施
    當陶土在她手裡塑成有形似無形時,再賦予她的靈魂、情趣和思想,傾情注入後,連同自己的心一起放進窯爐煅燒,與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熱心擔當的心態共同燃燒出作品問世。李美周這種熱愛柴燒陶藝的濃厚氛圍宣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李美周對柴燒陶藝的摯愛與待人的真誠讓她結識到很多陶藝界大師的指點,也讓她提升了一生的藝術修為。
  • 柴燒青花究竟有多美
    柴燒窯是近幾年最受追捧的景德鎮瓷器類型,以青花、顏色釉、茶葉末(釉)為主的柴燒窯精品成為收藏界的新寵。新出窯的窯寶瓷器時至今日,依然很難用現代化手段去控制成品率。生火以後燃燒的馬尾松,是瓷器最後的洗禮。要麼粉身碎骨,要麼黃袍加身。我們能看到的成品瓷器,都是造物主賜予的幸運兒!
  • 柴燒器物|五行之美,自然天成
    柴燒器物之美亦是偶然五行之美,自然天成,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陳朝超柴燒古人自遵循陰陽五行之規律得天地之道得以行運,對於柴燒器物來說,五行之律也蘊藏其中,缺一不可,柴燒器物土也,金蘊其中,以水潤之,火燒成器,唯有以木投之,方能五行其善。
  • 福建深山藏古窯:父子堅守百年柴燒技藝
    【解說】站在窯口前,陳振雲戴好帽子和手套,拿起犁耙,將土堆扒開,磚塊卸下,而後,俯身鑽進窯中,小心翼翼地將燒制好的瓷器取出。將樂縣是福建重要的陶瓷之鄉 ,窯址遍布全境,歷代精品疊出,將樂窯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重要代表。大山深處,陳振雲和父親陳克餘經營的陳記柴窯陶瓷廠依舊手工燒制陶瓷。陳記柴窯也成為了目前為數不多在燒的隔倉階梯式龍窯。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看懂這三點就夠了
    其中以龍窯柴燒最為出名,龍窯的建造和松木的燒製成本均非常高,成品率只有10%-15%,且不少成品有瑕疵、火紋、灰塵顆粒等。為了避免釉面落灰或胎體走火等瑕疵出現,燒制建盞時用匣缽罩住,隔離盞與窯內環境,防止被窯火中的煙塵、火剌及落灰的汙染,為釉面創造一個潔淨、氣氛均勻的燒成環境,使建盞釉面保持完整一致。
  • 大御瓷器開柴窯啦!12月10號賞美瓷、藏臻寶,敬請期待
    大御柴窯盛典臻品柴窯、即將開窯,錯過等一年,來大御開啟你的收藏之路吧,12月10號相約大御瓷器,賞美瓷、藏臻寶!柴窯簡介柴窯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其作品的成敗主要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微妙關係。
  • 柴燒建盞只是一個噱頭嗎?具體的柴燒工序如何?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經過八百年之久的斷燒,但現在建盞還是重現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而現在從事燒制建盞的匠人當中,根據不同的創作思想和風格,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古法「柴燒」便是其中之一。探索柴燒建窯位於福建建陽水吉鎮,故燒制出來的茶器被稱為建盞。
  • 「柴燒」究竟可以分為幾類?
    「柴燒」凡是用柴窯以薪柴作為燃燒燃料皆可稱為柴燒,那麼現代「柴燒」方式究竟可以分為哪幾類呢?現代「柴燒」從燒制工藝和表現形式基本可劃分為「釉燒」、「裸燒」「罩燒」:陳朝超柴燒「釉燒」是指陶瓷作品在燒制之前上一層底釉,基本上是用來生產製造瓷器、生活日用器(酒器、醃菜罐、花盆等),將上過底釉的陶瓷放置柴窯中燒制,生產日用陶器的一般都採用大型窯口(
  • 紫陶柴燒茶具與普洱茶天生的伴侶
    陳朝超柴燒老茶客喝茶越久越講究,入手茶器一定不是隨便,瓷器輕薄,與普洱茶的厚重背道而馳,特別是有年份的普洱;常規紫陶壺泥料好,泡普洱茶適合,但常規紫陶泥料細膩,目數高,經打磨之後氣孔被堵塞陳朝超柴燒作為一個陶藝人把紫陶柴燒茶具燒出質樸的禪意美且又有很好的使用價值,讓茶變得更好喝,是我們燒窯人一直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