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湯感、沉穩的香氣、內斂的回甘是好的普洱茶基本特點,好茶配好器,紫陶柴燒茶具讓普洱茶的滋味愈加美妙,茶讓器的形態更加高潔。
老茶客喝茶越久越講究,入手茶器一定不是隨便,瓷器輕薄,與普洱茶的厚重背道而馳,特別是有年份的普洱;常規紫陶壺泥料好,泡普洱茶適合,但常規紫陶泥料細膩,目數高,經打磨之後氣孔被堵塞,失去陶原本的吸附性和透氣性,對有異味或者茶質偏嫩的茶,容易激發出茶葉缺點,讓茶變得不耐泡,用紫陶柴燒茶具來搭配普洱茶就更加完美。
作為一個陶藝人把紫陶柴燒茶具燒出質樸的禪意美且又有很好的使用價值,讓茶變得更好喝,是我們燒窯人一直追求的目標。紫陶柴燒的泥料是採用建水五彩泥,泥料健康環保,經柴燒之後的紫陶的透氣性好,很好的還原了紫陶雙氣孔透氣的陶性。與常規紫陶相比,柴燒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具有禪意、侘寂之美。
建水紫泥泥料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含鐵量在15%左右,軟化水質,口感更潤、更易入口,紫陶柴燒裸燒與普洱茶搭配可以放大普洱茶的核心價值,不是一定要用,用什麼茶器都是為了喝茶,但是如果能有更好的茶器,何必退而求其次。
木柴燃燒後成碳,碳經1100化灰,隨著煙囪的抽力飄向陶坯,碳素通過高溫灼燒固化在器形上,碳素有淨化水和軟化水的功效。落灰形成的自然草木灰釉,不是完全封閉的,它還有氣孔,能交融,能讓陶土裡面的礦物質和水進行交融。另外,落灰成釉不均勻,有些地方的釉化比較少,陶的透氣性和透水性都還保留,水和器、茶和器是有交融的,能中和茶湯的口感,這是完全上釉的產品所不具備的。
柴燒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表現形式,器型推崇極致的簡單古樸,現在的窯廠一般採用電燒或氣燒,柴燒技藝變成了一種需要傳承和保護的技藝。柴燒之美,呈形於人、火與土的對話,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指得就是柴燒的絢麗,火痕輕撫,落灰成畫,渾然天成、質樸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