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柴燒獨一無二的溼坯刻填彩繪裝飾工藝

2020-12-20 百家號

建水是一個崇尚儒家文化的滇南小城,孔子之鄉,也是許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以陶為紙是這些文人墨客日常藝術的一部分,將自己的藝術思想表達於陶坯之上,通過建水陶溼坯裝飾、刻填彩繪這項獨一無二的工藝,將建水紫陶柴燒和儒學思想完美結合,讓建水紫陶柴燒更具生命力,與日本、臺灣等地區的柴燒茶具相比,建水紫陶柴燒茶具中文人墨客給予了更多文化附加值,自然古拙中帶有淡淡書生的含羞氣質。

陳朝超柴燒

建水紫泥泥料是有白土、青土、黃土、五花土、紫土五種純天然礦土練泥而成,成品泥顏色呈橘紅色,建水白陶是由青土和白土兩種泥巴配製而成,成品泥顏色呈白色,天然安全的泥料配方是所有陶器的根本,建水紫陶柴燒泥料也不例外。

陳朝超柴燒

許多文人墨客在建水陶溼坯上裝飾時、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大多數作者是在陶坯上題字作畫,這些書畫作品多為傳統圖案,且大多數題材寓意吉祥,比如鳳穿牡丹、喜鵲登梅、連年有魚、蜂蝶戲花、榴開百子等等。

陳朝超柴燒

畫作完成後,會在陶坯的另外一面配上與畫作搭配的不同書法體的唐詩宋詞、名人絕句、斷簡殘貼等,整個裝飾集金石、書法、美術於其上,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情趣,因而具有工藝美術陶之名、又有文陶之雅。

陳朝超柴燒

在溼陶坯裝飾完之後接下來就是關鍵的刻、填步驟,裝飾效果能否完整呈現,陶器整體作品的品質能否得到更大的提升,關鍵就在於刻填工藝是否做得到位,一件刻填作品的價值區別也在於此。

陳朝超柴燒

「刻」是指工藝師(大多數是細心的女工藝師)藉助一種名叫「足刀」的工具沿著書畫的邊緣進行鏤刻,將書畫覆蓋部分的坯土挖去,這道工序存在幾個難點:

陳朝超柴燒

關於書畫作品的完整表達,有些畫作非常複雜,要求工藝師將畫作的每一道墨跡都刻出來,同時在挖泥的時候,不能挖斷墨痕,導致書畫殘缺不全。尤其是有些畫作裡有鳥類的羽毛、人物的毛髮、蟋蟀的觸角等等非常細微的部位,都需要將毛髮、觸角一絲一線的表現出來,蟋蟀的觸角、蟋蟀的腿上還有一些拐角的地方,也需要完整並富有神韻的雕刻。一不小心挖斷墨痕,就算補上,產品出來後也會有痕跡,因此可以說挖斷墨痕,就表示一件作品廢了。

陳朝超柴燒

第一,刻的過程中要保持陶坯要有一定的溼度,因此刻的過程中要不斷的給陶坯噴水保溼,刻工休息期間要及時用塑料膜、保鮮膜或者報紙包裹陶坯,防止陶坯晾乾,有的作品需要雕刻很長的時間(比如心經、多道人物彩填),大大增加了保溼的難度。

陳朝超柴燒

第二,由於陶坯在刻填狀態下是屬於溼坯,而雕刻需要用力,因此雕刻的過程中陶坯會有變形的危險,這就要求工藝師在雕刻過程中注意力度的掌控,既要將書畫作品雕刻到位,又要避免陶坯變形。

陳朝超柴燒

第三,還是關於力度掌控的難點,不同的器型以及同一個器型的不同部位,陶坯的厚度不相同,用力多大、刻到哪一個深度,很大程度上憑藉工藝師長期積累的經驗來判斷,尤其是陶坯較薄的部位,用力過大,容易刻穿陶坯,用力過小,就無法進行接下來的填彩工藝。

陳朝超柴燒

第四,刻工將一件陶坯作品雕刻完成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填泥工藝,將不用顏色的色泥鑲嵌在刻好的凹槽裡邊,將書畫的色彩還原,填好彩泥的坯子需要不斷的碾壓,使陶坯和彩泥完全融為一體,讓畫面的效果平整沒有凹凸感且色彩豐富多彩,填泥分為單色填泥和多色填泥:

單身填泥是指在橘紅色或者白色的陶坯上,為雕刻出來的書畫填入白色或黑色的泥,漢字和少量簡單的畫作會填單色的泥,而複雜的畫作就會填多道彩色的泥,操作的過程稱為填彩,完成的作品稱為彩填。

陳朝超柴燒

填彩需要工藝師根據書畫作者的要求,在作者的指導下,用天然泥料配置出不同顏色的彩色泥料,分別填入畫作的不同部位。如果彩填一幅荷花圖,那麼荷葉是一種顏色、葉莖是一種顏色、花瓣是一種顏色、花瓣顏色還要求有過度,這對填彩工藝師的要求非常高。有的工藝師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出符合要求的效果,大多數的工藝師需要在書畫作者或專業美術人員的指導下填彩。

填彩的過程中也有幾個需要注意細節和難點:

陳朝超柴燒

第一,彩泥的溼度和陶坯的溼度不同,收縮率也不一樣,因此要在填泥的過程中一邊填一邊壓,使得彩泥和陶坯完全粘合在一起,這個過程需要反覆多次,才能達到需要的效果。

第二,在溼坯上反覆填壓,力度控制很關鍵,用力過小,彩泥與陶坯不能充分粘合;用力過大,陶坯容易變形。

第三,與雕刻時一樣,複雜的畫作需要若干種顏色的彩泥填入不同的部位,非常考驗工藝師的細心與耐心,有時完成一幅畫作,需要調製上百種彩泥,並按要求一一填入書畫。

第四,填彩大多數要填若干道,某個部位填入一種顏色的泥,如果覆蓋了其他部位,又要將覆蓋的部位的填泥挖出來,再填上那個部位需要的泥,有的部位需要反覆填泥多次,比如花瓣過度的顏色,要使過度自然,就需要刻填很多道。

陳朝超柴燒

經過工藝師用填彩刀反覆的抹平和擠壓,此時的彩泥已經和坯體融為一體,並經過修整,經過幾天的陰乾後,修坯人員會通過修坯的方法將多餘的彩泥刮去,並呈現出填充好的書畫作品。書畫裝飾和刻填工藝是建水紫陶柴燒幾十道工藝中的一部分,其工藝的複雜和其間的各種難度,可想而知建水紫陶柴燒工藝的複雜性,當你在欣賞一件美輪美奐的建水紫陶彩填柴燒作品的時候,能夠體味作品背後那些艱辛的製作過程。

陳朝超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既保持了傳統手工技藝的同時,又融入了新的思想元素,將柴燒裸燒自然厚重的釉色、火痕、肌理變化等效果和傳統的書畫美學完美融合,必將在中國柴燒史上留下一筆淡淡的印記,不論從藝術技藝還是藝術收藏價值都值得我們更多的去關注她。

相關焦點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陳朝超柴燒而建水紫陶柴燒,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是什麼呢?從此之後文人語飾,已成格調,把文化與器物有機的融合,品味至高,紫陶刻填柴燒雖為陶類但也有別於其他柴燒陶,是故「玩味」建水紫陶柴燒,更是「玩味」了一種文人情愫。
  • 於灰燼中品味紫陶魅力,建水紫陶,茶壺中的柴燒壺,樸品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歷史】【柴燒壺】【紫陶】【茶】頻道,我是百家號作者樸品,今天小樸跟大家聊一下,距今900年歷史的建水紫陶,以及精選當地的建水五色陶土,柴燒出的茶壺。「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
  • 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與建水白陶柴燒的區別
    有很多柴燒愛好者問我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紫陶白陶柴燒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首先泥料的配方,第二燒結的溫度,第三釉色和肌理的變化。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泥料配方的不同點:建水紫陶柴燒泥料採自建水五彩山境內:由白泥漿土、青土、黃土
  • 建水紫陶柴燒是我不變的情懷
    無釉裸燒綻放流光溢彩的建水紫陶柴燒柴燒講究的是一土、二火、三窯技,柴燒茶具古樸的意境、粗礦的質感、偶然的火焗效果,增添了幾分禪意和韻味,建水紫陶裸燒色澤豐富、肌理多變、層次疊加、寓意深遠,無釉裸燒同樣能綻放流光溢彩。
  • 什麼樣的柴燒算得上精品?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柴燒之美,呈形於人、是火焰與泥土的對話,更是燒窯人思想的結晶。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描寫的就是柴窯的絢麗、古拙、獨一無二。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有人喜愛柴燒古拙、侘寂、樸實;有人喜愛柴燒豐富多彩、絢麗;有人愛柴燒獨一無二,可遇不可求;然而追求完美無瑕、光滑、勻整的一定是不喜愛柴燒的。
  •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與雲南普洱茶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好的茶葉當然需要用好的茶缸來儲存,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存、還原、激發茶性,讓茶葉得到更好的轉化,比如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建水紫陶柴燒茶罐具有耐酸、抗腐蝕、防潮、透氣和保溫的功效,符合貯藏存放普洱茶的條件。
  • 宜興紫砂、建水紫陶、景德鎮陶瓷、潮州朱泥壺四者有什麼區別?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含鐵量高,成品硬度較高,呈金屬質感,密封性好存儲功能佳。質感較為細較柔,通過多次淘洗濾漿製成的泥料,可以滿足對陶坯做精細的雕刻,和對成品的無釉磨光的工藝要求。▲建水紫陶製作工藝:快輪拉胚雲南建水紫陶泥料高達200目及以上,程度相當於女孩子的粉餅一樣,極為細膩,所以也是採用快輪拉胚法,是將和好的陶土放於拉胚機上,借旋轉之力,用雙手將陶土拉成器胚。
  • 建水紫陶柴燒與白泥柴燒泡茶口感上有區別嗎
    建水紫泥和建水白泥兩種都屬建水紫陶,但因泥料配比不同與燒結溫度不同、微量元素佔比不同,所導致的陶內部結構與顏色和實用性均不同,且適合泡不同類型的茶葉。那這兩種壺泡茶口感上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今天就用這普洱茶做分析。
  • 紫陶柴燒茶具與普洱茶天生的伴侶
    ,失去陶原本的吸附性和透氣性,對有異味或者茶質偏嫩的茶,容易激發出茶葉缺點,讓茶變得不耐泡,用紫陶柴燒茶具來搭配普洱茶就更加完美。陳朝超柴燒作為一個陶藝人把紫陶柴燒茶具燒出質樸的禪意美且又有很好的使用價值,讓茶變得更好喝,是我們燒窯人一直追求的目標。
  • 方寸間一覽千年紫陶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開館
    掌上春城訊 3月23日,承載著建水紫陶前世今生的建水紫陶博物館正式開館,讓遊客能在方寸之間一覽建水紫陶數千年的發展變遷。建水紫陶博物館佔地33.9畝、建築面積達1.37萬餘平方米,集文化宣傳展示、作品收藏鑑賞、文創產品展銷等為一體,是建水縣紫陶文化傳承保護、交流合作的嶄新平臺,也是建水又一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地標性建築。據建水紫陶博物館館長謝恆介紹,紫陶博物館設有一個紫陶主題系列展館和非遺綜合展示、建水縣城市規劃兩個主題展廳。
  • 柴燒|質樸古拙卻又不失溫煦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製作】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支釘】▼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
  • 柴燒茶具「火」與「土」的交融,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有多少人知曉
    柴燒是一種傳統而古老的燒制技藝,柴燒工藝幾千來備受廣泛流傳和傳承,柴燒茶具作品除了其外表散發著一種質樸、厚重、古樸、自然之美外,那麼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僅限於此嗎?陳朝超柴燒柴燒茶具與一般汽窯、電窯的主要差別在於陶坯在窯堂中受灰燼和烈火的洗禮,灰燼附著在陶坯上高溫下熔融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潤、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再加之溫火長時間的侵蝕,
  • 擁有以下幾點特徵,說明不適合玩柴燒
    陳朝超柴燒(1)完美主義者以建水紫陶柴燒為例,前面有說到,紫陶本身的泥料與工藝的特殊性,燒制過程中有很多很多不確定性。我們說的是在購買柴燒之前要有心理準備,既然喜歡柴燒也要試著了解並且接受與柴燒工藝共生的一些特點,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沒有包容的心態者不建議玩柴燒。
  • 建水紫陶彥武柴燒,師從向炳成大師
    1988年出生於雲南建水陳官鎮。自幼愛好美術,潛心紫陶創作與學習,曾師從向炳成大師,後開始自己創作。在小院中找了一會,才看到彥武老師在工作室精心的準備了好燒制的壺和罐。和小夥伴們一起參觀了老師的坯坊聚精會神做壺的老師 能看到老師對壺的一種愛和視壺為珍寶的樣子。實屬罕見!!!
  • 建水的這個「最美小鎮」 全國獨一無二
    雲南昌泰建水紫陶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是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建水紫陶企業。該企業創始人之一蔡建波,在紫陶柴燒鄰域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他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了銘窯昌泰特有的柴燒成色和風格。
  • ...雲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人|團茶|刺繡|非遺|建水紫陶
    彝族服飾彝族刺繡、建水紫陶、白族扎染、鶴慶銀器、普洱團茶、麗江水酥餅、南澗火腿……6月13日開幕的雲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下非遺購物節上,來自9個州市的38項非遺項目的62個展位在楚雄開發區市民廣場集中亮相,吸引了市民、遊客競相購買,不少非遺好物更是補貨不停。
  • ...非遺傳承人|酥餅|刺繡|火草|雲南|非遺|建水紫陶|彝族服飾|團茶
    彝族服飾彝族刺繡、建水紫陶、白族扎染、鶴慶銀器、普洱團茶、麗江水酥餅、南澗火腿……6月13日開幕的雲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下非遺購物節上,來自9個州市的38項非遺項目的62個展位在楚雄開發區市民廣場集中亮相,吸引了市民、遊客競相購買,不少非遺好物更是補貨不停。
  • 中國四大名陶「建水紫陶」在昆明開展
    10月2日,第三屆中國四大名陶(4+N)展「陶彩千秋·建水紫陶」精品展在昆明市融創文旅城(覺海樓)舉行開幕式,展期為10月2日至12日。中國四大名陶,是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廣西欽州坭興桂陶、重慶榮昌安富陶。 此次活動,是中國四大名陶展(4+N)活動中的建水紫陶精品專場展會。
  • 用建水紫陶泡茶有哪些優勢?
    用建水紫陶茶具泡茶喝茶有哪些優勢1. 留香優勢建水紫陶茶具的密度可以保留茶的香氣和味道不被茶具吸收,泡出來的茶湯香氣更加充盈,味道更加飽滿。導溫優勢建水紫陶茶具的導溫性能好,在茶需要逼溫的時候,壺內溫度上升快,要保持高溫,用燙水淋壺即可,這是很多飲用黑茶客人選擇建水紫陶的原因。3.
  • 建水紫陶到底是白的好還是黑的好
    我們都知道,建水紫陶有紅泥和白泥。由於工藝不同,最終產品有紅、黑、白三種顏色。陶友友對紅色和黑色一直很好奇,卻很少談論黑色和白色。今天我們說建水紫陶的「黑白不分」。建水紫陶黑的正宗,黑的純粹,乍一看那是黑陶。其實,建水紫陶還有白泥陶,比起深沉的黑色、白泥如月光般明亮,給人內心帶來光明。像逢春的黑底填白,是一種獨特的陶器,屬於陶中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