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茶具「火」與「土」的交融,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有多少人知曉

2020-12-19 朝超柴燒

柴燒是一種傳統而古老的燒制技藝,柴燒工藝幾千來備受廣泛流傳和傳承,柴燒茶具作品除了其外表散發著一種質樸、厚重、古樸、自然之美外,那麼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僅限於此嗎?

陳朝超柴燒

柴燒茶具與一般汽窯、電窯的主要差別在於陶坯在窯堂中受灰燼和烈火的洗禮,灰燼附著在陶坯上高溫下熔融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潤、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再加之溫火長時間的侵蝕,形成火痕、火刺、麻點等肌理,層層融匯疊加在一起,自然天成,散發著柴燒茶具獨特的魅力,備受文人雅士及老茶人的追捧。

陳朝超柴燒

柴燒茶具在窯火中冰凍住火焰、草木灰的痕跡,豐富多變的效果,每個角度都是一幅來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畫作,顯得那麼的安靜祥和、含羞中透著點滄桑。柴燒的氣質中所帶給人們的審美精神已經是較青花汝瓷完全不同,柴燒的審美精神是與完美精緻和壯麗的美學思想對立的。柴燒茶具質樸、不完美、不規則、雜色斑駁的外表容易給人留下印象,柴燒氣質與wabi-sabi侘寂之美是如此的貼近。這種美學傾向培養了人們對日常生活的鑑賞能力,原本不起眼的簡樸,現在取得了新的意義,成為新的、純粹之美的基礎。

陳朝超柴燒

柴燒茶具幾千年一直被流傳和傳承,除了柴燒茶具本身獨有的氣質和審美,也是融入了每位燒窯人的工藝和心血,更重要的一點是柴燒茶具更健康,完整的保留陶本身的陶性,雙氣孔透氣原理。特別是建水紫陶柴燒茶具,無任何添加,含鐵量高,不僅能軟化水質改變口感,還是改變水質的酸鹼性,長期使用更利於人體健康。

陳朝超柴燒

那麼為什麼建水紫陶柴燒茶具能改變水質、促進健康呢?

陳朝超柴燒

柴窯在燒制過程中通過持續不斷的加柴實現氧化還原,能使紫陶泥料裡的金屬元素產生自然氧化,當紫陶泥料裡大量的二氧化鐵在氣氛還原的時候還原成二價鐵,也就是亞鐵,這樣的鐵元素能被人體所吸收,並能產生磁場,磁場裡的X線能對水分子進行切割再重新排列,最終達到改變水質的口感和PH值。經過相關機構檢測,柴燒茶具煮出來的自來水其酸鹼度(PH值)能達到7.3呈弱鹼性,從醫學角度,長期飲用軟鹼性水質有益於人體健康。

陳朝超柴燒

柴燒茶具之所以能幾千年盛行不衰,除了柴燒本身迷人的氣質,更重要的是柴燒茶具能給茶人們帶來更好更健康的茶道體驗。

相關焦點

  • 紫陶柴燒茶具與普洱茶天生的伴侶
    厚重的湯感、沉穩的香氣、內斂的回甘是好的普洱茶基本特點,好茶配好器,紫陶柴燒茶具讓普洱茶的滋味愈加美妙,茶讓器的形態更加高潔。,失去陶原本的吸附性和透氣性,對有異味或者茶質偏嫩的茶,容易激發出茶葉缺點,讓茶變得不耐泡,用紫陶柴燒茶具來搭配普洱茶就更加完美。
  • 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
    常常有壺友會問,柴燒茶具、柴燒壺在泡茶的時候跟其它茶具有什麼區別,有什麼不一樣的功效?今天整理一番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柴燒對健康、對泡茶有哪些益處?陳朝超柴燒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雙氣孔透氣,透氣性好:柴燒茶具、柴燒壺陶氣孔是屬於張揚打開狀態,陶性被完全釋放出來,具有雙氣孔透氣特性,有較高的透氣性,對發酵類茶葉(例如普洱茶、黑茶等)使用上有較為柔和順口的特色,這個是柴燒茶具其自然的透氣性與顆粒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 德化柴燒陶瓷:土與火的對話 呈現質樸古拙之美
    柴燒呈現質樸古拙之美  在日前於德化舉行的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上,國內外陶瓷藝術家代表以及相關行業代表等100多人參加活動,展示了各種不同風格的柴燒陶瓷作品。無論是茶具、香具還是人物,每一件作品顏色、肌理都不盡相同、充滿個性,讓觀者充滿探索欲望,希望了解蘊含作品之中的浴火重生的故事。
  • 現代柴燒茶器與茶道美學
    其情志於烹、飲茶事中可見端倪,如《茶經》中所注煮茶法,盛行於晉唐,有三沸之培,一沸茶水交融,二沸沫餑育華,三沸波起浪湧。茶湯勻稱入茶具,有雨露均施,甘苦同分之意,暗合儒家兼濟懷仁之哲學。點茶法則為宋代鬥茶所出,碾碎餅茶,置碗中待用。以釜燒火,微沸初漾時即衝點入碗,以美曰"攪茶公子"的茶筅用力打擊,使水乳交融,沫餑漸起,潘潘然如堆雲積雪。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霰者為佳。
  • 電、汽窯素燒陶坯定型再拿去柴燒屬於偽柴燒嗎?
    現代隨著內地柴燒的興起,市場上的柴燒茶具琳琅滿目,喜歡柴燒茶具的壺友也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問題困擾著初識柴燒的壺友們,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用電、汽窯素燒坯定型,再拿去柴燒是屬於偽柴燒,而且必須上底釉,事實真像網上流傳的這樣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和分享一下這個問題。
  • 柴燒瓷器 | 土與火的藝術靈魂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燒窯難度相當高。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乃是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這正是柴燒陶藝家們為它痴迷並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所在。
  • 柴燒|柴燒壺入門知識解答
    柴燒愛好者接觸到柴燒茶具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幾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解答,以供柴燒愛好者參考。陳朝超柴燒製作柴燒茶具的泥料為什麼要經過陳腐呢?有什麼用?答:泥料相同柴燒茶具顏色、釉色、肌理變化差異也會很大,因為影響柴燒茶具顏色、釉色、肌理的因素有很多:柴窯的窯體結構(馬蹄窯、梯形窯、龍窯等),燒制的氣氛(氧化、還原、強還原等燒制氣氛),燒制燃料(雜木、桉樹、松木等),燒制時間(三天、四天、一周等),器皿擺放位置(火膛口、煙道口、窯體上部、底部等),氣壓也會影響窯體內部的燒成氣氛。
  • 柴燒|柴燒窯建造基礎材料
    柴燒前提條件是必須要一座屬於自己的柴燒窯,一座好的柴燒窯對今後的柴燒工作會非常重要。今天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建造柴燒窯主要的一些耐高溫材料。在陶瓷原產地有人陶藝人會利用當地的瓷土、高嶺土自己做成土坯用作柴燒窯建造的基礎材料。
  • 何為柴燒?柴燒建盞有何難度?傳統柴燒和電燒、氣燒有什麼區別?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柴燒建盞的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同樣燒成難度的體現也在於此。任意選擇一個柴燒盞,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即便是同一窯內的建盞,釉色斑紋的變化都有可能天差地別。何為柴燒?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最重要的燃料就是木材,燒制瓷器時把木灰與火分開,避免直接接觸,使釉色外觀一致。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是形成柴燒盞體表色澤的最重要因素。燒制過程中產生的火痕,自然也就成為人工難以達成的美妙紋路。柴燒建盞有何難度?
  • 建水紫陶柴燒是我不變的情懷
    無釉裸燒綻放流光溢彩的建水紫陶柴燒柴燒講究的是一土、二火、三窯技,柴燒茶具古樸的意境、粗礦的質感、偶然的火焗效果,增添了幾分禪意和韻味,建水紫陶裸燒色澤豐富、肌理多變、層次疊加、寓意深遠,無釉裸燒同樣能綻放流光溢彩。
  • 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與建水白陶柴燒的區別
    有很多柴燒愛好者問我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紫陶白陶柴燒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首先泥料的配方,第二燒結的溫度,第三釉色和肌理的變化。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泥料配方的不同點:建水紫陶柴燒泥料採自建水五彩山境內:由白泥漿土、青土、黃土
  • 柴燒器物|五行之美,自然天成
    柴燒器物之美亦是偶然五行之美,自然天成,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陳朝超柴燒古人自遵循陰陽五行之規律得天地之道得以行運,對於柴燒器物來說,五行之律也蘊藏其中,缺一不可,柴燒器物土也,金蘊其中,以水潤之,火燒成器,唯有以木投之,方能五行其善。
  • 為何大家越來越喜歡柴燒盞,柴燒盞有啥特點?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瓷器燒制技藝,柴燒的作品往往有著不同其他瓷器,非常獨特的魅力。 雖然這種燒制方法與現在的環保理念,或多或有一點違背,不能像以前那樣,成規模的燒制,但是盞友們對柴燒建盞的喜愛,還是一點沒減少。
  • 柴燒建盞只是一個噱頭嗎?具體的柴燒工序如何?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經過八百年之久的斷燒,但現在建盞還是重現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而現在從事燒制建盞的匠人當中,根據不同的創作思想和風格,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古法「柴燒」便是其中之一。探索柴燒建窯位於福建建陽水吉鎮,故燒制出來的茶器被稱為建盞。
  •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
    陳朝超柴燒近些年隨著傳統手工文化的興起,古老而又傳統的柴燒工藝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和青睞,柴燒陶瓷品也漸漸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當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柴燒陶瓷製品,伴隨而來的也是有著不同的反響和問題出現。
  • 柴燒壺、柴燒杯裡的茶垢該不該清理?
    陳朝超柴燒茶垢形成的原因:我們都知道用柴燒壺泡出來的茶色澤鮮美、湯汁香濃,用久的柴燒壺、陳朝超柴燒一、有部分柴燒壺友說柴燒壺上的茶垢可以養壺,不需要清理。柴燒壺適合泡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較好的傳熱性和透氣性,以及泥料中含有的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
  • 教你幾招輕鬆鑑別陶器是不是柴燒的?
    柴燒是最古老的燒制技藝,是人與窯,火與土共舞的藝術,一種與現代陶藝截然不同的審美燒制觀在不斷升溫復興,那麼如何鑑別陶器是否柴燒的就變得那麼迫切,今天燒窯者將分享幾個方法讓你輕鬆鑑別陶器是不是柴燒的?陳朝超柴燒首先看柴燒陶器表面是否有陰陽面:現代柴燒陶器一般採用裸燒的燒制方式,將陶坯直接裸露擺置在柴窯中,柴窯在燒制的過程中,陶坯局部會長時間受烈火侵蝕,在陶坯身上留下自然的火唇印
  • 柴燒|質樸古拙卻又不失溫煦
    >▼燒有溫度的窯分享一種有滋味的生活製作獨一無二的茶器工作即是生活不失為一種對美好最實在的詮釋柴燒講究緣分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渾然天成值得被有惜物之情的人真正喜愛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裝窯】▼
  • 泥巴人打造柴燒陶藝的泥巴西施
    ——記瓷都德化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美周李美周,1983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蓋德鎮,柴燒陶藝泥巴人品牌創始人,國家高級陶藝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目前,李美周在德化縣三班鎮中國茶具城A區A3-05號經營一家「書賢」泥巴人陶藝會所。
  • 柴燒是什麼,為什麼茶友圈那麼流行--彌善說茶器
    有一類茶具,就如站在「妖豔」群裡的,一個文雅有禮、泡在書香裡的閨秀女子從字面上看,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在工業社會的浪潮席捲而至之前,這一直是人們燒制陶器的主要方式。柴燒器為造化之作,燒成效果由土、火、柴、窯共同作用而成,其技出於古法,器與火焰相融,其痕得於偶然,每一器皆為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