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訪向炳成:做陶是使命,玩石是樂趣,來建水一定要看看貝山陶莊
建水紫陶大師級藝人中有兩「向」之說,一位是我採訪過的向進興老師,另一位就是省級非遺傳承人向炳成,都是代表性的領軍人物。來到建水,這樣的人物怎能錯過,鄉下大哥老徐替我約好,一個下午我們來拜訪向炳成先生。向炳成,生於1968年,字貝山,號石老農,雲南省高級工藝美術師。
-
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與建水白陶柴燒的區別
有很多柴燒愛好者問我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紫陶白陶柴燒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首先泥料的配方,第二燒結的溫度,第三釉色和肌理的變化。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泥料配方的不同點:建水紫陶柴燒泥料採自建水五彩山境內:由白泥漿土、青土、黃土
-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與雲南普洱茶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好的茶葉當然需要用好的茶缸來儲存,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存、還原、激發茶性,讓茶葉得到更好的轉化,比如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建水紫陶柴燒茶罐具有耐酸、抗腐蝕、防潮、透氣和保溫的功效,符合貯藏存放普洱茶的條件。
-
建水紫陶柴燒與白泥柴燒泡茶口感上有區別嗎
建水紫泥和建水白泥兩種都屬建水紫陶,但因泥料配比不同與燒結溫度不同、微量元素佔比不同,所導致的陶內部結構與顏色和實用性均不同,且適合泡不同類型的茶葉。那這兩種壺泡茶口感上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今天就用這普洱茶做分析。
-
建水紫陶柴燒是我不變的情懷
無釉裸燒綻放流光溢彩的建水紫陶柴燒柴燒講究的是一土、二火、三窯技,柴燒茶具古樸的意境、粗礦的質感、偶然的火焗效果,增添了幾分禪意和韻味,建水紫陶裸燒色澤豐富、肌理多變、層次疊加、寓意深遠,無釉裸燒同樣能綻放流光溢彩。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而建水紫陶柴燒,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是什麼呢?在一定程度上對苦澀味道較重的茶味有吸附的功效,建水紫陶柴燒壺衝泡雲南普洱茶此乃絕配,是故玩味紫陶柴燒實乃玩味茶道。
-
柴燒|質樸古拙卻又不失溫煦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製作】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支釘】▼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
-
建水紫陶柴燒獨一無二的溼坯刻填彩繪裝飾工藝
建水是一個崇尚儒家文化的滇南小城,孔子之鄉,也是許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以陶為紙是這些文人墨客日常藝術的一部分,將自己的藝術思想表達於陶坯之上,通過建水陶溼坯裝飾、刻填彩繪這項獨一無二的工藝,將建水紫陶柴燒和儒學思想完美結合,讓建水紫陶柴燒更具生命力,與日本、臺灣等地區的柴燒茶具相比,建水紫陶柴燒茶具中文人墨客給予了更多文化附加值,自然古拙中帶有淡淡書生的含羞氣質
-
於灰燼中品味紫陶魅力,建水紫陶,茶壺中的柴燒壺,樸品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歷史】【柴燒壺】【紫陶】【茶】頻道,我是百家號作者樸品,今天小樸跟大家聊一下,距今900年歷史的建水紫陶,以及精選當地的建水五色陶土,柴燒出的茶壺。「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
-
論建水紫陶柴燒壺的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
柴燒技藝是中國陶瓷古老的燒制技藝,建水紫陶柴燒壺一直被很多老茶客認為是理想的泡茶工具。陳朝超柴燒第一,優越的建水紫陶泥料,泥料的鑑定被大部分人視為簡單鑑別建水紫陶柴燒壺的方法之一,因為泥料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壺的品質。
-
什麼樣的柴燒算得上精品?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有人喜愛柴燒古拙、侘寂、樸實;有人喜愛柴燒豐富多彩、絢麗;有人愛柴燒獨一無二,可遇不可求;然而追求完美無瑕、光滑、勻整的一定是不喜愛柴燒的。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什麼樣的柴燒算是精品?」
-
柴燒茶具「火」與「土」的交融,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有多少人知曉
柴燒是一種傳統而古老的燒制技藝,柴燒工藝幾千來備受廣泛流傳和傳承,柴燒茶具作品除了其外表散發著一種質樸、厚重、古樸、自然之美外,那麼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僅限於此嗎?柴燒的氣質中所帶給人們的審美精神已經是較青花汝瓷完全不同,柴燒的審美精神是與完美精緻和壯麗的美學思想對立的。柴燒茶具質樸、不完美、不規則、雜色斑駁的外表容易給人留下印象,柴燒氣質與wabi-sabi侘寂之美是如此的貼近。這種美學傾向培養了人們對日常生活的鑑賞能力,原本不起眼的簡樸,現在取得了新的意義,成為新的、純粹之美的基礎。
-
柴燒瓷器 | 土與火的藝術靈魂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燒窯難度相當高。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乃是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這正是柴燒陶藝家們為它痴迷並投入身心去努力追求的原因所在。
-
紫陶柴燒茶具與普洱茶天生的伴侶
陳朝超柴燒作為一個陶藝人把紫陶柴燒茶具燒出質樸的禪意美且又有很好的使用價值,讓茶變得更好喝,是我們燒窯人一直追求的目標。紫陶柴燒的泥料是採用建水五彩泥,泥料健康環保,經柴燒之後的紫陶的透氣性好,很好的還原了紫陶雙氣孔透氣的陶性。與常規紫陶相比,柴燒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具有禪意、侘寂之美。
-
危敏捷|九龍窯柴燒作品-花月夜
1960年生,福建省南平市人,師從危朝華。現為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南平市工藝美術名藝人。2017年受聘為武夷學院藝術系客座教授、武夷山市松溪商會會長。危敏捷堅持古法柴燒建盞。在如今陶瓷製品大多都是電窯或氣窯燒制的大環境下,甚至出於環保節能以及工藝上考慮,政府也是這樣引導的情況下,能真正從事柴燒建盞的窯口是非常少的。以建陽為例,有一千多家建盞燒制單位,但是使用柴燒燒制的不到十個。而九龍窯則在今年被正式評為「南平市柴燒示範基地」,這都要歸功於危敏捷老師團隊對古法燒制的堅守。
-
他重燃800年建盞龍窯柴燒之火,日本陶藝大師為之折服!
這般神奇的建盞,其燒制工藝卻有近800年的歷史斷層,而今根據史料記載和傳世奇品,來復燒傳承這一技藝,是很多制瓷匠人的夙願,今天要說的主人公熊忠貴,就是一個苦心鑽研建盞的陶瓷藝術大師。熊忠貴:1955年出生,出身陶藝世家,15歲開始師從父親熊賢備學習陶瓷燒制。1992起,開始宋代建盞燒制技藝的恢復性研究工作,傳承建盞傳統的古法柴燒工藝。2013年被評為建陽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
為什麼晉曉瞳被稱為現代柴燒工藝的開拓者?
現代柴燒鈞瓷工藝的開拓者,首個赴歐洲進行個人作品展的鈞瓷人。任職期間,先後師從溫大木、溫國立等學習鈞瓷雕塑與造型製作技藝;1987年10月,同父親晉佩章先生創建神垕鎮劉山窯藝試驗室,任設計師兼工藝員;2004年12月創辦晉家鈞窯;2006年獲「河南省傑出手工藝獎章」,並被河南省人事廳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稱號。
-
建水的這個「最美小鎮」 全國獨一無二
雲南昌泰建水紫陶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7月,是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建水紫陶企業。該企業創始人之一蔡建波,在紫陶柴燒鄰域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他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了銘窯昌泰特有的柴燒成色和風格。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柴燒壺泡茶?
陳朝超柴燒泥料安全保真,沒有添加,自然天成,這個是柴燒壺的根本:日常生活中用來泡茶的茶器很多,比如宜興紫砂壺、建水紫陶壺、瓷壺、玻璃器、蓋碗等器皿,現在很壺友選擇用柴燒壺泡茶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柴燒泥料天然健康
-
普通的柴燒瓷器,竟比青花瓷更有收藏價值
所以說「柴燒」-- 中國陶瓷歷史的文化「斷層」,我們每個人應該對,最貼近生活最原始的柴燒陶瓷有重新的認識,讓遺忘千年柴燒歷史受到更多人的認知與傳承。隨著國內經濟文化的復興,接下來隨之的流行及追捧的必將是柴燒陶瓷,然而國內的柴燒文化確是「海歸」產物,就現在說起柴燒與身邊有一定文化及對陶藝有所了解的朋友聊起多是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