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灰燼中品味紫陶魅力,建水紫陶,茶壺中的柴燒壺,樸品

2020-12-20 樸品之道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歷史】【柴燒壺】【紫陶】【茶】頻道,我是百家號作者樸品,今天小樸跟大家聊一下,距今900年歷史的建水紫陶,以及精選當地的建水五色陶土,柴燒出的茶壺。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建水紫陶乃中國四大名陶之一,自宋末年間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因陶泥取自境內五彩山,含鐵量高,使得成器硬度高強度大,表面富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這也是建水紫陶最為出眾的地方。

製作紫陶工藝複雜,不僅講究精工細作,也注重裝飾效果。成型後的紫陶,經無釉磨光後,質地細膩光亮如鏡,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之譽。

在建水紫陶的燒制中,柴燒工藝賦予紫陶變幻莫測的效果。顧名思義,柴燒就是用木材為燃料在窯內燒制: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

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了火曾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每一件作品都不會重複,而且很難預期它燒窯的成果。

樸品甄選:建水紫陶全手工柴燒陶瓷茶壺。

每一隻壺都精選建水當地五色陶土,經制泥、拉坯、填泥、燒制、無釉磨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匠人與原料的虔誠交流經歷三天三夜的漫長柴燒,茶壺與匠人同時浴火重生。

無法預期的柴燒窯變效果,於偶然中生奇蹟自然灰釉、火痕,鳳凰涅槃的獨特胎記,讓每一件作品都獨一無二。

在柴燒中,天然物質與茶具融為一體燃料經1200度高溫燒制,有效激發茶湯品質和香氣,能提升茶湯口感,起到軟化水質的效果。大小適宜握手沉穩,壺面富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是建水紫陶典型的特點。

外表色澤溫暖質樸渾厚,有重回本原的自然之美,壺身均衡協調,雅致中顯高貴之氣,線條圓潤流暢,古樸中覺大智若愚。一器一型,古樸別樣,灰燼之美,盡顯其中。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樸品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轉載出處。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轉發。

相關焦點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而建水紫陶柴燒,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是什麼呢?陳朝超柴燒紫陶之泥採於建水山中,一場烈火的洗禮之後成就了獨一無二的紫陶柴燒茶器,泥中含鐵豐富,起到了軟化水質之功效,獨特的氣孔結構使得具有良好的透氣特性。
  • 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與建水白陶柴燒的區別
    有很多柴燒愛好者問我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紫陶白陶柴燒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首先泥料的配方,第二燒結的溫度,第三釉色和肌理的變化。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泥料配方的不同點:建水紫陶柴燒泥料採自建水五彩山境內:由白泥漿土、青土、黃土
  •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與雲南普洱茶
    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溫度20-30度之間、乾燥、通風效果良好的環境中存放1至2年的普洱茶,普洱茶衝泡出來的口感極佳。建水紫陶柴燒茶罐具有耐酸、抗腐蝕、防潮、透氣和保溫的功效,符合貯藏存放普洱茶的條件。建水紫陶柴燒茶葉罐說到醒茶,建水紫陶柴燒茶罐穩定適度的透氣性,相比其他儲茶器皿更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 建水紫陶柴燒是我不變的情懷
    無釉裸燒綻放流光溢彩的建水紫陶柴燒柴燒講究的是一土、二火、三窯技,柴燒茶具古樸的意境、粗礦的質感、偶然的火焗效果,增添了幾分禪意和韻味,建水紫陶裸燒色澤豐富、肌理多變、層次疊加、寓意深遠,無釉裸燒同樣能綻放流光溢彩。
  • 建水紫陶柴燒與白泥柴燒泡茶口感上有區別嗎
    建水紫泥和建水白泥兩種都屬建水紫陶,但因泥料配比不同與燒結溫度不同、微量元素佔比不同,所導致的陶內部結構與顏色和實用性均不同,且適合泡不同類型的茶葉。那這兩種壺泡茶口感上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今天就用這普洱茶做分析。
  • 紫陶柴燒茶具與普洱茶天生的伴侶
    陳朝超柴燒老茶客喝茶越久越講究,入手茶器一定不是隨便,瓷器輕薄,與普洱茶的厚重背道而馳,特別是有年份的普洱;常規紫陶壺泥料好,泡普洱茶適合,但常規紫陶泥料細膩,目數高,經打磨之後氣孔被堵塞,失去陶原本的吸附性和透氣性,對有異味或者茶質偏嫩的茶,容易激發出茶葉缺點,讓茶變得不耐泡,用紫陶柴燒茶具來搭配普洱茶就更加完美。
  • 建水紫陶柴燒獨一無二的溼坯刻填彩繪裝飾工藝
    建水是一個崇尚儒家文化的滇南小城,孔子之鄉,也是許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以陶為紙是這些文人墨客日常藝術的一部分,將自己的藝術思想表達於陶坯之上,通過建水陶溼坯裝飾、刻填彩繪這項獨一無二的工藝,將建水紫陶柴燒和儒學思想完美結合,讓建水紫陶柴燒更具生命力,與日本、臺灣等地區的柴燒茶具相比,建水紫陶柴燒茶具中文人墨客給予了更多文化附加值,自然古拙中帶有淡淡書生的含羞氣質
  • 方寸間一覽千年紫陶文化 建水紫陶博物館開館
    掌上春城訊 3月23日,承載著建水紫陶前世今生的建水紫陶博物館正式開館,讓遊客能在方寸之間一覽建水紫陶數千年的發展變遷。建水紫陶博物館佔地33.9畝、建築面積達1.37萬餘平方米,集文化宣傳展示、作品收藏鑑賞、文創產品展銷等為一體,是建水縣紫陶文化傳承保護、交流合作的嶄新平臺,也是建水又一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地標性建築。據建水紫陶博物館館長謝恆介紹,紫陶博物館設有一個紫陶主題系列展館和非遺綜合展示、建水縣城市規劃兩個主題展廳。
  • 宜興紫砂、建水紫陶、景德鎮陶瓷、潮州朱泥壺四者有什麼區別?
    潮州朱泥燒制出來的茶壺內外顏色不同。▲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含鐵量高,成品硬度較高,呈金屬質感,密封性好存儲功能佳。質感較為細較柔,通過多次淘洗濾漿製成的泥料,可以滿足對陶坯做精細的雕刻,和對成品的無釉磨光的工藝要求。
  • 什麼樣的柴燒算得上精品?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什麼樣的柴燒算是精品?」建水紫陶柴燒,柴燒壺,陳朝超柴燒,柴燒【柴燒多道火痕】,紫陶燒結溫度1165上下,飄落的灰因溫度問題會有很大部分不能化成釉,紫陶的特點是名家裝飾,刻填工藝,若落灰太重且不能化為釉,遮擋了裝飾畫面則是比較可惜的,最好的落灰是輕灑點綴,柴燒的排窯也非常重要,裝窯時畫面的朝向,壺坯的窯位也直接影響著品相,雖然如此,但也不能完全在意料之中從而避免,這也是柴燒的魅力所在。
  • 柴燒|質樸古拙卻又不失溫煦
    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製作】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支釘】▼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
  • 中國四大名陶「建水紫陶」在昆明開展
    10月2日,第三屆中國四大名陶(4+N)展「陶彩千秋·建水紫陶」精品展在昆明市融創文旅城(覺海樓)舉行開幕式,展期為10月2日至12日。中國四大名陶,是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廣西欽州坭興桂陶、重慶榮昌安富陶。 此次活動,是中國四大名陶展(4+N)活動中的建水紫陶精品專場展會。
  • 建水紫陶壺茶垢:洗Vs不洗?
    柴燒壺清洗,茶垢,建水紫陶,茶垢清洗很多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養得好等於茶垢 」 「包漿等於茶垢」 ,其實養得好≠茶垢,而包漿也≠茶垢,所謂的越用越有價值也絕不是茶垢。我國有句俗語「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眾所周知茶杯茶壺等茶具容易積澱茶垢,但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不愛清理喝完茶大多是隨手一衝就作罷。更有不少人認為茶垢多反而能增添茶香,讓壺有茶味,殊不知這種習慣性認知很可能給自己埋下嚴重隱患。
  • 「危」中覓「機」!建水縣紫陶產業平穩復產
    多措並舉 政企攜手合力推進復工復產在建水紫陶文化產業園區,建水知名紫陶企業「銘窯昌泰」自2月24日復工以來,柴燒的第一批紫陶作品已經出窯,等裝盒完成後,將由經銷商投放市場。據介紹,建水紫陶協會的270多家會員單位基本上都已經復工生產,其中有60多家企業在疫情期間提交了貸款申請。「政企攜手共克時艱,讓紫陶生產企業發展信心十足。」李立華說。
  • 用建水紫陶泡茶有哪些優勢?
    用建水紫陶茶具泡茶喝茶有哪些優勢1. 留香優勢建水紫陶茶具的密度可以保留茶的香氣和味道不被茶具吸收,泡出來的茶湯香氣更加充盈,味道更加飽滿。導溫優勢建水紫陶茶具的導溫性能好,在茶需要逼溫的時候,壺內溫度上升快,要保持高溫,用燙水淋壺即可,這是很多飲用黑茶客人選擇建水紫陶的原因。3.
  • 柴燒茶具「火」與「土」的交融,支撐柴燒盛行的原因有多少人知曉
    陳朝超柴燒柴燒茶具與一般汽窯、電窯的主要差別在於陶坯在窯堂中受灰燼和烈火的洗禮,灰燼附著在陶坯上高溫下熔融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潤、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再加之溫火長時間的侵蝕,形成火痕、火刺、麻點等肌理,層層融匯疊加在一起,自然天成,散發著柴燒茶具獨特的魅力,備受文人雅士及老茶人的追捧。
  • 建水紫陶到底是白的好還是黑的好
    我們都知道,建水紫陶有紅泥和白泥。由於工藝不同,最終產品有紅、黑、白三種顏色。陶友友對紅色和黑色一直很好奇,卻很少談論黑色和白色。今天我們說建水紫陶的「黑白不分」。建水紫陶黑的正宗,黑的純粹,乍一看那是黑陶。其實,建水紫陶還有白泥陶,比起深沉的黑色、白泥如月光般明亮,給人內心帶來光明。像逢春的黑底填白,是一種獨特的陶器,屬於陶中一絕。
  • 紫砂和紫陶有什麼區別?追壺人分享3點!
    很多人對紫砂和紫陶分不清楚,認為其實是同一種的東西,只是叫法不同罷了。而實際上,紫砂和紫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追壺人今天教你鑑別紫砂和紫陶,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 建水紫陶彥武柴燒,師從向炳成大師
    1988年出生於雲南建水陳官鎮。自幼愛好美術,潛心紫陶創作與學習,曾師從向炳成大師,後開始自己創作。在小院中找了一會,才看到彥武老師在工作室精心的準備了好燒制的壺和罐。和小夥伴們一起參觀了老師的坯坊聚精會神做壺的老師 能看到老師對壺的一種愛和視壺為珍寶的樣子。實屬罕見!!!
  • 論建水紫陶柴燒壺的實用性、工藝性和藝術性
    陳朝超柴燒實用性建水紫陶柴燒壺之所以受到廣大茶友的寵愛的原因無非就是其展現的優於一般茶壺的實用性因此,落款的鑑賞也是建水紫陶柴燒壺鑑別過程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款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作者,一是詩詞書畫,在鑑別款識時一定要謹慎仿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