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畫作有可能是假的

2020-12-1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導西媒稱,當今博物館展出的畫作中有30%並非真品,而博物館也不是唯一假貨集中的地方,很多大型拍賣企業也陷入巨額交易的陷阱。

據西班牙《萬象》月刊2月號報導,當今存世的法國印象派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的畫作《陽臺上的兩姐妹》共有兩個版本:其一自1933年以來一直掛於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牆上,另一版本則為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私人收藏,普遍的觀點是他們之中有一幅贗品。2016年細心的媒體發現這幅畫作被掛在了新任總統川普辦公室的牆上,隨後芝加哥藝術學院出面表示總統所藏為學院版本的複製品,川普堅決否認,此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陽臺上的兩姐妹》(視覺中國)

報導稱,川普的案例並非唯一。拍賣行、博物館、藝術畫廊和很多商人都曾經受騙上當。據了解,藝術贗品買賣在世界非法交易活動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僅次於毒品交易和軍火交易,而據西班牙國民警察歷史遺產部門警官介紹,藝術品市場中贗品的數量甚至高達30%。

蘇富比拍賣行在2011年被迫退還拍賣疑為仿製弗蘭斯·哈爾斯(1582-1666)的畫作《陌生男子》所得的960萬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6元——本網注)並忍受被騙的羞辱。年代分析、顯微鏡、紫外線和紅外線等是幫助檢驗拍賣作品是否是贗品的有用手段。這些技術幾周前還幫助華盛頓聖經博物館檢測了5份古蹟的真偽。「如今技術已經是檢測贗品的重要手段,技術可以用來分析畫作的材料、顏料、是否存在白蟻和昆蟲;如果是非常古老的畫作,就不可能存在幼蟲,畫框空隙裡也不會有鋸末」,西涅公司藝術品分析專家弗朗西斯科·門德斯指出說,「還會分析顏料層次排列是否與作者的習慣符合等內容,藝術品真偽鑑別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報導認為,模仿者對鑑別過程一清二楚。歷史上最著名的假畫師埃裡克·黑博恩甚至在1995年還出版了《偽造者藝術手冊》,講述如何成為一名高級偽造者。黑博恩是一名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失敗畫家,他在1960年結識了蘇聯間諜安東尼·布倫特,布倫特發現黑博恩的作品風格與法國巴洛克畫家尼古拉斯·普桑的畫風相近。很快黑博恩就開始仿造普桑和其他著名畫家如科羅、郎世寧、曼特尼亞的作品。他的畫作被賣到數千美元,估計假畫為黑博恩帶來的收入達到3000萬美元。這筆賺錢的買賣後來被華盛頓一位藝術專家打斷,他發現自己購買的兩名不同藝術家的作品是在同一張紙上創作。這個發現提出了警報,最終線索指向黑博恩並導致他離奇死亡。

「鑑別一幅畫作通常需要至少15天,需要採集精確至毫米的樣本」,弗朗西斯科·門德斯指出,而這個鑑別過程包括籤名分析的價格在3000歐元左右,不過具體價格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專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專門收藏瓦倫西亞畫家華金·索羅利亞畫作的博物館館長只需看一眼照片,就能辨別署名該畫家的畫作的真偽。

在西班牙,藝術品造假沒有被單獨列為罪名,而是包括在侵犯智慧財產權罪名之內,如果仿造的對象作者仍然健在,那麼造假者將被判處6個月至4年的監禁,而如果是仿造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則最高可能被判處6年監禁。

相關焦點

  • 遊覽博物館,法國奧賽博物館,欣賞畫作《維納斯誕生》
    巴黎三大藝術館之一的法國奧賽博物館在美麗的塞納河的左岸。收藏了十九世紀下半葉一直到二十世紀的初期的藝術藏品。這裡也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小編帶你們遊覽奧賽博物館,欣賞這裡收錄的著名畫家的名作,了解畫作的故事。
  • 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49件常玉畫作
    原標題: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49件常玉畫作   新華社臺北12月9日電(記者趙博)臺灣歷史博物館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耗時一年完成49件館藏常玉畫作的修復工作,這批畫作據估市價約50億元新臺幣。   旅法華裔畫家常玉的畫作是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常客」。
  • 中國國家博物館唐勇力畫作裝裱及畫框製作、安裝(單一來源採購...
    中國國家博物館唐勇力畫作裝裱及畫框製作、安裝(單一來源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5-11-26 15:46: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外國人心太大,梵谷生日當天畫作又被盜,為啥國外博物館總被偷?
    但是有人紀念他的方式卻有點特別,就在30日凌晨,梵谷的畫作《紐南春天裡的牧師花園》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辛格拉倫博物館被盜了,被盜時,博物館因為新肺疫情還在閉館。據了解,這幅畫只是被暫時借來展覽,實際上它是荷蘭格羅寧格博物館的永久藏品,目前,整個案件警方還在調查中。
  • 常玉之侄訴臺北歷史博物館返還常玉畫作敗訴
    臺北歷史博物館去年舉辦的常玉畫展影響極廣。當年8月,自稱已故知名畫家常玉侄子的常錦茂隔海指控中國臺灣地區「教育部」和臺北歷史博物館侵佔他伯父常玉42幅畫作長達54年,要求返回這批畫作。直至1966年,常玉因為瓦斯中毒客死巴黎,這批畫作也因此遺留臺灣地區。這批畫後來被當地教育部門以一紙語焉不詳的公文,撥交給臺北歷史博物館,成為鎮館珍藏,隨著常玉畫作水漲船高,目前市值過百億。在展覽後不久,一位自稱已故畫家常玉的侄子常錦茂跨海訴訟,指控臺灣「教育部」和臺北歷史博物館霸佔他伯父42幅畫作長達54年,要求返回這批畫作。
  • 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梵谷著名畫作《向日葵》不再外借展出
    荷蘭梵谷藝術博物館所保存的畫作《向日葵》創作於1889年,是梵谷「向日葵」系列作品中最知名的一幅。近日,博物館在使用新科技對這幅畫作進行掃描時發現,它的狀態雖然穩定,但是畫作的塗層與顏料對震動、溫度與溼度的變化非常敏感,應儘可能減少移動。因此館方決定,《向日葵》將不再外借展出,而是永久保存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 西媒:居家隔離帶火西班牙「線上」旅遊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導西媒稱,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行動,帶火了西班牙的「線上」旅遊。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6日報導,因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蔓延,擁有豐富旅遊文化資源的西班牙各大城市開始鼓勵人們展開「線上」發現之旅。
  • 天價畫作,男子說希望是假的,專家大驚:這畫可以請到三位君子!
    天價畫作,男子說希望是假的,專家大驚:這畫可以請到三位君子!在鑑寶節目上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橋段的出現。但是登上這個舞臺的,無一不是希望自己的寶貝是真的。不過這一期卻有這麼一位嘉賓,在登上節目之後,卻聲稱自己希望這個寶貝是假的。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還以為這個男子想要強行給自己加戲。但是隨後男子說的話讓大家佩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只見男子手上面拿著的是一幅畫,裝裱的十分精緻。男子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這幅畫,說這個不是自己的藏品是自己老闆的。
  • 讓我們看看知名的十大博物館盜案!
    當地時間3月30日凌晨3點15分,荷蘭辛格·拉倫博物館展出梵谷作品《春日花園》被盜。被盜博物館由於新冠肺炎原因處於關閉狀態,凌晨3:15分,警報聲響起以後警方抵達,但嫌疑犯已經逃跑,現場碎玻璃散落一地。戲劇性的是,畫作被盜的3月30日當天,是文森特·梵谷的167周年誕辰。
  • 西媒:增強現實技術重塑樂高積木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導 西媒稱,自1932年來自丹麥比隆的木匠奧勒·基爾克·克裡斯蒂安森創辦樂高公司以來,這家玩具公司已經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從事木製玩具雕刻的克裡斯蒂安森在那時便已決定向生產塑料玩具轉變。如果說這一變化是革命性的,那麼憑藉新技術,樂高玩具已經重塑了其組裝各種顏色的簡單積木這一本質。
  • 大英博物館為何將我們的國寶《女史箴圖》裁成多段展出?
    絲絹的損害,大多都有著變質和磨損的特徵模式,這是因為手卷使用的習慣問題:就是重複地開展收起,然後以懲帶包裹起來,而這會造成在畫作上產生出直條和橫紋的皺痕與斷裂。平行的裂痕有可能是因為繃緊懲帶的緣故,因為這些裂痕都主要出現於手卷中央。垂直的裂痕則有可能主要是開展和收起手卷的關係。
  • 不要太在意西媒的報導,你敏感,他就人來瘋
    我們在看事實本身的時候,更要看到其報導背後的用心。事實不過就是素材,拿著素材要幹什麼那就取決於目的了。BBC雖然有客觀的一面,但也不乏混淆視聽。這起報導,BBC有損失嗎?但那個女孩已經受到影響了,肯定留下終身烙印。BBC有考慮過嗎?或許跟當事人有過交代或徵求過意見,但這就和出售毒品時告誡對方一樣,缺德!
  • 想參觀小眾博物館?西媒: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滿足獵奇者胃口
    西班牙《趣味》月刊5月號發表題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博物館》的文章稱,談到博物館,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巴黎的羅浮宮和馬德裡的普拉多博物館,但並非所有博物館都那麼中規中矩和金碧輝煌。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每座大都市都會擁有數座博物館,其中大多數都以藝術和歷史為主題。不過即便就為了獵奇,有些小眾博物館也值得一看。
  • 美媒: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終建成
    資料圖片:臺灣慰安婦美媒稱,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周折,2016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成立。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3月8日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的正式名稱為「阿嬤家」。3月8日國際婦女節當天,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等官員出席了博物館揭牌活動,會見了依然在世的年邁慰安婦代表。報導稱,馬英九說:「這是一個婦女和人權的問題。我們深深感到,具有重大的意義。」同亞洲地區其他一些國家一樣,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道歉和賠償在臺灣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 水墨畫大師黃賓虹:畫作包裹擱置30年才被重視,最貴畫作價值上億
    在學習的閒暇之餘,黃賓虹最喜歡的就是繪畫,經常一人在家中臨摹大師的畫作。在中與西的美學融合上,黃賓虹頗有建樹。在構圖上,他採用了清初四王的構圖風格,可謂是中西結合,有傳承有創新。黃賓虹去世之後,他的夫人按照遺囑準備將這些收藏好的畫捐給國家,可是當時沒有一個博物館願意接受。後來經過許多波折,當地的博物館才勉強將這個大包裹接受,將包裹擱置在了博物館的倉庫中。這一放,就是30年。在包裹中最貴的一幅畫是《黃山湯口》,這幅作品曾拍賣出3.4億的高價。這幅作品用墨極為講究,能夠充分代表黃老的創作水平。
  • 青島多肉藝術博物館|我們正式開業啦
    提到博物館這一詞,大家都會有什麼樣的印象呢?估計大部分人都會普遍的認為博物館是莊嚴又肅穆,收藏著許多文物的地方。但是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博物館,可是與我們常見的博物館「大不一樣」哦,它究竟「妙」在哪裡?又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你以為我們只是單純觀賞綠植的博物館?那你就大錯特錯啦!
  • ...賈樟柯榮宅直播;木心畫作首次亮相上海;去現場get「樂夏」同款...
    賈樟柯和梁鴻,用影像和文字記錄,為我們留下村莊中的人們倔強生活的印記。abC藝術書展 2020@ OCAT上海館9月4日至9月6日,abC上海藝術書展將在OCAT上海館舉行。上海鯨字號書店、寧波假雜誌……眾多國內外出版社、書店、雜誌雲集!
  • 西媒:阿根廷發現70萬年前巨型熊化石 體重800公斤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導西媒稱,8個月前,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聖佩德羅附近的一座採石場發現了生活在70萬年前的巨型熊遺骸化石。聖佩德羅古生物博物館館長何塞·路易斯·阿吉拉爾指出,從遺骸化石可以看出,這隻巨型熊的犬齒長6釐米,不存在年老個體的嚴重磨損狀況。堅硬的臼齒隨時可將其他動物的骨頭磨得粉碎。這隻巨型熊的的遺骸化石是採石場所屬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地下9米處發現的。在巨型熊生活的時代,這裡可能是一片沼澤。很多動物來到這裡喝水,巨型熊順著它們的痕跡前來捕獵,但卻不幸陷入沼澤而無法脫身。
  • 日本藝術家挑戰冷軍,畫作放大之後看到汗毛豎豎起來,太厲害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日本藝術家挑戰冷軍,畫作放大之後看到汗毛豎豎起來,太厲害了中國有句古話「樹大招風」於是挑戰冷軍先生的人是絡繹不絕的發起了挑戰,其實這也是藝術家之間的藝術切磋,就如兩位武林高手過招一樣。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位日本畫家名字叫岡靖知,很多人也許不熟悉不認識,小編接下來先介紹下這個人。
  • 梵谷生日畫作被偷,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怎麼樣了?
    ,賊已經逃走了在Youtube的新聞發布會上,博物館館長埃弗特·范·奧斯也表示:「《春日田野》是梵谷最美的作品之一,必須儘快把它找回來,這樣美麗的藝術值得我們和社區共同分享。事發後的拉倫辛格博物館被盜竊者破壞的門確實,藝術為身處疫期的人們帶來了無言的慰藉與療愈。小志希望這只是梵谷粉絲給我們開的一個玩笑,是一場行為藝術,並早日將作品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