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所以智力開發是每一個寶媽寶爸都非常在意的事情,有家長得意的向數萌在線的老師反饋:在孩子2歲的時候,孩子就能從1數到20了,認為這是孩子聰明、數學天賦高的表現。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科學研究證明:孩子在四歲以前需要發展出一生50%的學習能力,最關鍵的是學習能力,這是一生學習的基礎,而認識數字,會數數並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2007年華盛頓大學指出,讓每天讓孩子看一些類似「小小愛因斯坦」系列的益智動畫(這款動畫稱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自理能力),會導致孩子的詞彙量降低,平均每看一個小時,詞彙量能減少6-8個。
同年,美國社會學家發表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人為的幹預,能夠在短期內提升孩子的智商,但人為幹預消失後,這些提高的智商又會降回來。
所以專家提出:人為的早期智力開發,並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相反,美國的心理學家又對以「學習知識為主導」和「以社會交往為主導」的兩個學前班進行數據對比,在6歲以後,前者在學習上不再具備優勢,而在學習熱情和創造力上,後一組的則擁有明顯的優勢。
智力開發
我們可以看到,過早開發孩子的智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並沒有積極的意義,到底有哪些危害呢?這裡也做了一些總結,供大家參考。
1、影響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建立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認識到,影響孩子學習好壞的關鍵是思維能力和是否積極主動的思考,是否有較強的學習力。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一出生就開始通過自主學習去認識世界、感知世界,以此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抽象思維的數字以及符號,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分散了他們的精力,很多僅僅是通過機械記憶去學習,導致孩子減少了對身邊世界的感知,從而失去了提高學習力和思考能力的機會,相關的理解、歸納、判斷等思維能力自然也不會得到提升。
2、阻礙對真實世界的認知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利用自己的五官感知去認識世界,探索世界,通過觀察、觸摸、嗅覺等方式,去體驗和思考,當對現實中的實物有了充分的體驗和認知以後,會自然而然的上升到抽象的思維的高度。
而過早的對孩子進行智力上開發,孩子的注意力和探索欲望就會只停留在這些抽象的符號認知上,缺乏了對現實生活中的體驗和認知,比如數萌在線的老師曾見過一個三歲的小朋友,走在路上,只關注公交站牌上的數字,卻不看身邊的車或者行人,他的媽媽還自豪的認為孩子的專注力高!
3、影響其它能力的正常發展
對於孩子來說,需要發展的能力很多,比如在四歲以前,需要進行:感官、語言、大動作、細微動作、秩序、社會規範等多種能力的探索和學習,這些能力都需要孩子在遊戲中去探索、去體驗,去學習。
而過早的開發孩子的智力,會導致孩子失去了這些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對孩子的學習以及與人相處等都有極大的不利,因而導致孩子出現身體和心理上的問題。
4、影響孩子的情感
孩子的情感認知來自於對世界的認知,通過對世界的探索,積累自身感受,積累感覺經驗,形成最初的認知和理解,並隨著接受的外界信息的增多而不斷的去調整。
而過早的智力開發,則會影響孩子的感知經驗的積累,讓孩子失去了好奇、熱情、開放、想像力、創造力等素質提升的機會,甚至會破壞人類天性中的愛、興趣、好奇心同情心等,導致孩子冷淡、麻木、孤僻、遲鈍等一系列的負面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