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份,新冠肺炎開始在美國爆發。美國學生紛紛離開校園,回到家中。而部分國際學生由於機票、籤證、開銷等原因,留在了美國這個「重災區」。如今,整整6個月過去,隨著秋季新學期的開始和部分大學校園的開放,那些從3月份就「滯留」美國的國際學生,生活是否已經恢復正常了呢?
來自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的Sawadogo是羅徹斯特大學大二的學生,當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爆發的時候,所有的美國學生都回到了家中。只有個別國際生選擇了留下。校園開始變得冷冷清清,「人氣」漸漸消散。
為了打發時間,留下的國際學生組織了足球比賽,他們一起玩電子遊戲,一起看電影。Sawadogo說,「剛開始,我們覺得自己是這個地方的主人。有一種奇妙的感受。但是很快,這樣的生活就顯得異常寂寞。」誰也沒想到,這個暫停鍵一按下就是6個月。現在,羅切斯特大學的新學期開始了,新生開始入駐,沉寂許久的社區終於又恢復了一些生機。Sawadogo感慨道,「我自己也沒想到,看到新面孔的感覺原來這麼好」。
西沃恩南方大學是一所位于田納西州的文理學院。來自俄羅斯莫斯科的大二學生Kristina 也是「留守國際生」的一員。整個夏天,她與學校的一位博士生一起做研究,收穫頗豐。但是學業上的滿足感並不能驅散生活中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壓力。
「新冠肺炎帶來的挑戰真的是比想像中還大。雖然我大部分時候感覺還好,寂寞的時候可以與朋友交流,但是『被困住』的感覺揮之不散」。對於Kristina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事情是完全無法離開校園——不能回家,不能出門旅行,甚至想不到出了校園還能去往哪裡。
學校的半關閉狀態也讓就餐選擇變得非常有限。「我們想做飯,但沒有足夠的食材。學校提供的套餐選擇實在是太少了。」確實,雖然大城市新冠疫情嚴重,餐館紛紛關閉;小城市和城鎮優質餐館資源本就相對稀少,部分還嚴重依賴於學生群體的消費。
對於「被困」在美國的留學生而言,過去的6個月,註定是社交、娛樂、味蕾都無法得到滿足的6個月。留學生活中本來應該擁有的色彩,一下子褪去了大半。
中國時間9月9日,許多中國留學生收到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郵件,自己的美國F1學生籤證遭到取消,這些學生大多是本科就讀於「國防七子」院校、研究生就讀於美國大學。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過去6個月迭出的負面消息,已經讓人心驚膽戰、無暇喘息。先是部分留學生在學校關閉後,買不到回國的機票,被迫滯留美國;然後隨著疫情的高峰和川普的部分不當言論,亞裔學生在美國面臨著不小的輿論壓力;緊接著美國大學的秋季開學計劃不斷更改,一度傳出「只選網課不能維持學生身份」的消息;然後是一系列步步緊逼的行政命令,直到有超過1000名學生被取消了籤證。
但是這些具體的困難也許仍然不是壓在中國留學生心頭最大的一座山。
「這半年一直在刷新我的認知,當我以為一些消息已經夠壞了,很快就會有更壞的消息。我忍不住胡思亂想,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下去,我無法繼續學業怎麼辦?」
「我的專業在國內就業方向很窄,這也是我選擇來美國讀研的主要原因。但是現在這個情況,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在美國找到工作,找到工作之後是否能拿到籤證,拿到籤證之後,是否還能回國。我該推翻規劃重來嗎?」
「幾個月前,我在街上走,有人對著我作出非常暴力的手勢,嚇了我一大跳,晚上睡覺也不安穩。我真的很害怕,沒有書讀,沒有工作,這些突然都變得不是很重要。我常常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不知道怎麼樣才可以充分保護自己。」
有人說,美國的一系列舉措,無異於把留學人才推向中國,甚至能幫助中國留住高科技人才。但是對於每一個具體、鮮活、曾經充滿期許的留學生而言,這短短半年的風雲變幻,並不只是國家或政策層面的幾個公告、幾句宣言,也是個人甚至是家庭命運的瞬間巨變。
雖然經過幾個月的心理建設,美國校方已經接受了2020年秋季學期國際生人數將會大幅減少的事實,但是對於國際生減少所帶來的財政和一系列後續問題,校方無法坐視不理。
Kavita Daiya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名教授。她見證了新冠大流行對於國際學生和國際教育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她堅定得認為,幫助國際學生,不是因為他們是大學的「搖錢樹」,而是因為國際學生是社區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美國教育保持國際領先地位的重要因素。Kavita呼籲大學一定要團結起來,「做點什麼」來幫助國際學生,共同扭轉目前這個不利的局面。
Kavita認為,大學首先需要為國際學生創建社會支持網絡,例如提供免費的遠程心理健康諮詢。對於國際學生來說,目前所面臨的壓力水平,已經超出正常學業和生活的範疇。
由於秋季學期保持著大量的網課,許多學生無法像往常那樣與同學、教授和導師交流。學校可以通過網絡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溝通指導,讓即使遠程上課的學生也可以順利完成學業,甚至能夠體驗到和同學教授正常互動的課堂環境。
對於國際學生來說,實習和工作是另外一項重大挑戰。新冠疫情使大量公司的業務受到衝擊,數以萬計的實習和工作崗位被取消。如果美國低迷的就業市場和H1B工作籤證的嚴峻形勢長期存在,那麼留學生前來美國學習的動力也會大大降低。對於學校來說,充分發揮學生就業支持部門的作用,積極聯絡校友,建立起強大的校友互助資源網絡,也許是繼續為學校吸引國際生的一個重要舉措。
2020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對於美國留學生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艱難一年」。在尚不明晰的形勢下,每個人都只能盡力作出對自己來說最合適的選擇。2020年,健康和平安這些原本對於20多歲年輕人來說有些「俗套」的祝福,突然變得非常真誠和必要。希望我們今後在回望這個忽快忽慢、少了很多風景的年份時,能夠多一些坦然,少一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