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小區裡的張大媽,今年已經65歲了,老太太很和善,她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平時大多數時間都是住在兒子家,也就是我們小區,幫兒子兒媳帶孩子。有時候如果女兒出差,她也會去幫女兒照顧幾天孩子(這期間孫子就讓他姥姥照看)。
因為經常一起帶孩子,所以對老太太的情況也比較了解。她不管是在兒子家幫忙帶孫子還是在女兒家幫忙帶外孫,都能夠和年輕人相處很好。那些婆媳矛盾,兩代人的相處摩擦什麼的在她這裡基本都沒有。
而在幫子女帶孩子怎麼做才能夠不受氣這個問題上,老太太也有自己的答案。聽了她的經驗感覺真心不錯,也值得老人們借鑑。
子女們休息、放假時,也讓他們帶帶孩子,讓其理解帶孩子的艱辛
老太太直言,自己的子女們還算孝順,他們也理解平日裡她帶孩子的艱辛。而為了這一點,老太太表示曾經她也動過小心思,那就是趁子女們休息放假的時候,她找個理由說自己有事情,然後讓孩子的父母也帶幾天孩子,這樣他們就會體會到帶孩子的艱辛,從而學會感恩,知道老人平日裡的不容易。
確實是這樣,現在有的年輕人,就是自己不體會,根本不知道帶孩子有多累。而只有讓他們親自體會一二,他們也才更容易理解到帶孩子的艱辛和不易。
「不是自己的事情,不管」
六旬老太的經驗裡,還有一條,那就是「不是自己的事情,不管;子女們不告訴自己的事情,不問」。
老人在子女家幫忙帶孩子,很多委屈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管了不該管的事情。而不想出力不討好,那老人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簡單說帶孩子就是帶孩子,有關孩子的教育,子女們與其另一半的事情,子女們的其他家務事,自己就不管不問,少插言。這樣自己少了很多煩心事,也不會出力不討好,惹子女們不待見。
「時不時給子女們一些『甜頭』,讓他們知道自己還是有用的」
老太太的這一條經驗可以說也是苦中作樂了。沒辦法,因種種原因,老人幫子女帶孩子,有時候還真是必須讓子女們知道自己還是有用的,他們對老人的態度才會更好些。
而張大媽對此也有自己的見解。她表示老人的錢財,在自己走之後還是要留給子女。與其留下很多遺產,還不如趁自己活著的時候,讓自己更開心一些。具體做法就是,有些事不要計較太多,子女們若金錢方面比較緊張,自己手頭又比較寬裕,那就時不時讓子女們嘗一些甜頭,讓他們知道自己這把老骨頭還是有些作用的。
老人自己先做了表率,一般情況下,只要子女們不是太不懂事。他們對老人基本也都是會很孝順的。
幫子女帶孩子,如何做才能不受氣?上面提到的這幾點可以說都是過來人的經驗。有些也真心很實用。如果你需要,不妨借鑑一下。
【今日話題:住子女家幫他們帶孩子,在不受氣這方面你的經驗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