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子之心人皆有之,可千萬不要讓這種愛,變成了傷害

2020-08-16 山鷹育兒經驗分享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孩子從出生到成人,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家庭裡度過的,古人說,愛子之心,人皆有之。可千萬不要讓這種愛,變成了對孩子的傷害。

有些家長盲目的愛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沒有教孩子去懂得愛,也沒有教孩子去愛別人。像這種單向的享受愛的孩子,到後面都會認為別人愛自己,是天經地義的,少一點都不行。而自己從來沒有去關心和去愛周圍的人。在情感上,只會獲取,不會付出。

溺愛的孩子,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關心他人。在以後的社會大家庭裡,他會畏難,膽怯,沒有開拓進取的精神。


做父母的要知道,給孩子的愛,千萬不要溺愛。要做到愛有度,嚴格合理的教育原則,熱愛與教育相結合。在思想上要嚴格教育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平常的小事上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之整容也可體諒,手術後沒區別卻是為何?
    原創 | 赤赤說社會,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之整容也可體諒,手術後沒區別卻是為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個灰姑娘都渴望變成白雪公主般美麗耀眼,24歲花季的小李便是如此。在寧波工作的小李正值豆蔻年華,這正是愛美,喜歡打扮的年紀,外形還算不錯的小李卻總是對自己的外貌不滿意。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孩子來說規則之下更需要尊重
    輿論的焦點在於愛美之心是否要分時間和場合。國會這樣莊重的地方,穿裙子怎麼能體現禮儀和尊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孩子來說規則之下父母的尊重更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她的回答令很多成年人都驚嘆。她的選擇在別人眼中是孤僻不合群,但在媽媽的眼裡並不算什麼。媽媽說:「因為我和她爸爸都是這樣類型的,更愛獨處。所以,一一的狀態,在我們眼裡蠻正常的。」媽媽尊重她的選擇,讓她在成長中慢慢舒展自然天性,溫和的引導她和小朋友接觸。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4技巧5要素呵護面部肌膚,孕媽遠離黃臉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4技巧5要素呵護臉部肌膚,讓孕媽媽遠離黃臉婆 世間之人都有對美麗的熱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性,但是女性在懷孕前比分娩後看起來更好看,其中有些在分娩後變得老了好幾歲。孕媽媽在懷孕期間怎麼樣保養皮膚呢?一,臉部皮膚保養技巧1.滋補鐵血 由於懷孕(一個人吃兩個人分),孕期媽媽需要更多的營養,尤其是鐵元素。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術是美的體現,但美是什麼呢?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乃人之天性!但正像英國近代美學家卡裡特所說:「人類很少長期滿足於僅僅創造或領悟關,而不試圖也去理解它的所作所為。」於是,關於美是什麼等等問題便成了理論研究的對象。在認識美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一個很簡而易懂的問題。
  • 【大地故事】我們都愛媽媽【大地教育】父母愛子,應為之計深遠
    愛孩子沒有錯,但如果溺愛孩子,反而會造成消極影響,導致孩子形成不健康人格,影響成長。經常看到老一輩帶孩子缺乏原則,不管孩子是對是錯,反正對也是對,錯也是對,只要孩子想要的,都會儘量滿足,這種教育,無疑是在給孩子的人生埋下一顆定時炸彈。當然,也有很多年輕父母對孩子的寵愛程度也過了頭。
  • 假的護犢心切,真的欺凌弱小,這種家長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元兇
    但當事件真正發生,再加上你的孩子受到那麼一點點傷害的時候,或許你就站不住腳了,這種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的現象不在少數。一名男子在遊樂區狂扇小男孩耳光,僅僅是因為小男孩搶了他女兒的玩具。一名成年人將4歲男孩像保齡球一樣甩出,僅僅是因為男孩和他的孩子發生了拉扯。
  • 「父母之愛子,必將為之計深遠」,父母怎麼做才是真的愛孩子?
    這些溺愛孩子的現象實際上就是在害孩子,這種愛應該停止。「父母之愛子,必將為之計深遠。」原句出自劉向的觸龍說趙太后。作為父母,有時候需要適當克制自己過分的溺愛,因為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會考慮孩子的長久發展。而不是選擇當下溺愛孩子。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從來不是一個膚淺的詞正相反它是人的所有品格裡最有分量的,而愛美也從來不是一種不務正業的狀態正相反它是所有人生追求裡最有價值的。隨著現在化妝技術的發展,很多妹子都有了「兩幅面孔」。我素顏的時候,就是一個路人甲。
  • 不要輕易傷害一個對你好的人
    然而,有些人,面對一個愛自己的人,會慢慢地失去了基本的尊重,既想享受男女之情的歡愉,又不願意有所承擔;既想要繼續曖昧,又不願對方的好被拿回去;既不表明態度,又肆無忌憚的撩著。女人也好,男人也罷,在你被人寵愛的時候,不要忘乎所以,不要再因為那些得不到的而再去莫名騷動,也不要因為被愛而變得那麼有恃無恐。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君王為人不忍《鴻門宴》)「忍人」,狠心對待別人。「不忍人之心」, 憐憫別人的心,同情別人的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個人都有憐愛別人的心。明確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中心論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確,言簡意賅,並提綱挈領地引起下文的論證。2.我們該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明確   孟子是從人性( 性善論)的前提推導政治,從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導仁政。由於這種「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
  • 目之所及,皆是所愛,心之所向,皆是美好
    最好的感覺,是在剛曬過太陽的棉被裡深呼吸,是和喜歡的人手牽手,是在電影院裡感動落淚,是月底很窮的時候中了獎,是旅行之前興奮的準備行李,是不抱期待的愛一個人,是知道自己被想念。生活,總是被一些細碎的溫柔填滿。
  • 河長說河 | 愛「河」之心,人皆有之
    河長說河 | 愛「河」之心,人皆有之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行其庭先生《孟子》講義(18)
    今晚我們要來讀的兩章,極其重要:3·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天地以生物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梁惠王》上卷,1·7章,孟子語齊宣王「是心足以王矣」,「是心」即齊宣王不忍見釁鐘之牛之「觳觫」之心,即不忍人之心。本章可謂是接著1·7章講。民國二年,康有為曾在上海創辦一雜誌,即名「不忍」。)。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言眾人雖有不忍人之心,然物慾害之,存焉者寡,故不能察識而推之政事之間。
  • 目之所及,皆是遺憾,心之所向,皆是過往
    在一段感情當中,爭吵不可怕,鬧脾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兩個人無話可說,明明站在一起,心卻離得很遠。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曾經喜歡一個人到不得了,他吃什麼,去哪裡,今天過得開不開心,你都想要關心。有時候,我們故意疏遠一段感情,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失望的次數太多了,對於另一半,你已沒有了從前的期待。朋友常常跟我說,感情都是很脆弱的,之所以能永恆,是因為兩個人足夠珍惜。許多人都是在一起之前,有求必應,在一起之後,變得隨意。大概是我們認定,已經在身邊的人不會離開,所以你忘了,你說的某些話會刺傷對方,你做的有些事會在對方心裡留下裂痕,最重要的是,你忘了在冷落對方之後,好好地跟他說一聲對不起。
  • 統編新版選擇性必修上冊《人皆有不忍之心》教學設計課件
    先王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則有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用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施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那麼治理天下就會像在手掌中轉動它那麼容易。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假如)現在有人忽然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去了,都會有害怕同情的心——不是想藉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想要在鄉鄰朋友中博取名聲,也不是討厭那孩子驚恐的哭叫聲才這麼做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同情。
  • 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這句話自然是對的,同理心不僅人有沒有同理心的人現在叫反社會者,變態殺人狂多出於此類人群。不過我從這篇文章中主要還是體會到「直」在儒家心性發展中的貫穿。「今人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側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欲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人見了孩子將要掉入井,第一反應就是有側隱之心。本此心救人,則為君子,若此時一轉念,為了結交孩子的父母,或者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去救,那便是小人了。
  • 用辯證思維寫《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例文)
    有願意嘗試的,可以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辯證思考,寫成作文交上來。 真有同學做了嘗試。基本理解是這樣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說的是人性之善。但是,人也有不善的一面,惡的一面。我們既要看到善的一面,也要看到惡的一面,要辯證地看待人的這種兩面性。——這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辯證法嗎?——不是。
  • 德道者有之器物—德尊靈器
    師父的弟子每個人手裡都有師父給的物件、佛牌、龍牌等,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真諦。首先,一切有相物質器物皆是假,其材質的價值也都是後天人心意識的炒作罷了。正如量子物理學所證實的,其實質都是意識能量體,心的境界決定了能量頻率,決定了「器物」是什麼。
  • 「不要把孩子打扮得太漂亮,尤其是家有女兒的」,家長可要聽進去
    」莎莎連忙幫襯著女兒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公見莎莎當面拆自己的臺,一把拿起指甲油扔向了垃圾桶,於是夫妻倆開始了冷戰。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把孩子打扮得太花哨太耀眼,容易讓孩子顯得格外突出,其實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