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A股鞋服龍頭:溫州企業的資本守望與突圍衝動|奧康|森馬|報喜鳥...

2020-12-20 網易財經

(原標題:走訪A股鞋服龍頭: 溫州企業的資本守望與突圍衝動)

本報記者 朱藝藝 浙江溫州報導

「觸摸」製造業 民企轉型

一葉知秋,一葉障目,同是「一葉」,兩個成語背後別有兩番不一樣的天地。

在每一輪經濟周期的跳轉中,都有企業家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當回首望去,時代的巨子與棄兒,總是交織出最激情四溢的歷史場景。當然,也有「遠見者」最終陷入困境無法自拔;有「短視者」則在一畝三分地穩如泰山……

本期A股樣本觀察,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選擇傳統鞋服企業的三家溫企,與一家傳統發動機製造公司為樣本,觀察其轉型之路。

站在局中,看故事,不知結果,或許別有一番滋味。(李新江)

導讀

作為擁有永嘉甌北、永嘉千石奧康總部、重慶璧山三大製鞋生產基地的奧康而言,做好皮鞋固然重要,但是奧康內部人士也透露,「皮鞋的量畢竟有限,我們主要的方向是做運動時尚休閒鞋,以後要叫奧康鞋,而不是奧康皮鞋。」

11月6日,溫州永嘉站落地,抬頭就是奧康的大幅廣告牌。

作為「中國鞋都」溫州第一家衝刺A股市場的製鞋企業,「三十而立」的奧康國際(603001.SH)正經歷十字路口的選擇。

甌江對岸的森馬服飾(002563.SZ),除了是國內休閒服領域的佼佼者,也正在重點發力兒童產業市場;另一家服裝企業報喜鳥(002154.SZ)則向著「智能定製」一路奔跑……

這三家公司的輝煌,代表了溫商的探索和勇氣;亦是這座中國民營經濟翹楚的城市最好的名片。

而在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及今年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他們的資本經歷,亦成為觀察國內製造業生態的不二視角。

基於這一背景,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三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實地走訪,旨在勾勒目前實體經濟經營近況,亦為捕捉民營企業轉型之線索。

風光與險灘

「穿奧康,走四方」,奧康國際的風光曾經有目共睹。

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CIII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奧康品牌在男皮鞋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為5.79%。2012年,奧康品牌實現男鞋市場佔有率6.79%,排名第一,女鞋市場佔有率2.35%,排名第十一。

這樣的業績也體現在跳動的財報數字上。

2010年,奧康國際歸母淨利潤2.8億元,到了2011年,飆升為4.57億元,2012年上市時最盛,保持5.13億元。然而2013年以後增長開始放緩,2015年-2017年,連續三年淨利潤分別降至3.9億元、3.05億元和2.26億元。

轉型的故事早已上演。

猶記得,2015年8月8日,成立27周年的生日當天,奧康國際拿下了Skechers(斯凱奇)在中國的總代理,更喊出「未來五年內在中國境內開設1000家斯凱奇品牌專賣店」的口號。

到了2017年新年,奧康國際又和比利時鞋服巨頭Cortina以及印度戶外品牌Woodland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奧康國際擁有奧康、康龍、美麗佳人、紅火鳥4個自有品牌,且獲得義大利品牌萬利威德的大中華區品牌所有權和美國運動品牌斯凱奇的經營權。

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奧康營收同比下降4.03%,淨利潤下滑10.5%。具體而言,代理品牌斯凱奇表現強勁,斬獲1.46億元營收,同比上漲74.83%,但是奧康主品牌營收14.4億元,同比下滑5.43%,康龍營收3.12億元,同比下滑4.01%。

尷尬的是其背景,2018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89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實現營收2177.7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在行業整體復甦行情下,個體的焦慮感真實存在。

同為溫州民企的森馬,也許能夠深刻理解奧康的轉身選擇。

10年前,「穿什麼就是什麼」的森馬服飾憑藉休閒服而一炮走紅,Twins、謝霆鋒、羅志祥、韓庚等9位明星輪番成為其代言人,一時風光無兩。

或許很少有人知道,上海如火如荼進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會議志願者穿的服裝都是森馬贊助的。

與國內大多數服裝企業一樣,森馬的日子並非一路晴空。

隨著國外服裝快時尚品牌的衝擊,以及消費市場的細分,2012年-2013年,森馬休閒服飾主營收入連續兩年下降。2012年,休閒服飾主營收入48.8億元,同比下降12.64%;2013年,這一板塊主營收入46.83億元,同比下降4.04%。

與此同時,門店的過度擴張也成為累贅,2011年森馬門店淨增1400餘家,到了2012年,門店已經達到4420家,轉型被倒逼開始,2013年,森馬開始大規模關閉低效店鋪,當年關店近400家。

事實上,這家給人「中低端大眾消費」印象的服裝企業,早在多年的歷練中低調轉型,延伸大眾休閒、中高端服飾、兒童服飾等多領域服飾產業集群。

到了2016年,其休閒服飾回歸56億營收的水平,兒童服飾板塊與之比肩,也實現50億元營收。

今年三季報,森馬服飾實現營收97.64億元,同增21.41%,淨利潤12.72億元,同增25.66%,營收和淨利保持雙位數增長可謂不易。

轉型路徑AB面

在歷史大潮下,每一種轉型選擇,都有背後自洽的邏輯。

「全品類、多領域、時尚運動化是奧康未來的發展方向」, 奧康董事長王振滔曾經提到,奧康想做的是一個「鞋業生態系統」。

這與森馬的選擇截然不同,堅持「小河有水大河滿」經營哲學的森馬服飾,則在「虛擬經營」的模式下,選擇了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

森馬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森馬採用的是「虛擬經營」的模式,主要負責服飾的研發設計和品牌運營,而將前端的生產環節交給供應商,將終端銷售也交給代理商。

手握以「森馬」品牌為代表的成人休閒服飾和以「巴拉巴拉」品牌為代表的兒童服飾,森馬服飾近年來在兒童產業上,動作頻頻。

這與兩者的產業基礎不同有關。

對於擁有永嘉甌北、永嘉千石、重慶璧山三大製鞋生產基地的奧康而言,做好皮鞋固然重要,但是奧康內部人士也透露,「皮鞋的量畢竟有限,我們主要的方向是做運動時尚休閒鞋,以後要叫奧康鞋,而不是奧康皮鞋。」

一方面,奧康國際希望重點打造奧康單一品牌的長青平臺,在2017年推出了15秒內測量顧客一隻腳腳型的鐳射腳型測量儀,希望以C2M定製「獲得1000萬個腳型數據」,另一方面,重點發展以斯凱奇、康龍(奧康自有的時尚休閒品牌)為主的時尚平臺。

這兩個方向,無疑仍然著力於「鞋」的故事。

而今年10月9日晚間,森馬服飾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森馬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以約1.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4億元)收購法國Sofiza SAS100%股權一事已在10月1日完成交割,進而獲得Kidiliz集團全部資產。

Kidiliz集團是一家歐洲童裝品牌,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全球共有8家子公司,擁有11000個銷售網點和829家門店,2017年實現銷售額4.27億歐元。

「出資8.44億元收購法國最大的童裝公司Kidiliz,是基於『森馬』新五年發展規劃的目標。到2023年,『森馬』計劃實現800億元的產業目標,而要實現這個宏大目標,除了需要『森馬』發展格局和發展動力的轉型,更需要兒童產業的引擎作用」,森馬服飾董事長邱光和表示。

2002年創立的巴拉巴拉品牌,已經成為目前國內童裝市場佔有率第一;此外,今年巴拉巴拉童裝品牌已經進駐香港,並提出未來3年內,在香港布局20家至30家左右門店的計劃。

今年3月,森馬與北美最大童裝品牌The Children’s Place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境內市場,9月份在上海開出首店。

森馬走出「運動休閒」的衝動可見一斑。

報喜鳥,與奧康似有異曲同工,也在更加專注於「西裝」生意。

在2016年上半年虧損高達9700萬元,經歷200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之後,做西裝起家的報喜鳥進軍了高端定製領域。

11月7日,在永嘉甌北報喜鳥園區的智能生產車間,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看到,通過投資超1億元的「雲翼智能製造」系統,接受來自全國的定製西裝訂單,每件衣服的生產數據由設備自動識別並顯示在工位前的電子顯示屏幕上,並且物料通過吊掛系統在每個流程之間自動傳送。

報喜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比傳統裁縫1個人3天做一套定製西服,智能流水線打造的「智能裁縫」可以實現1個工人1天做兩套定製西服。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一件定製西服,其價格與成衣是一樣的。

2017年,報喜鳥實現收入26.01億元,同比增長29.5%,淨利潤259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故事外的故事

不同的故事會各自走到哪裡?猜得到開頭,卻很難猜得到結尾。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為了更好運作斯凱奇,奧康從2015年起連續兩年冠名贊助溫州馬拉松,斯凱奇也成為溫馬指定運動品牌。

最新財報顯示,斯凱奇開業店鋪145家,儘管與五年1000家店的目標還有差距,但是在奧康內部人士看來,「如何追求店鋪數量和管理效率的平衡」亟待解決。

截至2018年9月30日,奧康國際在越南、科威特開設26家經銷集合店,並與印度知名戶外品牌Woodland合作,已開設了60家品牌互換網點。

而另一邊的森馬,在森馬集團層面為兒童遊樂和教育等配套服務的「夢多多」小鎮,早在2015年開業,森馬還以超1億元將早教品牌——FasTracKids(天才寶貝)和FasTracEnglish(小小地球)納入囊中……

報喜鳥董事長吳志澤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非常看好報喜鳥推出的私人定製業務。

「一方面是為企業轉型尋找出口,打個比方,服裝製造業中如果擁有1000萬的產量,往往就有400萬的庫存,出清率不高;另一方面則是旨在做中國人合體的衣服,以我多年做衣服的經驗來看,在中國,10個人裡就有2人需要定製服裝尺寸,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兩個人不將就穿衣,服務更多人」,吳志澤提到。

目前,報喜鳥也在打造多品牌戰略,擁有(含代理)品牌包括高檔商務裝BALDASSARI、TOMBOLINI、Solosali,中高檔商務裝報喜鳥、法蘭詩頓,年輕時尚商務裝聖捷羅,中高檔休閒裝HAZZYS,高檔職業裝BONO及頂級定製品牌CARL BONO等。

最近一期的財報顯示,報喜鳥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20.99億元,同比增長24.59%;淨利7062萬元,同比扭虧,預計2018年淨利為8038萬元-9334萬元,同比增長210%至260%,源於品牌網點較上年同期增加及加盟商買斷制(發貨即確認收入,並允許一定比例退換貨)合作模式佔比提高,報喜鳥、代理品牌哈吉斯(HAZZYS)等品牌銷售收入增長,同時,獲得政府補助增加。

當然,這並非故事的全部。「潛伏」了14年之後,奧康集團旗下另一張「王牌」開始顯山露水——成都康華生物製品有限公司。這家奧康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成立於2004年,位於四川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路182號,其研發的「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已上市並實現盈利。

從四川證監局官網最新披露來看,康華生物和民生證券已於2018年7月30日籤訂了上市輔導協議,準備衝刺A股市場。

被溫州當地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一個故事。

同為溫州製鞋企業、擁有三十年歷史的浙江日泰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儘管2017年獲得浙江省「隱形冠軍」培育企業名單,不過至今沒有上市,其體量與奧康存在較大差距,品牌知名度的差距或許更大。

對於轉型的時機和勇氣,「浙江日泰」們或許有更深刻的感受。

年關的業績衝刺

在今年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奧康1-9月的出口板塊營收下降47%。

不過,奧康內部人士強調,公司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相對較小,以後將把出口重點放在東南亞市場。

能否扭轉前三季度的淨利下滑,無論出口,還是內銷,都需要卯足更大的勁兒。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時,距離「雙十一」只有兩天時間,各家企業都忙著籌備「雙十一」活動。

著手會員運營、布局AOK-MART、啟用華東物流中心、拓展運動板塊打造全品類鞋業王國、強化供應鏈,是奧康布局新零售全渠道的五大動作。

「通過線上線下的全面打通,真正實現了消費方式逆向牽引生產變革。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奧康仍要繼續在探尋過程中挖掘新的出路。」奧康負責人將其歸納為一場新零售「變形計」。

在2017年「雙十一」拿下8.219億元總銷售額的森馬電商,也期待今年進一步突圍。

線上購物熱潮背後,兩則公告形成了一種對照。

7月18日,報喜鳥結束了無主狀態。

持有9.64%股份的吳婷婷(吳志澤之女),通過累計增持236萬股後,與第一大股東吳志澤、上海金紗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2.52億股,佔比20%,成為報喜鳥的控股股東。

而8月31日晚間,奧康國際的控股股東奧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一致行動人股東王晨(實控人王振滔之子)則公告,擬以6.25億元出讓15%股份。

奧康投資、王晨僅表示轉讓是「基於自身的資金需求」,目前這筆資金具體用途尚不可知。

可以想像,在守護產業與對接資本市場的路上,這些民企龍頭,一定有更多的感受可以講述。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2013溫州鞋服大事記:與韓國服裝合作【圖】
    2013年1月18日,位於五馬街的奧康國際館開業。  轉眼,2013年已經結束,在這一年裡,溫州鞋服行業經受了來自市場、渠道、人才等多重考驗,同時也有許多的精彩在這一年綻放,發生了一些值得我們回顧的大事。本期我們回顧2013年家溫州鞋服的這些大事,期待2014年鞋服行業會有更多的精彩。
  • 一件西服十八萬 溫州鞋服品牌試水高端定製
    溫州網訊 進口面料全球限量生產100米,即只有33個人可以用同樣的面料做西服;  定製量體師給顧客量體前要噴指定香水,吃綠箭口香糖;  一套定製西服18萬元;一雙手工定製鞋近3萬元……  這就是我市鞋服品牌推出的鞋服定製服務。
  • 企業走訪隨筆:對溫州服裝發展的思考
    曾經幾何「穿在溫州」深入人心 19世紀80年代,溫州服裝業起步,90年代初,湧現出一批國內知名的男裝品牌:報喜鳥、莊吉、法派、夏夢、喬頓、華士、仕登等,隨後,森馬、美特斯邦威、拜麗德、林中鳥、意丹奴等一批特許經營新模式的休閒品牌迅速發展,同時期,溫州女裝品牌雪歌、飄蕾、婉甸、風笛、好日子開始展露頭角。
  • 奧康等加速終端變革應對零售變局 多品牌集成店成新寵
    事實上,奧康國際在2013年就推出了國際館模式。這年年初,第一家奧康國際館在公司總部溫州的五馬街正式開業。到2013年末,公司新增國際館、名品館合計81家。奧康國際表示,經過1年多時間的運營,奧康國際館模式推廣取得理想效果,實現了銷售額和銷售利潤的同步增長。或許正是由於「初試牛刀」嘗到甜頭,才為接下來的大舉擴張增添了信心。   更早試水這一模式的還有報喜鳥。
  • 設計·創意·時尚,2018溫州時尚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今日舉行
    本屆博覽會新的亮點是: 溫商智造驚豔亮相 全國知名標杆企業,溫商智造大集合,邀請了享譽國際國內的溫州品牌,「甌潮」當道,更是一個帶有使命感的特殊存在。時尚定製展區匯集溫州鞋服、眼鏡等輕工行業標杆品牌展覽展示,吸引了森馬、報喜鳥、飄蕾、東蒙等服飾品牌,奧康、康奈、紅蜻蜓等鞋業品牌,以及八達、正大、冠豪等眼鏡品牌亮相,還有30餘家服裝定製企業首次集體亮相博覽會。除溫州本土品牌外,博覽會還邀請了廣州面輔料商會會長單位--諧達集團,以及邀請深圳、上海、福建等全國各省市溫商企業,推動「溫商回歸」,發揮溫商資源優勢,進一步實現資本上的合作。
  • 溫州「雙十一」網絡零售望破10億 奧康王振滔變身包裝工
    楊青 攝   中新網溫州11月11日電 (記者汪恩民楊青實習生徐奔)11月11日零點剛過,不到半分鐘的時間,溫州奧康鞋業首個訂單順利交易完成。工作人員迅速將這份訂單交到了董事長王振滔的手中。
  • 280家海內外鞋服企業演繹「時尚大秀」 2019時尚展勁刮「專業風」
    轉型為鞋服產業專業展  參展企業大幅增加  一改以往的綜合類展會模式,本屆時尚展成功轉型為鞋服產業專業展,由中國(溫州)服裝時尚定製展覽會(以下簡稱「溫州時尚定製展」)和中國鞋都鞋類採購節(以下簡稱「鞋類採購節」)兩大主題展會組成,展會規模2萬平方米,總計參展企業280家,較上屆增加130
  • 賣皮鞋的奧康為何要和斯凱奇一起賣運動鞋?
    另一方面,儘管預告有颱風「蘇迪羅」逼近,8月8日,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蘭亭集勢(LightInTheBox)副總裁王建中還是帶著自己的高管團隊趕赴奧康國際總部溫州,討論怎樣與新東家在電商方面深度合作與資源整合,這天正是奧康成立27年。布局國內運動鞋服市場奧康國際創立於1988年,主營鞋類和皮具產品的研發、製造、分銷及零售。
  • 溫州小額貸款公司遭遇資金「緊箍咒」 僧多粥少
    溫州小額貸款公司遭遇資金「緊箍咒」  早報記者 徐益平  一度被認為民間地下錢莊走上前臺絕佳良機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眼下正演變成具有「金融衝動」的溫州商人突進金融領域「前哨戰」。作為溫州首批獲批的2家小額貸款公司之一,上周六掛牌成立的溫州永嘉縣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嘉瑞豐)股東全部為當地的製造企業,並無民間金融資本介入。  永嘉瑞豐並非唯一,由於地下錢莊未能得以「收編」,承擔著解決民企融資難使命的小額貸款公司,將面臨放貸資金「僧多粥少」的尷尬。  永嘉瑞豐由溫州著名鞋企奧康集團擔任主發起人,聯合9家企業共同組建,註冊資本1億元。
  • 奧康、紅蜻蜓、卓詩尼等溫州鞋類在百貨商場開六千家店
    記者近日在對奧康、康奈、紅蜻蜓(需求面積:60-200平方米)、大自然、珂卡芙等20家溫州鞋類代表性品牌企業的調查採訪中發現,相關企業目前已在全國構建了約38000個銷售網點,其中,開在北京王府井、上海一百、大連大商等大型百貨商場中的高端實體店,已近6000個,百貨商場高端店在所有銷售網點中平均比例佔15.79%。
  • 奧康國際加入 溫州民商銀行股東又多一「大腕」
    昨晚,奧康國際發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不超過2億元,參與發起設立溫州民商銀行,以優化公司的投資結構、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這意味著,繼正泰集團、華峰氨綸之後,溫州民商銀行的股東名單裡又多了一家大腕。
  • 溫州女鞋走回溫州_溫州 女鞋_財經聚焦_溫商網
    本土女鞋搶佔市區商業「高地」五馬街之前,那裡是奧康、康奈、紅蜻蜓、蜘蛛王、東藝、傑豪、澳倫等溫州皮鞋品牌和森馬、美特斯邦威、高邦等休閒服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曾讓皮鞋企業頗為不屑的溫州革質女鞋品牌,通過近兩三年在溫州市區繁華商圈的搶眼表現,讓溫州鞋業界人士對溫州女鞋的崛起,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 致敬新時代·從「新」看溫州 | 從橋頭到橋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淘寶村」出現的2013年前後,永嘉縣內著名鞋企奧康、紅蜻蜓、蜘蛛王、日泰,服裝名牌報喜鳥、紅黃藍,皮具品牌超雷,泵閥品牌伯特利、超達、方正等,也都開始做起了線上生意。  可以這麼說,當溫州逐步失去有形市場的先發優勢之時,網絡經濟給了溫州與世界並行的新「軌道」:  今年一季度,溫州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330億元,同比增長24.5%。
  • 三四百個溫州鞋品牌雲集常熟-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在國內市場有點知名度的溫州鞋類品牌,在常熟幾乎都能看得到。」中國服裝城鞋業商會會長王孝叟說,除奧康、康奈、紅蜻蜓外,溫州其他三四百個堅持做品牌的鞋企,在常熟都設有「辦事處」或「分公司」。 常熟市溫州商會秘書長紀明珠在向記者介紹溫商情況時說,在常熟的溫商特別多,「在『4號橋農貿市場』,買菜、賣菜的大多說溫州話;很多在崑山辦企業的溫州老闆,每周都叫人開車到這個菜場買海鮮呢!」
  • 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 奧康國際牽頭破解鞋業困局
    奧康國際作為溫州民企「領頭羊」與中國鞋業龍頭,在此次活動中還牽頭髮起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並同時進行「奧康奧萊千店籤約啟動儀式」以及啟動「萬家門店,十萬雲店」戰略目標,用領先的「雲戰略」為中國鞋業破解當前發展困局,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 鞋服品牌商尋求增長點 多品牌集合店成「新寵」
    在傳統百貨業態銷售慘澹、電商瓜分零售品牌實體店銷售的背景下,「多品牌集成大店模式」正成為鞋服品牌商進行渠道變革、鞏固自身競爭優勢、尋求業績新增長點的「新寵」。  試水多品牌集合店  日前,廣州男裝企業卡奴迪路推出首家多品牌高端精品買手店「01MEN」,並將企業經營範圍由此前的以服裝服飾生產銷售為主變更為零售業。奧康國際也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4.017億元,未來3年新建奧康國際館150家。
  • 「皮鞋大王」謀轉型 奧康國際看好運動鞋市場
    溫州素來以皮鞋產業聞名,尤其是在男士鞋上。歷數每年雙十一排在前十名的男鞋品牌,奧康、紅蜻蜓(603116.SH)、康奈無一不是出自溫州。不過,隨著爆發式增長的時期已過,如今的傳統類鞋業進入發展的「瓶頸期」,多家上市鞋企公司的業績表現不佳。相對於中國女性消費者的多樣化,男鞋市場也在發生轉變。「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還穿皮鞋?」
  • 傳統類鞋進「瓶頸期」 奧康國際看好運動鞋市場
    溫州素來以皮鞋產業聞名,尤其是在男士鞋上。目前擁有奧康、康龍、美麗佳人、紅火鳥等4個自有品牌,並成功收購了義大利知名品牌萬利威德的大中華區品牌所有權,並在國內外分布著數千家連鎖專賣店。2012年4月上市讓奧康國際成為了溫州第一家上市的鞋企。不過,上市第二年,這家公司的交出的成績單卻並不令人滿意。
  • 46家上市鞋服企業2019年度財報匯總 | 建議收藏
    Financial Report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鞋服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以下為40家上市鞋服企業2019年年度財報數據,通過數據對比我們會更加清晰行業的艱難與企業運營盈虧情況,以下數據供大家參考(紅色為利潤同比下降數據,綠色為上升企業)
  • 「都教授」在奧康訂了雙鞋
    昨日(5月20日),位於溫州永嘉甌北的奧康第100家國際館暨全國首家O2O無鞋體驗店開業,並邀請韓國當紅影視明星「都教授」金秀賢來溫進行其中國品牌的首秀。     作為第100家國際館,奧康甌北店定位為O2O無鞋體驗館,整體設計以「展示+體驗」為概念,分為奧康「快時尚」產品展示區、O2O購物體驗區以及奧康品牌文化館。結合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體驗館還提供免費WiFi、休閒吧等服務。這也表明,傳統連鎖專賣店經營模式一統天下的局面漸成過去,個性化服務與一站式體驗銷售模式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