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4528字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設計思維的開始離不開對設計對象的深入了解。作為一個設計思考者為了獲得這些見解,你必須與你要設計的人產生共鳴,這樣你才能理解他們的需求、想法、情感和動機。好消息是,你可以通過掌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學習更多關於人的知識。更令人興奮的是:只要有足夠的專注力和經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與人共情的大師。
與人交往能直接揭示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有時候,這些想法和價值觀對持有它們的人來說並不明顯。深入的參與會讓設計師感到驚訝,因為與他們實際所做的不同,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洞見——這是他們對世界現狀根深蒂固的信念的有力指標。」— d. School Bootcamp Bootleg, 2013
培養共情能力
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一階段(或模式)涉及對要設計的人產生同情心、了解他們需要什麼、他們想要什麼、他們如何表現、感覺,和思考,以及在現實環境中與產品互動時,他們如何展示這種行為,感受和想法。
設計思維的五個階段並不總是連續的,它們不需要遵循任何特定的順序,您會發現它們經常可以並行地發生,並且您可以迭代地重複它們。因此,階段應該被理解為對項目有貢獻的不同模式,而不是順序的步驟。然而,大多數項目都是從移情階段開始的。
為了獲得對人的同理心,我們作為設計思考者經常在自然環境中被動地觀察他們,或者在採訪中與他們互動。同時,作為設計思考者,我們應該試著想像自己面臨同樣的環境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正如俗話所說,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幾節中,我們將概述d.school Bootcamp Bootleg中所運用到的方法來幫助你對你的用戶產生同理心。
假設是初學者的心態
新手攝影師將如何控制佳能EOS數碼單眼相機的模式撥盤呢?為了幫助初學者,全自動模式在錶盤上用圖標表示,這使得非專家很容易猜出他們的意思(例如,順時針、視頻、夜間肖像、體育、特寫等等)。圖標也是通用的-即與語言無關。更高級的(專家)模式是用縮略語顯示的。在使用這些縮略語之前,您確實需要閱讀使用手冊(例如,「電視」並不表示「電視」,而是時間值-即快門優先)!你可以想像這將給佳能的新用戶帶來多大的困惑。而尼康在高級模式中使用單個字母。
如果我們想與用戶產生共鳴,我們應該始終採用初學者的心態。這意味著,作為設計師(或設計思考者),在進行觀察時,我們應該總是盡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假設和經驗拋諸腦後。我們的生活經歷在我們的內心創造了假設,我們用這些假設來解釋和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然而,這個過程會影響我們以真實的方式與我們所觀察的人產生共鳴的能力。因為完全放棄我們的假設是不可能的(不管假設這個詞有多麼複雜),我們應該不斷地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假設是初學者的心態。你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要評判你所觀察到的東西,即使你認為自己知道答案,也要質疑一切,並真正傾聽別人在說什麼,這是很有幫助的。
問什麼?怎麼樣?為什麼?
用戶體驗設計師對他們工作的態度源於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對他們遇到的每件事具備持續批判性思維能力。尋找驅動用戶行為和需求的潛在因素和動機是成功設計的基礎。通過問三個問題-什麼?怎麼樣?為什麼? 可以讓我們從沒有假設的具體觀察轉向驅動我們所觀察到的行為的更抽象的動機。例如,在觀察期間,我們可能會發現分別記錄一個人的單個觀察的「 Whats」、「 Hows」、「 Whys」會有所幫助。
我們用「什麼」來記錄所發生事情的細節(而不是假設)。在「如何」中,我們分析一個人在做什麼(他/她是否在付出很多努力?那個人在微笑還是皺著眉頭?)最後,在「為什麼」中,我們對人們的動機和情緒做出了有根據的猜測。然後我們可以用用戶測試這些動機。
基於照片和視頻的用戶研究
就像其他移情方法一樣,拍攝或記錄目標用戶,可以幫助你發現人們可能有或沒有意識到的需求。它可以幫助指導您的創新工作,識別要為之設計的正確最終用戶,並發現指導行為的情感。
在基於照片和視頻的用戶研究中,對用戶進行攝影或拍攝:(a)在自然環境中;或(b)在與您所聘請的設計團隊或顧問開會期間收集信息。例如,您可能會識別出一組具有特定特徵的人,這些特徵代表您的目標受眾。當他們遇到你想解決的問題時,你記錄下來。你可以在事後用別人說過的話、喚起的感覺和你發現的行為來刷新你的記憶。然後,您可以輕鬆地與您的團隊的其他成員共享此信息。
一個由三名遊客組成的團體,試圖在一個城市裡找到他們的路。在這張研究人員拍攝的照片中,他們擠在一起看手機上顯示的地圖。在照片中,我們看到了人們嘗試使用小屏幕進行協作時會遇到多大的困難-例如,背景中的女孩無法指向屏幕上的東西,因此無法幫助同伴解決問題。
個人照片和視頻日誌
在這種方法中,你把相機交給你的用戶,並給他們指示,即在指定的時間內拍攝或錄下他們的活動。這樣做的好處是,你不會用你的個人存在來幹擾或幹擾用戶,即使他們知道你稍後會看視頻或看照片雜誌,他們會稍微調整和改變他們的正常行為。就像使用人物角色一樣,讓真實的人參與進來;作為設計師,我們獲得了寶貴的個人經驗和故事,在整個過程中牢牢記住設計的人性化方面。雖然我們可能知道,在內心深處,當三個人試圖使用一部手機時,會有什麼樣的限制,但沒有什麼比現場(和記錄)演示的第一手證據更能讓我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點。
在一項研究中,用戶被要求記錄他們需要在移動或平板設備上輸入文本的情況。由於圖片中清楚地顯示了使用的上下文,因此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到圖片界面上需要在何處以及如何輸入文本的信息(例如左圖中,用戶需要輸入數字以進行支付)。但並非所有的圖片都拍攝的很棒!用戶不是專業攝影師,他們經常會拍攝到用處不大的資料(例如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用戶坐在平板電腦上時感覺舒適,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在試圖做什麼 — 因為相機閃光燈)。
鑑於這點,讓我們聽聽IDEO,這是一家於1991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的領先的國際設計諮詢公司:
我們使用這種方法來超越面對面的訪談去更好地了解一個人的背景、周圍的人、社區動態以及他們如何使用產品或服務的過程。視頻日誌可以幫助建立一個更豐富的討論基礎,因為它們在訪談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這意味著他們會提前幾天開始思考這個話題。— IDEO, Designkit.org, Photojournal
訪談
訪談是用戶體驗設計師與用戶產生共鳴的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如果你不準備帶著真正的同理心進行面試,那麼訪談只會產生很小的效果。
一對一的訪談是與真實的人建立聯繫並獲得真知灼見的有效方式。直接和你要設計的人交談可能是了解需求、希望、欲望和目標的最好方式。這些好處與基於視頻和攝像機的研究相似,但面試通常是結構化的,面試官通常會有一系列他們想問面試者的問題。因此,訪談提供了其他觀察方法的所不具備的親近感和直觀性,同時允許設計團隊針對特定的信息領域來指導設計思維過程。
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訪談前進行的:團隊成員會進行頭腦風暴,生成問題來詢問用戶,並圍繞訪談問題創建主題,這樣他們就可以順暢地從一個問題流向另一個問題。
與極端用戶打交道
極端用戶的數量很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忽視他們,而只針對大多數用戶。事實上,它們可以提供其他用戶可能根本沒有準備披露的優秀見解。
通過關注極端用戶,你會發現問題、需求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變得越來越全面。首先,您必須確定潛在用戶群的極端情況;然後,您應該與該用戶群進行接觸,建立他們的感覺、想法和行為,然後查看您可能在所有用戶中發現的需求。想想是什麼讓一個用戶如此極端,你就會注意到它所涉及的環境。一個極端的例子如:一個購物者帶著五個很小的孩子推著雜貨店的購物車,車上有兩個摺疊式座位,但其他三個孩子(他們太小了,不能走路)也必須跟著去超市某個貨架前。因此,我們的購物者是購物車設計的極端用戶。
一方面,如果你能設法取悅一個極端的用戶,那你一定能讓你的主目標用戶滿意。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與極端用戶打交道的目的不是為這些用戶開發解決方案,而是篩選出主目標用戶可能難以表達的問題;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極端用戶的需求往往與大多數人口的需求重疊。因此,雖然您可能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您的設計,但是您肯定可以降低讓用戶感到失望的機率。
類比移情
使用類比可以幫助設計團隊開發新的見解。通過將一個領域與另一個領域進行比較,我們作為設計人員可以想像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而這些解決方案在某一學科的約束下不一定會出現在腦海中。例如,在醫院急診室給病人做手術的高度緊張和時間敏感的過程可能類似於在維修站給賽車加油和更換輪胎的過程。您可能會在類似的移情中使用某些方法,包括將您的問題與另一個領域的問題進行比較,用筆記和圖片創建一個「靈感板」,關注多個領域的類似方面。
分享激勵人心的故事
用偉大作家特裡·普拉切特的話來說:「人們認為故事是由人塑造的。」我們在這裡稍作強調,因為產品的確是由人們講述的故事所塑造的。
設計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收集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想法,並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你應該分享你鼓舞人心的故事,收集所有團隊成員的研究,包括實地研究,採訪等。通過分享每個成員觀察到的故事,團隊可以加快進度,從故事中獲取意義,並捕捉觀察工作的有趣細節。
體力激蕩
一個人戴著特殊的眼鏡,模擬視力受損,試圖完成一項簡單的任務(用鑷子夾起一粒米,把它移到旁邊的空容器裡)。演示不同的場景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特定用戶組可能面臨的問題。這實際上是站在用戶的立場上。
體力激蕩是為了完全沉浸在用戶環境中而進行的身體體驗。這需要大量的計劃和工作,因為環境必須符合現實環境中存在的工件環境,而總體氛圍/感覺必須準確地描述用戶設置。體力激蕩將團隊置於用戶的立場,從而增強我們作為設計師所需要的同理心,以便想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擁有「現實生活」的經驗將為以後的過程提供參考,使我們能夠停下來,退後一步並問自己:「還記得我們是如何嘗試成為用戶的嗎?」
別走開
當我們在一個設計思維團隊中,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使我們能夠與用戶產生共鳴。總的來說,這些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對用戶需求的洞察,以及他們如何思考、感受和行為。每種方法都試圖增強設計團隊對目標用戶和市場的理解,並準確地了解用戶需要和想從他們的產品中得到什麼。觀察方法不僅使我們能夠收集原始數據、統計數據和人口統計數據。它們還將為我們提供機會,讓我們獲得見解,然後應用於設計解決方案。
與用戶產生共鳴是設計思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忽略向他人學習的好處就是忘記設計思維的真正含義。因此,如果我們要為他們提供領先於市場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在適當的程度上成為我們的用戶。
參考資料:
[1] Course: Design Thinking - The Beginner's Guide.
[2] d.school Bootcamp Bootleg, 2013.
[3] Besharat, J., Komninos, A., Papadimitriou, G., Lagiou, E., & Garofalakis, J. (2016). Augmented paper maps: Design of POI markers and effects on group navigation.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Smart Environments, 8(5), 51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