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一階段:與用戶產生共鳴

2020-12-14 大人社團

本文共有4528字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設計思維的開始離不開對設計對象的深入了解。作為一個設計思考者為了獲得這些見解,你必須與你要設計的人產生共鳴,這樣你才能理解他們的需求、想法、情感和動機。好消息是,你可以通過掌握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學習更多關於人的知識。更令人興奮的是:只要有足夠的專注力和經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與人共情的大師。

與人交往能直接揭示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有時候,這些想法和價值觀對持有它們的人來說並不明顯。深入的參與會讓設計師感到驚訝,因為與他們實際所做的不同,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洞見——這是他們對世界現狀根深蒂固的信念的有力指標。」— d. School Bootcamp Bootleg, 2013

培養共情能力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

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一階段(或模式)涉及對要設計的人產生同情心、了解他們需要什麼、他們想要什麼、他們如何表現、感覺,和思考,以及在現實環境中與產品互動時,他們如何展示這種行為,感受和想法。

設計思維的五個階段並不總是連續的,它們不需要遵循任何特定的順序,您會發現它們經常可以並行地發生,並且您可以迭代地重複它們。因此,階段應該被理解為對項目有貢獻的不同模式,而不是順序的步驟。然而,大多數項目都是從移情階段開始的。

為了獲得對人的同理心,我們作為設計思考者經常在自然環境中被動地觀察他們,或者在採訪中與他們互動。同時,作為設計思考者,我們應該試著想像自己面臨同樣的環境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正如俗話所說,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幾節中,我們將概述d.school Bootcamp Bootleg中所運用到的方法來幫助你對你的用戶產生同理心。

假設是初學者的心態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

新手攝影師將如何控制佳能EOS數碼單眼相機的模式撥盤呢?為了幫助初學者,全自動模式在錶盤上用圖標表示,這使得非專家很容易猜出他們的意思(例如,順時針、視頻、夜間肖像、體育、特寫等等)。圖標也是通用的-即與語言無關。更高級的(專家)模式是用縮略語顯示的。在使用這些縮略語之前,您確實需要閱讀使用手冊(例如,「電視」並不表示「電視」,而是時間值-即快門優先)!你可以想像這將給佳能的新用戶帶來多大的困惑。而尼康在高級模式中使用單個字母。

如果我們想與用戶產生共鳴,我們應該始終採用初學者的心態。這意味著,作為設計師(或設計思考者),在進行觀察時,我們應該總是盡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假設和經驗拋諸腦後。我們的生活經歷在我們的內心創造了假設,我們用這些假設來解釋和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然而,這個過程會影響我們以真實的方式與我們所觀察的人產生共鳴的能力。因為完全放棄我們的假設是不可能的(不管假設這個詞有多麼複雜),我們應該不斷地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假設是初學者的心態。你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要評判你所觀察到的東西,即使你認為自己知道答案,也要質疑一切,並真正傾聽別人在說什麼,這是很有幫助的。

問什麼?怎麼樣?為什麼?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

用戶體驗設計師對他們工作的態度源於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對他們遇到的每件事具備持續批判性思維能力。尋找驅動用戶行為和需求的潛在因素和動機是成功設計的基礎。通過問三個問題-什麼?怎麼樣?為什麼? 可以讓我們從沒有假設的具體觀察轉向驅動我們所觀察到的行為的更抽象的動機。例如,在觀察期間,我們可能會發現分別記錄一個人的單個觀察的「 Whats」、「 Hows」、「 Whys」會有所幫助。

我們用「什麼」來記錄所發生事情的細節(而不是假設)。在「如何」中,我們分析一個人在做什麼(他/她是否在付出很多努力?那個人在微笑還是皺著眉頭?)最後,在「為什麼」中,我們對人們的動機和情緒做出了有根據的猜測。然後我們可以用用戶測試這些動機。

基於照片和視頻的用戶研究

就像其他移情方法一樣,拍攝或記錄目標用戶,可以幫助你發現人們可能有或沒有意識到的需求。它可以幫助指導您的創新工作,識別要為之設計的正確最終用戶,並發現指導行為的情感。

在基於照片和視頻的用戶研究中,對用戶進行攝影或拍攝:(a)在自然環境中;或(b)在與您所聘請的設計團隊或顧問開會期間收集信息。例如,您可能會識別出一組具有特定特徵的人,這些特徵代表您的目標受眾。當他們遇到你想解決的問題時,你記錄下來。你可以在事後用別人說過的話、喚起的感覺和你發現的行為來刷新你的記憶。然後,您可以輕鬆地與您的團隊的其他成員共享此信息。

(照片由A. Komninos提供,來自Beshara

一個由三名遊客組成的團體,試圖在一個城市裡找到他們的路。在這張研究人員拍攝的照片中,他們擠在一起看手機上顯示的地圖。在照片中,我們看到了人們嘗試使用小屏幕進行協作時會遇到多大的困難-例如,背景中的女孩無法指向屏幕上的東西,因此無法幫助同伴解決問題。

個人照片和視頻日誌

在這種方法中,你把相機交給你的用戶,並給他們指示,即在指定的時間內拍攝或錄下他們的活動。這樣做的好處是,你不會用你的個人存在來幹擾或幹擾用戶,即使他們知道你稍後會看視頻或看照片雜誌,他們會稍微調整和改變他們的正常行為。就像使用人物角色一樣,讓真實的人參與進來;作為設計師,我們獲得了寶貴的個人經驗和故事,在整個過程中牢牢記住設計的人性化方面。雖然我們可能知道,在內心深處,當三個人試圖使用一部手機時,會有什麼樣的限制,但沒有什麼比現場(和記錄)演示的第一手證據更能讓我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點。

(圖片由Strathclyde大學的A.Komninos

在一項研究中,用戶被要求記錄他們需要在移動或平板設備上輸入文本的情況。由於圖片中清楚地顯示了使用的上下文,因此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到圖片界面上需要在何處以及如何輸入文本的信息(例如左圖中,用戶需要輸入數字以進行支付)。但並非所有的圖片都拍攝的很棒!用戶不是專業攝影師,他們經常會拍攝到用處不大的資料(例如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用戶坐在平板電腦上時感覺舒適,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在試圖做什麼 — 因為相機閃光燈)。

鑑於這點,讓我們聽聽IDEO,這是一家於1991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的領先的國際設計諮詢公司:

我們使用這種方法來超越面對面的訪談去更好地了解一個人的背景、周圍的人、社區動態以及他們如何使用產品或服務的過程。視頻日誌可以幫助建立一個更豐富的討論基礎,因為它們在訪談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這意味著他們會提前幾天開始思考這個話題。— IDEO, Designkit.org, Photojournal

訪談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

訪談是用戶體驗設計師與用戶產生共鳴的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如果你不準備帶著真正的同理心進行面試,那麼訪談只會產生很小的效果。

一對一的訪談是與真實的人建立聯繫並獲得真知灼見的有效方式。直接和你要設計的人交談可能是了解需求、希望、欲望和目標的最好方式。這些好處與基於視頻和攝像機的研究相似,但面試通常是結構化的,面試官通常會有一系列他們想問面試者的問題。因此,訪談提供了其他觀察方法的所不具備的親近感和直觀性,同時允許設計團隊針對特定的信息領域來指導設計思維過程。

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訪談前進行的:團隊成員會進行頭腦風暴,生成問題來詢問用戶,並圍繞訪談問題創建主題,這樣他們就可以順暢地從一個問題流向另一個問題。

與極端用戶打交道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

極端用戶的數量很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忽視他們,而只針對大多數用戶。事實上,它們可以提供其他用戶可能根本沒有準備披露的優秀見解。

通過關注極端用戶,你會發現問題、需求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變得越來越全面。首先,您必須確定潛在用戶群的極端情況;然後,您應該與該用戶群進行接觸,建立他們的感覺、想法和行為,然後查看您可能在所有用戶中發現的需求。想想是什麼讓一個用戶如此極端,你就會注意到它所涉及的環境。一個極端的例子如:一個購物者帶著五個很小的孩子推著雜貨店的購物車,車上有兩個摺疊式座位,但其他三個孩子(他們太小了,不能走路)也必須跟著去超市某個貨架前。因此,我們的購物者是購物車設計的極端用戶。

一方面,如果你能設法取悅一個極端的用戶,那你一定能讓你的主目標用戶滿意。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與極端用戶打交道的目的不是為這些用戶開發解決方案,而是篩選出主目標用戶可能難以表達的問題;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極端用戶的需求往往與大多數人口的需求重疊。因此,雖然您可能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您的設計,但是您肯定可以降低讓用戶感到失望的機率。

類比移情

使用類比可以幫助設計團隊開發新的見解。通過將一個領域與另一個領域進行比較,我們作為設計人員可以想像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而這些解決方案在某一學科的約束下不一定會出現在腦海中。例如,在醫院急診室給病人做手術的高度緊張和時間敏感的過程可能類似於在維修站給賽車加油和更換輪胎的過程。您可能會在類似的移情中使用某些方法,包括將您的問題與另一個領域的問題進行比較,用筆記和圖片創建一個「靈感板」,關注多個領域的類似方面。

分享激勵人心的故事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

用偉大作家特裡·普拉切特的話來說:「人們認為故事是由人塑造的。」我們在這裡稍作強調,因為產品的確是由人們講述的故事所塑造的。

設計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收集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想法,並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你應該分享你鼓舞人心的故事,收集所有團隊成員的研究,包括實地研究,採訪等。通過分享每個成員觀察到的故事,團隊可以加快進度,從故事中獲取意義,並捕捉觀察工作的有趣細節。

體力激蕩

(作者/版權所有者: Bank of England

一個人戴著特殊的眼鏡,模擬視力受損,試圖完成一項簡單的任務(用鑷子夾起一粒米,把它移到旁邊的空容器裡)。演示不同的場景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特定用戶組可能面臨的問題。這實際上是站在用戶的立場上。

體力激蕩是為了完全沉浸在用戶環境中而進行的身體體驗。這需要大量的計劃和工作,因為環境必須符合現實環境中存在的工件環境,而總體氛圍/感覺必須準確地描述用戶設置。體力激蕩將團隊置於用戶的立場,從而增強我們作為設計師所需要的同理心,以便想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擁有「現實生活」的經驗將為以後的過程提供參考,使我們能夠停下來,退後一步並問自己:「還記得我們是如何嘗試成為用戶的嗎?」

別走開

當我們在一個設計思維團隊中,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使我們能夠與用戶產生共鳴。總的來說,這些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對用戶需求的洞察,以及他們如何思考、感受和行為每種方法都試圖增強設計團隊對目標用戶和市場的理解,並準確地了解用戶需要和想從他們的產品中得到什麼。觀察方法不僅使我們能夠收集原始數據、統計數據和人口統計數據。它們還將為我們提供機會,讓我們獲得見解,然後應用於設計解決方案。

與用戶產生共鳴是設計思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忽略向他人學習的好處就是忘記設計思維的真正含義。因此,如果我們要為他們提供領先於市場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在適當的程度上成為我們的用戶。

參考資料:

[1] Course: Design Thinking - The Beginner's Guide.

[2] d.school Bootcamp Bootleg, 2013.

[3] Besharat, J., Komninos, A., Papadimitriou, G., Lagiou, E., & Garofalakis, J. (2016). Augmented paper maps: Design of POI markers and effects on group navigation.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Smart Environments, 8(5), 515-530.

相關焦點

  • 「譯文」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三階段:構思
    當以一種成功的方式促進時,構思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過程。目標是產生大量的想法,這些想法可能會激發更新、更好的想法,然後團隊可以將這些想法精簡為最好、最實用和創新的想法。構思是設計過程中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你將精力集中在構思的產生上。在心理上,它代表了在概念和結果方面走的更遠的過程。
  • 譯文|設計思維過程的5個階段
    同理心對於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過程(如設計思維)是至關重要的,同理心允許設計思考者拋開自己對世界的假設,以便洞察用戶及其需求。由於時間的限制,在這個階段會收集大量的信息,以便在下一個階段中使用,並儘可能地深入了解用戶、他們的需求以及開發該特定產品所面臨的問題。
  • 這次,我想好好聊聊設計思維(二):「設計思維」與「溯因推理」
    這種說法在設計裡,我們叫「洞察」,叫「挖掘用戶需求」,叫「重新定義問題」。這是從具象到抽象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升維的過程。如果延續上一篇「抗解問題」的概念,「更快的馬」是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較低維的抗解問題,「更高效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個較高緯度的抗解問題。
  • 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五階段:測試
    測試是計思維過程中的第五階段:測試通常與原型開發同時進行,執行得好的話,它可以提供許多學習機會來幫助您更多地了解用戶,以及改進原型甚至問題陳述的機會。在設計思維項目中,有許多測試方法可供設計人員使用。其中有許多源於人機互動(HCI)和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UCD)測試中使用的方法。
  • 如何理解並實現「用戶第一」?
    阿里巴巴也有相同的價值觀「客戶第一」,是其六脈神劍中的第一劍,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因為一個偏C端,一個偏B端,面向的服務對象不同,所以表達的稱謂略有不同,但是價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主張把「為用戶創造價值」作為企業的第一生命線和立業的根本。在這裡我們不做區分,統一稱為「用戶」。
  • 「瓜瓜龍思維」品牌設計全回顧
    在看」,並點擊文章右上角的「...「大品牌」 + 「跨職能協同」品牌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優質的設計內容和全局的品牌觀念。在瓜瓜龍啟蒙的品牌打造中,我們樹立了「大品牌」的品牌觀念。「大品牌」,可以理解為全局觀,也就是全鏈路思維,我們不單聚焦於設計這一點,而是立足品牌,放眼全局,以點成線,以線成面,形成品牌合力。
  • 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三階段:構思
    當以一種成功的方式促進時,構思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過程。目標是產生大量的想法,這些想法可能會激發更新、更好的想法,然後團隊可以將這些想法精簡為最好、最實用和創新的想法。構思是設計過程中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你將精力集中在構思的產生上。
  • 「智能」的產生,本質上是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的過程
    以下是嘉賓分享部分內容:「客戶交互」智能化的四個市場階段企業的「客戶交互」數據,既包括用戶使用網站或者 App 的行為數據,也包括電話溝通、視頻會議、在線 IM 溝通以及線下的當面溝通數據,但大部分數據都是非結構化的,「智能」的產生,本質上是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的過程。
  • 如何界定設計挑戰:利用「我們可以怎樣-How Might We」提問方式
    本文介紹了什麼是POV,以及如何利用POV進行「我們可以怎樣」式提問,打開你的設計思維。定義設計挑戰是設計思維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因為它定了基調並指導隨後的所有設計活動。在定義階段,你應該創建一個可操作的問題陳述,該陳述通常被稱為設計思維中的觀點(Point of View, POV)。你的觀點應該始終建立在對特定用戶的需求及你的見解上。在設計思維過程中,你將通過「共情」階段的調研工作中獲得這些見解。
  • 「汽車人」長安馬自達:百萬用戶時代的「價值三重奏」
    按照計劃,2021-2023年,長安馬自達將以「品牌&用戶價值共創」為願景,打造「開放的用戶、粉絲生態圈」。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付遠洪表示:「推出「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是對「用戶+」思維的傳承和延續,也是系統化踐行「用戶+」思維具體體現。」
  • 譯文| 如何準備構思環節?需要做哪些準備?
    然而,構思和設計思維不僅僅是挑戰假設和提出所謂的愚蠢問題,這還涉及在「共情」和「定義」階段調研用戶及其需求,在構思階段採用正確的方法構建出以用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從發現問題到為用戶創建解決方案,你需要進行構思。構思是將你對問題範圍、設計對象的理解與你的想像力結合起來產生解決方案概念的機會。
  • 譯文|「設計師學習商業」中「Why」與「How」的問題
    他們都有設計師作為創始人,在創始團隊中就加如了設計的基因。商業決策者們在努力地把商業策略融入到產品設計的內涵裡,而你——一名設計師,又是否了解商業呢?今天我們分享兩篇文章,分別討論了「設計師學習商業」中「Why」與「How」的問題,希望你能有所啟發。設計師們,還在埋頭學編程?你需要商業眼光!
  • 重新開始「遊戲化設計」
    儘管「遊玩 Play」和「遊戲 Game」之間存在差異,但兩者都具備「魔圈」內的遊戲特徵。這也引出了我認為對遊戲化設計重要的第一原則:好的遊戲化設計同樣遵循「魔圈」內規則,即玩家是自願參與,遊戲目的是非功利性的原則。2.
  • 「譯文」從移情(同理心)開始
    (作者/版權所有者:Teo Yu Siang和交同理心是設計思維過程的第一階段。以下幾個階段可以概括為:定義、構思、原型和測試。在移情階段,您作為設計師的目標是對你要為之設計的人和你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移情的理解。
  • 思維訓練玩具,真的可以「越玩越聰明」?
    區別於平日裡填鴨式地做練習冊裡的題目,邏輯狗真正地把思維過程和動手操作結合在一起了。邊觀察、邊思考、邊動手,讓孩子毫不抗拒的在「學中玩」,不知不覺在「玩中學」。例如這一頁,讓孩子尋找不同的球對應的顏色推扭。孩子需要一邊比較球上的圖案,色彩,一邊找到對應的推扭,再將推扭移動到正確的位置。
  • 請停下「計數器」思維
    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制定目標的 SMART 原則,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目標必須可衡量(Measurable)」。那麼,為什麼還說「不要量化」呢?原因很簡單:量化目標,實質上是一種「降維」的做法。它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而是通過把問題簡單化、平面化,讓你產生一種「解決了問題」的錯覺而已。
  • 超實用通用設計法則解析 —「80/20法則」
    經過多年的沉澱,前輩們留下了大量的通用設計法則,小編匯集法則進行講解,抓取法則在用戶界面設計中的呈現,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法則包含跨學科的專業知識,重拾那些被忽略的本源,將其融入日常設計和用戶體驗體系中,活用法則來驗證自己的設計過程和設計成果。「優秀的設計師有時會無視設計法則。但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通常會有一些補償性的措施。
  • 高階設計師的思維模式
    思維的概念:通常意義上的思維,涉及所有「認知」或「智力活動」。它探索發現事物的聯繫和規律,是認知的高級階段。——百科如果設計師無法在設計過程中遵守思維的同一律,就會使得自己的自身認知出現偏頗,從而造成設計和表達的混亂,最後這些偏頗的認知會在設計中逐步傳輸到用戶的身上,對用戶的認知,操作,反饋形成負面影響。A:違背同一律的場景:案例1:混淆概念、偷換概念相信大家對以下的對話並不陌生。
  • 譯文|設計思維:20種行之有效的構思方法
    構思是設計思維過程的核心。實際上有數百種進行構思的方法,例如頭腦風暴、書面頭腦風暴、Brainwalk和原型設計。部分方法只是在原方法基礎上進行了重新命名或稍加修改。本文將為你介紹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並加以概述。在構思階段,你可以專注於創意發散。
  • 叮咚買菜的心機「產品思維」
    創新路徑,解決「痛點」從細節之處,即可管中窺豹。好的產品,總有創新路徑,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解決其他產品未解決或是未發掘的用戶「痛點」。叮咚買菜創新思維之下的產品體驗,可謂獨特。具體在哪兒?細數下來,其中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叮咚的「稱重式退款」。其他生鮮電商在產品價格上奉行的是「明碼標價」,比如西紅柿約500g,售價xx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