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小天使降臨到人世間,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來到父母身邊,可是接下來要做好「哭泣準備」的就是「毫無準備」的新手爸媽了。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過初來乍到的孩子還不熟悉這個世界的規律,往往會把自己的爸媽折騰到不行。
元元剛被父母抱回家的時候,媽媽簡直一刻不能離手,就是抱在懷裡喜歡的不得了。
不過半天沒到,元元就開始給爸爸媽媽製造難題了,喝奶、換尿布、哭泣連環call讓元元的爸媽直接癱在沙發上。
連續了一周的帶娃生活,元元的奶奶和姥姥都輪番上陣來支援了,家裡為了這個小寶貝忙活的真是亂成了一鍋粥。
元元媽也是無力的感慨:「生娃容易養娃難啊,看來這產前還得做足了功課不可,臨時抱佛腳是真慌亂啊。」
很多做了家長的父母們,往往都是被小寶寶搞得精疲力盡,一口喘氣的功夫也沒有,照顧一個四腳吞金獸並不是那麼容易,家長們也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學會「忙裡偷閒」。
NO.1 隔夜值班,輪流上崗
妻子和丈夫應該協商好輪流照顧寶寶,其實這不失為一個能讓對方休息的好辦法,如果單單只有母親或是父親一個人去照看寶寶,確實吃不消,會遇到很多棘手問題。
當一方照顧寶寶的時候,可以到孩子的獨立空間休息,不打擾另一方的作息,周末的時候也可以輪流睡覺,互幫互助才能忙裡偷閒。
NO.2 儲存母乳,做好準備
儲存母乳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提前做好準備,孩子要喝奶的時刻媽媽們不可能一直上陣,總要有休息時間。
提前把母乳吸出來在奶瓶裡,晚上孩子需要喝奶的時候,爸爸也可以去給孩子喂,這樣媽媽也可以保證好一段睡眠時間。
NO.3 健康養生,蓄積能量
想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做父母的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營養,給孩子準備口糧時,自己也要做好營養補充,一些能量充足的簡餐像是堅果或是牛奶,都會給你帶來一天的元氣。
只有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好的狀態下,才會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去應對寶寶的各種問題。
每個做父母的都有著滿滿的責任心,想要得心應手地照顧新生寶寶,家長們就應該多去學習護理知識,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孩子,以下幾個小細節或許能幫助到你。
1)新生兒不需要枕頭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小baby暫時是不要枕頭的,剛出生的寶寶還沒形成生理彎曲,身體在同一水平線上,枕頭的作用不大。
寶寶的床上用品儘量也要減少,不要給孩子的周圍堆滿玩具,很容易造成積壓讓孩子窒息,對於寶寶睡眠的床墊也不要過軟,影響孩子脊椎發育。
2)新生兒吐奶
寶寶吐奶的現象非常普遍,防止寶寶吐奶,家長要學會為其拍身,在餵奶之後把寶寶豎抱,頭部搭在媽媽的肩膀上,然後用手輕拍孩子背部,聽到寶寶打嗝即為結束。
3)孩子喝奶環境
寶寶喝母乳,媽媽要注意好乳頭的清潔,餵奶之前可以用熱毛巾敷一下胸部,這樣還能促進乳汁分泌。
同時在寶寶奶瓶選擇上,媽媽們也要找適合寶寶的奶瓶,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造成腸胃不適引起吐奶。
4)寶寶的衣物選擇
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在給孩子選衣服的材質上要挑純棉款式的,這種料子最舒適透氣且吸汗。
千萬不要給孩子穿化纖材料的衣物,儘量也不要讓寶寶穿一些二手衣物,感染一些病毒和細菌。
在寶寶衣服清洗上也要記得和大人的衣物分開,所有關於寶寶的物品都要選擇專門為嬰兒設計的,洗滌用品也不要用成人的。
【木蓮媽媽寄語】
照顧小baby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新手爸媽一定要多去學習育兒護理知識,和寶寶一起共同成長進步,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下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