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微書」創造者王芝文:一人撐起一項國家非遺
日前,在王芝文位於汕頭的工作室,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他,聽他講述他的「陶瓷微書人生」。 王芝文其人 廣東汕頭人,1989年畢業於廣東汕頭工藝美術學校,後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學習,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遺項目陶瓷微書的創造者和唯一傳承人。
-
中國陶瓷微書品鑑會在布拉格舉行(組圖)
5月31日,一名嘉賓在鑑賞陶瓷微書作品。新華網記者王義攝 新華網布拉格6月1日電(記者 王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芝文5月31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陶瓷微書藝術品鑑會。中國傳統文化創新的表現形式讓觀眾大開眼界,讚嘆不已。 陶瓷微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表現形式。藝術家在優美的瓷器釉面上用微書表現中國書法和繪畫,一朵牡丹可能由成千上萬個微縮漢字拼成。
-
中國美術館:活化典藏,打造國家美術殿堂
作為國家美術殿堂,建館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美術館收藏珍品逾11萬件,為了實現「典藏活化」,館內工作人員首先梳理館藏經典,對作品進行必要的修復和保護,同時開闢展廳展示館藏精品,讓「養在深閨」的優秀作品走進展覽館,重新煥發出藝術的生命力。如今,中國美術館內「國寶」頻頻亮相,參觀者只需乘坐電梯到六樓,就可以隨時、免費看到大師作品。
-
中國現代芭蕾舞劇《末代皇帝》走進維也納
新華網維也納10月6日電(記者 王騰飛)由中國遼寧芭蕾舞團出演的中國現代芭蕾舞劇《末代皇帝》6日走進維也納城市大廳,以曼妙優美的芭蕾和音樂,將一幅歷史畫卷展現在觀眾面前。
-
美好年代︱中世紀堡壘到文化殿堂:維也納的涅槃重生
「這條石頭腰帶數百年來都用惡毒的詛咒禁錮著維也納的羽翼,皇帝的詔令終於將其打破了!」維也納的自由主義者們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慶祝維也納的解放。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恰好是資產階級和自由主義開始在奧地利攻城略地的時代。維也納的自由主義先鋒們將在戒指路的建設過程中重塑維也納,將維也納從一個中世紀的集權君主堡壘轉變成一個摩登的資產階級文化殿堂。
-
金專|中國美術學院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陶瓷藝術設計
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是中國美術學院13個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專業之一,「工藝美術」是中國美術學院7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專業之一。手工藝術學院下設兩個專業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美術分別獲批成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與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伊斯曼2019中歐國際藝術節——第八屆維也納金色大廳夏季音樂會
,由奧地利文化教育交流促進會、教育部中外教育交流中心、聯合國教科文國際藝術教育理事會、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聯合主辦的 CIOFF2019 中歐國際藝術 節-「第八屆維也納金色大廳夏季音樂會」將在舉世聞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
-
電鑽鑽雞蛋、陶瓷寫10萬字微書……民間到底有多少高手?看完這些我...
電鑽鑽雞蛋、陶瓷寫10萬字微書……民間到底有多少高手?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工人
-
美術造型·表現說課稿《陶瓷藝術》
美術造型·表現說課稿《陶瓷藝術》一、說教材《陶瓷藝術》選自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三單元《土與火的藝術》片段,是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主要通過對中國陶瓷藝術歷史的簡單了解,掌握陶瓷藝術的來源,特點,製作工藝等知識,並且通過捏,搓,切片等手法學會製作簡單的陶器。
-
陶瓷微書技驚四座 高手過招,20項「中華絕技」現場PK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琦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以瓷器為畫布,下筆輕盈穩健、坐定舞臺中央……這是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華絕技」的展演現場,舞臺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芝文以自己的半成品作品為基礎,為觀眾現場展示陶瓷微書的創作過程。
-
《中國館藏國家珍寶——中國陶瓷大系》(15卷)出版
已故中國古陶瓷研究專家、上海博物館前館長汪慶正曾這樣指出。國家「十三五」出版規劃項目《中國館藏國家珍寶——中國陶瓷大系》(15卷)歷經兩年餘時間籌備及編輯,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將在今年上海書展亮相。這套凝結中國幾代陶瓷藝術研究專家及幾代出版人努力的煌煌巨著,可謂我國當今陶瓷專著中工程最浩大、收錄瓷器數量最多的一套中國陶瓷大系。
-
由「讀書」到「行路」——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考察課程記行
中國琉璃緣起於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成熟於漢代,清時達到鼎盛又迅速走向沉寂,直至20世紀80年代又再次復興、走進當代生活。玻璃藝術(廣義上包含琉璃藝術)是當代工藝美術和當代藝術的重要門類,21世紀以來在我國的高等藝術院校開始了學院派的創作實踐與教學探索,其主要的創作理念和創作手法受到西方現代手工藝和當代藝術的影響頗深。
-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
從小隨父親王步(青花大師、陶瓷美術家)學藝作畫,後又師從劉雨岑先生("珠山八友"之一,陶瓷美術家)研習繪瓷技藝。1949年入省立陶瓷專科學校,學習陶瓷美術,1950年在家隨父王步學藝作畫,1954年就職於輕工部陶研所(現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創作設計,1964年奉調景德鎮為民瓷廠,藝術家庫陶瓷名家、任廠美研所名譽所長。
-
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陶瓷雕刻工藝師
即便是非周末時間走進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也很容易發現市民們對於它的喜愛——每天都有不少愛好者在此參觀。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與不少參觀者交談,一位從莞城前來的張先生表示:「我很喜歡看陶瓷工藝品,今天得以一見,從進來到現在看了差不多一小時,收穫頗豐,流連忘返。」和過往幾期「莞博奇珍」有所不同的是,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並非一件藝術品,而是陶瓷雕刻大師,以及他們不斷創新的陶瓷雕刻工藝。
-
美院陶瓷藝術系主任白明繪畫與陶瓷作品展將在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
美院陶瓷藝術系主任白明繪畫與陶瓷作品展將在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3日電 (記者 李含)為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和法國國慶日,應法國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邀請,中國著名藝術家、清華美院陶瓷藝術系系主任白明,將於7月10日至8月4日攜其水墨繪畫和陶瓷作品
-
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暨《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首發...
圖為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 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暨《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首發儀式11月8日在北京科學出版社舉行。平頂山學院校長蘇曉紅、副校長張久銘,景德鎮陶瓷大學原校長、博士生導師寧鋼教授,特邀專家、協會專家,《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編委會委員、作者代表,科學出版社副總經理胡華強等參加活動。 首發儀式上,全集主編梅國建教授介紹,早在2010年平頂山學院就開始著手對中國陶瓷雕塑進行系統性研究,並於2014年9月舉辦「陶塑千秋——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
-
走進唐山陶瓷博物館聆聽唐山特有的陶瓷故事
一直很喜歡唐山陶瓷,唐山陶瓷以其雕金、噴彩、釉中彩等特有技術,並且以造型新穎、裝飾多姿、品種齊全、不斷創新而形成了陶瓷產品自己獨特的風格。聽說中國·唐山陶瓷博物館已開館,利用這次去唐山的機會專程去看了看。
-
景德鎮陶瓷大學2018年美術與設計學類本科招生簡章暨報考指南
長期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各類陶瓷學科專業人才近6萬名,大批畢業生已成為陶瓷業界著名的藝術家、企業家、科技領軍人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近三分之二以上畢業於我校,由校友創辦的歐神諾、箭牌、金意陶等一批知名陶瓷品牌享譽國內外。
-
不一樣的學校,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錄取通知書的設計源自學校國立藝專時期的信紙圖樣。紅框是門,象徵著新生們將走入藝術殿堂之門,走入中國美術學院,接受藝術薰陶與滋養;紅框是窗,象徵將以開放的視野,山水相望塑造心靈之境。封面為林風眠先生所題「為藝術戰」四字,以名師先聖的溯望追昔呈現天地繪心的瞻望懷遠,向新生們傳遞中國美術學院的人文關懷及行健
-
「考研內容解析」景德鎮陶瓷大學藝術設計/美術考研考什麼?
一、院校簡介景德鎮陶瓷大學是我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國29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之一和首批94所有資格招收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攻讀碩士、學士學位留學生的高校之一,現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與陶瓷藝術交流、陶瓷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