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曾被兩次申遺,另一據說源於韓國的節日,周邊國家都在過!

2020-12-25 D大師兄
端午賽龍舟

端午節如果沒有因為韓國的那次申遺,可能不會走進我們的視線,也不會多年前,從網絡到線下,激起國人的義憤填膺。

後來的事實證明,那個被韓國申遺的,和端午真的有關嗎?說它有關係,是因為它帶有「端午」二字,當你看到「端午」被別人申遺的時候,作為這個土地上的一分子,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內心是不是都存有一份遺憾和失落?端午節,明明是中國的,賽龍舟,吃粽子就不必說了,更重要的是,它後來成了用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的,千年流傳下來的節日。突然之間怎麼就成了外人的東西?

韓國江陵端午祭

這不過一段誤會,對我們來說,這是接受了不全面的信息,而引起的一段不愉快的經歷,帶著些許的屈辱,卻足以擊中了每一個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那麼,一個中國的端午節,一個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到底有什麼歷史的糾葛呢?

韓國的「端午節」,實際上是韓國江陵地區的一種祭祀活動。可以說,它的靈感來自於中國,經過近三千年中華文化沐浴的韓國,想過這樣的節日,是羨慕,也是模仿。

端午祭,起初只是一種祭祀活動,不是節日,在農曆四月初五,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後來演變成了各種表演,吃美食,娛樂性更強了。

端午節喝雄黃酒

而中國的端午節呢,端午和春節,清明,中秋,是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端午,開始也不是紀念誰的,是古人的一種自然崇拜,用來祭拜龍的,是對未知的一種恐懼,總要用什麼來撫慰。因此在民間至今還有端午插艾草和菖蒲的習俗,用來避免邪氣,祈禱平安的!

由此可見,中國的端午和韓國的端午祭,除了有些文化上的聯繫,都是祭祀的,別的根本就沒有關聯,是兩個不同的祭祀活動。只是韓國用「端午」來個字,有蹭熱度的嫌疑,畢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至於是不是韓國人對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韓國為端午祭申遺後,中國的端午節也在五年後申遺成功了。是你的搶不走,端午的精神屬於中國,申遺成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也算是得到了認可!

嫦娥奔月

說完了這個節日,也基本理清了這段誤解。另外一個在今天的東南亞,東北亞都和中國一起過的節日,就是中秋了。其實,這個節日同樣存在如此的紛爭。

在中國,中秋節的興起,同樣是源於對自然的崇拜,這次的主角是月亮。有個耳熟能詳的傳說--嫦娥奔月,是對月亮的崇拜的最好解釋。

中秋節從唐朝開始流行於北方。隨著古人的創新和浪漫情懷的抒發,越來越多的浪漫色彩賦予給了月亮,至今被人們所熟知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貴妃變月神、唐明皇夜遊月宮等。

到了北宋,隨著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古人在這一天還玩起了各式的花燈,官方也將八月十五這一天定為民俗節日。

後來的明清兩朝,中秋成了中國人的主要的一個節日,在不說電視劇都有皇帝親自參加的活動和燈會。

這就是中國的中秋基本的歷史脈絡和演變過程。

新羅在朝鮮半島的位置

那韓國的中秋呢,並不是這樣的,它是唐朝時,在朝鮮半島上一個叫新羅的國家,幾個流浪在中國的僧人,為了紀念打敗北方強敵渤海的節日。它和中國的中秋沒有什麼關係,純粹是歷史上的韓國人自己的行為和節日。

中國的傳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是他們生活的寫照,內心的寄託。我們紀念它們最好的方式,是將我們的文化守住,把屬於中國人的精神內核守住。至於周邊的國家,也曾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歷史,尊重差異。對於外來的優秀文化,不帶歧視,放開懷抱積極地吸收!

相關焦點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中華文明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對周邊國家、地區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中華民族歷朝歷代,都未對周邊國家進行過文化侵略,但5000年的文化傳承,其影響從古至今都綿延不絕。韓國端午節風俗主要為祭祀、演戲、遊藝等,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其中以「江陵端午祭」保存最為完整,2005年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或稱豐收節)。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節日期間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悼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韓國的「中秋節」其實叫秋夕節,和我國中秋有一些相似之處,都是在農曆八月十五。韓國秋夕節的隆重程度,不亞於我國春節。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韓國節日與中國傳統節日有何不同?從2005年韓國成功將所謂的「端午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國內輿論漸漸形成了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太舒服的概念:中國的文化項目,都被韓國「搶」走了。這其中也包括「中秋節」。不少網友為此在網上對韓國口誅筆伐,可謂言之鑿鑿情之切切,但這把怒火,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誤導。
  • 「粽情粽意」話端午——傳統節日,韓國人當年為何比我們更早申遺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討論韓國為何比我們更早把「端午」節申遺前,簡單介紹端午節的來由和風俗習慣。
  • 韓國申遺成功,中國還沒說話,日本網友被點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韓國這些年格外熱衷於申請非文化遺產,不惜和鄰國鬧出了不愉快,這回韓國再度申遺成功,佛教燃燈會成為韓國非文化遺產。
  • 韓國書院申遺「這次贏定了」,那「我們」的文化遺產該怎麼辦
    前幾年,甚至有韓國學者企圖把漢字都標註為「韓國發明」。難不成,再過些年,孔子就真的「誕生在韓國」了?圖說:韓國安東屏山書院(韓聯社)海叔感覺,對韓國頻頻將有儒家文化底色的東東拿去申遺,我們並不用特別緊張兮兮。總的說來,江陵端午祭也好,韓國書院也罷,在當地確實也有些年頭了,確實能算作當地的文化遺產。
  • 韓國為何老是和中國搶節日?看完這些地名就明白了
    韓國其實在中國人心中印象挺好的,韓國的產品品質很好,深受國人青睞。而且中國和韓國都曾飽受日本侵略,戰時韓國國土一度被盡數侵佔,被迫在上海建立大韓民國流亡政府。因為有著共同的痛楚應該更能夠相互理解,但近些年韓國做的一些事情讓人不能理解:一是搶了中國的節日(端午節),還說孔子是韓國的。這就讓不少網友氣的不行,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竟是一直在過韓國的洋節?
  •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聯合國:再無理取鬧,後果自負!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聯合國:再無理取鬧,後果自負!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發展的道路上有著不小的坎坷,而身邊更是有著兩個比較坑的鄰居,那就是韓國與日本。要知道,韓國在古代的時候,就是屬於中國的附屬國,並且他們國家的名字都是中國古代皇帝賜予的。但韓國始終就是不肯承認這一點。並且還多次將中國某些遺產想列入韓國。要知道,中國是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所以便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節日。而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但沒想到的是,端午節被韓國給申遺了。中國每次到了這個節日的時候,都會以放假的形式來慶祝節日的來臨。
  •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一直以來韓國申遺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不管「江陵端午祭」還是「阿里郎」,甚至連冬天的泡菜文化韓國都要進行申遺。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在12月16日的時候,又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自此以後,韓國「燃燈節」也就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韓國媒體報導稱,「燃燈節」是韓國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生而進行的一場活動,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人人都會參與的一場春季慶典活動。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其中漢字文化圈就是指歷史上曾用漢字書寫歷史並且在文字上受漢字影響的國家,這些國家有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歷史上他們都曾經使用漢字作為國家的官方文字,並且在文化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深刻。但是隨著近代西方思潮的衝擊,中國的周邊國家紛紛開始展開漢字廢止的活動,開始棄用漢字,改用本國的傳統文字或者使用拉丁文作為本國文字。其中韓國,日本都開始使用本國文字,而越南則改用拉丁文。
  • 蘭州拉麵計劃申遺,韓國這回你不搶了吧?
    蘭州牛肉拉麵計劃申遺不僅是對其品質的保障,還是對於傳統美食的重視,喚醒更多人對於傳統美食的覺醒和保護。這也不禁讓小編想起一些比較出名的節日和美食之爭。中韓端午節2005年前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自韓國端午祭的「申遺」成功後,大多數中國網友對於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難以接受。
  • 「老師,端午是我們的節日,沒抄襲中國」,面對質疑我該怎麼辦?
    教師李某某,在韓國某高中教初級漢語。有一天,當講到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時,學生說端午節也是他們的重要節日,李老師給學生解釋:這是韓國在歷史上學習中國的結果。中韓間關於端午的爭端,從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那刻起,就一直存在,儘管專家已多次解釋過兩者的區別,但還是沒法讓兩國爭論消停。
  • 19年前韓國申遺成功,拿中國禮樂做文章,將其佔為己有
    韓國,這個國家給人一直以來的形象都是,盛產帥哥美女的國家,這是一個以整容出名,當然這個國家有就是我國古代所稱的高麗國,曾經他們被我國多次徵服,這也就代表著他們的很多文化與我們的文化相同,雖然說在語言方面有著細微的差異,但是通過如今的綜藝節目以及種種渠道,我們可以了解到他們所過的節日
  • 韓國妄圖申遺漢字,中國還沒出手,聯合國已對韓國發出嚴重警告!
    韓國妄圖申遺漢字,中國還沒出手,聯合國已對韓國發出嚴重警告! 韓國喜歡搶奪我國文化的行為已經令無數中國人所不齒,很多中國文化遺產被韓國「申遺」。
  • 泡菜是韓國的?端午是韓國的?漢字都是韓國的?
    沒想到卻引來了一大堆韓國鍵盤俠的圍攻,咋咋呼呼說什麼「泡菜是韓國的」,「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李子柒視頻截圖白菜原產自中國,泡菜文化起源於中國,這只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中的九牛一毛而已,不管韓國棒子如何咋呼,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韓國人的這種心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已經不是中韓兩國第一次就文化起源鬥嘴了。
  • 匾額申遺,韓國底氣何在?
    [摘要]在匾額文化的發祥地和故鄉,中國民間遺存的古代匾額,無論是品質還是數量,都遠遠超過韓國。但是,比較中韓兩國對待匾額文化的態度和保護的舉措,中國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從江陵端午祭到暖炕技術,近年來諸多源於中國的文化遺產被韓國搶先申遺,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據悉,韓國又要將匾額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申遺。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姚遠利在接待韓國國學振興院學者來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參觀交流時,獲得了這一消息。韓國曾就國門「光化門」是否懸掛中文牌匾進行過全民討論,最終決定保持文物原型,也因此恢復了歷史上的漢字牌匾傳統。
  • 韓國拿「漢字」去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並且警告,不要痴心妄想!
    韓國拿「漢字」去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並且警告,不要痴心妄想!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處於亞洲的中心地帶,在周圍有著許多的鄰國,而韓國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韓國人民對自己的國家非常自信,甚至自信到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是他們使用過的,那就是韓國的。
  •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最近韓國媒體的一則新聞讓我們中國人倍感高興,但是高興的同時也有點憂愁,那就是中國的麻辣燙進入韓國之後不久就在韓國大火起來,本來只在韓國首爾大學附近有麻辣燙的店面,短短幾年之間就迅速開遍了首爾各地。
  • 誤會了十幾年的韓國「端午節」,與中國傳統端午節,是兩碼事
    每年一到端午節,韓國申遺了中國人的「端午節」聲音就不見少過。這則充滿爭議性的錯誤新聞,自2005年以來雖被闢謠了很多次,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韓國拿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除了時間節點上接近端午節以外,韓國人的所謂「端午節」連名字都與中國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傳統節日。
  • 「流浪韓國」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作為子孫輩,再過若干年,我們能向世界宣告什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准,韓國「江陵端午祭」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消息一出,國內一片譁然,有人認為這是韓國對中國文化赤裸裸的侵略,有人則不然,比如時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這樣說:「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
  • 聽說,韓國人又想「申遺」了?這一次盯上了螺螄粉……
    網友們紛紛吐槽,連屈原都是韓國的了……但實際上,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咱們中國的端午節,從時間、慶祝方式、習俗,甚至吃的東西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家只不過是被某些新聞中「端午」這個標題黨給糊弄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端午節在2009年就已經申遺成功了,並且成為我國首個入選的申遺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