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申遺,韓國底氣何在?

2020-12-20 騰訊網

[摘要]在匾額文化的發祥地和故鄉,中國民間遺存的古代匾額,無論是品質還是數量,都遠遠超過韓國。但是,比較中韓兩國對待匾額文化的態度和保護的舉措,中國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

從江陵端午祭到暖炕技術,近年來諸多源於中國的文化遺產被韓國搶先申遺,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據悉,韓國又要將匾額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申遺。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姚遠利在接待韓國國學振興院學者來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參觀交流時,獲得了這一消息。

韓國曾就國門「光化門」是否懸掛中文牌匾進行過全民討論,最終決定保持文物原型,也因此恢復了歷史上的漢字牌匾傳統。韓國雖小,匾額遺存數量也少,但近年來卻以國家之力在全國徵集到1300餘方匾額,陳列在國學博物館中,並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組建專門學術機構進行研究。韓國國學振興院還將於12月22日舉辦以「傳統匾額的記憶遺產價值」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姚遠利館長收到了這次大會的邀請函。

姚館長說,漢字匾額包含有諸多文化內涵,承載著諸多中韓之間的文化交往記憶。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內收藏有清代翁方綱的「勵之志」和阮元的「助興文教」這兩塊匾額。而翁方綱、阮元與韓國「書聖」金正喜有著不解之緣。翁方綱的「勵之志」題寫於嘉慶十五年,同年金正喜考中進士後隨父親來到中國。金正喜一直遵循其師樸齊家「吸收外物以善己」的教導,非常珍惜到中國的遊學機會。78歲的翁方綱十分賞識24歲的金正喜,破例收其為弟子,題寫了「酉堂」匾文以贈,並向其傳授了自己治學經驗32字箴言。相交八年,翁方綱的治學精神和書法風格對金正喜產生了極大影響。而金正喜的另一位老師阮元被尊為「一代文宗」,尤其在金石上造詣頗高,金正喜也多受其指點,回國後成為韓國金石學派的開創者。

由於一衣帶水的地緣關係及交流頻繁的歷史背景,漢文化已成為韓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姚遠利表示,中國是匾額文化的發源國,從春秋戰國開始使用匾額,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曾有「無處不匾」、「無門不匾」的盛況。儘管「以牌易匾」之後,匾額曾被視為封建文化代表,慘遭損毀,但是,這不能抹殺中國作為匾額發源國及傳播者的事實。

圖源網絡

就韓國匾額申遺的話題,愛新覺羅皇家文化保護委員會副主任曾力先生認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的實質,就是爭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話語權和行業標準的制定權,是一場文化傳承的正宗傳承宗屬權之爭。

傳統文化的價值是所積澱的文化精華可以滋養當代人的心靈。在這個意義上,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朽的,也是值得我們這些後人傳承的文化瑰寶。歷代遺存的主要匾額類型,都不同程度地傳達了中國人獨有的「漢字美、意境美、禮儀美」。比如,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內陳列的明清兩代32名狀元題寫的40餘方匾額,展現了中國書法之美的不同風貌。不僅一筆一划一絲不苟,而且字正神足,堪稱垂世範字。另外,廣西收藏家蔣耀強先生個人收藏了從南宋至清末的3000餘方匾額,包括科舉匾額、堂號匾額、勵志匾額和祝壽匾額等。在這些書法考究、寓意深遠、製作精良的古代匾額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中國古代社會崇文尚禮和儒雅謙和的風範。

應該說,在匾額文化的發祥地和故鄉,中國民間遺存的古代匾額,無論是品質還是數量,都遠遠超過韓國。但是,比較中韓兩國對待匾額文化的態度和保護的舉措,中國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細究根源,雖然一言難盡,但也可以大致梳理出一二。比如,清末科舉制度的終結,導致延綿中國1300餘年的科舉匾額文化隨之走衰。自從「五四」以來,中國以「全盤西化」為口號所倡導的「白話文、簡體字、豎排匾和從左至右橫向排版」方式,讓精雅考究的繁體字橫排匾額失去了文化傳承的根基。文化基因的變異,導致了匾額文化的變味。此外,現代化城市樓房的勃興,高樓多戶式樓房建築格局,也進一步束縛了原本服務於獨院平房文化氛圍的匾額文化發展。

匾額文化是否需要與時俱進,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學術話題。但是,傳統匾額文化其實並沒有完全從中國社會生活中消失,它還在以店鋪題匾等文化方式延續著歷史文化使命。只是,我們是否可以暫時放慢匆忙前行的步伐,回望一下中國古代匾額文化的原始寓意和精微大意,在主流傳媒上多增加一些推介與宣傳,多在國家級博物館裡增加中國古代匾額的展覽。(文/黃小俊)

相關焦點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武術竟不行!原因何在
    韓國拔河不同於普通拔河 申遺過程煞費苦心拔河比賽在我們民間的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此次韓國申遺的拔河與一般意義上的拔河並不相同。在韓國,拔河用的繩索是用稻草繩捻成的,有主幹繩和分支繩之分,比賽會根據參賽人數來確定繩的粗細長短。
  • 韓國書藝申遺中國書法驚夢 蘭亭序寫在高麗紙上
    近年,韓國對於申遺非常積極,除了將「端午祭」申遺成功、將「中醫」改頭換面為「韓醫」的申遺工作也正在開展外,現在又將申遺項目投向了書法——甚至提出要廢除中國「書法」、日本「書道」等名稱,而統一使用韓國的「書藝」。為此,上海著名作家趙麗宏日前在兩會上提出了「將中國書法藝術向聯合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籲和提案。
  •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最近韓國媒體的一則新聞讓我們中國人倍感高興,但是高興的同時也有點憂愁,那就是中國的麻辣燙進入韓國之後不久就在韓國大火起來,本來只在韓國首爾大學附近有麻辣燙的店面,短短幾年之間就迅速開遍了首爾各地。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是從唐服演變而來;亞洲各國對中藥的使用學習於中國;日、韓、越等國的一些傳統節日、風俗都與中華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而韓國為了擺脫上千年來,漢文化對其深刻的影響,在二戰後,大韓民國總統樸正熙時代,正式廢除漢字,在全國推廣諺文教育,漢語與日語、英語等在大學成了外語一種,由學生進行選修。
  •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一直以來韓國申遺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不管「江陵端午祭」還是「阿里郎」,甚至連冬天的泡菜文化韓國都要進行申遺。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在12月16日的時候,又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自此以後,韓國「燃燈節」也就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韓國媒體報導稱,「燃燈節」是韓國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生而進行的一場活動,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人人都會參與的一場春季慶典活動。
  • 韓國為泡菜申遺 結果年底揭曉·都市快報
    為申遺摒棄中國元素?  今年12月2日至8日,第8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在此之前,非遺委員會將通過審查小組委員會就泡菜與泡菜文化是否有成為人類非遺的資格進行調查。審查小組就韓國泡菜文化評價後提交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評價結果可分為登記、信息補充、無法登記。
  •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但有一個國家,在文化遺產申遺上總是和中國發生衝突,那就是韓國。他們曾經要把端午、屈原、孔子全部都據為己有,用各種歪理邪說解釋這些文化和人物的根在他們韓國,為此我國的網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段時間的罵戰。可半個月前,他們又有一處和我們文化有關的申遺,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卻異常沒有被我們的網友罵,相反還點讚支持,這是怎麼回事?韓國這次申遺的是新儒學書院。
  • 韓國妄圖申遺漢字,中國還沒出手,聯合國已對韓國發出嚴重警告!
    韓國妄圖申遺漢字,中國還沒出手,聯合國已對韓國發出嚴重警告! 韓國喜歡搶奪我國文化的行為已經令無數中國人所不齒,很多中國文化遺產被韓國「申遺」。
  • 韓國為泡菜申遺 更改大白菜英文名去掉「中國」
    審查小組就韓國泡菜文化評價後提交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評價結果可分為登記、信息補充、無法登記。在年底的最終會議上,若評價結果為登記,那麼韓國的泡菜文化將被列為非遺。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 筷子申遺韓國又躺槍 文化「狼來了」應休矣【3】
    通過搜索可以發現,國內確實有此新聞,最早發布於1月3日的新華網,題目為《上海將為筷箸習俗「申遺」》。這篇新聞介紹了這一民間組織申請的動機和筷箸文化的歷史和意義,上海筷箸文化促進會會長徐華龍在強調申遺的重要性時說,「與我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對保護筷箸文化十分重視,不僅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研究,還把每年8月4日設為『筷子節』,韓國也有人聲稱筷子是他們祖先的發明。中國的筷箸文化已經成為日、韓競相爭奪的一項文化遺產。」
  • 韓國又一次申遺成功,中國網友卻忍不住了:這是我們的歷史文化
    韓國申遺在我們的眼中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但是這卻不是重點,重點是韓國經常的用中國文化進行申遺,這才是最讓我們氣憤的,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而我們的祖先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遺產
  • 韓國書院申遺「這次贏定了」,那「我們」的文化遺產該怎麼辦
    如何保護好文化遺產,實質上比申遺更難。「這次贏定了。」這是韓國媒體的評論,指的是韓國申請將9座朝鮮王朝時期的書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儘管申遺結果要到6月底才見分曉,但韓媒認為,既然韓國文化財廳(文物局)披露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的建議,就說明韓國書院申遺十拿九穩了。
  • 全世界第一個成功申遺的竹林,為什麼又是韓國的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申遺這事,韓國人又搶先了一步。FAO發布的潭陽竹林系統申遺成功宣傳片韓國潭陽竹鄉,就此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成為農業文化遺產的竹林系統。為了讓「潭陽竹」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韓國農業食品部、潭陽郡和韓國農村社區遺產協會還舉辦了以竹為主題的東亞農業遺產論壇(ERAHS)。據當地媒體報導,正是這一論壇建立了海外專家合作網,為韓國成功申請世界首個竹林農業遺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中國沉默不語,聯合國果斷直接發出警告!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中國沉默不語,聯合國果斷直接發出警告!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在周圍就有著許許多多的鄰國,如果要問哪個國家最引人注目,那麼就是印度或者韓國了,畢竟這兩個國家是世界公認的奇葩國家。
  •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聯合國:再無理取鬧,後果自負!
    韓國將漢字拿去申遺,聯合國:再無理取鬧,後果自負!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發展的道路上有著不小的坎坷,而身邊更是有著兩個比較坑的鄰居,那就是韓國與日本。要知道,韓國在古代的時候,就是屬於中國的附屬國,並且他們國家的名字都是中國古代皇帝賜予的。但韓國始終就是不肯承認這一點。並且還多次將中國某些遺產想列入韓國。要知道,中國是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所以便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節日。而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但沒想到的是,端午節被韓國給申遺了。中國每次到了這個節日的時候,都會以放假的形式來慶祝節日的來臨。
  • 蘭州拉麵計劃申遺,韓國這回你不搶了吧?
    自此蘭州牛肉拉麵計劃申遺,不僅有利於其朝著連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完善服務流程、安全衛生、服務標準;還有利於提升現有連鎖店經營水平,實現從分散到連鎖直營發展,提高競爭力。不過小編在後代能夠繼續吃到這「中華第一面」而高興之時,不免擔心申遺成功後拉麵的價格會不會上漲呢,哈哈。
  • 清明節被韓國申遺了嗎?清明節背後的悲壯故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熟悉的詩句道出了清明節的氣象和特徵,自從孔子被說成是韓國的,「端午節」被韓國申遺成功,那麼很多人會問我們的「清明節」被他們申遺了嗎?那麼到底清明節有著怎樣的來歷呢?
  • 韓國拿「漢字」去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並且警告,不要痴心妄想!
    韓國拿「漢字」去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並且警告,不要痴心妄想!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處於亞洲的中心地帶,在周圍有著許多的鄰國,而韓國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韓國人民對自己的國家非常自信,甚至自信到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是他們使用過的,那就是韓國的。
  • 我們剛結束32人破冰之旅一個月,韓國就又來申遺漢字
    韓國喜歡搶奪我國文化的行為已經令無數中國人所不齒,很多中國文化遺產被韓國「申遺」。引起強烈關注的比如「端午節」,還有其他的「暖炕」「泡菜」等等,韓國搜腸刮肚申遺,把中國文化遺產「搶註」成韓國的。這次韓國又來申遺漢字。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韓國正式廢除漢字至今已經72年,在這期間也經常有提倡恢復漢字的聲音,但都沒進行下去,所以現在韓國的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會讀寫漢字。韓國要把漢字申遺?先是把端午節拿去申遺,後來又有明星在節目中說中國的古琴,中醫都是源於韓國,民間更有聲音說西施,李時珍,孔子等著名人物的家鄉是韓國,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中國人民吐槽,韓國人估計認為火星都是屬於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