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書藝申遺中國書法驚夢 蘭亭序寫在高麗紙上

2020-12-20 搜狐網

  2006年11月15日,由中國故宮博物院監製的全幅長七米,寬三十五釐米的黃金珍藏版《蘭亭序》長卷在書聖王羲之曲水流觴之地-紹興蘭亭所在地正式發行。據悉,此黃金珍藏版《蘭亭序》長卷在浙江尚屬首發。

  近年,韓國對於申遺非常積極,除了將「端午祭」申遺成功、將「中醫」改頭換面為「韓醫」的申遺工作也正在開展外,現在又將申遺項目投向了書法——甚至提出要廢除中國「書法」、日本「書道」等名稱,而統一使用韓國的「書藝」。

為此,上海著名作家趙麗宏日前在兩會上提出了「將中國書法藝術向聯合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籲和提案。

  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藝術,向來被視為中國各類造型藝術和表現藝術的靈魂,如今提出「中國書法應當申遺」的不在少數,難道中國書法已經瀕危到需要「申遺」的地步了嗎?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書法界人士。  

關於書法申遺  問題 申遺意義何在?

  韓國書藝申遺的種種說法奪人眼球,但藝術評論家徐建融一針見血地指出:「"書法"、"書道"、"書藝"都是不同的稱呼,所謂"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寫在高麗紙上"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高麗紙是在明代才傳入中國的。」然而,端午節卻被韓國以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因而韓國也可以如法炮製地將書法改為「書藝」申遺。「這與搶註商標差不多。」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盧輔聖啞然失笑,「其實,書法申遺可以促使機制完備,提醒國民重視自己的文化。」海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弘陶也表示:「申遺是對書法的有效保護,同時也可以激勵後人傳承、發展。」

  種種跡象表明,韓國大張旗鼓提出書法申遺顯然是對當代中國書法水準與價值的質疑。在此情況下,北京大學書法所副所長王嶽川認為,不能忽略國際之間微妙的「文化競爭」,「中國文化在面對整個世界的時候是被遮蔽於日本、韓國等現代化國家後面的。應當重新認識書法在文化戰略中的位置,"書法申遺"是主動應對文化危機,一方面可以擴大書法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推出悠久的書法傳統文化和數千年的書法精神史,因此,"書法申遺"不僅對書法有益,對文化更有益。」  

問題 申遺是否必要?

  趙麗宏此次在兩會中的首份提案「建議政府為中國書法申遺」引起廣泛關注。書法在中國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即便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據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份調查表明,中國書法近年來第一次超過京劇成為海外人士辨別中國的文化符號。不論中國書壇當下是衰微還是興旺,眾專家在接受採訪時一致認為,中國依然是書法的大本營。那麼,中國書法還有必要申遺嗎?

  弘陶表示:「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最有資格申遺的就是中國書法,為何不申報呢?」王嶽川則強調:「如果書法被韓國或日本搶先成功申遺,我們再去跟人家爭誰是書法的原創國,這將是使所有中國人蒙羞的事情。當鄰國們紛紛供出自己的祖先牌位,甚至把我們祖先的原創變成他們的東西時,我們應當捍衛自己的文化權利。」

  雖然專家普遍認為書法申遺是好事,但不少人還是覺得並非「必要」,上海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戴小京反問道:「如果書法沒有了,申了遺又能怎樣?這只是一個面子問題。關鍵在於最好的書法在哪裡,這需要落實於具體工作。」徐建融也提出了同樣的疑惑:「大多數人都認為申遺是在為"活化石"保留歷史記錄,如果僅僅為了這個理由,那麼書法申遺的價值已經失去了一半。顯然,登記不是目的,書法在中國並非瀕臨失傳,通過申遺使書法在現實中發揚光大,這才是責任所在。」  

關於書法現狀  問題 衰微還是興旺?

  書法申遺的提出,給人更多的困惑在於中國書法是否已經到了瀕危狀態?據了解,中國書協的會員有六千多人,各省市書法家協會的會員有十萬人,全國各個縣的書法家協會會員有百萬人,全國喜歡書法、學習書法的不少於一億人。盧輔聖作了個比較:「上海美協現有一千多人,但是它有十一個門類;上海書協現有會員也是一千餘人,它僅此一個門類,由此可見,中國書法並非衰微而是興旺。」

  「所謂的衰微,是毛筆作為書寫工具被鋼筆、原子筆乃至現在的電腦所取代。」弘陶指出,作為一門純粹的藝術,書法的用途更為廣泛,「不僅在展廳,甚至在裝潢、設計之中,無不出現書法所呈現的獨特視覺魅力。」儘管全國習書人數過億,但是徐建融指出:「這支大軍中多是中小學生和老人,16歲到50歲之間的書寫者是個斷檔,中小學生和老人的書法熱也僅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這種情況不容樂觀。」  

問題 技術大於精神?

  書法被稱為紙上的音樂和舞蹈,書法的美建立在線條章法、形體結構之上。然而,中國書壇如今在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卻暴露出一些令人擔憂的通病:用筆漂浮、軟綿綿,結構上喜寫「醜」字,章法處理過於大膽……但盲目追求技術層面的處理和外形的設計,往往以造型的視覺效果掩蓋書法的內在意蘊——這恰恰與傳統書法的精髓相背離。「從申遺方面來說,書法的定位應該是傳統的、文化的和精神的,否則現代的各類藝術形式都可以申遺了。」王嶽川指出,「書法申遺的關鍵在於展現書法傳承千年的精神傳統和文化血脈。」

  「書法的造型和抒情一直是並駕齊驅的,其完美結合的背後需要付出池水盡墨的艱辛,而這點卻是大部分人所忽略的。」戴小京說:「現在有些人想像豐富,卻沒有深厚的功力付諸實踐;有些人熱衷炒作,看似有名但作品卻沒有高度。」

  正是現代書法的這種背離導致了中國書法在眾多使用書法的國家中處於邊緣位置。王嶽川介紹,新加坡在1988年就成立了國際書法家協會;韓國認為,中國書法在十年之後的發展將遜於韓國;日本一直認為只有日本的現代書法作品才能得到西方的認同,比如著名書法家手島右卿的《崩壞》。  

問題 書法大家何在?

  事實上,中國書法表面興旺的背後隱藏著種種問題,若書法申遺成功,它的傳承人是誰,如今的中國書壇真正的書法大家又是誰?王嶽川說:「在群眾書法和書法大家之間出現了空洞,當代書法家中書法大師仍然罕見。」

  「其實,書法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必備品,是一種文化修養。」盧輔聖說,「如今,書法已經成為獨立的藝術,不再與人的文化畫等號,書法的高度和深度很難建立。」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書法者必須承受生存的壓力。徐建融指出,古代書法家多是有著一官半職或家底殷實的文人,不為生計犯愁,「如今的書法者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隨時面臨失去工作的壓力,這讓習書者缺乏了鑽研的動力。」  

問題 培育土壤流失?

  雖然書法的實用功能消退了,但是它的藝術表現功能,精神、文化的交流功能依然存在,這也是書法普及的意義所在。那麼,現實中的普及又是如何呢?戴小京表示:「只有在書法這片土壤不流失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書法苗子和書法大家。但是,現在上海書協根本招不到25歲以下的年輕會員,隨著最後一位書法家的退休,上海中國畫院就再也沒有專職書法家了。」

  雖然國家已經將書法納入教育課程,但是現狀依然是可有可無。書法課被其他的主課所取代,雖然有人建議將書法列入升學參考指標以此加強學生對於書法的重視,但如此一來,學生只會覺得不堪重負根本無法領會書法的精神所在。戴小京說:「我不止一次地向有關部門呼籲,書法不應只是興趣活動,應當成文化工程來抓,但是幾次三番遞交的提案都沒有被重視。」

  太多的功利性使得許多人練習書法的目的僅僅是把字寫好,卻無法提高到文化、精神的高度。  

問題 好字不如爛畫?

  書畫同源,繪畫從書法中吸取了大量的經驗和技巧。在西方,就連畢卡索這樣的繪畫大師都說:「如果我生為中國人,我會作書法家,而不是畫家。」然而,現在卻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好字不如爛畫」——即便是畫中的題字,也從原先書與畫線條的配合呼應衍變成一種點綴。在大眾對於藝術品價格普遍看重的今天,這樣的論調對於書法而言是一種衝擊。

  戴小京指出:「相對繪畫,書法在藝術品市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才更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真實價格。去年年底,王鐸的一幅作品就在西泠印社以1691萬元成交,書法拍賣呈上升趨勢,這種上升並未摻雜人為的操作和追捧。」徐建融表示:「書法的價格與價值是不成正比的,因為書法容易成為一件作品,所以才會導致在市場上單件價格偏低,如果一個書法家將一生的作品全部賣出,那麼他所創造的價格可能不是一個畫家能比得了的。這好比水和魚翅,魚翅難以得到,所以價格高,水卻很容易得到,但是魚翅並非我們必需的,而水卻是我們離不開的。」(王健慧) (來源:新聞午報)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武術竟不行!原因何在
    韓國拔河不同於普通拔河 申遺過程煞費苦心拔河比賽在我們民間的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此次韓國申遺的拔河與一般意義上的拔河並不相同。在韓國,拔河用的繩索是用稻草繩捻成的,有主幹繩和分支繩之分,比賽會根據參賽人數來確定繩的粗細長短。
  • 啟功臨寫蘭亭序:照原帖而寫,不放大也不縮小
    臨帖是書法修煉的必然途徑。啟功臨寫蘭亭序:照原帖而寫,不放大也不縮小。蘭亭序的正質品相在於原樣大小。後來人在書法學習過程中,必然要臨寫蘭亭序,在書法臨寫的過程中,會感覺蘭亭序原本較小,於是求放大而用之。也有感覺原本較大,需要向小處來寫,感覺更加精緻的。
  • 什麼是高麗紙?高麗紙與宣紙的區別?
    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 王氏高麗)所產之紙。北宋陳 《負暄野錄》云:"高麗紙以棉,繭造成,色白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此中國所無,亦奇品也。"此紙多為粗條簾紋,紙紋距大又厚於白皮紙,經近人研究,宋
  • 韓國為泡菜申遺 更改大白菜英文名去掉「中國」
    審查小組就韓國泡菜文化評價後提交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評價結果可分為登記、信息補充、無法登記。在年底的最終會議上,若評價結果為登記,那麼韓國的泡菜文化將被列為非遺。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 壹讀:韓國人要將「火炕」申遺是咋回事
    韓國人正準備將火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韓國媒體報導說,擁有火炕生產技術的中國有可能成為韓國申遺的主要障礙,為了「搶佔先機」,他們必須加快申遺速度。 這條新聞讓很多中國人驚詫莫名。中國北方人民盤腿上了這麼多輩的炕,怎麼就成了「made in Korea」?韓國人搶到中國的炕頭上了,他們問過趙四、劉能和謝廣坤麼? 不光如此,剛結束不久的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韓國人還展示了活字印刷,並宣稱他們才是活字印刷的老祖宗。 今天壹讀君就來聊一聊,韓國人要申遺的「火炕」是怎麼回事,以及韓國人到底要幹什麼?
  • 現代米格行書的優質字帖,蘭亭序的高配版本欣賞,精美絕倫好書法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對於現存蘭亭序的真偽問題其實是還沒有定論 當然主流認為是褚遂良摹的 或者馮承素雙鉤版 但是建國初 啟功先生是認為蘭亭序是真跡 不過郭沫若是偏向於仿的 當然郭沫若勢力大 所以主流就普遍認為現存的是仿品。今天我們並不是來討論蘭亭序的真偽,而是就現存的蘭亭集序帖進行品賞與臨習。
  • 匾額申遺,韓國底氣何在?
    從江陵端午祭到暖炕技術,近年來諸多源於中國的文化遺產被韓國搶先申遺,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據悉,韓國又要將匾額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申遺。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姚遠利在接待韓國國學振興院學者來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參觀交流時,獲得了這一消息。韓國曾就國門「光化門」是否懸掛中文牌匾進行過全民討論,最終決定保持文物原型,也因此恢復了歷史上的漢字牌匾傳統。
  • 北京大學王嶽川教授在韓國「世界書法全北雙年展」上獲得金獎
    2019年10月12日,在韓國全州舉辦的「世界書藝全北雙年展」上,北京大學王嶽川教授獲得了第一名金獎。王嶽川教授是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論室主任,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書法院副院長,(教育部全國)教育書畫協會副會長,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韓國為泡菜申遺 結果年底揭曉·都市快報
    在年底的最終會議上,若評價結果為登記,那麼韓國的泡菜文化將被列為非遺。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為了泡菜申遺成功,韓國政府自今年2月起就開始做積極準備,還把大白菜的英文名稱由中國白菜(Chinese Cabbage)改名為泡菜白菜(Kimchi cabbage)。
  • 油紙炕、書信紙、壽衣:韓國人一生離不開高麗紙
    【環球時報記者 萬 宇】化妝品現在成為了去韓國必買的當地「特產」,實際上數百年前,朝鮮半島出產的一種產品也曾在古代中國備受推崇,就是當時的高麗紙(又稱韓紙)。高麗紙對韓國人的生活有特殊的意義。造紙術大約在漢代就傳入了朝鮮半島,後來經過當地不斷地改良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麗紙,高麗紙以楮樹皮為主要原料,經數百次敲打和熬煮、烘乾、壓實等複雜工序,纖維之間密集交織。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不僅是書法精品,更是文學精品,它寫何內容?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撰寫的《蘭亭序》(又稱《蘭亭集序》),書法遒媚勁健,氣勢飄逸,氣韻中和雅正,散淡簡遠,技法窮微測妙,推移無窮,確立了中國書法藝術審美的最高標準,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被後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而王羲之則被後人尊為「書聖」。那麼,《蘭亭序》寫了什麼內容?書聖王羲之的文採如何?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是從唐服演變而來;亞洲各國對中藥的使用學習於中國;日、韓、越等國的一些傳統節日、風俗都與中華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而韓國為了擺脫上千年來,漢文化對其深刻的影響,在二戰後,大韓民國總統樸正熙時代,正式廢除漢字,在全國推廣諺文教育,漢語與日語、英語等在大學成了外語一種,由學生進行選修。
  • 歷屆韓國總統寫的漢字書法!你覺得怎麼樣?
    樸槿惠觀看父親樸正熙寫中文書法 書法在韓國如同在中國和日本一樣, 後又過千餘年,盧氏之後移居與中國一海之隔的韓國全羅南道光州,始祖盧恕,曾任高麗王朝時期監門衛大將軍。
  • 清朝縣令的書法,字體精妙,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
    書法與郭蘭石齊名,直造晉、唐,其靈俊處,實出天賦,小楷或勝之。歷史上的知名書法家中,很多人官位顯赫。但是,在清朝嘉慶年間,有個七品芝麻官,書法功力深厚。很多人評價其書法「直追晉唐」。他的筆勢沉穩,字體精妙,風姿俊逸,寬博如顏,險峻如歐,亦不乏靈飛經的開張,神採飛揚,被譽「楷書中的蘭亭序」。
  • 高二適:《蘭亭序》就是王羲之寫的!郭沫若:我堅決反對!
    1965年,時任江蘇省文史館館員高二適先生(與郭沫若先生的身份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在看到郭沫若《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一文後,便隨即對郭「非王論」提出了反駁意見。因此,他寫了一篇駁議的文章,其內容言辭激烈,對郭沫若所說的「非王論」提出很多質疑和批評。
  •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遺產豐富,如今很多已經入選世界級的遺產名錄之中。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這方面的文化資源不少,各有自身的文化積澱。但有一個國家,在文化遺產申遺上總是和中國發生衝突,那就是韓國。他們曾經要把端午、屈原、孔子全部都據為己有,用各種歪理邪說解釋這些文化和人物的根在他們韓國,為此我國的網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段時間的罵戰。可半個月前,他們又有一處和我們文化有關的申遺,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卻異常沒有被我們的網友罵,相反還點讚支持,這是怎麼回事?韓國這次申遺的是新儒學書院。
  • 申遺端午、申遺中醫、申遺活字印刷,瘋狂申遺的韓國人……
    今天,韓國申遺中國民族文化事件(儒家書院)再次引發熱議!你以為韓國人只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嗎?NO!他們認為全世界都是韓國的!!(韓國人:韓國古語)那個時代的安檢不像現在如此先進,姓文的傢伙將十幾粒棉籽藏在筆桿裡,偷偷運回朝鮮,秋去冬來,皎潔的花骨朵最終盛開在高麗王朝末年!文益漸也因此被韓國人尊稱為「木棉公」!
  • 中秋節到底是中國的,還是韓國的?
    今早,在地鐵上,刷今日頭條,刷到韓國總統文在寅給他們的大韓子民和海外同胞的中秋問候。當時,我就心裡有個疑問,這中秋節,韓國人也過啊,中秋節不是中國的麼?看來,有疑問的不止我一個人,評論裡的這位兄臺也有疑問?
  • 寫書法,怎麼落款最好?
    那麼,寫書法,怎麼落款最好?● 落款,是建立平衡與美感,為作品增色書藝作品的款識,不僅是以文字的含意,為書幅作些必要的交代,而且能對書幅形式,起到彌補空白、平衡體勢和增強氣韻等作用。因此,題款應當按照章法的基本要求,結合書幅的整體情況,進行精心安排,認真書寫。
  • 《心經》書法練習技巧,名家心經書法欣賞
    「心經」為玄奘大師翻譯最為精妙的一部經典,流傳之廣,歷代書法大家都曾經書寫過「心經」「心經」墨跡傳世頗多,王羲之,歐陽詢,趙孟頫,蘇軾,董其昌,文徵明,鄧石如,劉墉,傅山,張旭,吳鎮,弘一大師,趙樸初,啟功,乾隆,康熙,于右任,沈鵬等等,楷行隸篆草,樣樣灑灑,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是中國書法的墨跡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