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端午、申遺中醫、申遺活字印刷,瘋狂申遺的韓國人……

2020-12-17 茶與江湖行走的旅人

今天,韓國申遺中國民族文化事件(儒家書院)再次引發熱議!

你以為韓國人只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嗎?NO!他們認為全世界都是韓國的!!

曾在2018年,韓國果農從日本騙走草莓幼苗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一度刷新了大夥的認知下限,國內吃瓜群眾高呼:韓國人這種強盜邏輯也是沒sei了。

誒,瓜娃們還是太天真啊。什麼強盜邏輯?習慣、習慣了而已。

再說草莓幼苗這種大路貨色算滴了什麼,別跟島國人似的沒見過世面。君不見從本世紀初起,隔壁鄰居韓國就開始連咱們的中國文化都據為己有了?

但凡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都是韓國人發明的:如來佛韓國人、孔聖人韓國人、端午節韓國的、清明節韓國的......

對了,還說孫悟空也是韓國人......孫悟空?嗯,倒是能理解,使棒子的鬥戰聖佛嘛,頗有淵源啊,韓國跟棒子可謂絕配哦!

其實,韓國人這據為己有的習性由來已久。

早在元朝的時候,朝鮮使臣文益漸來到中國,發現棉花居然可以製成棉衣防寒保暖,嘆為觀止!這麼好的東西遇見了不打包幾麻袋簡直對不起自己啊思密達。

然而,當時元朝廷禁止棉種外流,阿西吧!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韓國人:韓國古語)

那個時代的安檢不像現在如此先進,姓文的傢伙將十幾粒棉籽藏在筆桿裡,偷偷運回朝鮮,秋去冬來,皎潔的花骨朵最終盛開在高麗王朝末年!

文益漸也因此被韓國人尊稱為「木棉公」!

棒子國人膽子素來不小,搶奪我們文化遺產的步子是越跨越大,甚至將「黑手」伸向茶界,他們竟然異想天開,擬將中國的「茶道」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阿西吧!提及茶道,中國絕對是毫無爭議的起源地。只是傳到日本後,被放大成了一種文化。

這邊中國還未發聲呢,那邊日本人已經先不幹了:八嘎,你們只配申遺辣白菜的幹活!

對於泡菜國欲將茶道據為已有,實在讓人嗤之以鼻!

關於韓國引進茶道,史書記載:韓國新羅時代自中國(唐朝)傳入喝茶習俗,至公元828年,新羅遣使金大廉出訪中國帶回茶種子,朝廷下詔種植於地理山,方促成韓國本土茶葉發展及促進飲茶之風。

金大廉此人亦被韓國人譽為「茶葉之父」!

這麼牛?我們見識一下唄。

「茶葉之父」告白書

時間:公元828年 天氣:多雲

地點:新羅

小人金大廉思密達,朝鮮使者。

在家鄉時便一直嚮往大唐的繁華似錦、美人如畫,後來有幸受興德王之名前往,果然不負此生。

壯麗的山河、雄偉的皇城、豐腴的姑娘,更有那讓我念念不忘的東西:茶。

在小人的家鄉,茶為神物,達官貴人方有機會品飲,我曾朝思暮想一嘗究竟,阿了個西吧!

幸運的是,在唐文宗李昂陛下的宴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茶」這種東西,更不可思議的是陛下竟然賞了我一杯,吾皇萬歲。

噢,原來這就是茶的滋味!淡若清風,甜似愛情思密達。

「我,我一定要偷到種子!」我默默許下心願。

於是乎,在長安街頭酒肆弄堂,我四處奔波尋求茶的來路。我發誓,不管多艱辛,都要把茶種帶回家!

就在我苦尋數月無果,心懷絕望之際,開明的唐王陛下見我可憐,賜予我一些茶種,讓我將它帶回國。

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吾皇萬歲!

冥冥中我就意識到,這東西定是我這次來大唐最大的收穫,未來可期!

「茶葉之父」金大廉此人在歷史上屬於「三無」人員:無照片,無頭銜,無著作。鑑於他對茶界做出的巨大貢獻,韓國人應該給他豎一塊無字碑,激勵後人!

記得郭德綱在一個相聲表演裡諷刺道:端午節是韓國人發明的,中醫是韓國人發明的,孔子聽說也是韓國人發明的,如來佛也是韓國人發明的,那麼中國人呢,只是發明了韓國人而已!

最後,小二認為,在韓國瘋狂「申遺」的背後,其反應出韓國人的文化自卑情懷,也許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我們真的做得還不夠!

相關焦點

  • 壹讀:韓國人要將「火炕」申遺是咋回事
    韓國人正準備將火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韓國媒體報導說,擁有火炕生產技術的中國有可能成為韓國申遺的主要障礙,為了「搶佔先機」,他們必須加快申遺速度。 這條新聞讓很多中國人驚詫莫名。韓國人搶到中國的炕頭上了,他們問過趙四、劉能和謝廣坤麼? 不光如此,剛結束不久的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韓國人還展示了活字印刷,並宣稱他們才是活字印刷的老祖宗。 今天壹讀君就來聊一聊,韓國人要申遺的「火炕」是怎麼回事,以及韓國人到底要幹什麼?
  • 聽說,韓國人又想「申遺」了?這一次盯上了螺螄粉……
    網友們紛紛吐槽,連屈原都是韓國的了……但實際上,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咱們中國的端午節,從時間、慶祝方式、習俗,甚至吃的東西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家只不過是被某些新聞中「端午」這個標題黨給糊弄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端午節在2009年就已經申遺成功了,並且成為我國首個入選的申遺節日。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韓國端午節風俗主要為祭祀、演戲、遊藝等,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其中以「江陵端午祭」保存最為完整,2005年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或稱豐收節)。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節日期間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悼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中韓傳統文化之爭1 漢字之爭  開篇語  近年來,韓國開展了一連串爭奪中華文化的舉措:向聯合國申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明就裡,竟同意了;搶註江陵端午祭為韓國文化遺產,也成功了;論證孔子是韓國人,美女西施,神醫李時珍也早被劃入「韓國籍
  • 「粽情粽意」話端午——傳統節日,韓國人當年為何比我們更早申遺
    在討論韓國為何比我們更早把「端午」節申遺前,簡單介紹端午節的來由和風俗習慣。1、紀念屈原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韓國人愛申遺是世人皆知的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端午」「申遺」事件,很多網友表示:韓國人很樂意把別人的傳統事物發揚光大,並拿來成為自己的文化產物。
  • 戳穿那些「韓國人搶中國文化」事件的謠言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們的端午節也在2009年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以韓國人搶註我們的端午節這個謠言不攻自破。這個是一個叫做《新快報》的媒體報導出來,說首爾大學的樸正秀教授提出來要申遺漢字,但在後來的採訪中,首爾大學澄清該校根本沒有一位叫做樸正秀的教授,也根本沒有漢字申請這一說法,韓國只申遺了諺文,諺文就是朝鮮文,和漢字完全兩碼事。韓國是否申遺了風水和中醫?
  •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
    麻辣燙在韓國風靡,韓國要申遺,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最近韓國媒體的一則新聞讓我們中國人倍感高興,但是高興的同時也有點憂愁,那就是中國的麻辣燙進入韓國之後不久就在韓國大火起來,本來只在韓國首爾大學附近有麻辣燙的店面,短短幾年之間就迅速開遍了首爾各地。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韓國的漢字廢止活動,至今已經有72年韓國從元朝開始,到清朝都是中國的附屬國,需要向中國的朝廷進貢,韓國的國王任免,軍隊的最高指揮權也都在中國朝廷手中,因此韓國的許多文化也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比如服飾,建築,還有端午節,中醫等等。
  • 韓國妄圖申遺漢字,中國還沒出手,聯合國已對韓國發出嚴重警告!
    韓國妄圖申遺漢字,中國還沒出手,聯合國已對韓國發出嚴重警告! 韓國喜歡搶奪我國文化的行為已經令無數中國人所不齒,很多中國文化遺產被韓國「申遺」。
  • 端午曾被兩次申遺,另一據說源於韓國的節日,周邊國家都在過!
    端午賽龍舟端午節如果沒有因為韓國的那次申遺,可能不會走進我們的視線,也不會多年前,從網絡到線下,激起國人的義憤填膺。後來的事實證明,那個被韓國申遺的,和端午真的有關嗎?說它有關係,是因為它帶有「端午」二字,當你看到「端午」被別人申遺的時候,作為這個土地上的一分子,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內心是不是都存有一份遺憾和失落?端午節,明明是中國的,賽龍舟,吃粽子就不必說了,更重要的是,它後來成了用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的,千年流傳下來的節日。突然之間怎麼就成了外人的東西?
  • 張三丰也成韓國人 日韓印都在搶太極拳申遺
    據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韓國利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影響,稱張三丰是遼東濟州島人,而濟州島目前由韓國控制,因此張三丰是韓國人。根據相關規定,如果申報項目當年未獲通過,4年之內不得再次申報;如果申報項目兩次都沒有通過,基本上就預示著這個項目「申遺」沒戲了。嚴雙軍說,為了防止申報材料被退回,他們選擇主動撤回。申報規則變化 太極拳只能排隊等待2009年,和太極拳一起主動撤回的還有少林功夫、京劇、中醫針灸、皮影戲、珠算等12個項目。
  • 焦溪古鎮踏上申遺之路 解密申遺那些事兒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焦溪古鎮踏上申遺之路    常報全媒體訊 31處歷史建築、18處優秀傳統風貌建築、相當數量的歷史院落,古宅、古街、古巷、古弄、古河、古橋依然形態完整……基於焦溪古鎮相對較好的先天條件,目前,我市正全力推動焦溪古鎮參與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很多市民也對焦溪古鎮踏上申遺之路的話題非常感興趣
  • 法國長棍麵包申遺 為本國獨有飲食申遺
    法國長棍麵包申遺 為本國獨有飲食申遺時間:2018-10-01 16:39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法國長棍麵包申遺 為本國獨有飲食申遺 中新網10月1日電據路透社報導,歐洲國家相繼為本國獨有飲食申遺,繼比利時啤酒及義大利那不勒斯的薄餅後,法國近日也計劃申請長棍麵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迷信的韓國人,算命成產業,看風水要申遺
    韓國深受我們文化的影響,有些傳統保留得比我們完整,在我們看來很多「迷信」的東西,韓國人還非常狂熱,並且深信不疑。在韓國,算命是一個大產業,大約有2萬億韓元的市場規模,從業人口達30萬。韓國人迷信風水,甚至有人要申遺。在傳統文化上,一些韓國人認為自己更正統,漢文化的三大精華是「易經、風水、申遺」,如果降看風水申遺成功,無疑更有文化優越感。在韓國,蓋房子、修鐵路、選首都,都要看風水的。 韓國人信鬼神,敬神、捉鬼非常流行。人們認為,如果夜間吹口哨,會招來蛇、甚至引來鬼魂。所以,韓國人夜間不敢調皮。
  • 韓國為泡菜申遺 結果年底揭曉·都市快報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為了泡菜申遺成功,韓國政府自今年2月起就開始做積極準備,還把大白菜的英文名稱由中國白菜(Chinese Cabbage)改名為泡菜白菜(Kimchi cabbage)。
  • 19年前韓國申遺成功,拿中國禮樂做文章,將其佔為己有
    這也就給了他們肆意用我國傳統文化去,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曾經用我國的端午節申遺成功,而後又要拿中國的傳統禮樂來做文章,並將其佔為己有。2001年,韓國就將「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變成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中國的端午節和韓國的江陵端午祭:面子神似,裡子大不同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輿論譁然,眾多網友認為「韓國人搶了我們的端午節」。但這其實是一個大烏龍:韓國「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除了時間上相近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共同之處。
  • 韓國書院申遺「這次贏定了」,那「我們」的文化遺產該怎麼辦
    圖說:韓國江陵端午祭。(圖:人民網)6月的第二個周六,循例是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此之前聽到這一消息,海叔還是有想法的。畢竟,早在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以來,時不時總會有國人指稱韓國搶奪中國文化申遺。而在韓國,確實有一小撮人,還是文化人,專門挑起文化之爭。
  • 盤點各國申遺項目 墨西哥為傳統「菜單」申遺
    姑且不論此項申請所具有的局限和爭議,實際上,多年來申遺項目五花八門,各國都拿出自己認為的特長景點和文化項目,飲食類的申遺也不在少數。而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會逐項耐心地審核和評比,最終作出「列入名錄」,「要求補充信息」或「拒絕列入」的結論。有時候,申請可能持續數年才獲成功。
  • 韓國為泡菜申遺 更改大白菜英文名去掉「中國」
    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成功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2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為了泡菜申遺成功,韓國政府自今年2月起就開始做積極準備,還把大白菜的英文名稱由中國白菜(Chinese Cabbage)改名為泡菜白菜(Kimchi cabb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