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韓國申遺中國民族文化事件(儒家書院)再次引發熱議!
你以為韓國人只對民族文化感興趣嗎?NO!他們認為全世界都是韓國的!!
曾在2018年,韓國果農從日本騙走草莓幼苗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一度刷新了大夥的認知下限,國內吃瓜群眾高呼:韓國人這種強盜邏輯也是沒sei了。
誒,瓜娃們還是太天真啊。什麼強盜邏輯?習慣、習慣了而已。
再說草莓幼苗這種大路貨色算滴了什麼,別跟島國人似的沒見過世面。君不見從本世紀初起,隔壁鄰居韓國就開始連咱們的中國文化都據為己有了?
但凡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都是韓國人發明的:如來佛韓國人、孔聖人韓國人、端午節韓國的、清明節韓國的......
對了,還說孫悟空也是韓國人......孫悟空?嗯,倒是能理解,使棒子的鬥戰聖佛嘛,頗有淵源啊,韓國跟棒子可謂絕配哦!
其實,韓國人這據為己有的習性由來已久。
早在元朝的時候,朝鮮使臣文益漸來到中國,發現棉花居然可以製成棉衣防寒保暖,嘆為觀止!這麼好的東西遇見了不打包幾麻袋簡直對不起自己啊思密達。
然而,當時元朝廷禁止棉種外流,阿西吧!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韓國人:韓國古語)
那個時代的安檢不像現在如此先進,姓文的傢伙將十幾粒棉籽藏在筆桿裡,偷偷運回朝鮮,秋去冬來,皎潔的花骨朵最終盛開在高麗王朝末年!
文益漸也因此被韓國人尊稱為「木棉公」!
棒子國人膽子素來不小,搶奪我們文化遺產的步子是越跨越大,甚至將「黑手」伸向茶界,他們竟然異想天開,擬將中國的「茶道」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阿西吧!提及茶道,中國絕對是毫無爭議的起源地。只是傳到日本後,被放大成了一種文化。
這邊中國還未發聲呢,那邊日本人已經先不幹了:八嘎,你們只配申遺辣白菜的幹活!
對於泡菜國欲將茶道據為已有,實在讓人嗤之以鼻!
關於韓國引進茶道,史書記載:韓國新羅時代自中國(唐朝)傳入喝茶習俗,至公元828年,新羅遣使金大廉出訪中國帶回茶種子,朝廷下詔種植於地理山,方促成韓國本土茶葉發展及促進飲茶之風。
金大廉此人亦被韓國人譽為「茶葉之父」!
這麼牛?我們見識一下唄。
「茶葉之父」告白書
時間:公元828年 天氣:多雲
地點:新羅
小人金大廉思密達,朝鮮使者。
在家鄉時便一直嚮往大唐的繁華似錦、美人如畫,後來有幸受興德王之名前往,果然不負此生。
壯麗的山河、雄偉的皇城、豐腴的姑娘,更有那讓我念念不忘的東西:茶。
在小人的家鄉,茶為神物,達官貴人方有機會品飲,我曾朝思暮想一嘗究竟,阿了個西吧!
幸運的是,在唐文宗李昂陛下的宴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茶」這種東西,更不可思議的是陛下竟然賞了我一杯,吾皇萬歲。
噢,原來這就是茶的滋味!淡若清風,甜似愛情思密達。
「我,我一定要偷到種子!」我默默許下心願。
於是乎,在長安街頭酒肆弄堂,我四處奔波尋求茶的來路。我發誓,不管多艱辛,都要把茶種帶回家!
就在我苦尋數月無果,心懷絕望之際,開明的唐王陛下見我可憐,賜予我一些茶種,讓我將它帶回國。
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吾皇萬歲!
冥冥中我就意識到,這東西定是我這次來大唐最大的收穫,未來可期!
「茶葉之父」金大廉此人在歷史上屬於「三無」人員:無照片,無頭銜,無著作。鑑於他對茶界做出的巨大貢獻,韓國人應該給他豎一塊無字碑,激勵後人!
記得郭德綱在一個相聲表演裡諷刺道:端午節是韓國人發明的,中醫是韓國人發明的,孔子聽說也是韓國人發明的,如來佛也是韓國人發明的,那麼中國人呢,只是發明了韓國人而已!
最後,小二認為,在韓國瘋狂「申遺」的背後,其反應出韓國人的文化自卑情懷,也許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我們真的做得還不夠!